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所設計的一種復合式錨墊板,涉及錨墊板,解決了目前錨墊板耗費大量的金屬資源和加工所需的能源的技術問題。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包括帶中心通孔的主體,主體一端為連接安裝端,所述主體上設有灌漿管道,該灌漿管道的一管口與中心通孔連通、另一管口開設在主體的連接安裝端的安裝工作面上,其特征是所述的主體包括金屬主板和包覆在金屬主板外的塑料外殼,所述中心通孔依次貫穿金屬主板和塑料外殼,所述金屬主板置于塑料外殼的連接安裝端,構成連接安裝工作部。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保證了混凝土的強度和硬度,同時,節省金屬耗材,降低成本;并且連接錨固件后,錨墊板的底面全部被覆蓋,不易生銹。(*該技術在2020年保護過期,可自由使用*)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技術涉及錨墊板,尤其是一種復合式錨墊板。
技術介紹
混凝土強化結構用的錨具由錨固件、錨墊板和加強筋等組成。錨墊板預埋在混凝 土中,復數根加強筋置于錨墊板內并通過錨固件固定后,混凝土再填充入錨墊板內。將錨固 件傳遞過來的集中應力分散,使之能較為均勻地傳遞到混凝土中去。現有的錨墊板為整體 鑄鐵件或鋼板制成,耗費大量的金屬資源和加工所需的能源,成本較高。而錨墊板中除主板 需承載較大壓力外,其余部位承壓要求不高,整體用鋼板或鑄鐵,浪費金屬材料。并且錨具 安裝完成后,錨墊板的金屬材質較多暴露在外,容易生銹,防銹要求高。
技術實現思路
本技術的目的是為了解決上述現有技術的不足而提供由塑料和金屬復合的 一種復合式錨墊板,與錨固件連接的部位采用金屬材料,而對加強筋其導向作用的部位采 用塑料材料,保證安裝連接強度的同時還節約金屬耗材,通過塑料材料對裸露在外的金屬 材料包覆,避免金屬件生銹。為了達到上述目的,本技術所設計的一種復合式錨墊板,包括帶中心通孔的 主體,主體一端為連接安裝端,所述主體上設有灌漿管道,該灌漿管道的一管口與中心通孔 連通、另一管口開設在主體的連接安裝端的安裝工作面上,其特征是所述的主體包括金屬 主板和包覆在金屬主板外的塑料外殼,所述中心通孔依次貫穿金屬主板和塑料外殼,所述 金屬主板置于塑料外殼的連接安裝端,構成連接安裝工作部。將塑料和金屬兩種材料結合 在一起,對承壓要求低起導向作用的外殼采用塑料材質,起承壓連接安裝作用的主板采用 金屬材質并設置在塑料外殼底部(即與錨固件連接安裝的部位),與錨固件連接,將承壓力 作用在金屬主板上,保證與錨固件連接的可靠性,避免與錨固件分離引起的加強筋起不到 加強作用的現象出現,進而保證了混凝土的強度和硬度。同時,節省金屬耗材,降低成本;并 且金屬主板部分或全部外表面包覆有塑料外殼,不易生銹。作為上述結構的進一步完善和補充,本技術還包含以下附加技術特征或這些 特征的任意組合金屬主板經過旋轉澆鑄,沖壓,車床加工,然后注塑就可以完成產品。所述的金屬 主板的中心處為柱形通孔,即中心通孔位于金屬主板上的孔段,中心通孔為柱形(包括圓 柱、或棱柱等),對加強筋的導向效果好;金屬主板的縱截面呈階梯狀,位于通孔處的金屬 主板的外壁上設有環形凸起,使金屬主板與塑料外殼在注塑后,定位效果好,不易移位;所 述金屬主板上的安裝工作部環繞中心通孔處開有復數個連接孔,用于連接錨固件。所述的塑料外殼呈倒“T”形,包覆在金屬主板外環,外環包括側面及部分頂面和部 分底面。所述塑料外殼包覆金屬主板的安裝工作面的外環形成凸臺,凸臺和與安裝工作面的內環形成一環形凹槽,金屬主板的安裝工作面用于抵觸連接錨固件,錨固件將承壓力作 用在金屬主板上,凹槽可對錨固件起到定位作用,并且連接錨固件后,錨墊板的底面全部被 覆蓋,不易生銹。金屬主板也可以設置匹配的凹槽對錨固件起到進一步的定位作用。所述的塑料外殼與金屬主板的安裝工作面相配合的面為多邊形,所述的灌漿管道 與中心孔呈傾斜設置,灌漿管道一管口設置在多邊形底面的一角,即設置在中心通孔周邊 的位置,另一管口與中心通孔的中段聯接,灌漿順暢,速度快。所述灌漿管道的管道口為內螺紋口,便于灌漿時的使用。所述的金屬主板的安裝工作面為多邊形,邊角設有缺口,注塑時,包覆在金屬主板 外的塑料通過缺口起到卡接的作用,防止塑料與金屬主板的分離或移位。金屬主板頂面可 部分不被塑料外殼包覆,具有一定的粗糙度,且金屬與混凝土的結合力大于塑料與混凝土 的結合力,提高定位作用,因此,在使用過程中,混凝土與該表面配合,可使金屬主板牢固的 定位在混凝土中。所述的塑料外殼外壁設有定位凸起,使塑料外殼與混凝土之間的定位效果好。所述的塑料外殼材質為PP塑料,所述的金屬主板材質為A3型號鋼材,此兩種材料 結合牢固,錨墊板的強度和韌性好。本技術將塑料和金屬兩種材料結合在一起,對承壓要求低的外殼采用塑料材 質,起承壓作用的主板采用金屬材質并設置在塑料外殼底部,與錨固件連接,將承壓力作用 在金屬主板上,保證與錨固件連接的可靠性,進而保證了混凝土的強度和硬度,同時,節省 金屬耗材,降低成本;并且連接錨固件后,錨墊板的底面全部被覆蓋,不易生銹。附圖說明圖1是本技術的結構示意圖;圖2是圖1的A-A向剖視圖;圖3是圖1的后視圖;圖4是本技術金屬主板的結構示意圖;圖5是圖4的A-A向剖視圖。圖中1-主體、2-金屬主板、3-塑料外殼、4-中心孔、5-灌漿管道、6_環形凸起、 7-連接孔、8-凹槽、9-定位凸起、10-安裝工作面、11-缺口。具體實施方式下面通過實施例結合附圖對本技術作進一步的描述。如圖1-圖5所示,本實施例描述的一種復合式錨墊板,包括帶中心通孔4的主體 1,主體1 一端為連接安裝端,所述主體1上設有灌漿管道5,該灌漿管道5的一管口與中心 通孔4連通、另一管口開設在主體1的連接安裝端的安裝工作面10上,所述的主體1包括 金屬主板2和包覆在金屬主板2外的塑料外殼3,所述中心通孔4依次貫穿金屬主板2和塑 料外殼3,所述金屬主板2置于塑料外殼3的連接安裝端,構成連接安裝工作部。所述的金屬主板2縱截面呈階梯狀,中心處為柱形通孔,即中心通孔4位于金屬主 板2上的孔段,位于通孔處的金屬主板2的外壁上設有環形凸起6,中心通孔4為柱形(包 括圓柱、或棱柱等),對加強筋的導向效果好;所述金屬主板2上的安裝工作部環繞中心通孔4處開有復數個連接孔7。所述的塑料外殼3呈倒“T”形,包覆在金屬主板2外環,外環包括側面及部分頂面 和部分底面。所述塑料外殼3包覆金屬主板2的安裝工作面10的外環形成凸臺,凸臺和與 安裝工作面10的內環形成一環形凹槽8。所述的金屬主板2的安裝工作面10為多邊形,邊 角設有缺口 11。金屬主板2的安裝工作面10用于抵觸連接錨固件,錨固件將承壓力作用在 金屬主板2上,環形凹槽8可對錨固件起到定位作用,并且連接錨固件后,錨墊板的底面全 部被覆蓋,不易生銹。金屬主板2也可以設置匹配的凹槽對錨固件起到進一步的定位作用。所述的塑料外殼3與金屬主板2的安裝工作面10相配合的面為多邊形,所述的灌 漿管道5與中心孔4呈傾斜設置,灌漿管道5 —管口設置在多邊形底面的一角,即設置在中 心通孔4周邊的位置,另一管口與中心通孔4的中段聯接,所述灌漿管道5的管道口為內螺 紋口,便于灌漿時的使用。所述的塑料外殼2外壁設有定位凸起9,可為長條形,呈周向均布。為提高較強的 定位作用,可同時間隔設置復數條定位凸起9。所述的塑料外殼3材質為PP塑料,所述的金 屬主板2材質為A3型號鋼材。加工產品時,鋼材經過旋轉澆鑄,沖壓,車床加工形成金屬主板2,然后在金屬主板 2外注塑就可以完成產品。本技術的中心孔4可根據實際需要調節尺寸,可配合穿過實 際需求數目的加強筋,加強筋一般為鋼筋。采用本技術用來替代全部由鋼板或鑄鐵的 制成的錨墊板,保證產品使用時強度和硬度的情況下,節約成本20%,并且還不易生銹。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一種復合式錨墊板,包括帶中心通孔(4)的主體(1),主體(1)一端為連接安裝端,所述主體(1)上設有灌漿管道(5),該灌漿管道(5)的一管口與中心通孔(4)連通、另一管口開設在主體(1)的連接安裝端的安裝工作面(10)上,其特征是所述的主體(1)包括金屬主板(2)和包覆在金屬主板(2)外的塑料外殼(3),所述中心通孔(4)依次貫穿金屬主板(2)和塑料外殼(3),所述金屬主板(2)置于塑料外殼(3)的連接安裝端,構成連接安裝工作部。
【技術特征摘要】
1.一種復合式錨墊板,包括帶中心通孔的主體(1),主體(1) 一端為連接安裝端, 所述主體(1)上設有灌漿管道(5),該灌漿管道(5)的一管口與中心通孔(4)連通、另一管 口開設在主體(1)的連接安裝端的安裝工作面(10)上,其特征是所述的主體(1)包括金屬 主板( 和包覆在金屬主板( 外的塑料外殼(3),所述中心通孔(4)依次貫穿金屬主板 (2)和塑料外殼(3),所述金屬主板(2)置于塑料外殼(3)的連接安裝端,構成連接安裝工 作部。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復合式錨墊板,其特征是所述的金屬主板O)中心處為 柱形通孔,即中心通孔(4)位于金屬主板( 上的孔段,金屬主板O)的縱截面呈階梯狀, 位于通孔處的金屬主板(2)的外壁上設有環形凸起(6),所述金屬主板(2)上的安裝工作部 環繞中心通孔(4)處開有復數個連接孔(7)。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復合式錨墊板,其特征是所述的塑料外殼(3)呈倒“T” 形,包覆在金屬主板( 外環。4.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一種...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駱彥愷,
申請(專利權)人:駱彥愷,
類型:實用新型
國別省市:86[中國|杭州]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