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專利技術涉及的是用組合網架結構做樓板的框架及其施工方法,屬于土木建筑結構領域中的房屋框架結構,其中的用組合網架結構做樓板的框架由框架柱、框架邊梁、組合網架樓板連接構成,組合網架樓板一層一層地安裝在框架柱與框架梁圍成的空間內;組合網架樓板由鋼筋混凝土板和網架的腹桿、下弦桿安裝在一起形成,腹桿位于鋼筋混凝土板與下弦桿之間,相鄰的四塊鋼筋混凝土板之間在對角處通過連接板固定連接,腹桿與連接板焊接,腹桿與下弦桿通過空心球節點連接。本發明專利技術可充分發揮混凝土受壓,鋼材受拉這兩種不同材料的強度優勢,實現施工階段自承重,剛度大,穩定好。
Frame made of composite grid structure for floor slab and construction method thereof
The present invention relates to do floor frame and its construction process with composite structure, which belongs to the field of civil construction structure building frame structure, which use composite structure do floor frame consists of frame column, beam and slab edge combined grid connected composite grid slab layer installed in the frame surrounded column and frame beam space; truss floor by abdominal rod, reinforced concrete plate and truss bottom chords arranged together formed in reinforced concrete slab and truss bottom chord, between four pieces of reinforced concrete slabs in adjacent diagonally through the connecting plate is fixedly connected with the connecting plate welding rod, abdomen, abdominal the bottom chord bar and hollow spherical joints. The invention can give full play to the strength advantage of two different materials of concrete compression and steel pulling, and realize self load bearing, large rigidity and good stability in the construction stage.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專利技術涉及的是土木建筑結構領域中的房屋框架結構,具體涉及的是用組合網架結構 做樓板的框架及其施工方法。
技術介紹
現采用鋼筋混凝土框架或預應力混凝土框架建造的房屋,樓板多采用鋼筋混凝土結 構,在既有房屋套建增層施工過程中,原房屋難以承受新增套建結構一層頂傳來的自重及 施工荷載,難以保障原房屋在套建增層施工過程中的安全和正常使用;對于采用混凝土巨 型框架結構的高層或超高層建筑,由于模板和支撐費用過高,尚未實現先建造巨型結構,再 以每個巨型結構層為施工場地建造子結構,做到齊頭并進建造各個巨型結構層內的子結 構。
技術實現思路
本專利技術的目的是提供一種,它用于解決既 有房屋套建增層施工中,采用常規框架難以保障原房屋在施工過程中的安全和正常使用以 及尚未實現先建造巨型結構,再以每個巨型結構層為施工場地建造子結構,做到齊頭并進 建造各個巨型結構層內子結構的問題。本專利技術解決其技術問題所采用的技術方案是這種用組合網架結構做樓板的框架 由框架柱、框架邊梁、組合網架樓板連接構成,組合網架樓板一層一層地安裝在框架柱與框 架梁圍成的空間內;組合網架樓板由鋼筋混凝土板和網架的腹桿、下弦桿安裝在一起形成, 腹桿位于鋼筋混凝土板與下弦桿之間,相鄰的四塊鋼筋混凝土板之間在對角處通過連接板 固定連接,腹桿與連接板焊接,腹桿與下弦桿通過空心球節點連接;框架柱與組合網架樓板 之間的節點由上、下分體式的槽形連接件插入并焊接在框架柱外形成,上部的連接分體相 對應的兩個面的下邊緣各有一個弧形槽,上部的連接分體的另外的一個面的下邊緣有水平 的連接板;下部的連接分體相對應的兩個面的上邊緣各有一個弧形槽,下部的連接分體的 另外的一個面的上邊緣有水平的連接板,連接板與框架柱之間安裝加勁肋;框架邊梁與組 合網架樓板之間的節點由對扣并焊接在框架邊梁外的兩連接件構成,連接件帶有連接耳, 兩連接件在連接耳處通過螺栓固定,腹桿與連接耳焊接在一起。上述方案中網架上布置有預應力筋。上述方案中框架柱采用方鋼管砼柱,框架邊梁采用圓鋼管砼梁。上述方案中預應力筋為兩支撐點三折線預應力筋,兩支撐點三折線預應力筋由鋼 筋穿入鋼管中形成,鋼管呈梯形槽狀的,有一個水平的底部,底部上端焊接有兩個鋼管支撐 構件,預應力筋的兩端分別錨固在框架柱上,每個鋼管支撐構件與其上的下弦桿節點固定在一起。上述方案中預應力筋為雙折線預應力筋,雙折線預應力筋由鋼筋穿過定位支撐件 底部后兩端錨固在框架柱上形成,定位支撐件有一個圓弧形的底座,底座的底面貫穿有通 槽,底座上端焊接有對稱布置的斜鋼管,斜鋼管與下弦桿節點固定在一起。上述方案中預應力筋為三支撐點四折線預應力筋,三支撐點四折線預應力筋由鋼筋穿過定位支撐件底部后兩端錨固在框架柱上形成,定位支撐件有一個圓弧形的底座,底 座的底面貫穿有通槽,底座上端焊接有對稱布置的斜鋼管,斜鋼管與下弦桿節點固定在一 起,定位支撐件與鋼筋錨固的兩端間各設置一鋼管支撐構件,每個鋼管支撐構件固定在鋼 筋與下弦桿節點之間。有益效果1)可實現的跨度大;本專利技術樓板采用組合網架結構,組合網架結構是三維受力的空間結構,空間交匯的桿 件互為支撐,將受力桿件和支撐桿件有機地結合起來。2)受力合理;組合網架結構是上部受壓,下部受拉,可充分發揮混凝土受壓,鋼材受拉這兩種不同材 料的強度優勢。3)經濟;由于網架的整體空間作用,剛度大,穩定好,對局部的結構缺陷不很敏感,具有各向受 力的性能,與同等跨度的普通鋼網架相比,其用鋼量可節省159Γ25%。4)組合網架可使結構的承載功能和維護功能合二為一。鋼筋混凝土板不但可與網架結構組合來承擔樓層上的各種荷載,實現施工階段自 承重,而且能作為普通板起維護作用。四附圖說明圖1為本專利技術第一種實施方式的結構示意圖; 圖2為本專利技術第一種實施方式的平面圖; 圖3為本專利技術中鋼筋混凝土板與腹桿連接結構示意圖; 圖4為本專利技術中鋼筋混凝土板與腹桿連接結的剖面圖; 圖5為本專利技術第二種實施方式的結構示意圖; 圖6為本專利技術中預應力筋的第一種實施方式的結構示意圖; 圖7為圖6中預應力筋的放大圖8為本專利技術中預應力筋的第二種實施方式的結構示意圖; 圖9為本專利技術中預應力筋的第三種實施方式的結構示意圖; 圖10為圖9中定位支撐件的放大圖; 圖11為圖10中定位支撐件的側視圖; 圖12為本專利技術建造的套建增層巨型結構體系的示意圖; 圖13本專利技術中網架與柱連接節點側立面圖; 圖14為圖13中連接件的示意圖; 圖15為圖13中連接件的俯視圖; 圖16本專利技術中網架與柱連接節點平面圖; 圖17本專利技術網架與梁連接節點立體圖; 圖18為圖2中A-A剖面圖。1框架柱 2框架邊梁 3組合網架樓板 4鋼筋混凝土板 5腹桿 6下弦 桿 7連接板8預應力筋9鋼管支撐構件 10定位支撐件 11連接件12連接板 13連接件14連接耳15子結構16螺栓17加勁肋。五具體實施例方式下面結合附圖對本專利技術做進一步的說明結合圖1、圖2所示,這種用組合網架結構做樓板的框架由框架柱1、框架邊梁2、組合網 架樓板3連接構成,本專利技術采用鋼筋混凝土平板代替一般鋼網架的上弦桿,從而形成一種 鋼結構與鋼筋混凝土結構共同工作的組合結構,是一種板系、梁系與桿系共同受力的組合 結構;組合網架樓板3 —層一層地安裝在框架柱1與框架梁2圍成的空間內;框架柱1與組 合網架樓板3通過節點連接,框架邊梁2與組合網架樓板3通過節點連接,框架柱1采用方 鋼管砼柱,框架邊梁2采用圓鋼管砼梁。組合網架剛度大,自重輕,適合建造荷載較大的大 跨度樓層結構,例如倉庫、廠房、百貨大樓、展覽廳等建筑,尤其在既有建筑套建增層和巨型 框架結構中顯示出優越的性能,在套建增層中可實現施工階段結構的自承重,避免將施工 荷載傳到原有建筑上。組合網架樓板3由鋼筋混凝土板4和網架的腹桿5、下弦桿6安裝在一起形成,腹 桿5位于鋼筋混凝土板4與下弦桿6之間,本實施方式中的鋼筋混凝土板4為帶肋的鋼筋 混凝土板,結合圖3、圖4所示,相鄰的四塊鋼筋混凝土板4之間在對角處通過連接板7固定 連接,腹桿5與連接板7焊接;腹桿5與下弦桿6通過空心球節點連接。這種組合網架樓板 結構簡單,重量輕,承重能力強。圖5為本專利技術第二種實施方式的結構示意圖,這種用組合網架結構做樓板的框架 與圖1所示的不同之處在于,這種用組合網架結構做樓板的框架的網架上布置有預應力筋 8,預應力筋8為雙折線預應力筋。參閱圖8所示,這種雙折線預應力筋8由鋼筋穿過定位 支撐件10底部后兩端錨固在框架柱1上形成,定位支撐件10有一個圓弧形的底座,底座的 底面貫穿有向上的通槽,鋼筋陷入該通槽中,可實現對鋼筋的定位,底座上端焊接有對稱布 置的斜鋼管,斜鋼管與下弦桿6節點固定在一起。雙折線預應力筋布置簡單,可實現的跨度 大,預應力損失小,在結構上產生的預加力集中在內力相對較大的跨中,有利于減小或抵消 結構跨中集中外荷載的作用。圖6所示的預應力筋為兩支撐點三折線預應力筋,兩支撐點三折線預應力筋由鋼 筋穿入鋼管中形成,結合圖7所示,鋼管呈梯形槽狀的,有一個水平的底部,底部上端焊接 有兩個鋼管支撐構件9,預應力筋8的兩端分別錨固在框架柱1上,每個鋼管支撐構件9與 其上的下弦桿6節點固定在一起。三折線預應力筋布置簡單,可實現的跨度大,預應力損失 小,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1.一種用組合網架結構做樓板的框架,其特征在于:這種用組合網架結構做樓板的框架由框架柱(1)、框架邊梁(2)、組合網架樓板(3)連接構成,組合網架樓板(3)一層一層地安裝在框架柱(1)與框架梁(2)圍成的空間內;組合網架樓板(3)由鋼筋混凝土板(4)和網架的腹桿(5)、下弦桿(6)安裝在一起形成,腹桿(5)位于鋼筋混凝土板(4)與下弦桿(6)之間,相鄰的四塊鋼筋混凝土板(4)之間在對角處通過連接板(7)固定連接,腹桿(5)與連接板(7)焊接;腹桿(5)與下弦桿(6)通過空心球節點連接;框架柱(1)與組合網架樓板(3)之間的節點由上、下分體式的槽形連接件(11)插入并焊接在框架柱(1)外形成,上部的連接分體相對應的兩個面的下邊緣各有一個弧形槽,上部的連接分體的另外的一個面的下邊緣有水平的連接板(12);下部的連接分體相對應的兩個面的上邊緣各有一個弧形槽,下部的連接分體的另外的一個面的上邊緣有水平的連接板(12),連接板(12)與框架柱(1)之間安裝加勁肋(17);框架邊梁(2)與組合網架樓板(3)之間的節點由對扣并焊接在框架邊梁(2)外的兩連接件(13)構成,連接件(13)帶有連接耳(14),兩連接件(13)在連接耳(14)處通過螺栓固定,腹桿(5)與連接耳焊接在一起。...
【技術特征摘要】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計靜,張文福,
申請(專利權)人:東北石油大學,
類型:發明
國別省市:23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