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涉及農業播種機械點播裝置技術領域,是一種齒輪傳動式精量點播器,其包括中心軸、能轉動的穴播器總成、左邊盤、右邊盤、種盤套、取種輪和嚙齒驅動裝置;穴播器總成包括種圈和鴨嘴,種圈外側安裝有鴨嘴,左邊盤固定安裝在種圈左部,右邊盤固定安裝在種圈右部,種圈內部固定安裝有種盤套,種盤套內部對應鴨嘴的位置分別通過種輪軸安裝有取種輪,各取種輪環繞中心軸分布并與中心軸外側之間形成種子室。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結構合理而緊湊,使用方便,其通過嚙齒驅動裝置帶動取種輪動作,將種子室內的種子轉運到排種孔內,通過復位扭簧回位,不但結構簡單、便于制造維修,而且工作可靠、使用壽命長、制造成本低,適用于農作物精量、等株距點播。(*該技術在2022年保護過期,可自由使用*)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技術涉及農業播種機械點播裝置
,是一種齒輪傳動式精量點播器。
技術介紹
目前對于棉花、玉米、甜菜、西紅柿等農作物的精量點播,現有農業播種機械的點播裝置在實際使用過程中存在以下不足機構復雜、制造及維修成本較高、取種數量不精確、工作可靠性不高。
技術實現思路
本技術提供了一種齒輪傳動式精量點播器,克服了上述現有技術之不足,其能有效解決現有點播裝置存在的機構復雜、制造及維修成本較高、取種數量不精確、工作可靠性不高的問題。本技術的技術方案是通過以下措施來實現的一種齒輪傳動式精量點播器,包括中心軸、能轉動的穴播器總成、左邊盤、右邊盤、種盤套、取種輪和嚙齒驅動裝置;穴播器總成包括種圈和鴨嘴,種圈外側安裝有鴨嘴,左邊盤固定安裝在種圈左部,右邊盤固定安裝在種圈右部,左邊盤和右邊盤分別通過軸承安裝在中心軸上,種圈內部固定安裝有種盤套,種盤套內部對應鴨嘴的位置分別通過種輪軸安裝有取種輪,各取種輪環繞中心軸分布并與中心軸外側之間形成種子室;中心軸的內部有心軸腔,心軸腔的左端有能夠與種箱下端出口相連通的進種口,位于種子室內部的中心軸中部下端有與心軸腔相連通的出種口 ;種盤套外側對應鴨嘴的位置分別有排種孔,種盤套的左部安裝有能夠帶動取種輪轉動并使種子室內的種子轉運到排種孔內的嚙齒驅動裝置。下面是對上述技術技術方案的進一步優化或/和改進上述取種輪的外側面上可有不少于一個的取種凹槽。上述嚙齒驅動裝置可包括固定齒圈、傳動齒塊和復位扭簧;種盤套包括支撐套和呈環狀的排種盤,支撐套右端與排種盤左端連為一體,排種盤右端通過螺釘固定安裝在右邊盤上,支撐套的左端壓緊在左邊盤的右端面上,固定齒圈位于支撐套的內腔內,排種孔位于排種盤的外側面上;固定齒圈包括齒圈盤和內齒套,齒圈盤右端和內齒套左端連為一體,齒圈盤中部有齒圈心孔并套裝在中心軸外部,靠近左邊盤右端的中心軸外側固定有連接板,齒圈盤通過螺釘固定在連接板上,內齒套的內部有齒套內腔,齒套內腔的下部側壁上有復位凹槽,復位凹槽前方的齒套內腔側壁上分布有內輪齒;排種盤的左端面上對應各鴨嘴的位置分別有種輪座孔,排種孔的內端與種輪座孔相連通,種輪座孔的底面中部有扭簧安裝孔并安裝有復位扭簧,扭簧安裝孔的底面中部有種盤輪軸孔;取種輪套裝在種輪座孔內并能夠轉動,取種輪中部有種軸孔并固定安裝有種輪軸,種輪軸的右端安裝在種盤輪軸孔內并能夠轉動,復位扭簧套裝在種輪軸外部,復位扭簧的一端固定在取種輪上,復位扭簧的另一端固定在扭簧安裝孔的內壁上;呈扇形的傳動齒塊固定安裝在種輪軸左端,傳動齒塊的扇形弧面上分布有能夠與內輪齒相嚙合的外輪齒,對應取種凹槽位置的傳動齒塊扇形弧面端部有能夠在齒套內腔側壁上滑動的外頂齒;對應復位凹槽位置的傳動齒塊的外輪齒與齒套內腔側壁之間有間隙,相應位置的種輪軸上的復位扭簧處于自由狀態,并且相應位置的取種輪的取種凹槽與種子室相連通;對應復位凹槽上方并且無內輪齒的位置的傳動齒塊通過外頂齒壓緊在齒套內腔側壁上,相應位置的種輪軸上的復位扭簧處于扭轉狀態,并且相應位置的取種輪的取種凹槽與排種孔相連通。上述支撐套的內腔內可安裝有隔種套,隔種套包括隔套體和隔種盤,隔套體右端與隔種盤左端連為一體,固定齒圈和傳動齒塊安裝在隔套體內部,隔種盤中部有隔盤心孔并通過隔盤心孔套裝在中心軸外部,隔種盤上對應種盤輪軸孔的位置分別有隔盤輪軸孔,種輪軸的左部安裝在隔盤輪軸孔內并能夠轉動。上述外頂齒的外端部可通過滾輪軸安裝有能夠自由轉動的滾輪。上述齒套內腔的前上部內壁上可分布有不少于一個的圓滑凸起,對應圓滑凸起位 置的傳動齒塊通過外頂齒壓緊在圓滑凸起上并能夠產生振動。上述取種輪的種軸孔可為四方軸孔,種輪軸的中部為與四方軸孔相配合的四棱柱,種輪軸通過四棱柱固定安裝在種軸孔內部。上述右邊盤的外側邊緣上可有右盤孔,左邊盤上對應右盤孔的位置有左盤孔,右邊盤和左邊盤通過連接螺栓、右盤孔和左盤孔固定連接在一起。本技術結構合理而緊湊,使用方便,其通過嚙齒驅動裝置帶動取種輪動作,將種子室內的種子轉運到排種孔內,通過復位扭簧回位,不但結構簡單、便于制造維修,而且工作可靠、使用壽命長、制造成本低,適用于農作物精量、等株距點播。附圖說明附圖I為本技術最佳實施例的主視剖視結構示意圖。附圖2為附圖I中A-A處的剖視結構示意圖。附圖中的編碼分別為1為中心軸,2為左邊盤,3為右邊盤,4為種盤套,5為取種輪,6為種輪軸,7為種子室,8為心軸腔,9為種箱,10為進種口,11為出種口,12為排種孔,13為取種凹槽,14為傳動齒塊,15為復位扭簧,16為支撐套,17為齒圈盤,18為內齒套,19為連接板,20為復位凹槽,21為內輪齒,22為種輪座孔,23為扭簧安裝孔,24為種盤輪軸孔,25為外輪齒,26為外頂齒,27為隔套體,28為隔種盤,29為齒套內腔,30為隔盤輪軸孔,31為滾輪,32為圓滑凸起,33為連接螺栓,A為取種位置,B為轉運位置,C為排種位置,D為回復位置。具體實施方式本技術不受下述實施例的限制,可根據本技術的技術方案與實際情況來確定具體的實施方式。在本技術中,為了便于描述,各部件的相對位置關系的描述均是根據說明書附圖的布圖方式來進行描述的,如前、后、上、下、左、右等的位置關系是依據說明書附圖的布圖方向來確定的。下面結合實施例及附圖對本技術作進一步描述如附圖1、2所示,該齒輪傳動式精量點播器包括中心軸I、能轉動的穴播器總成、左邊盤2、右邊盤3、種盤套4、取種輪5和嚙齒驅動裝置;穴播器總成包括種圈和鴨嘴,種圈外側安裝有鴨嘴,左邊盤2固定安裝在種圈左部,右邊盤3固定安裝在種圈右部,左邊盤2和右邊盤3分別通過軸承安裝在中心軸I上,種圈內部固定安裝有種盤套4,種盤套4內部對應鴨嘴的位置分別通過種輪軸6安裝有取種輪5,各取種輪5環繞中心軸I分布并與中心軸I外側之間形成種子室7 ;中心軸I的內部有心軸腔8,心軸腔8的左端有能夠與種箱9下端出口相連通的進種口 10,位于種子室7內部的中心軸I中部下端有與心軸腔8相連通的出種口 11 ;種盤套4外側對應鴨嘴的位置分別有排種孔12,種盤套4的左部安裝有能夠帶動取種輪5轉動并使種子室7內的種子轉運到排種孔12內的嚙齒驅動裝置。通過嚙齒驅動裝置帶動取種輪5動作,將種子室7內的種子轉運到排種孔12內,不但結構合理緊湊、便于制造和維修,而且工作可靠、使用壽命長,大大節約了制造和維修成本,適用于農作物精量、等株距點播。此外,通過更換種盤套4與穴播器總成,可實現八至十六穴的不同株距的精量點播,根據種子形狀大小的不同更換相應的取種輪5可實現不同農作物的精量點播。 可根據實際需要,對上述齒輪傳動式精量點播器作進一步優化或/和改進如附圖1、2所示,取種輪5的外側面上有不少于一個的取種凹槽13。通過選用帶有一個或兩個或三個取種凹槽13的取種輪5,能夠完成每穴播下一粒或兩粒或三粒種子,使用更加可靠方便。如附圖1、2所示,嚙齒驅動裝置包括固定齒圈、傳動齒塊14和復位扭簧15 ;種盤套4包括支撐套16和呈環狀的排種盤,支撐套16右端與排種盤左端連為一體,排種盤右端通過螺釘固定安裝在右邊盤3上,支撐套16的左端壓緊在左邊盤2的右端面上,固定齒圈位于支撐套16的內腔內,排種孔12位于排種盤的外側面上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一種齒輪傳動式精量點播器,其特征在于包括中心軸、能轉動的穴播器總成、左邊盤、右邊盤、種盤套、取種輪和嚙齒驅動裝置;穴播器總成包括種圈和鴨嘴,種圈外側安裝有鴨嘴,左邊盤固定安裝在種圈左部,右邊盤固定安裝在種圈右部,左邊盤和右邊盤分別通過軸承安裝在中心軸上,種圈內部固定安裝有種盤套,種盤套內部對應鴨嘴的位置分別通過種輪軸安裝有取種輪,各取種輪環繞中心軸分布并與中心軸外側之間形成種子室;中心軸的內部有心軸腔,心軸腔的左端有能夠與種箱下端出口相連通的進種口,位于種子室內部的中心軸中部下端有與心軸腔相連通的出種口;種盤套外側對應鴨嘴的位置分別有排種孔,種盤套的左部安裝有能夠帶動取種輪轉動并使種子室內的種子轉運到排種孔內的嚙齒驅動裝置。
【技術特征摘要】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吳江,
申請(專利權)人:吳江,
類型:實用新型
國別省市: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