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專利技術屬于解決乘客在城市軌道交通網絡中出行的動態可達性評價、列車運行銜接
技術介紹
城市軌道交通系統是一種大運量、快速、準時、舒適的客運交通系統。隨著我國一些城市的軌道交通網絡規模的不斷擴大,運營管理也相應地進入網絡化運營階段。對乘客出行而言,網絡化運營的最顯著特點就是“一票換乘”的方便性,在實施“一票換乘”的軌道交通網絡中,乘客只需一次購票即可完成在不同線路車站間的出行。為滿足乘客出行過程中的換乘需要,各條線路列車在換乘站的應做到合理銜接,這點對于各條線路的首末班車的銜接尤為重要。當這樣的銜接發生在首班車的時候,乘客在出發站乘車后不一定能在換乘站及時換乘上另一條線路的列車,由此將造成乘客出行等待時間增加;當這樣的銜接發生在末班車的時候,乘客在出發站乘車后可能在換乘站無法換乘上另一條線路的列車,由此將造成乘客出行無法到達目的地車站,從而對出行帶來很大的不便。上述兩種情況一旦發生除了引起乘客服務水平的降低外,還將會引起乘客與地鐵運營企業間的其它矛盾。因此,為了提高網絡化運營條件下城市軌道交通客運服務水平和質量,應實現各線列車尤其是首末班車在換乘站的合理銜接,作為網絡運營計劃編制的依據。而對于各線確定的列車運行圖,則重點研究網絡動態可達性方案的生成和發布。目前國內外的城市軌道交通運營企業一般提供各個車站分上、下行方向的首末班車時間,而通常不發布某站到其他各站間的可達的首末班時間及相關的路徑信息。由于城市軌道交通網絡結構復雜、換乘節點多,乘客在兩站之間的出行通常有多條路徑可以選擇,而不同的路徑往往途經不同換乘站;同時各條線路運營時間(列車運行圖) ...
【技術保護點】
1.一種基于時間窗約束的城市軌道交通網絡動態可達性計算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1)分析網絡可達性的影響因素;(2)分析網絡可達性;(3)末班車銜接建模;(4)推算流程。
【技術特征摘要】
1.一種基于時間窗約束的城市軌道交通網絡動態可達性計算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1)分析網絡可達性的影響因素;(2)分析網絡可達性;(3)末班車銜接建模;(4)推算流程。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驟(1)中,所述影響因素包括:①物理網絡城市軌道交通的線路、車站及其之間的連通性構成其物理網絡;②列車運行網絡列車運行網絡可以列車運行圖直觀描述,基于列車運行圖的列車運行時間、列車交路形式、線路各站首末班車時間等都是影響OD間可達性的重要因素;a)列車運行時間列車運行時間這里是指適用于首末班車的列車的區間運行時間和車站停站時間;b)列車交路形式目前運營的城市軌道交通線路中,既有全線單一交路模式,又有大小交路嵌套的模式;全線單一交路模式是指列車在線路的兩個終點站間運行,為全線提供服務,而大小交路嵌套的模式是指線路上大小交路并存的形式;在大小交路嵌套模式下,當線路最后一趟開行的是小交路列車時,小交路段的線路各車站的首末班車時間可能存在兩種情形,即到達全線終點站的列車末班車時間和達到小交路終點站的末班車時間,前者要比后者的時間早;當線路最后一趟開行的是大交路列車時,線路各站的末班車時間均為大交路列車的末班車時間;c)線路各站上、下行方向的首末班時間網絡上兩站間的首末班車銜接時間是通過該OD站間可達路徑的首末班車時間來確定的,而每條路徑的首末班銜接時間則根據路徑起點站的首末班時間和路徑途經換乘站的首末班時間反推至起點站的有效進站時間來推算的;③換乘時間在網絡首末班車時間銜接匹配時,對于兩站間有換乘的路徑,除了起點站的首末班車時間和換乘站往換乘線路方向的首末班車時間外,換乘站時間也是需要考慮的因素;對于不同的出行人群,在換乘過程中的走行速度存在差異;為了更好地體現首末班車銜接的合理性、可靠度,引入換乘彈性時間域,滿足正常條件下完成換乘所需不同時間范圍的要求。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驟(2)中:OD之間的可達性需通過OD間路徑的可達性來反映;對于OD間無需換乘的路徑來說,在起點站開往目的站方向的末班車之前,OD在該路徑上具有可達性;對于OD間需要換乘的路徑來說,其間可達需滿足兩個條件:一是進站乘車時間應該在該站開往換乘站方向的末班車之前;二是滿足路徑上全部換乘站換乘方向的末班車時間要求;針對這種情形需要根據列車運行時間、途經站主要是換乘站的末班車時間及換乘走行時間進行推算,上述時間因素構成網絡首末班動態可達性銜接的約束條件;列車運行時間及各站首末班時間由于受列車運行圖的“剛性”控制,較為確定;而換乘時間因人而異,考慮其“柔性”影響,定義各個換乘站不同換乘方向的換乘彈性時間域;換乘彈性時間域的上界值較大,保證行走速度較慢的人能從車頭或車尾在這個時間范圍內完成換乘;換乘彈性時間域的下界值較小,是完成該方向換乘至少所需要的時間;根據換乘站換乘彈性時間域將末班車的可達性定義為三個層次:①完全可達:OD間至少一條路徑可達,并且該路徑途經的每個換乘站的預留換乘時間不小于相應換乘站換乘彈性時間域的上界;這種條件下,乘客可以從起點站按該路徑到達目的地站,并且在換乘站留有較充裕的換乘時間;②條件可達:OD間至少一條路徑可達,并且最晚的可達路徑中,需換乘末班車的換乘車站所預留的換乘時間在該換乘站換乘彈性時間域的上、下界范圍之間;這種條件下,乘客可以從起點站經該路徑的換乘站換乘到達目的地站,...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江志彬,徐瑞華,羅欽,
申請(專利權)人:同濟大學,
類型:發明
國別省市:31[中國|上海]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