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屬于機械設備控制系統,特別涉及一種液氣錘控制裝置,包括油缸(37)、主油箱(31)、主油箱開關(OYK、1YK)、副油箱(32)、副油箱開關(2YK、3YK)、氣罐一、二(30、35)、小油箱一、二、三(22、26、28)、液壓站(33),在裝置中還設有支承缸一、二(36、34)、主控蓄能器(29)、副蓄能器(38)、錘頭(16)、對模閥(15)、放油閥(17)、插裝閥一、二、三(18、23、27)、背壓閥(20)、單向閥(21)、主操作換向閥一、二(24、25),液氣錘控制裝置防止冷錘現象發生,采用插裝閥組進、排液回路為控制元件的液壓系統可實現任意高度打擊功能,實現高度智能化和優化控制。(*該技術在2022年保護過期,可自由使用*)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技術屬于機械設備控制系統,特別涉及ー種液氣錘控制裝置。
技術介紹
現有液氣錘存在以下不足未設置任何人員安全操作保護裝置和檢測裝置;主操縱閥采用滑閥結構,在磨損、油內雜質和液壓沖擊的聯合影響下,滑閥有失控和自動換向的可能性,易發生“冷錘”現象;反饋機構為機械液控觸發式裝置,無法實現任意高度打擊和人為控制;電控系統為全手動繼電器控制方式,沒有程控和信號反饋,操作時間因人而異,難以實現打擊參數的自動優化,且繼電器極易燒毀,使得自動化程度低和故障率高;液氣錘錘頭打擊高度均是靠人工控制來實現,人為操作中的隨機性、不確定性和時變性因素對鍛造エ藝和鍛件質量都有一定的干擾。
技術實現思路
本技術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技術不足,提供ー種可實現智能化、自動化、安全可靠的液氣錘控制裝置。本技術解決技術問題采用的技術方案是液氣錘控制裝置中包括油缸、主油箱、主油箱開關、副油箱、副油箱開關、氣罐一、ニ、小油箱一、ニ、三、液壓站,其特點是在裝置中還設有支承缸一、ニ、主控蓄能器、副蓄能器、錘頭、對模閥、放油閥、插裝閥一、ニ、三、背壓閥、單向閥、主操作換向閥一、ニ,它們的安裝連接關系如下兩個支承缸ー和支承缸ニ均連接氣罐ニ,其中一個支承缸ー連接氣罐ー和主控蓄能器,在支承缸ー的上方連接錘頭,錘頭的兩側裝油缸,錘頭下油腔連通副蓄能器,錘頭下油腔經放油閥與副油箱連通,油缸連接放油閥的一端,放油閥另一端連接級背閥的一端,背壓閥另一端連接主操作換向閥ニ和插裝閥三的一端,插裝閥三另兩端分別連接小油箱三和插裝閥一,插裝閥一另兩端分別連接不對稱網絡和對模閥、主操作換向閥一、ニ、小油箱ニ及主控蓄能器,插裝閥ニ另兩端連接主作換向閥ー和小油箱一,主操作換向閥一、二相連接,主控蓄能器連接主油箱,主油箱通過液壓站連接副油箱,主控蓄能器的上端設開壓結束開關、控制自動頂出開關、卸荷并保壓開關,在主油箱上設主油箱開關,在副油箱上設副油箱開關。本技術的有益效果是液氣錘控制裝置因為采用了一種背壓回路和安全機械手,防止冷錘現象發生,采用插裝閥組進、排液回路為控制元件的液壓系統可實現任意高度打擊功能,裝置中設有模糊神經網絡控制器,能夠根據打擊情況進行離線訓練和規則確定自動在線優化打擊數據樣本,避免人工控制過程中的隨機性、不確定性和時變性因素對鍛造的干擾,以及連打、欠打和沖頂問題的出現,實現高度智能化和優化控制。以下結合附圖以實施例具體說明。圖I是液氣錘控制裝置的控制程序框圖。圖2是液氣錘控制裝置中各元件連接原理圖。圖中,I-預打狀態;2_PLC控制單元;3_可控域判斷信號;4_讀取打擊數據樣本輸入值;5_輸出值存入特殊寄存器;6_有效打擊時間控制;7_回程閥切斷;8_打擊結束;9_打擊鍛件是否合格;10-回程閥切斷;11_有效打擊時間控制;12_輸出值存入特殊寄存器;13_模糊神經網絡計算輸出值;14_更新打擊數據樣本;15_對模閥;16_錘頭;17_放油閥;18_插裝閥一 ;19_不對稱網絡;20_背壓閥;21_單向閥;22_小油箱一 ;23_插裝閥ニ ;24-主操作換向閥一 ;25_主操作換向閥ニ ;26_小油箱ニ ;27_插裝閥三;28_小油箱三;29-主控蓄能器;30_氣罐ー ;31_主油箱;32_副油箱;33_液壓站;34_支承缸ニ ;35_氣罐ニ ;36_支承缸ー ;37_油缸;38_副蓄能器;0YK、1YK-主油箱開關;2YK、3YK-副油箱開關;4YK-開壓結束開關;5YK-控制自動頂出開關;6YK-卸荷并保證開關。具體實施方式實施例,參照附圖2,液氣錘控制裝置中的主油箱31通過液壓站33連接箱 ,主油箱31用主油箱開關OYKUYK控制,主油箱31通過管路連接主控蓄能器29,主控蓄能器29的上方設開壓結束開關4YK、控制自動頂出開關5YK,卸荷并保壓開關6YK。主控蓄能器29連接主操作換向閥一、ニ 24、25、小油箱ニ 26、插裝閥ー 18、單向閥21和對模閥15。主操作換向閥一 24連接主操作換向閥ニ 25,主操作換向閥一 24同時連接插裝閥ニ 23,插裝閥ニ 23同時連接單向閥21另一端、小油箱一 22和不對稱網絡19,不對稱網絡19另ー端連接插裝閥ー 18,由插裝閥一 18控制不對稱網絡19。插裝閥一 18還連接插裝閥三27,插裝閥三27還連接小油箱三28、主操作換向閥ニ 25和背壓閥20,背壓閥20還連接放油閥17。放油閥17經插裝閥三27與小油箱三28連接通。錘頭16下方的油腔經放油閥17與副油箱32連通,錘頭16下端油腔與副蓄能器38連通,錘頭16兩側設油缸37,油缸37連接錘頭16下油腔,錘頭16下面設兩個支承缸ー 36,其中ー個支承缸ー 36連接氣罐ー 30、支承缸ニ 34和氣缸ニ 35。參照附附圖說明圖1,液氣錘控制裝置工作程序是預打狀態I單向輸出給PLC控制單元2,PLC控制單元2單向輸出給可控域判斷信號3,可控哉判斷信號3判斷雙向輸出是與否,可控域判斷信號3輸出給是為讀取打擊數據樣本輸入值4,讀取打擊數據樣本輸入值4單向輸入給輸出值存入特殊寄存器5,輸出值存入特殊寄存器5單向輸入給有效打擊時間控制6,有效打擊時間控制6單向輸出給回程閥切斷7,回程閥切斷7單向輸出給打擊結束8。可控域判斷信號3輸出給否為模糊神經網絡計算輸出值13單向輸入給有效打擊時間控制11,有效打擊時間控制11單向輸入給回程閥切斷10,回程閥切斷10單向輸入給打擊鍛件是否合格9,打擊鍛件是否合格9是端輸入給打擊結束8,否端單向輸入給更新打擊數據樣本14,更新打擊數據樣本14單向輸出給可控域判斷信號3。權利要求1.一種液氣錘控制裝置,包括油缸(37)、主油箱(31)、主油箱開關(0YK、1YK)、副油箱(32)、副油箱開關(2YK、3YK)、氣罐一、ニ(30、35)、小油箱一、ニ、三(22、26、28)、液壓站(33),其特征在于在裝置中還設有支承缸一、ニ(36、34)、主控蓄能器(29)、副蓄能器(38)、錘頭(16)、對模閥(15)、放油閥(17)、插裝閥一、ニ、三(18、23、27)、背壓閥(20)、單向閥(21)、主操作換向閥一、ニ(24、25),它們的安裝連接關系如下兩個支承缸ー(36)和支承缸ニ(34)均連接氣罐ニ(35),其中ー個支承缸ー(36)連接氣罐ー(30)和主控蓄能器(29),在支承缸ー(36)的上方連接錘頭(16),錘頭(16)的兩側裝油缸(37),錘頭(16)下油腔連通副蓄能器(38),錘頭(16)下油腔經放油閥(17)與副油箱(32)連通,油缸(37)連接放油閥(17)的一端,放油閥(17)另一端連接級背閥(20)的一端,背壓閥(20)另一端連接主操作換向閥ニ(25)和插裝閥三(27)的一端,插裝閥三(27)另兩端分別連接小油箱三(28)和插裝閥一(18),插裝閥一(18)另兩端分別連接不對稱網絡(19)和對模閥(15)、主操作換向閥一、ニ(24、25)、小油箱ニ(26)及主控蓄能器(29),插裝閥ニ(23)另兩端連接主作換向閥一(24)和小油箱一(22),主操作換向閥一、ニ(24、25)相連接,主控蓄能器(29)連接主油箱(31),主油箱(31)通過液壓站(33)連接副油箱(32),主控蓄能器(29)的上端設開壓結束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一種液氣錘控制裝置,包括油缸(37)、主油箱(31)、主油箱開關(OYK、1YK)、副油箱(32)、副油箱開關(2YK、3YK)、氣罐一、二(30、35)、小油箱一、二、三(22、26、28)、液壓站(33),其特征在于在裝置中還設有支承缸一、二(36、34)、主控蓄能器(29)、副蓄能器(38)、錘頭(16)、對模閥(15)、放油閥(17)、插裝閥一、二、三(18、23、27)、背壓閥(20)、單向閥(21)、主操作換向閥一、二(24、25),它們的安裝連接關系如下:兩個支承缸一(36)和支承缸二(34)均連接氣罐二(35),其中一個支承缸一(36)連接氣罐一(30)和主控蓄能器(29),在支承缸一(36)的上方連接錘頭(16),錘頭(16)的兩側裝油缸(37),錘頭(16)下油腔連通副蓄能器(38),錘頭(16)下油腔經放油閥(17)與副油箱(32)連通,油缸(37)連接放油閥(17)的一端,放油閥(17)另一端連接級背閥(20)的一端,背壓閥(20)另一端連接主操作換向閥二(25)和插裝閥三(27)的一端,插裝閥三(27)另兩端分別連接小油箱三(28)和插裝閥一(18),插裝閥一(18)另兩端分別連接不對稱網絡(19)和對模閥(15)、主操作換向閥一、二(24、25)、小油箱二(26)及主控蓄能器(29),插裝閥二(23)另兩端連接主作換向閥一(24)和小油箱一(22),主操作換向閥一、二(24、25)相連接,主控蓄能器(29)連接主油箱(31),主油箱(31)通過液壓站(33)連接副油箱(32),主控蓄能器(29)的上端設開壓結束開關(4YK)、控制自動頂出開關(5YK)、卸荷并保壓開關(6YK),在主油箱(31)上設主油箱開關(0YK、1YK),在副油箱(32)上設副油箱開關(2YK、3YK)。...
【技術特征摘要】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謝苗,陳洪月,梁晗,
申請(專利權)人:遼寧工程技術大學,
類型:實用新型
國別省市: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