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公開了一種冷凍集裝箱用防真空的下水裝置,包括安裝套與排污管,其中,安裝套內設置有排污管,排污管上部進一步設置有上蓋,上蓋為圓環狀,上蓋的內壁進一步設置有弧形槽,上蓋上進一步設置有旋轉閥,旋轉閥的橫截面的形狀為圓形,旋轉閥的外壁設置有弧形凸起,旋轉閥上的弧形凸起與上蓋上的弧形槽之間旋轉連接,安裝套的外壁上設置有圓環狀的翅擋,翅擋上設置有若干固定孔,旋轉閥的縱切面的形狀為圓角矩形或者扇形。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結構簡單,使用方便,排水排污物方便可靠,可防止箱體處于真空狀態。(*該技術在2020年保護過期,可自由使用*)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技術涉及集裝箱部件制造
,特別涉及一種冷凍集裝箱用防真空的 下水裝置。
技術介紹
冷凍集裝箱是運輸黃油、巧克力、冷凍魚肉、煉乳、人造奶油、蔬菜、果品等必須的 容器。其溫度可在零下觀度 零上沈度之間調整。冷凍集裝箱分為內置式和外置式兩 種,內置式集裝箱在運輸過程中可隨意啟動冷凍機,使集裝箱保持指定溫度;而外置式則必 須依靠集裝箱專用車、船和專用堆嘗車站上配備的冷凍機來制冷。冷凍集裝箱在運輸過程中,冷凍蔬菜、肉類等會有溶化的殘余水留出,造成冷凍集 裝箱的地板上常常積水,此外,在卸除貨物后,需要對箱體內部進行清洗,清洗后過程中,也 會使箱體內處于積水狀態。因此,冷凍集裝箱的地板上都設置有下水裝置,現有的下水裝 置包括螺旋狀的排污管,排污管內置于安裝套內部,安裝套通過翅擋與固定孔安裝在冷凍 集裝箱的地板上,排污管內設置有塑料球,安裝套內設置有氣密墊,安裝套外部套接有橡膠 套,橡膠套的末端設置有彎折段。現有的下水裝置的結構,在清除積水時,水流順著排污管 流進,因浮力作用,塑料球浮起,排污管與安裝套形成通路,水流順著排污管、安裝套、橡膠 套流出。但是,在清理污物或者運輸貨物的殘留渣滓時,則需要拔出螺旋狀的排污管,取出 塑料球,拔出氣密墊,然后用壓縮空氣對著安裝套排出壓縮空氣,壓縮空氣使橡膠套漲開, 冷凍集裝箱內的污物順著安裝套、橡膠套排出箱體外。所以,現有的冷凍集裝箱的下水裝置 使用起來過于復雜,反復的插拔易造成下水裝置的損壞,且工作效率低下。此外,因為橡膠套的彎折段的原因,(傳統的彎折段為直角拐角狀)冷凍集裝箱內 空氣不流通,極易造成真空狀態,在工人不知曉的情況下,忽然開門或關門,因箱體內外壓 力不等的原因,極易造成冷凍集裝箱箱體的變形,常常因為此等疏忽,造成巨大損失。鑒于上述技術缺陷,迫切需要出現一種結構簡單,使用方便,排水排污物方便可 靠,防止箱體處于真空狀態的冷凍集裝箱用防真空的下水裝置。
技術實現思路
本技術的目的在于克服現有技術中存在的缺點,提供一種結構簡單,使用方 便,排水排污物方便可靠,防止箱體處于真空狀態的冷凍集裝箱用防真空的下水裝置。為了實現上述目的,本技術提供了一種冷凍集裝箱用防真空的下水裝置,包 括安裝套與排污管,其中,所述安裝套內設置有所述排污管,所述排污管上部進一步設置有 上蓋,所述上蓋為圓環狀,所述上蓋的內壁進一步設置有弧形槽,所述弧形槽與所述上蓋在 制造時一體成型,所述上蓋與所述排污管之間螺紋連接,所述排污管與所述安裝套插合連 接。所述上蓋上進一步設置有旋轉閥,所述旋轉閥的橫截面的形狀為圓形,所述旋轉 閥的外壁設置有弧形凸起,旋轉閥上的所述弧形凸起與上蓋上的所述弧形槽之間旋轉連接,所述排污管的底部為鏤空狀或網狀。所述旋轉閥上進一步設置有旋轉軸,所述弧形槽內進一步設置有旋轉軸槽,所述 旋轉軸與所述旋轉軸槽之間軸連接。所述旋轉閥上進一步設置有橡膠圈,所述橡膠圈套接在所述旋轉閥的外壁上,所 述橡膠圈與所述弧形槽之間旋轉連接。所述旋轉閥的一側設置有氣孔,所述安裝套的底部設置有網狀的排水口,所述氣 孔與所述旋轉閥在制造時一體成型。所述安裝套的外壁上設置有圓環狀的翅擋,所述翅擋上設置有若干固定孔,所述 翅擋、所述固定孔與所述安裝套在制造時一體成型。所述旋轉閥上設置有密封墊和緊固釘,所述緊固釘位于所述旋轉閥的另一側,所 述密封墊與所述旋轉閥之間通過所述緊固釘緊固。所述旋轉閥的縱切面的形狀為圓角矩形或者扇形。所述安裝套的底部進一步套接有橡膠套,所述橡膠套上設置有弧形的彎折段,所 述安裝套與所述橡膠套的套接位置上設置有若干通氣孔。本技術突出優點是結構簡單,使用方便,排水排污物方便可靠,防止箱體處 于真空狀態。具體如下1、本技術摒棄傳統的螺旋狀排污管和塑料球的結構的同時,又摒棄了不實用 的橡膠套,本技術的上蓋與排污管螺紋擰合,排污管為內部中空的鐵管,排污管底部為 無底的鏤空狀或者設置有網狀結構的底,上蓋上旋轉連接有旋轉閥,旋轉閥的縱切面為扇 形,即旋轉閥的厚度自一側到另一側為逐漸增厚的,排污管插合在安裝套內,安裝套通過翅 擋上的固定孔固定在冷凍集裝箱的地板上,當冷凍集裝箱內部進行清洗或者產生積水時, 水流流過旋轉閥時,因旋轉閥的厚度漸增,較薄的部分因水流重力原因,導致旋轉閥上受力 不均,旋轉閥翻轉,水流流經排污管、順著安裝套底部的排水口流出,當需要排污時,將壓縮 空氣順著排污管注入,因本技術的排污管內沒有塑料球與氣密墊,不再像現有技術那 樣,需要先拔出排污管,取出塑料球和氣密墊,才能用壓縮空氣漲開橡膠套。本技術使 用過程中減少工序,所以,本技術結構簡單、使用方便。2、本技術在冷凍集裝箱的運輸過程中,因安裝套底部的網狀排水口的存在, 氣流順著排水口進入排污管,因上蓋上的旋轉閥的厚薄不均,氣流的壓力造成旋轉閥上壓 力受力不均,旋轉閥自行翻轉,使箱體內外氣壓一致,避免了箱體在使用過程中,因忽然關 門和開門的原因,造成箱體變形。附圖說明圖1為本技術的俯視圖。圖2為本技術的剖視圖。圖3為本技術的旋轉閥X向旋轉狀態的剖視圖。圖4為本技術的旋轉閥Y向旋轉狀態的剖視圖圖5為本技術的氣密原理示意圖。圖6為本技術的排水示意圖。圖7為本技術的防真空的原理示意圖。圖8為本技術第二種實施方式的示意圖。圖9為本技術第三種實施方式的示意圖。圖10為本技術第四種實施方式的示意圖。圖11為本技術第五種實施方式的排污過程示意圖。附圖標識1、翅擋2、安裝套3、上蓋4、旋轉閥5、弧形槽6、排污管7、下水口8、固定孔9、飛點10、旋轉軸11、旋轉軸槽12、橡膠圈13、橡膠圈槽14、氣孔15、密封墊16、緊固釘17、橡膠套18、通氣孔19、彎折段具體實施方式以下結合附圖,對本技術進行說明。如圖1 圖7所示,圖1為本技術的俯視圖。圖2為本技術的剖視圖。圖 3為本技術的旋轉閥X向旋轉狀態的剖視圖。圖4為本技術的旋轉閥Y向旋轉狀 態的剖視圖。圖5為本技術的氣密原理示意圖。圖6為本技術的排水示意圖。圖 7為本技術的防真空的原理示意圖。包括安裝套2與排污管6,其中,安裝套2內設置 有排污管6,排污管6上部進一步設置有上蓋3,上蓋3為圓環狀,上蓋3的內壁進一步設置 有弧形槽5,弧形槽5與上蓋3在制造時一體成型,上蓋3與排污管6之間螺紋連接,排污 管6與安裝套2插合連接。上蓋3上進一步設置有旋轉閥4,旋轉閥4的橫截面的形狀為 圓形,旋轉閥4的外壁設置有弧形凸起,旋轉閥4上的弧形凸起與上蓋3上的弧形槽5之間 旋轉連接,排污管6的底部為鏤空狀或網狀。旋轉閥4置于弧形槽5內,因重力原因,旋轉 閥4下沉,因旋轉閥4的直徑大于弧形槽5底部的直徑,故,旋轉閥4上弧形凸起與弧形槽 5的底部的接觸點形成了本技術的氣密點9,氣密點9用于保持本技術的氣密性。 安裝套2的外壁上設置有圓環狀的翅擋1,翅擋1上設置有若干固定孔8,翅擋1、固定孔8 與安裝套2在制造時一體成型。旋轉閥4的縱切面的形狀為圓角矩形或者扇形。本實用新 型1-4所示的排污管6的底部是無底的、鏤空的,即排污管6為內部中空的鐵管。本實用新 型5-7所示的排污管6的底部設置有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一種冷凍集裝箱用防真空的下水裝置,包括安裝套與排污管,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裝套內設置有所述排污管,所述排污管上部進一步設置有上蓋,所述上蓋為圓環狀,所述上蓋的內壁進一步設置有弧形槽,所述弧形槽與所述上蓋在制造時一體成型,所述上蓋與所述排污管之間螺紋連接,所述排污管與所述安裝套插合連接。
【技術特征摘要】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南相吉,
申請(專利權)人:南相吉,
類型:實用新型
國別省市:95[中國|青島]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