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術實現(xiàn)步驟摘要】
本技術涉及到一種薇菜揉捻機。
技術介紹
薇菜學名紫萁,是蕨類植物中的一種,屬紫萁科紫萁屬多年生草本植物,俗名藍莖苔、毛耳蕨等。在每年春季初生嫩葉柄在拳卷期時采集嫩葉柄加工而成的山野菜,商品名為薇菜。薇菜是一種藥食同源的特色蔬菜,有很高的營養(yǎng)價值和經(jīng)濟價值,嫩葉干制品含有多種氨基酸,其中存8種是人體必須的,同時還含有多種微量元素、維生素、碳水化合物、蛋白質等物質,因其營養(yǎng)豐富、味道鮮美、風味獨特、且采自山野,被譽為“山珍”和“山菜之王”。除可以用做蔬菜外,還可以開發(fā)出醫(yī)藥、飼料類產(chǎn)品,如利用初生嫩葉上生長的絨毛開 發(fā)止血貼及止血藥物添加成分,利用薇菜干精加工時所留下的下腳料提取紫萁多糖、紫萁膳食纖維,秋末地上部分割除后通過生物工程技術生產(chǎn)蛋白飼料等。野生薇菜主要分布在灌木林地、坎邊、疏林地,資源十分分散,由于多年的開發(fā),近幾年來價格的不斷上漲,現(xiàn)每噸毛菜價格已達到了 10萬元從上,已形成掠奪式的采摘,對野生資源破壞嚴重,又隨著天保工程、退耕還林等林業(yè)政策的實施,適宜薇菜生長的空間越來越小,使其產(chǎn)量逐年減少,全國薇菜干總產(chǎn)量最高年產(chǎn)達到過2000噸左右,近幾年每年約減產(chǎn)200噸以上,總產(chǎn)量已不足1000噸,僅日本每年就需從我國進口 1000噸以上。因此,實現(xiàn)野轉家人工栽培對提高產(chǎn)量和質量、保護野生資源、綜合開發(fā)利用、滿足市場需求、出口創(chuàng)匯、增加農民收入、提高企業(yè)效益、拓寬政府稅源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但是,實現(xiàn)野轉家人工大面積栽培進入采收期后,需要進行初加工的量會很大。目前,薇菜初加工采用的是傳統(tǒng)手工加工方法是采摘、搶燙、變紅、手工揉搓、曬干。手工揉搓是將搶 ...
【技術保護點】
一種薇菜揉捻機,包括揉捻機本體(1)、揉捻機托盤(7)和揉捻蓋(5),其特征在于揉捻機本體(1)上設有揉捻機托盤(7)、變速電機(2)、減速器(3)、加壓桿(4)、揉捻蓋(5)和揉捻料桶(6);變速電機(2)通過減速器(3)帶動揉捻料桶(6)和揉捻蓋(5)在揉捻機托盤(7)上運動;揉捻機本體(1)上部設有連接在揉捻料桶(6)內揉捻蓋(5)上的加壓桿(4);揉捻蓋(5)通過在揉捻料桶(6)內上下移動向被揉捻的薇菜加壓。
【技術特征摘要】
1.一種薇菜揉捻機,包括揉捻機本體(I)、揉捻機托盤(7)和揉捻蓋(5),其特征在于揉捻機本體(I)上設有揉捻機托盤(7)、變速電機(2)、減速器(3)、加壓桿(4)、揉捻蓋(5)和揉捻料桶出);變速電機(2)通過減速器(3)帶動揉捻料桶(6)和揉捻蓋(5)在揉捻機托...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fā)人員:周長輝,駱元培,張緒華,
申請(專利權)人:湖北長友現(xiàn)代農業(yè)股份有限公司,
類型:實用新型
國別省市: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fā)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