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涉及一種管坯下料定尺裝置,其特征是:包括車架、第一層板、第二層板、第三層板、第一氣缸、第二氣缸和輥輪,所述輥輪安裝在第三層板上,所述第一層板固定在車架上,所述第二層板和第一層板轉動連接,所述第二層板和第三層板轉動連接,所述第一氣缸安裝在第一層板上,該第一氣缸和第二層板連接,所述第二氣缸固定在第二層板上,該第二氣缸和第三層板連接。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與現有技術相比,具有以下優點和效果:定尺效果好,下料簡單,下料自動化程度高,使用安全方便,維護成本低。(*該技術在2022年保護過期,可自由使用*)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技術涉及一種管坯下料定尺裝置,用于鋼管制造,是一種鋼管加工機械。
技術介紹
管坯在定尺之后,需要將管坯下料,現有的下料方法為人工將管坯按定尺桿下料,勞動強度大,而且具有安全風險,隨著勞動力價格的上升,成本迅速增加。
技術實現思路
本技術的目的在于克服現有技術中存在的上述不足,而提供一種設計合理,結構簡單,下料效果好,下料效率高,能夠從兩側下料的管坯下料定尺裝置。本技術解決上述問題所采用的技術方案是該管坯下料定尺裝置,其特征是 包括車架、第一層板、第二層板、第三層板、第一氣缸、第二氣缸和棍輪,所述棍輪安裝在第三層板上,所述第一層板固定在車架上,所述第二層板和第一層板轉動連接,所述第二層板和第三層板轉動連接,所述第一氣缸安裝在第一層板上,該第一氣缸和第二層板連接,所述第二氣缸固定在第二層板上,該第二氣缸和第三層板連接。本技術所述第二層板和第一層板通過鉸鏈連接,所述第二層板和第三層板通過鉸鏈連接。本技術還包括第一擋板、第一擋板氣缸和鋸條,所述第一擋板氣缸安裝在車架上,所述第一擋板和第一擋板氣缸連接,所述鋸條和第一擋板相配合。本技術還包括第二擋板和第二擋板氣缸,所述第二擋板氣缸和第二擋板連接,所述第二擋板氣缸安裝在車架的后側面,該第二擋板和鋸條相配合。本技術與現有技術相比,具有以下優點和效果定尺效果好,下料簡單,下料自動化程度高,使用安全方便,維護成本低。附圖說明圖I是本技術實施例的管坯下料定尺裝置的結構示意圖。圖2是本技術實施例的管坯下料定尺裝置的使用狀態圖。圖3是本技術實施例的管坯下料定尺裝置的俯視結構示意圖。標號說明車架1,第一層板2,第二層板3,第三層板4,第一氣缸5,第二氣缸6,棍輪7,第一擋板8,第一擋板氣缸9,鋸條10,第二擋板11,第二擋板氣缸12,左受料槽13,右受料槽14,管坯15,小車緊固件16,輕軌17。具體實施方式以下結合附圖并通過實施例對本技術作進一步的詳細說明,以下實施例是對本技術的解釋而本技術并不局限于以下實施例。實施例。如圖I-圖3所示,本實施例的管坯下料定尺裝置包括車架I、第一層板2、第二層板3、第三層板4、第一氣缸5、第二氣缸6、棍輪7、第一擋板8、第一擋板氣缸9、鋸條10、第二擋板11和第二擋板氣缸12。輥輪7安裝在第三層板4上,第一層板2固定在車架I上,第二層板3和第一層板2轉動連接,第二層板3和第三層板4轉動連接,第一氣缸5安裝在第一層板2上,第一氣缸5和第二層板3連接,第二氣缸6固定在第二層板3上,第二氣缸6和第三層板4連接。本實施例的第二層板3和第一層板2通過鉸鏈連接,第二層板3和第三層板4通過鉸鏈連接。本實施例的輥輪7數量為3個,輥輪7可以將管坯15向前輸送。如圖2所示,第一氣缸5固定在第一層板2上,第一氣缸5位于第一層板2右側(圖2中的右側),而連接第一層板2和第二層板3的鉸鏈位于第一層板2的左側(圖2中的 左側)。第一氣缸5動作的時候,能將第二層板3右側(圖2中的右側)升高,從而使第三層板4右側(圖2中的右側)也升高,令第三層板4上的管坯15滑落到位于左側(圖2中的左偵D的左受料槽13內。圖2中第二氣缸6安裝在第二層板3的左側(圖2中的左側),連接第二層板3和第三層板4的鉸鏈位于右側(圖2中的右側),當第二氣缸6動作的時候,第三層板4左側(圖2中的左側)上升,管坯15滑落到右受料槽14內。如圖I所示,第一擋板氣缸9安裝在車架I上,第一擋板8和第一擋板氣缸9連接,鋸條10和第一擋板8相配合。第二擋板氣缸12和第二擋板11連接,第二擋板氣缸12安裝在車架I的后側面,車架I的后側面是指圖I中右側的側面,該第二擋板11和鋸條10相配合。圖I中,第一擋板氣缸9動作令第一擋板8上升,擋住管坯15,由于第一擋板8和鋸條10之間的距離是預先設置好的,所以當管坯15的一端和第一擋板8接觸,那么該管坯15從第一擋板8到鋸條10之間的距離就是一定的。然后鋸條10動作將管坯15下料,使得管坯15的長度符合要求。設置第二擋板氣缸12和第二擋板11是為了可以在一個管坯下料定尺裝置上設置兩個不同的長度,方便客戶不同的要求,如果客戶需要較短的管坯15則第一擋板8動作;如果客戶要求較長的管坯15則第二擋板11動作。當第二擋板11長度還不夠時,松動小車緊固件16 (四角)推動車架1,使車架I在輕軌17上前進或后退,第二擋板11至鋸條10距離相配合時緊固小車緊固件16。本說明書中所描述的以上內容僅僅是對本技術結構所作的舉例說明。本技術所屬
的技術人員可以對所描述的具體實施例做各種各樣的修改或補充或采用類似的方式替代,只要不偏離本技術的結構或者超越本權利要求書所定義的范圍,均應屬于本技術的保護范圍。權利要求1.一種管坯下料定尺裝置,其特征是包括車架、第一層板、第二層板、第三層板、第一氣缸、第二氣缸和輥輪,所述輥輪安裝在第三層板上,所述第一層板固定在車架上,所述第二層板和第一層板轉動連接,所述第二層板和第三層板轉動連接,所述第一氣缸安裝在第一層板上,該第一氣缸和第二層板連接,所述第二氣缸固定在第二層板上,該第二氣缸和第三層板連接。2.根據權利要求I或2所述的管坯下料定尺裝置,其特征是所述第二層板和第一層板通過鉸鏈連接,所述第二層板和第三層板通過鉸鏈連接。3.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管坯下料定尺裝置,其特征是還包括第一擋板、第一擋板氣缸和鋸條,所述第一擋板氣缸安裝在車架上,所述第一擋板和第一擋板氣缸連接,所述鋸條和第一擋板相配合。4.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管坯下料定尺裝置,其特征是還包括第二擋板和第二擋板氣缸,所述第二擋板氣缸和第二擋板連接,所述第二擋板氣缸安裝在車架的后側面,該第二擋板和鋸條相配合。專利摘要本技術涉及一種管坯下料定尺裝置,其特征是包括車架、第一層板、第二層板、第三層板、第一氣缸、第二氣缸和輥輪,所述輥輪安裝在第三層板上,所述第一層板固定在車架上,所述第二層板和第一層板轉動連接,所述第二層板和第三層板轉動連接,所述第一氣缸安裝在第一層板上,該第一氣缸和第二層板連接,所述第二氣缸固定在第二層板上,該第二氣缸和第三層板連接。本技術與現有技術相比,具有以下優點和效果定尺效果好,下料簡單,下料自動化程度高,使用安全方便,維護成本低。文檔編號B23D51/04GK202622060SQ201220288978公開日2012年12月26日 申請日期2012年6月19日 優先權日2012年6月19日專利技術者汪永平 申請人:嘉興市新紀元鋼管制造有限公司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一種管坯下料定尺裝置,其特征是:包括車架、第一層板、第二層板、第三層板、第一氣缸、第二氣缸和輥輪,所述輥輪安裝在第三層板上,所述第一層板固定在車架上,所述第二層板和第一層板轉動連接,所述第二層板和第三層板轉動連接,所述第一氣缸安裝在第一層板上,該第一氣缸和第二層板連接,所述第二氣缸固定在第二層板上,該第二氣缸和第三層板連接。
【技術特征摘要】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汪永平,
申請(專利權)人:嘉興市新紀元鋼管制造有限公司,
類型:實用新型
國別省市: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