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公開了一種摩托車后擋泥板,包括擋泥板主體,擋泥板主體上設置有凸臺,該凸臺上安裝有牌照燈,凸臺上開有第一定位孔,牌照燈上設置有用于插入該第一定位孔的定位柱,凸臺和牌照燈上開有互相對應的第一、第二連接孔以供螺栓穿過連接,這種摩托車后擋泥板在擋泥板主體上集成了牌照燈以及后轉向燈、后反射板、后尾燈和牌照架等安裝結構,可以先將各個部件安裝到擋泥板主體后再安裝到車架上,操作簡化,有利于提高摩托車的裝配效率。(*該技術在2020年保護過期,可自由使用*)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技術涉及一種摩托車后擋泥板。
技術介紹
為了保證駕駛員以及車身底部不被車輪甩出的泥水濺濕、濺臟,摩托車的后輪上方一般設置有后擋泥板。在現有技術中,后擋泥板的功能比較單一,在安裝完后擋泥板以后還需要在其周邊安裝成后轉向燈、后反射板、牌照燈、后尾燈和牌照架等部件,操作繁復。
技術實現思路
本技術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提供一種可以集成多種摩托車部件的摩托車后擋泥板。為了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技術的摩托車后擋泥板,包括擋泥板主體,所述擋泥板主體上設置有凸臺,該凸臺上安裝有牌照燈,所述凸臺上開有第一定位孔,牌照燈上設置有用于插入該第一定位孔的定位柱,凸臺和牌照燈上開有互相對應的第一、第二連接孔以供螺栓穿過連接。作為上述技術方案的改進,所述凸臺上設置有環狀突緣,所述牌照燈背部設置有與該環狀突緣對應配合的環狀凹槽。作為上述技術方案的改進,所述環狀凹槽中對稱設置有定位塊,所述環狀突緣上對稱開設有與該定位塊對應配合的缺口。所述擋泥板主體上設置有用于安裝后反射板的凹腔,該凹腔中分別開有供后反射板連接固定的安裝孔和第二定位孔。所述擋泥板主體兩側分別設置有供后轉向燈安裝的轉向燈連接孔。所述擋泥板主體上對稱開設有用于安裝牌照架的左、右安裝孔。本技術的有益效果是這種摩托車后擋泥板由于采用了上述結構,在擋泥板主體上集成了牌照燈以及后轉向燈、后反射板、后尾燈和牌照架等安裝結構,可以先將各個部件安裝到擋泥板主體后再安裝到車架上,操作簡化,有利于提高摩托車的裝配效率。以下結合附圖和具體實施方式對本技術作進一步詳細的說明。附圖說明圖1是本技術的結構示意圖;圖2是本技術的分解結構示意圖之一;圖3是本技術的分解結構示意圖之二。具體實施方式參照圖1至圖3,本技術的摩托車后擋泥板,包括擋泥板主體1,所述擋泥板主體1上設置有凸臺2,該凸臺2上安裝有牌照燈3,所述凸臺2上開有第一定位孔4,牌照燈3上設置有用于插入該第一定位孔4的定位柱5,凸臺2和牌照燈3上開有互相對應的第一、 第二連接孔6、7以供螺栓穿過連接。所述擋泥板主體1上設置有用于安裝后反射板的凹腔 12,該凹腔12中分別開有供后反射板連接固定的安裝孔13和第二定位孔14,通過反射板上的定位柱與第二定位孔14配合定位,防止裝反。所述擋泥板主體1兩側分別設置有供后轉向燈安裝的轉向燈連接孔15。所述擋泥板主體1上對稱開設有用于安裝牌照架的左、右安裝孔16、17。這種摩托車后擋泥板由于采用了上述結構,在擋泥板主體上集成了牌照燈以及后轉向燈、后反射板、后尾燈和牌照架等安裝結構,可以先將各個部件安裝到擋泥板主體后再安裝到車架上,操作簡化,有利于提高摩托車的裝配效率。在本實施例中,所述凸臺2上設置有環狀突緣8,所述牌照燈3背部設置有與該環狀突緣8對應配合的環狀凹槽9。所述環狀凹槽9中對稱設置有定位塊10,所述環狀突緣8 上對稱開設有與該定位塊10對應配合的缺口 11。采用上述結構,便于牌照燈的安裝定位, 通過定位塊10和缺口 11的配合防止安裝方向的調換。以上所述僅為本技術的優先實施方式,只要以基本相同手段實現本技術目的的技術方案都屬于本技術的保護范圍之內。權利要求1.摩托車后擋泥板,包括擋泥板主體(1),其特征在于所述擋泥板主體(1)上設置有凸臺(2),該凸臺(2)上安裝有牌照燈(3),所述凸臺(2)上開有第一定位孔(4),牌照燈(3)上設置有用于插入該第一定位孔(4)的定位柱(5),凸臺(2)和牌照燈(3)上開有互相對應的第一、第二連接孔(6、7)以供螺栓穿過連接。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摩托車后擋泥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凸臺(2)上設置有環狀突緣(8),所述牌照燈(3)背部設置有與該環狀突緣(8)對應配合的環狀凹槽(9)。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摩托車后擋泥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環狀凹槽(9)中對稱設置有定位塊(10),所述環狀突緣(8)上對稱開設有與該定位塊(10)對應配合的缺口(11)。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摩托車后擋泥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擋泥板主體(1)上設置有用于安裝后反射板的凹腔(12),該凹腔(12)中分別開有供后反射板連接固定的安裝孔 (13)和第二定位孔(14)。5.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摩托車后擋泥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擋泥板主體(1)兩側分別設置有供后轉向燈安裝的轉向燈連接孔(15)。6.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摩托車后擋泥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擋泥板主體(1)上對稱開設有用于安裝牌照架的左、右安裝孔(16、17)。專利摘要本技術公開了一種摩托車后擋泥板,包括擋泥板主體,擋泥板主體上設置有凸臺,該凸臺上安裝有牌照燈,凸臺上開有第一定位孔,牌照燈上設置有用于插入該第一定位孔的定位柱,凸臺和牌照燈上開有互相對應的第一、第二連接孔以供螺栓穿過連接,這種摩托車后擋泥板在擋泥板主體上集成了牌照燈以及后轉向燈、后反射板、后尾燈和牌照架等安裝結構,可以先將各個部件安裝到擋泥板主體后再安裝到車架上,操作簡化,有利于提高摩托車的裝配效率。文檔編號B62J15/00GK201951610SQ20102068583公開日2011年8月31日 申請日期2010年12月29日 優先權日2010年12月29日專利技術者林小平 申請人:江門氣派摩托車有限公司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1.摩托車后擋泥板,包括擋泥板主體(1),其特征在于所述擋泥板主體(1)上設置有凸臺(2),該凸臺(2)上安裝有牌照燈(3),所述凸臺(2)上開有第一定位孔(4),牌照燈(3)上設置有用于插入該第一定位孔(4)的定位柱(5),凸臺(2)和牌照燈(3)上開有互相對應的第一、第二連接孔(6、7)以供螺栓穿過連接。
【技術特征摘要】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林小平,
申請(專利權)人:江門氣派摩托車有限公司,
類型:實用新型
國別省市:44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