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減速裝置,包括傳動組件和動力部件,傳動組件包括主動件和第一從動件、一個第二從動件、一個第一傳動件、一個第二傳動件及兩個預緊機構,動力部件與主動件連接,提供主動件的轉動動力,第一傳動件纏繞在主動件和第一從動件上,并于主動件的驅動下帶動第一從動件轉動,第二傳動件纏繞在第一從動件和第二從動件上,并于第一從動件的驅動下帶動第二從動件轉動,兩個預緊機構分別與第一傳動件及第二傳動件彈性抵持。上述減速裝置通過將第一傳動件纏繞在主動件及第一從動件上,第二傳動件纏繞在第一從動件及第二從動件上,從而帶動第一從動件及第二從動件轉動,結構簡單且傳動精度較高。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專利技術涉及一種減速裝置。
技術介紹
減速裝置作為機械傳動的重要部件,被廣泛應用于機器人、汽車等行業。常見的減速裝置通常采用兩個直徑不同的相互嚙合的齒輪來實現減速。一種減速裝置,包括殼體、設于殼體的齒輪、設于殼體內的具有偏心部的曲軸以及套設于偏心部的設有輪齒的擺線輪。擺線輪與曲軸偏心部連動,并通過一邊與內齒輪嚙合一邊公轉來將輸入旋轉減速得到輸出旋轉。然而,為達到較高的嚙合重合度,獲得平穩的輸出,上述減速裝置的擺線輪通常在其外圓周面形成緊密設置的輪齒,當需設置的輪齒數量較多而減速裝置整體尺寸受到限制時,輪齒需做得非常細小,且輪齒在圓周方向彼此之間的間距也非常小,甚至在齒根部位會產生重疊干涉,從而使擺線輪及其輪齒的制造難度加大,生產成本較高且結構較復雜。另外,齒輪之間存在齒隙,隨著長時間的摩擦,齒隙逐漸增大,其傳動誤差也逐漸變大。
技術實現思路
鑒于以上內容,有必要提供一種結構簡單且傳動精度較高的減速裝置。一種減速裝置,包括傳動組件和動力部件,傳動組件包括主動件、第一從動件、一個第二從動件、一個第一傳動件、一個第二傳動件及兩個預緊機構,動力部件與主動件連接,提供主動件的轉動動力,第一傳動件纏繞在主動件和第一從動件上,并于主動件的驅動下帶動第一從動件轉動,第二傳動件纏繞在第一從動件和第二從動件上,并于第一從動件的驅動下帶動第二從動件轉動,兩個預緊機構分別與第一傳動件及第二傳動件彈性抵持。上述減速裝置通過將第一傳動件纏繞在主動件及第一從動件上,第二傳動件纏繞在第一從動件及第二從動件上,從而帶動第一從動件及第二從動件轉動,無需采用齒輪等結構復雜的機構,結構簡單,生產成本較低。并且,兩個預緊機構分別與第一傳動件及第二傳動件彈性抵持,以防止第一傳動件及第二傳動件長時間傳動而松弛,從而提高減速裝置的精度。附圖說明圖1是本專利技術實施方式的減速裝置的立體組裝圖。圖2是圖1所示減速裝置的傳動組件的立體組裝圖。圖3是圖1所示減速裝置另一視角的部分立體組裝圖。圖4是圖3所示減速裝置的局部分解圖。圖5是圖1所示減速裝置的傳動組件的立體分解圖。主要元件符號說明減速裝置100傳動組件10主動件11第一從動件12從動軸121從動輪123容納槽125第二從動件13傳動部131連接端1311側壁1313弧形邊緣1315收容槽1317傳動桿133通孔135轉動軸137第一傳動件14第二傳動件15固定件16定位塊161調整塊163碟形彈片165連接桿167預緊機構19調節件191抵持部1912轉軸部1913軸承192抵擋件193導向件194桿部1941螺紋1942阻擋部1943滑動支架195本體1951通孔1952收容槽1953連接部1954彈性件196緊固件197連接件198螺孔1981動力部件30支架50底板51側板5具體實施例方式下面將結合附圖及具體實施方式對本專利技術的減速裝置作進一步的詳細說明。請參閱圖1,本專利技術實施例的減速裝置100,可應用于機器人等機械設備。減速裝置100包括傳動組件10、提供傳動組件10傳動動力的動力部件30及支撐該傳動組件10的支架50。請同時參閱圖2,傳動組件10包括主動件11、第一從動件12、第二從動件13、第一傳動件14、第二傳動件15、固定件16及兩個預緊機構19。第一傳動件14纏繞于主動件11 和第一從動件12上,第二傳動件15纏繞于第一從動件12和第二從動件13上。固定件16 將第一傳動件14的末端與第一從動件12固定連接,第二傳動件15的末端與第二從動件13 固定連接。兩個預緊機構19固定于支架50上,且分別與第一傳動件14及第二傳動件15 彈性抵持。請參閱圖3和圖4,主動件11基本為圓柱體,一端與動力部件30連接。第一從動件12包括從動軸121和環繞形成于從動軸121上的從動輪123。從動軸121基本為圓柱體,從動軸121的直徑小于從動輪123的直徑。從動輪123上開設有螺旋設置的容納槽125。從動輪123的直徑與主動件11的直徑之比為第一級傳動比。第二從動件13包括傳動部131、自傳動部131 —端延伸形成的傳動桿133、開設于傳動部131的通孔135及穿設傳動部131的轉動軸137。傳動部131基本為扇形結構,其包括連接端1311、自連接端1311延伸的兩個側壁1313及連接兩個側壁1313的弧形邊緣 1315。弧形邊緣1315上沿弧形的延伸方向開設有收容槽1317,本實施例中,收容槽1317共有四個,且基本平行。傳動桿133自連接端1311遠離弧形邊緣1315延伸。通孔135位于側壁1313及弧形邊緣1315中間。轉動軸137部分地收容于連接端1311中。傳動部131 的扇形結構的半徑與第一從動件12的從動軸121的半徑之比為第二級傳動比。其中,第二從動件13的傳動部131的扇形角度為第一從動件12的轉動圈數與第二級傳動比的比值并乘以三百六十度后得到。第一傳動件14纏繞于主動件11和第一從動件12的從動輪123的容納槽125上。 其中,第一傳動件14于第一從動件12的每一容納槽125上纏繞的圈數小于容納槽125上剩余的圈數,以保證傳動的實現。第一傳動件14可以為鋼絲繩、鋼帶等結構,只要其具有足夠的強度及韌性,以保證良好的傳動即可。本實施例中,第一傳動件14為鋼絲繩。第二傳動件15纏繞于第一從動件12的從動軸121和第二從動件13的收容槽1317 內。第二傳動件15可以為鋼絲繩、鋼帶等結構,只要其具有足夠的強度及韌性,以保證良好的傳動即可。第二傳動件15的數量,也可以根據實際需要的強度及減速裝置100的尺寸等因素確定。本實施例中,第二傳動件15為鋼絲繩。本實施例中,固定件16共有四個,其中兩個用于將第一傳動件14的末端固定于第一從動件12的從動輪123上,另外兩個用于將第二傳動件15的末端固定于第二從動件13 的傳動部131上。每一個固定件16包括定位塊161、調整塊163、碟形彈片165、連接桿167 及螺釘(圖未示)。請參閱圖5,每個預緊機構19包括一個調節件191、兩個軸承192、兩個抵擋件 193、一個導向件194、一個滑動支架195、兩個彈性件196、四個緊固件197及一個連接件 198。調節件191包括圓柱形的抵持部1912及設于抵持部1912兩端的兩個轉軸部 1913。兩個軸承192分別套設于兩個轉軸部1913上。抵擋件193大致為開環狀,其抵持于軸承192的外側,以防止軸承192從轉軸部1913上脫落。導向件194包括桿部1941及設于桿部1941 一端的阻擋部1943。桿部1941遠離阻擋部1943的一端形成有螺紋1942。滑動支架195包括本體1951及從本體1951的一側面的兩端朝向本體1951同一側延伸的兩個連接部1卯4。本體1951與連接部1卯4相連的側面上形成有兩個通孔1952。 每個連接部1卯4上的內側面上形成有收容槽1953,軸承192和抵擋件193收容于該收容槽 1953 內。在本實施例中,彈性件196為圓柱形彈簧。當然,彈性件196也可為矩形彈簧,矩形彈簧提供的彈力比圓柱形彈簧較大。緊固件197為螺母。連接件198開設有四個螺孔1981。其中兩個螺孔1981供兩個導向件194穿設,另外兩個螺孔1981供螺釘(圖未示)穿設,以將連接件198固定于支架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1.一種減速裝置,包括傳動組件和動力部件,該傳動組件包括主動件及第一從動件,該動力部件與該主動件連接,提供該主動件的轉動動力,其特征在于:該傳動組件還包括一個第二從動件、一個第一傳動件、一個第二傳動件及兩個預緊機構,該第一傳動件纏繞在該主動件及第一從動件上,并于該主動件的驅動下帶動該第一從動件轉動,該第二傳動件纏繞在該第一從動件及第二從動件上,并于該第一從動件的驅動下帶動該第二從動件轉動,該兩個預緊機構分別與該第一傳動件及第二傳動件彈性抵持。
【技術特征摘要】
1.一種減速裝置,包括傳動組件和動力部件,該傳動組件包括主動件及第一從動件,該動力部件與該主動件連接,提供該主動件的轉動動力,其特征在于該傳動組件還包括一個第二從動件、一個第一傳動件、一個第二傳動件及兩個預緊機構,該第一傳動件纏繞在該主動件及第一從動件上,并于該主動件的驅動下帶動該第一從動件轉動,該第二傳動件纏繞在該第一從動件及第二從動件上,并于該第一從動件的驅動下帶動該第二從動件轉動,該兩個預緊機構分別與該第一傳動件及第二傳動件彈性抵持。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減速裝置,其特征在于該第一從動件與該主動件并排設置,該第一從動件的轉動軸線與該主動件的轉動軸線平行。3.如權利要求2所述的減速裝置,其特征在于該第一從動件包括從動軸及環繞形成于從動軸上的從動輪,該第一傳動件于該主動件上纏繞后,兩端纏繞于該第一從動件的從動輪上。4.如權利要求3所述的減速裝置,其特征在于該第二從動件包括傳動部,該第二傳動件于該第一從動件的從動軸上纏繞后,兩端纏繞...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陳文生,趙智明,
申請(專利權)人:鴻富錦精密工業深圳有限公司,鴻海精密工業股份有限公司,
類型:發明
國別省市:94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