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涉及鍋爐,主要在鋼鐵廠的燒結紅礦冷卻工序中使用的燒結余熱鍋爐。該裝置通過從下至上、分兩個通道布置換熱面,熱空氣從下至上放熱,熱風不循環,頂部直接排出方式,在實現燒結余熱回收的同時,能有效利用熱空氣的自然抽力和燃料燃燒的噴射力,節約鍋爐通風用電,加上熱風不循環,能降低系統總電耗,能減少發電機組自耗電幅度60%以上,使余熱利用與發電凈供電量達到較高水平。在鍋爐下部采用補燃,穩定高溫側熱風溫度、高效利用余熱的同時,可將鋼鐵廠其它工序產生的飽和蒸汽過熱,用于高效發電。此外,為避免含塵熱風排出,影響環境,在排出通道前安裝布袋除塵設施,并能自動清理布袋積灰。(*該技術在2022年保護過期,可自由使用*)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技術涉及鍋爐,主要在鋼鐵廠的燒結紅礦冷卻エ序中使用的燒結余熱鍋爐。
技術介紹
目前,現有的燒結余熱鍋爐,其鍋爐結構是內部熱風從上至下流動,換熱面按エ作溫度高低,從上至下布置,且在高溫過熱器后,兩股熱風混合加熱汽水介質。在熱空氣從上至下排出吋,仍有一定溫度,再作為燒結紅礦的冷卻風而循環使用,或用抽風機抽出,通過煙 排放。 以上方式的通風管道長、散熱面積大,不能有效利用熱空氣的自然抽力,不能有效利用燃料燃燒的噴射力,通風電カ消耗大。以致運行指標較好的發電機組,其自耗電占發電量25-30%,指標一般的機組自耗電30%以上,并有少數機組的自耗電量超過了發電量,沒有發電效益可言。
技術實現思路
本技術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熱能利用效率高、通風電カ消耗少的燒結余熱鍋爐。本技術的目的是通過如下途徑實現的一種燒結余熱鍋爐,爐體內部縱向分隔為高溫通道及低溫通道兩個空間,所述的高溫通道內部從下至上裝有中溫過熱器、高溫側中壓蒸發器、中壓省煤器、低壓蒸發器及低壓省煤器;所述的低溫通道內部從下至上裝有低溫側中壓蒸發器、低壓過熱器、中壓省煤器、低壓蒸發器及低壓省煤器;在高溫通道及低溫通道內部,低壓省煤器的上方皆設有集灰斗,集灰斗底部有放灰管,在高溫通道及低溫通道的頂部設熱風出口,熱風出ロ通道設有布袋除塵器和抽風機;所述的中溫過熱器、高溫側中壓蒸發器、低溫側中壓蒸發器、中壓省煤器通過管道與中壓汽包相連通,構成中壓汽水裝置;所述的低壓過熱器、低壓蒸發器及低壓省煤器通過管道與低壓汽包相連通,構成低壓汽水裝置。更進一歩的,所述的中壓汽水裝置與低壓汽水裝置之間通過管道相連通,管道中設的水泵從低壓汽包供水給中壓汽包。更進一歩的,所述的高溫通道及低溫通道的熱風出ロ分別裝有排氣閥。更進一歩的,所述的高溫通道及低溫通道的熱風入ロ中分別設置閥門。更進一歩的,所述的高溫通道的熱風入口裝有燃燒器。本技術燒結余熱鍋爐與現有技術相比,具有如下特點I.熱空氣分組、分通道利用余熱,有效利用熱風的自然抽カ與補充燃料燃燒時的噴射カ,頂部抽風機協助排風,鍋爐本體的通風電耗少。2.熱風不循環,總體通風電耗少。熱風不循環、散熱面積小,頂部排出的廢氣溫度低,余熱利用效率高。3.有補充燃燒設施,受燒結生產波動影響較小,并能加熱其它エ序的飽和蒸汽,實現飽和蒸汽高效利用與高效發電。4.頂部布袋除塵器,排氣含塵達標,無影響環保的問題。以下結合附圖對本技術作進ー步詳細說明圖I為本技術結構示意圖;圖中,中壓汽包I、低壓汽包2、中溫過熱器3、高溫側中壓蒸發器4、低溫側中壓蒸發器5、低壓過熱器6、中壓省煤器7、低壓蒸發器8、低壓省煤器9、放灰管10、集灰斗11、布袋除塵器12、排氣閥13、抽風機14、燃燒器15、熱風入口 16、閥門18、水泵19、高溫通道20、低溫通道21。 具體實施方式如圖I所示,本技術燒結余熱鍋爐,爐體內部縱向分隔為高溫通道20及低溫通道21兩個空間,ー個通道回收高溫熱風余熱,另ー個通道回收相對低溫的熱風余熱,所述的高溫通道20內部從下至上裝有中溫過熱器3、高溫側中壓蒸發器4、中壓省煤器7、低壓蒸發器8及低壓省煤器9,熱風從下至上,加熱以上換熱面(中溫過熱器3、高溫側中壓蒸發器4、中壓省煤器7、低壓蒸發器8及低壓省煤器9)內部的鍋爐水汽介質;所述的低溫通道21內部從下至上裝有低溫側中壓蒸發器5、低壓過熱器6、中壓省煤器7、低壓蒸發器8及低壓省煤器9,熱風從下至上,加熱換熱面(低溫側中壓蒸發器5、低壓過熱器6、中壓省煤器7、低壓蒸發器8及低壓省煤器9)內部的鍋爐水汽介質;在高溫通道20及低溫通道21中的中壓省煤器7、低壓蒸發器8、低壓省煤器9的換熱面,以分隔方式安裝,進、出口集箱以連通方式安裝,即汽水介質為同進、同出。在高溫通道20及低溫通道21內部,低壓省煤器9的上方皆設有集灰斗11,集灰斗11底部有放灰管10,在高溫通道20及低溫通道21的頂部設熱風出口,熱風出口通道設有布袋除塵器12和抽風機14 ;所述的高溫通道20及低溫通道21的熱風出口分別裝有排氣閥13。在抽風機14需要停用檢修時,關閉排氣閥13,調節其它風機抽カ后,即可進行。熱空氣從下部進入,在換熱面(中溫過熱器3、高溫側中壓蒸發器4、低溫側中壓蒸發器5、低壓過熱器6、中壓省煤器7、低壓蒸發器8及低壓省煤器9)降溫后,經集灰斗11、放灰管10、布袋除塵器12、排氣閥13、抽風機14后通過熱風出ロ對外直接排氣。所述的高溫通道20的熱風入口 16裝有燃燒器15,由燃燒器15直接燃燒煤氣,使高溫過熱器前的空氣溫度穩定(400-450°C)。在燒結生產正常,熱風溫度較高時,如400°C以上,可隨時停燒煤氣。也可將鋼鐵廠,如煉鋼、軋鋼等エ序產生的飽和蒸汽,按相應壓カ進入中壓、低壓過熱器中加熱,實現飽和蒸汽的高效發電。同時,為使鍋爐停用時能隔斷熱風進入,所述的高溫通道20及低溫通道21的熱風入口 16中分別設置閥門18。所述的中溫過熱器3、高溫側中壓蒸發器4、低溫側中壓蒸發器5、中壓省煤器7通過管道與中壓汽包I相連通,構成中壓汽水裝置產生的中壓過熱蒸汽,送汽輪機的中壓入ロ做功發電;所述的低壓過熱器6、低壓蒸發器8及低壓省煤器9通過管道與低壓汽包2相連通,構成低壓汽水裝置,該裝置產生的低壓蒸汽,送汽輪機的低壓補汽ロ做功發電。所述的中壓汽水裝置與低壓汽水裝置之間通過管道相連通,管道中設的水泵19從低壓汽包2供水給中壓汽包I。低壓汽包2的給水由凝結水泵取自凝汽器。·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一種燒結余熱鍋爐,其特征在于:爐體內部縱向分隔為高溫通道(20)及低溫通道(21)兩個空間,所述的高溫通道(20)內部從下至上裝有中溫過熱器(3)、高溫側中壓蒸發器(4)、中壓省煤器(7)、低壓蒸發器(8)及低壓省煤器(9);所述的低溫通道(21)內部從下至上裝有低溫側中壓蒸發器(5)、低壓過熱器(6)、中壓省煤器(7)、低壓蒸發器(8)及低壓省煤器(9);在高溫通道(20)及低溫通道(21)內部,低壓省煤器(9)的上方皆設有集灰斗(11),集灰斗(11)底部有放灰管(10),在高溫通道(20)及低溫通道(21)的頂部設熱風出口,熱風出口通道設有布袋除塵器(12)和抽風機(14);所述的中溫過熱器(3)、高溫側中壓蒸發器(4)、低溫側中壓蒸發器(5)、中壓省煤器(7)通過管道與中壓汽包(1)相連通,構成中壓汽水裝置;所述的低壓過熱器(6)、低壓蒸發器(8)及低壓省煤器(9)通過管道與低壓汽包(2)相連通,構成低壓汽水裝置。
【技術特征摘要】
1.一種燒結余熱鍋爐,其特征在于爐體內部縱向分隔為高溫通道(20)及低溫通道(21)兩個空間,所述的高溫通道(20)內部從下至上裝有中溫過熱器(3)、高溫側中壓蒸發器(4)、中壓省煤器(7)、低壓蒸發器(8)及低壓省煤器(9);所述的低溫通道(21)內部從下至上裝有低溫側中壓蒸發器(5)、低壓過熱器¢)、中壓省煤器(7)、低壓蒸發器(8)及低壓省煤器(9); 在高溫通道(20)及低溫通道(21)內部,低壓省煤器(9)的上方皆設有集灰斗(11),集灰斗(11)底部有放灰管(10),在高溫通道(20)及低溫通道(21)的頂部設熱風出口,熱風出口通道設有布袋除塵器(12)和抽風機(14); 所述的中溫過熱器(3)、高溫側中壓蒸發器(4)、低溫側中壓蒸發器(5)、中壓省煤器...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湯海軍,
申請(專利權)人:湯海軍,
類型:實用新型
國別省市: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