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電磁爐爐面測溫用的溫度傳感組件及其安裝方法,該組件包括:一熱敏電阻體,該熱敏電阻體兩端分別連接一直引腳,該熱敏電阻體和該兩個直引腳位于線圈盤中心孔處的硅膠塞上并均處于水平狀態;以及,兩條導線,每一條導線分別與所述熱敏電阻體兩端的一個直引腳鉚接或焊接,且該兩條導線向下穿過位于磁力線密集區之硅膠塞的內腔連接至電路板上的溫度信號處理單元。其熱敏電阻體和短直引腳均處于水平狀態,完全避免了線圈盤產生的磁力線在現有熱敏電阻長引腳的豎直段部分產生的渦流效應對爐面溫度取樣信號的影響,使同樣的熱敏電阻體部分感知的爐面溫度信號更準確。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專利技術屬于電子元件及應用
,特別是一種專用于電磁爐爐面測溫的溫度傳感組件及其安裝方法。
技術介紹
電磁爐爐面溫度是一個重要的安全控制參數,現有電磁爐均存在溫度測量不準的問題,不同的線圈盤、不同的被加熱鍋具,往往溫度測量相差1(T50°C。我們通過大量試驗,找出了其中的關鍵原因因為通常測溫使用的熱敏電阻(NTC)因為生產工藝問題,均采用了可被電磁加熱的材質制成的引腳,如鐵質引腳等。如圖3,現有熱敏電阻由熱敏電阻部分6和可被電磁加熱材質引腳5構成。在電磁爐中常用的熱敏電阻安裝方法是將其引腳5向下彎曲出一豎直段部分5’,該豎直段部分5’向下穿過位于磁力線10密集區的硅膠塞4內腔再與外接引線8相連(圖3中通過鉚釘7鉚接),將溫度取樣信號傳送到電路板上的溫度信號處理單元。由于該引腳5的豎直段部分5’與線圈盤產生的磁力線10平行,線圈盤的磁力線在熱敏電阻的豎直段部分5’上產生較大的渦流效應,致使引腳被加熱,從而導致溫度信號取樣誤差增加。另外,不同的線圈盤中心的磁力線密度有差別,不同的鍋具也會引起線圈盤中心磁力線的密度改變,因此不同線圈盤或不同鍋具也會引起溫度測量的較大差別。
技術實現思路
為克服現有電磁爐爐面溫度中采用的熱敏電阻在結構和安裝方面存在的上述缺陷,本專利技術提供一種電磁爐爐面測溫用的溫度傳感組件,同時提供一種在電磁爐中安裝應用該溫度傳感組件的方法,以避免線圈盤產生的磁力線在現有熱敏電阻長引腳的豎直段部分產生的渦流效應,更準確地提取爐面溫度信號。本專利技術的電磁爐爐面測溫用的溫度傳感組件,包括一熱敏電阻體,該熱敏電阻體兩端分別連接一直引腳,該熱敏電阻體和該兩個直引腳位于線圈盤中心孔處的硅膠塞上并均處于水平狀態;以及,兩條導線,每一條導線分別與所述熱敏電阻體兩端的一個直引腳鉚接或焊接,且該兩條導線向下穿過位于磁力線密集區之硅膠塞的內腔連接至電路板上的溫度信號處理單元。在電磁爐中安裝上述溫度傳感組件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驟在線圈盤中心孔處的硅膠塞上,安裝一由熱敏電阻體、熱敏電阻體兩端的直引腳以及與各直引腳連接的兩條導線組成的溫度傳感組件,使該熱敏電阻體和該兩個直引腳均處于水平狀態,使該熱敏電阻體與微晶玻璃板接觸,并且該兩條導線向下穿過位于磁力線密集區之該硅膠塞的內腔連接至電路板上的溫度信號處理單元。其中,所述每一條導線可以通過一鉚釘和所述熱敏電阻體兩端的一個直引腳鉚接。所述直引腳長度為l_5mm。本專利技術改進的溫度傳感組件是電磁爐爐面測溫專用組件,由熱敏電阻體、短直引腳以及與各直引腳連接的兩條導線組成。其熱敏電阻體和短直引腳均處于水平狀態,去掉了傳統采用的熱敏電阻的引線的向下彎曲出的豎直段部分,避免了磁力線在熱敏電阻的豎直段部分產生的渦流效應增加的附加熱量,使同樣的熱敏電阻體部分感知的爐面溫度信號(取樣信號)更準確。改進后的熱敏電阻上的溫度絕大部分是從爐面感應到的溫度,這樣爐面溫度測量的精度大大增加,而且無論是線圈盤改變還是鍋具改變,磁力線發生改變對熱敏電阻的影響很小。附圖說明圖1為本專利技術溫度傳感組件實施例1和線圈盤部分結合示意圖;圖2為本專利技術溫度傳感組件實施例2和線圈盤部分結合示意圖3為電磁爐中采用傳統的熱敏電阻和線圈盤部分結合示意圖。具體實施例方式以下結合實施例附圖進一步說明。參照圖1,溫度傳感組件實施例1包括熱敏電阻體6,熱敏電阻體6兩端分別連接一直引腳5,該熱敏電阻體6和該兩個直引腳5位于線圈盤中心孔處的圓形硅膠塞4上并均處于水平狀態;以及,兩條導線8,每一條導線8通過一銅質鉚釘7與所述熱敏電阻體6兩端的一個直引腳5鉚接,且該兩條導線8向下穿過位于磁力線密集區之硅膠塞4的內腔連接至電磁爐內電路板上的溫度信號處理單元。在電磁爐中安裝實施例1溫度傳感組件如圖1所示。圖1中線圈盤為傳統線圈盤,主要包括盤架3、U形磁條2和線圈1等。硅膠塞4安裝在線圈盤中心孔處,上述溫度傳感組件安裝在硅膠塞4上,其中熱敏電阻體6和該熱敏電阻體6兩端的直引腳5均處于水平狀態;使熱敏電阻體6與微晶玻璃板9接觸,并且兩條導線8向下穿過位于磁力線10密集區之該硅膠塞4的內腔連接至電磁爐內控制電路板上的溫度信號處理單元。控制電路板上的控制電路、溫度信號處理單元等均可采用現有電磁爐的多種電路。圖1中,僅僅有與熱敏電阻體6的直引腳5鉚接的兩條銅導線8穿過磁力線10密集區,完全避免了線圈盤產生的磁力線在現有熱敏電阻長引腳的豎直段部分產生的渦流效應對爐面溫度取樣信號的影響。溫度傳感組件實施例2見圖2,實施例2包括熱敏電阻體6,熱敏電阻體6兩端分別連接一直引腳5,該熱敏電阻體6和該兩個直引腳5位于線圈盤中心孔處的硅膠塞4上并均處于水平狀態;進一步包括兩條導線8,每一條導線8分別與所述熱敏電阻體6兩端的一個直引腳5焊接(其中,7’為焊接點),且該兩條導線8向下穿過位于磁力線10密集區之硅膠塞4的內腔連接至電磁爐內電路板上的溫度信號處理單元。圖2也示出了電磁爐中本溫度傳感組件實施例2和線圈盤部分裝配關系。圖2中線圈盤也為傳統線圈盤,主要包括盤架3、U形磁條2和線圈1等。硅膠塞4安裝在線圈盤中心孔處,上述溫度傳感組件安裝在硅膠塞4上,其中熱敏電阻體6和該熱敏電阻體6兩端的直引腳5均處于水平狀態;使熱敏電阻體6與微晶玻璃板9接觸,并且兩條導線8向下穿過位于磁力線10密集區之該硅膠塞4的內腔連接至電磁爐內控制電路板上的溫度信號處理單元。上述熱敏電阻體6兩端的直引腳5可采用鐵質直引腳等,兩條導線是多股銅導線或單芯銅導線等。直引腳5的長度在l_5mm之間選擇。權利要求1.一種電磁爐爐面測溫用的溫度傳感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一熱敏電阻體,該熱敏電阻體兩端分別連接一直引腳,該熱敏電阻體和該兩個直引腳位于線圈盤中心孔處的硅膠塞上并均處于水平狀態;以及,兩條導線,每一條導線分別與所述熱敏電阻體兩端的一個直引腳鉚接或焊接,且該兩條導線向下穿過位于磁力線密集區之硅膠塞的內腔連接至電路板上的溫度信號處理單元。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溫度傳感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每一條導線通過一鉚釘和所述熱敏電阻體兩端的一個直弓I腳鉚接。3.根據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溫度傳感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直引腳的長度為l-5mm。4.根據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溫度傳感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導線是銅導線。5.一種電磁爐爐面測溫用的溫度傳感組件安裝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驟在線圈盤中心孔處的硅膠塞上,安裝一由熱敏電阻體、熱敏電阻體兩端的直引腳以及與各直引腳連接的兩條導線組成的溫度傳感組件,使該熱敏電阻體和該兩個直引腳均處于水平狀態,使該熱敏電阻體與微晶玻璃板接觸,并且該兩條導線向下穿過位于磁力線密集區之該硅膠塞的內腔連接至電路板上的溫度信號處理單元。6.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每一條導線分別與所述熱敏電阻體兩端的一個直引腳焊接。7.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每一條導線通過一鉚釘和所述熱敏電阻體兩端的一個直引腳鉚接。8.根據權利要求5或6或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溫度傳感組件的直引腳的長度為l_5mm。9.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導線是銅導線。全文摘要一種,該組件包括一熱敏電阻體,該熱敏電阻體兩端分別連接一直引腳,該熱敏電阻體和該兩個直引腳位于線圈盤中心孔處的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技術特征摘要】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丘守慶,許申生,謝榮華,
申請(專利權)人:深圳市鑫匯科電子有限公司,
類型:發明
國別省市: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