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技術涉及塑料異型材共擠塑料模模頭,特別涉及一種雙面三色共擠塑料模模頭。技術背景現有聚氯乙烯PVC異型材彩色化技術主要有兩種,最為廣泛的一種是采用表面共擠的方式,即僅在基層表面共擠出一面彩色層,顯然,此種方式無法同時共擠出室外面及室外面二個彩色層;另一種方式則是對基層表面整體著色,由于整體著色成本高,所以市場占有率很小,使用較少
技術實現思路
本技術的目的就是提供一種結構簡單、可同時共擠出室外面及室內面彩色層、效率高、成本低的雙面三色共擠塑料模模頭。為達到上述目的,本技術包括口模一、口模二、匯流板、支架板一、支架板二、過渡板和模體,所述口模二中設有室外面共擠流體進料口、室外面共擠流體主流道、室外面共擠流體連通孔、室外面共擠流體左分流道、室外面共擠流體右分流道、室外面共擠流體緩沖臺、室外面共擠流體緩沖槽、室外面共擠流體共擠段、基材流體型腔、室內面共擠流體共擠段、室內面共擠流體緩沖槽、室內面共擠流體緩沖臺、室內面共擠流體左分流道、室內面共擠流體右分流道、室內面共擠流體連通孔、室內面共擠流體主流道和室內面共擠流體進料口,所述室外面共擠流體左分流道與室外面共擠流體右分流道呈八字形排列,所述室內面共擠流體左分流道與室內面共擠流體右分流道呈倒八字形排列;所述室外面共擠流體左分流道及室外面共擠流體右分流道均為由里向外槽寬依次漸窄,且槽深依次漸淺;所述室內面共擠流體左分流道及室內面共擠流體右分流道均為由里向外槽寬依次漸窄,且槽深依次漸淺。本技術由于在口模二上分別設有相對獨立的室外面共擠流體流道和室內面共擠流體流道,室外面共擠流體及室內面共擠流體分別且同步地從室外面共擠流體進 ...
【技術保護點】
一種雙面三色共擠塑料模模頭,包括口模一(1)、口模二(2)、匯流板(3)、支架板一(4)、支架板二(5)、過渡板(6)和模體(7),其特征在于:所述口模二(2)中設有室外面共擠流體進料口(8)、室外面共擠流體主流道(9)、室外面共擠流體連通孔(10)、室外面共擠流體左分流道(11)、室外面共擠流體右分流道(24)、室外面共擠流體緩沖臺(12)、室外面共擠流體緩沖槽(13)、室外面共擠流體共擠段(14)、基材流體型腔(23)、室內面共擠流體共擠段(22)、室內面共擠流體緩沖槽(15)、室內面共擠流體緩沖臺(16)、室內面共擠流體左分流道(17)、室內面共擠流體右分流道(21)、室內面共擠流體連通孔(18)、室內面共擠流體主流道(20)和室內面共擠流體進料口(19),所述室外面共擠流體左分流道(11)與室外面共擠流體右分流道(24)呈八字形排列,所述室內面共擠流體左分流道(17)與室內面共擠流體右分流道(21)呈倒八字形排列。
【技術特征摘要】
1.一種雙面三色共擠塑料模模頭,包括口模一(I)、口模二(2)、匯流板(3)、支架板一(4)、支架板二(5)、過渡板(6)和模體(7),其特征在于所述口模二⑵中設有室外面共擠流體進料口(8)、室外面共擠流體主流道(9)、室外面共擠流體連通孔(10)、室外面共擠流體左分流道(11)、室外面共擠流體右分流道(24)、室外面共擠流體緩沖臺(12)、室外面共擠流體緩沖槽(13)、室外面共擠流體共擠段(14)、基材流體型腔(23)、室內面共擠流體共擠段(22)、室內面共擠流體緩沖槽(15)、室內面共擠流體緩沖臺(16)、室內面共擠流體左分流道(17)、室內面共擠流體右分流道(21)、室內面...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胡擁軍,呂文強,
申請(專利權)人:黃石市通達塑料模具有限公司,
類型:實用新型
國別省市: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