本發明專利技術公開了一種鋼筋混凝土疊合空心樓蓋,包括預制帶肋構件板(1)、現澆混凝土疊合層(2)、空心管(3)、橫向鋼筋(10),預制帶肋構件板(1)包括底板(5)和縱肋(6),縱肋(6)由腹板(12)和翼緣(13)組成,腹板(12)中間有大孔(7)、下部有小孔(8),或者中間有大孔(7)、上部和下部都有小孔(8),所述的疊合空心樓蓋內的空心管(3)橫向穿過大孔(7)布置。施工時,將多塊預制帶肋構件板(1)拼裝好,在腹板(12)的小孔(8)中布置好橫向鋼筋(10),將空心管(3)穿過大孔(7)垂直于縱肋(6)布置,用堵頭(4)堵住空心管(3)端部的孔洞,澆注混凝土疊合層,形成鋼筋混凝土疊合空心樓蓋。該疊合空心樓蓋承載力大、耗料少、施工方便,特別適用于大跨度的樓蓋結構。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專利技術涉及建筑施工領域,具體指一種鋼筋混凝土疊合空心樓蓋。
技術介紹
目前,國內采用的鋼筋混凝土拼裝樓板能承受雙向荷載,不需現場支模,而且造價 低,吊裝、運輸容易。公開號為CN101831976A的專利公開了一種預制帶鋼骨肋底板-混凝土 疊合空心樓蓋,包括帶鋼骨肋預制混凝土底板、縱向鋼骨肋、空心模殼支撐框、空心模殼頂 板、現澆疊合層混凝土,這種樓蓋結構是在帶鋼骨肋預制混凝土底板上放置方形空心模殼, 再現澆疊合層混凝土形成疊合空心樓蓋,這種樓蓋具有承載力大、抗震性能好、可增大樓層 凈空等優點。但是空心模殼直接放置在底板上,現澆疊合層混凝土時,混凝土只與空心模殼 的側面和頂面粘結,與空心模殼的底面沒有粘結,使得該疊合空心樓蓋的整體性能不好。同 時,這種疊合空心樓蓋中的空心模殼頂板的高度不低于鋼骨肋的高度,現澆疊合層混凝土 時,空心模殼可能會受到混凝土的浮力而向上浮,這樣給施工帶來極大不便。
技術實現思路
本專利技術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鋼筋混凝土疊合空心樓蓋,這種鋼筋混凝土疊合空心 樓蓋具有整體性能好、耗料少、自量輕、施工方便、受力性能好等優點。本專利技術的目的是這樣來實現的,一種鋼筋混凝土疊合空心樓蓋,包括預制帶肋構 件板、現澆混凝土疊合層、空心管、橫向鋼筋,預制帶肋構件板包括底板和縱肋,縱肋由腹板 和翼緣組成,腹板中間有大孔、下部有小孔,或者中間有大孔、上部和下部都有小孔,本專利技術 的特征在于所述的疊合空心樓蓋內的空心管橫向穿過大孔布置。腹板上部和下部設置小 孔,可以在小孔中可以布置橫向鋼筋。腹板中間設置大孔,將空心管橫向穿入大孔中布置, 空心管在大孔中固定,澆注混凝土疊合層時,空心管不會移動,方便施工。空心管在不同的 施工條件下可以制作成不同的長度,相鄰空心管之間用接頭連接。疊合樓蓋中放置空心管, 可以節省混凝土,減輕樓板自重,空心管垂直于縱肋方向布置,有效地了提高疊合空心樓蓋 的受力性能,澆注疊合層混凝土后,可以形成雙向受力疊合空心樓蓋。本專利技術的特征還在于所述的大孔的高度大于或等于腹板高度h的2/3,小孔的高 度小于或等于腹板高度h的1/2。施工中對大孔和小孔的大小有一定的限制。本專利技術的特征還在于所述的空心管端部有堵頭。在空心管的端部設置堵頭,堵住 空心管端部的孔洞,這樣,澆注混凝土疊合層時,混凝土就不會流入空心管中。本專利技術的特征還在于所述的空心管通過接頭橫向連接??招墓艿拈L度可以根據施 工條件不同而有所變化,相鄰空心管通過接頭橫向連接。本專利技術的特征還在于所述的翼緣上有連接鋼筋。澆筑混凝土疊合層后,連接鋼筋 與混凝土疊合層粘結、嵌固,使預制帶肋構件板與混凝土疊合層之間的協同工作性更強,疊 合樓蓋的受力性能、整體性更好。本專利技術的特征還在于所述的空心管的斷面形式為圓形或橢圓形。空心管的形式可以根據實際施工需要選擇,在澆注混凝土疊合層時,圓形或橢圓形空心管與現澆混凝土的 接觸面積比較大,有利于空心管與混凝土疊合層的粘結、嵌固。本專利技術的特征還在于所述的大孔為圓形或橢圓形,小孔為矩形、圓形、方形、橢圓 形、三角形、多邊形或弧形??锥吹男问娇梢愿鶕嶋H使用及制作工藝進行靈活選擇,便于 生產和實際使用。附圖說明以下附圖中,1為預制帶肋構件板,2為現澆混凝土疊合層,3為空心管,4為空心管 端部的堵頭,5為預制帶肋構件板的底板,6為預制帶肋構件板的縱肋,8為縱肋上的小孔,9 為接頭,10為橫向鋼筋,11為連接鋼筋,12為縱肋腹板,13為縱肋翼緣。圖1為鋼筋混凝土疊合空心樓蓋結構示意圖圖2為鋼筋混凝土疊合空心樓蓋另一實施例圖3為鋼筋混凝土疊合空心樓蓋另一實施例圖4為預制帶肋構件板結構示意圖圖5為預制帶肋構件板另一實施例圖6為空心管和橫向鋼筋布置示意圖圖7為空心管端部堵頭示意圖圖8為相鄰空心管之間接頭示意圖圖9為相鄰空心管之間接頭另一實施例圖10為預制帶肋構件板另一實施例具體實施例方式下面結合附圖對本專利技術作進一步說明。本專利技術如附圖1 10所示,一種鋼筋混凝土疊合空心樓蓋,包括預制帶肋構件板 1、現澆混凝土疊合層2、空心管3、橫向鋼筋10,預制帶肋構件板1包括底板5和縱肋6,縱 肋6由腹板12和翼緣13組成,腹板12中間有大孔7、下部有小孔8,或者中間有大孔7、上 部和下部都有小孔8,本專利技術的特征在于所述的疊合空心樓蓋內的空心管3橫向穿過大孔7 布置。腹板上部和下部的小孔中可以布置橫向鋼筋,腹板12中間設置大孔7,將空心管3橫 向穿入大孔7中布置,空心管3在大孔7中固定,澆注混凝土疊合層2時,空心管3不會移 動,相鄰空心管之間用接頭連接。圖1為鋼筋混凝土疊合空心樓蓋結構示意圖,預制帶肋構件板1的縱肋腹板12的 上部和下部都有小孔8,上部和下部的小孔8中都布置橫向鋼筋10,現澆混凝土疊合層2澆 注到與預制帶肋構件板1的縱肋翼緣13頂部平齊。圖2為鋼筋混凝土疊合空心樓蓋另一 實施例,預制帶肋構件板1的縱肋腹板12的下部有小孔8,下部小孔8中布置橫向鋼筋10, 預制帶肋構件板1的縱肋翼緣13頂部布置橫向鋼筋10,現澆混凝土疊合層2澆注到高于預 制帶肋構件板1的縱肋翼緣13頂部一定距離。圖1、圖2中,相鄰空心管3之間用接頭連 接。圖3為鋼筋混凝土疊合空心樓蓋另一實施例,圖中的空心管3為長空心管3,連續插入 橫向大孔7中。圖1、圖2、圖3中,預制帶肋構件板1的縱肋6為T形肋,縱肋腹板12上有 大孔7,大孔7中布置垂直于縱肋方向的空心管3,澆注混凝土疊合層2,形成鋼筋混凝土疊合空心樓蓋。本專利技術的特征還在于所述的大孔7的高度大于或等于腹板12高度h的2/3,小孔 8的高度小于或等于腹板12高度h的1/2。圖4為腹板中間有大孔、下部有小孔的預制帶肋構件板結構示意圖,圖5為腹板中 間有大孔、上部和下部都有小孔的預制帶肋構件板結構示意圖。圖6為空心管和橫向鋼筋 布置示意圖,圖中,大孔7中布置了空心管3,小孔8中布置了橫向鋼筋10。本專利技術的特征還在于所述的空心管3端部有堵頭4。圖7為空心管端部堵頭示意 圖,在空心管3的端部設置堵頭4,堵住空心管3端部的孔洞,這樣,澆注混凝土疊合層2時, 混凝土 2就不會流入空心管3中。本專利技術的特征還在于所述的空心管3通過接頭9橫向連接。圖8為相鄰空心管之 間接頭示意圖,接頭9外包在兩空心管3相接處,橫向連接相鄰空心管3。圖9為相鄰空心 管之間接頭另一實施例,接頭9在兩空心管3相接處的內側,橫向連接相鄰空心管3。本專利技術的特征還在于所述的翼緣13上有連接鋼筋11。澆筑混凝土疊合層2后,連 接鋼筋11與混凝土疊合層2粘結、嵌固,使預制帶肋構件板1與混凝土疊合層2之間的協 同工作性更強。本專利技術的特征還在于所述的空心管3的斷面形式為圓形或橢圓形。本專利技術的特征還在于所述的大孔7為圓形或橢圓形,小孔8為矩形、圓形、方形、橢 圓形、三角形、多邊形或弧形。圖10為小孔為弧形的預制帶肋構件板結構示意圖。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一種鋼筋混凝土疊合空心樓蓋,包括預制帶肋構件板(1)、現澆混凝土疊合層(2)、空心管(3)、橫向鋼筋(10),預制帶肋構件板(1)包括底板(5)和縱肋(6),縱肋(6)由腹板(12)和翼緣(13)組成,腹板(12)中間有大孔(7)、下部有小孔(8),或者中間有大孔(7)、上部和下部都有小孔(8),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疊合空心樓蓋內的空心管(3)橫向穿過大孔(7)布置。
【技術特征摘要】
1.一種鋼筋混凝土疊合空心樓蓋,包括預制帶肋構件板(1)、現澆混凝土疊合層(2)、 空心管(3)、橫向鋼筋(10),預制帶肋構件板(1)包括底板(5)和縱肋(6),縱肋(6)由腹板 (12)和翼緣(13)組成,腹板(12)中間有大孔(7)、下部有小孔(8),或者中間有大孔(7)、 上部和下部都有小孔(8),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疊合空心樓蓋內的空心管(3)橫向穿過大孔 (7)布置。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疊合空心樓蓋,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大孔(7)的高度大于或 等于腹板(12)高度h的2/3,小孔⑶的高度小于或等于腹板(12...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周緒紅,吳方伯,黃婷,黃海林,徐靜,
申請(專利權)人:吳方伯,
類型:發明
國別省市:43[中國|湖南]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