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專利技術涉及一種回轉窯-礦熱爐工藝鎳鐵生產線的余熱利用系統,包括焙燒回轉窯和干燥窯,焙燒回轉窯中安裝焙燒回轉窯燒嘴;特征是:所述干燥窯的一端安裝干燥窯補熱爐,干燥窯的另一端為煙氣出口端,煙氣出口端與除塵器連接;所述干燥窯補熱爐通過煙氣管與焙燒回轉窯的煙氣出口端連接,在干燥窯補熱爐中安裝干燥窯燒嘴,干燥窯燒嘴的煤氣進口與煤氣管道連接,干燥窯燒嘴的空氣進口與空氣管道連接。所述焙燒回轉窯燒嘴的第一進口與煤氣管道連接,焙燒回轉窯燒嘴的第二進口與礦熱爐煙氣管連接,焙燒回轉窯燒嘴的第三進口與空氣管道連接。本發明專利技術通過對礦熱爐、回轉窯的余熱完全綜合利用,降低鎳鐵的生產成本。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專利技術涉及一種回轉窯-礦熱爐工藝鎳鐵生產線的余熱利用系統,屬于節能和環保的
技術介紹
紅土鎳礦生產鎳鐵主流工藝是“回轉窯(RK)-礦熱爐(EF)”工藝,其生產流程為原料場一篩分、破碎和混勻配料一干燥窯一焙燒回轉窯一礦熱爐一鐵包脫硫一精煉轉爐一澆鑄。其中干燥窯、焙燒回轉窯、礦熱爐均需消耗大量能源,是主要的生產成本組成。以生產能力為50t/h鎳礦生產線為例,目前礦熱爐、焙燒回轉窯、干燥窯各耗能設備現場布置如圖I所示。從礦熱爐煙氣管12、焙燒回轉窯13以及干燥窯14出口排出的熱煙氣匯總冷卻后送至除塵器15,其煙氣具體流程情況分別為 Cl)礦熱爐(產能50t礦/h),將500 800°C礦熔化成鐵水和渣,耗能2. 75 3. OX IO4度電/時,耗550 600度電/噸礦;由礦熱爐煙氣管12出口排出800 1100°C、(20000Nm3/h煙氣冷卻后進入除塵器15 ; (2)焙燒回轉窯(產能62.5 t礦/h),將經干燥窯干燥至200°C的礦提溫至500 800°C,耗能81 84 GJ/h (折合天然氣2300m3/h),耗I. 3 I. 35 GJ/噸礦;由焙燒回轉窯13出口排出350°C、23000Nm3/h煙氣及部份水蒸汽冷卻后進入除塵器15,焙燒回轉窯13出料端的溫度為1000°C ; (3)干燥窯(產能75.8 t礦/h產能),將室溫含水礦提溫至200°C,耗能68GJ/h (折合天然氣2000m3/h),耗O. 9GJ/噸礦;干燥窯14出口排出150°C、20000Nm3/h煙氣及部份水蒸汽進入除塵器15,干燥窯14出料端爐溫為500°C。現有的礦熱爐、焙燒回轉窯、干燥窯各耗能設備現場增設了換熱器16,可將焙燒回轉窯13的助燃風提高至350°C,但因高溫爐氣中含塵及低熔點渣,換熱器16易堵塞,使用壽命短。因此,若能綜合利用余熱,可大幅降低能源消耗,環保的同時降低了生產成本,提高企業的競爭能力。
技術實現思路
本專利技術的目的是克服現有技術中存在的不足,提供一種回轉窯-礦熱爐工藝鎳鐵生產線的余熱利用系統,通過對礦熱爐、焙燒回轉窯余熱的綜合利用,降低鎳鐵生產的能源耗,降低成本的同時解決了高含塵量、高溫爐氣的除塵難題。按照本專利技術提供的技術方案,一種回轉窯-礦熱爐工藝鎳鐵生產線的余熱利用系統,包括焙燒回轉窯和干燥窯,焙燒回轉窯中安裝焙燒回轉窯燒嘴;特征是所述干燥窯的一端安裝干燥窯補熱爐,干燥窯的另一端為煙氣出口端,煙氣出口端與除塵器連接;所述干燥窯補熱爐通過煙氣管與焙燒回轉窯的煙氣出口端連接,在干燥窯補熱爐中安裝干燥窯燒嘴,干燥窯燒嘴的煤氣進口與煤氣管道連接,干燥窯燒嘴的空氣進口與空氣管道連接。所述焙燒回轉窯燒嘴的第一進口與煤氣管道連接,焙燒回轉窯燒嘴的第二進口與礦熱爐煙氣管連接,焙燒回轉窯燒嘴的第三進口與空氣管道連接。在所述焙燒回轉窯燒嘴第三進口的空氣管道上安裝焙燒回轉窯助燃風機。在所述干燥窯燒嘴的空氣進口的空氣管道上安裝干燥窯助燃風機。在所述焙燒回轉窯的出料端安裝料倉。本專利技術通過對礦熱爐、回轉窯的余熱完全綜合利用,降低鎳鐵的生產成本。同時解決了高含塵量、高溫爐氣的除塵難題。附圖說明 圖I為現有技術中回轉窯-礦熱爐工藝鎳鐵生產線的示意圖。圖2為本專利技術的結構示意圖。具體實施例方式下面結合具體附圖對本專利技術作進一步說明。如圖2所示所述回轉窯-礦熱爐工藝鎳鐵生產線的余熱利用系統包括礦熱爐煙氣管I、焙燒回轉窯燒嘴2、焙燒回轉窯3、煙氣管4、干燥窯燒嘴5、干燥窯補熱爐6、干燥窯7、除塵器8、焙燒回轉窯助燃風機9、干燥窯助燃風機10、料倉11等。如圖2所示,本專利技術包括焙燒回轉窯3和干燥窯7,焙燒回轉窯3中安裝焙燒回轉窯燒嘴2,焙燒回轉窯燒嘴2的第一進口與煤氣管道連接,焙燒回轉窯燒嘴2的第二進口與礦熱爐煙氣管I連接,焙燒回轉窯燒嘴2的第三進口與空氣管道連接,并在該空氣管道上安裝焙燒回轉窯助燃風機9 ;所述干燥窯7的一端安裝干燥窯補熱爐6,干燥窯7的另一端為煙氣出口端,煙氣出口端與除塵器8連接;所述干燥窯補熱爐6通過煙氣管4與焙燒回轉窯3的煙氣出口端連接,在干燥窯補熱爐6中安裝干燥窯燒嘴5,干燥窯燒嘴5的煤氣進口與煤氣管道連接,干燥窯燒嘴5的空氣進口與空氣管道連接,并在該空氣管道上安裝干燥窯助燃風機10 ; 在所述焙燒回轉窯3的出料端安裝料倉U。本專利技術的工作過程為首先,將礦熱爐的高溫爐氣通過礦熱爐煙氣管I全部直接引入焙燒回轉窯燒嘴2,由焙燒回轉窯燒嘴2進行補熱或與氣體混配后全部供入焙燒回轉窯3 ;由焙燒回轉窯3的煙氣出口排出的煙氣通過煙氣管4全部直接引入干燥窯7前的干燥窯補熱爐6中,由干燥窯燒嘴5進行補熱或與氣體混配后全部供入干燥窯7中。以生產能力為50t/h鎳礦的生產線為例,采用本專利技術所述的余熱利用系統綜合余熱利用,礦熱爐煙氣管I、焙燒回轉窯3以及干燥窯7的熱煙氣匯總冷卻后送至除塵器8,其煙氣具體流程情況為 Cl)礦熱爐(產能50 t礦/h),將500 800°C礦熔化成鐵水和渣,耗能2. 75 3. OXlO4度電/時,耗550 600度電/噸礦;由礦熱爐煙氣管I排出800 1100°C、20000Nm3/h煙氣,煙氣全部直接引入焙燒回轉窯3中; (2)焙燒回轉窯3 (產能62. 5t礦/h),焙燒回轉窯3將經干燥窯干燥至200°C的礦提溫至500 800°C,耗能O 84GJ/h ;焙燒回轉窯3的耗能相對現有技術節省了 O 3GJ/h,即礦熱爐煙氣管I排出的煙氣進行了補熱O 3GJ/h,即補熱為O I. 3 GJ/噸礦;(3)干燥窯7(產能75. 8 t礦/h),干燥窯7將室溫含水礦提溫至200°C,耗能O 34GJ/h ;干燥窯7的耗能相對現有技術節省了 O O. 45 GJ/噸礦; (4)最后,干燥窯7將150°C、20000Nm3/h煙氣及部份水蒸汽冷卻后排入除塵器8,干燥窯7出料端爐溫為500°C。正常生產條件下,礦熱爐平均爐氣溫度按1000°C進入,焙燒回轉窯消耗將由I.3 I. 35 GJ/噸礦降至O. 2GJ/噸礦以下,高溫爐氣中灰塵及低熔點渣全部進入焙燒回轉窯,同時解決了礦熱爐爐氣的高溫除塵難題。焙燒回轉窯平均爐氣溫度按350°C進入,干燥窯消耗將由O. 9 GJ/噸礦降至O. 3GJ/噸礦以下。本專利技術通過對礦熱爐、回轉窯的余熱完全綜合利用,降低鎳鐵的生產成本。同時解決了高含塵量、高溫爐氣的除塵難題。·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一種回轉窯?礦熱爐工藝鎳鐵生產線的余熱利用系統,包括焙燒回轉窯(3)和干燥窯(7),焙燒回轉窯(3)中安裝焙燒回轉窯燒嘴(2);其特征是:所述干燥窯(7)的一端安裝干燥窯補熱爐(6),干燥窯(7)的另一端為煙氣出口端,煙氣出口端與除塵器(8)連接;所述干燥窯補熱爐(6)通過煙氣管(4)與焙燒回轉窯(3)的煙氣出口端連接,在干燥窯補熱爐(6)中安裝干燥窯燒嘴(5),干燥窯燒嘴(5)的煤氣進口與煤氣管道連接,干燥窯燒嘴(5)的空氣進口與空氣管道連接。
【技術特征摘要】
1.一種回轉窯-礦熱爐エ藝鎳鐵生產線的余熱利用系統,包括焙燒回轉窯(3)和干燥窯(7),焙燒回轉窯(3)中安裝焙燒回轉窯燒嘴(2);其特征是所述干燥窯(7)的一端安裝干燥窯補熱爐(6),干燥窯(7)的另一端為煙氣出口端,煙氣出口端與除塵器(8)連接;所述干燥窯補熱爐(6)通過煙氣管(4)與焙燒回轉窯(3)的煙氣出口端連接,在干燥窯補熱爐(6 )中安裝干燥窯燒嘴(5 ),干燥窯燒嘴(5 )的煤氣進ロ與煤氣管道連接,干燥窯燒嘴(5 )的空氣進ロ與空氣管道連接。2.如權利要求I所述的回轉窯-礦熱爐エ藝鎳鐵生產線的余熱利用系統,其特征是所述焙燒回轉窯燒嘴(...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張靈軍,高建勛,王愛中,王文虎,
申請(專利權)人:無錫龍山科技有限公司,
類型:發明
國別省市: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