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更換軋機安全聯軸器的裝置,屬于軋機維修設備技術領域,用于方便地更換軋機安全聯軸器,其技術方案是:它由支撐小車、下部支撐框架、上部支撐框架組成,下部支撐框架放置在支撐小車平臺上,上部支撐框架與下部支撐框架的支撐平臺相連接,上部支撐框架的上表面與安全聯軸器的下底面形狀相匹配;在下部支撐框架上還安裝有頂絲和手動液壓泵。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可以使用支撐小車和支撐框架將安全聯軸器運送到位,支撐框架可以通過手動液壓泵和頂絲來實現上下和左右調節(jié),使安全聯軸器和四輥主電機軸的對中精確,安裝方便。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結構簡單、價格低廉,創(chuàng)造性地解決了四輥主電機下接軸安全聯軸器吊裝不便、安裝困難的問題。(*該技術在2022年保護過期,可自由使用*)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技術涉及更換軋機安全聯軸器的專用裝置,屬于軋機維修設備
技術介紹
目前國內軋鋼企業(yè)四輥軋機普遍采用カ矩限制安全聯軸器保護接軸的安全,由于軋鋼機在軋鋼過程中主電機通過傳動接軸傳遞的扭矩很大,采用力矩限制安全聯軸器可以很好地解決主電機因承受過大扭矩而導致的損壞。這種安全聯軸器在工作輥過載時可以切斷電機到工作輥間的扭矩傳遞,從而保護了傳動接軸及主電機。在實際生產中,由于廠房位置的限制,力矩限制安全聯軸器一般位于廠房基建的下方,不便于使用天車,安裝和更換十分費時、費力,因此有必要設計ー種專用的機械裝置,用于方便地更換カ矩限制安全聯軸器。·
技術實現思路
本技術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提供ー種更換軋機安全聯軸器的裝置,該裝置能夠為更換カ矩限制安全聯軸器提供支撐,并在更換時可以對安全聯軸器進行精確對正。解決上述技術問題的技術方案是ー種更換軋機安全聯軸器的裝置,它由支撐小車、下部支撐框架、上部支撐框架組成,支撐小車底部有車輪,車輪位于地面的軌道上,下部支撐框架放置在支撐小車平臺上,上部支撐框架與下部支撐框架的支撐平臺相連接,上部支撐框架的上表面與安全聯軸器的下底面形狀相匹配。上述更換軋機安全聯軸器的裝置,所述下部支撐框架為雙層支撐平臺結構,上層支撐平臺由多個立柱固定在下層支撐平臺上,上層支撐平臺的面積小于下層支撐平臺的面積,在下層支撐平臺的四角分別有橫向的頂絲,頂絲的位置高于上層支撐平臺的平面,頂絲與放置在下部支撐框架的上層支撐平臺上的上部支撐框架的四角相対。上述更換軋機安全聯軸器的裝置,所述下層支撐平臺上還安裝有四個手動液壓泵,手動液壓泵位于上層支撐平臺下表面和下層支撐平臺上表面之間,在上層支撐平臺的臺面上開有四個升降調節(jié)孔,升降調節(jié)孔的位置與手動液壓泵的頂面相對,升降調節(jié)孔的孔徑大于手動液壓泵的頂面。上述更換軋機安全聯軸器的裝置,所述上部支撐框架由底板和支撐框架組成,底板通過螺栓與下部支撐框架的上層支撐平臺相連接,支撐框架垂直焊接在底板上,支撐框架的上部為圓弧形,圓弧形狀與安全聯軸器下部形狀相匹配。本技術的有益之處在于安全聯軸器可以放在本技術的支撐小車的支撐框架上,支撐小車可以在軌道上前后移動,將安全聯軸器運送到位,支撐框架可以通過手動液壓泵和頂絲來實現上下和左右調節(jié),使安全聯軸器和四輥主電機軸的對中精確,安裝方便。本技術結構簡單、價格低廉、使用方便,創(chuàng)造性地解決了四輥主電機下接軸安全聯軸器吊裝不便、安裝困難的問題,為更換四輥軋機安全聯軸器提供了ー種非常實用的輔助工具。附圖說明圖I是本技術的結構示意圖;圖2是圖I的側視圖;圖3是圖I的俯視圖;圖4是下部支撐框架的正視圖;圖5是圖4的側視圖;圖6是圖4的俯視圖;圖7是上部支撐框架的正視圖;圖8是圖7的俯視圖。圖中標記如下支撐小車I、下部支撐框架2、上部支撐框架3、上層支撐平臺4、下層支撐平臺5、頂絲6、手動液壓泵7、升降調節(jié)孔8、底板9、支撐框架10、螺栓11、車輪12。具體實施方式本技術由支撐小車I、下部支撐框架2、上部支撐框架3組成。在四輥軋機下接軸下地面鋪設專用的軌道,安全聯軸器放在支撐小車I上方的支撐框架上,支撐小車I可以在軌道上前后移動,將安全聯軸器運送到位。圖中顯示,下部支撐框架2與支撐小車I平臺相連接。下部支撐框架2為雙層支撐平臺結構,上層支撐平臺4由多個立柱固定在下層支撐平臺5上,上層支撐平臺4的面積小于下層支撐平臺5的面積。在下層支撐平臺5的四角分別有橫向的頂絲6,頂絲6的位置高于上層支撐平臺4的平面,頂絲6可以頂在放置在上層支撐平臺4上的上部支撐框架3的四角,以前后左右調節(jié)上部支撐框架3的位置。圖中顯示,在下層支撐平臺5上還安裝有四個手動液壓泵7,手動液壓泵7位于上層支撐平臺4下表面和下層支撐平臺5上表面之間,在上層支撐平臺4的臺面上開有四個升降調節(jié)孔8,升降調節(jié)孔8的位置與手動液壓泵7的頂面相對,升降調節(jié)孔8的孔徑大于手動液壓泵7的頂面。手動液壓泵7的頂面可以從升降調節(jié)孔8伸出,頂在上部支撐框架3的底板9的下表面,調節(jié)上部支撐框架3的高低位置,從而調節(jié)放置在上部支撐框架3的上表面的安全聯軸器的上下位置,使安全聯軸器能夠方便地安裝。圖中顯示,上部支撐框架3由底板9和支撐框架10組成,底板9通過螺栓11與下部支撐框架2的上層支撐平臺4相連接,支撐框架10垂直焊接在底板9上,支撐框架10的上部為圓弧形,圓弧形狀與安全聯軸器下部形狀相匹配。本裝置結構簡單、價格低廉、使用方便,創(chuàng)造性地解決了四輥主電機下接軸安全聯軸器吊裝不便,安裝困難的問題,為更換四輥軋機安全聯軸器提供了ー種非常實用的輔助工具。權利要求1.ー種更換軋機安全聯軸器的裝置,其特征在于它由支撐小車(I)、下部支撐框架(2 )、上部支撐框架(3 )組成,支撐小車(I)底部有車輪(12 ),車輪(12 )位于地面的軌道上,下部支撐框架(2)放置在支撐小車(I)平臺上,上部支撐框架(3)與下部支撐框架(2)的支撐平臺相連接,上部支撐框架(3)的上表面與安全聯軸器的下底面形狀相匹配。2.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更換軋機安全聯軸器的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下部支撐框架(2)為雙層支撐平臺結構,上層支撐平臺(4)由多個立柱固定在下層支撐平臺(5)上,上層支撐平臺(4)的面積小于下層支撐平臺(5)的面積,在下層支撐平臺(5)的四角分別有橫向的頂絲(6),頂絲(6)的位置高于上層支撐平臺(4)的平面,頂絲(6)與放置在下部支撐框架(2)的上層支撐平臺(4)上的上部支撐框架(3)的四角相対。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更換軋機安全聯軸器的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下層支撐平臺(5)上還安裝有四個手動液壓泵(7),手動液壓泵(7)位于上層支撐平臺(4)下表面和下層支撐平臺(5)上表面之間,在上層支撐平臺(4)的臺面上開有四個升降調節(jié)孔(8),升降調節(jié)孔(8)的位置與手動液壓泵(7)的頂面相對,升降調節(jié)孔(8)的孔徑大于手動液壓泵(7)的頂面。4.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更換軋機安全聯軸器的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上部支撐框架(3)由底板(9)和支撐框架(10)組成,底板(9)通過螺栓(11)與下部支撐框架(2)的上層支撐平臺(4)相連接,支撐框架(10)垂直焊接在底板(9)上,支撐框架(10)的上部為圓弧形,圓弧形狀與安全聯軸器下部形狀相匹配。專利摘要一種更換軋機安全聯軸器的裝置,屬于軋機維修設備
,用于方便地更換軋機安全聯軸器,其技術方案是它由支撐小車、下部支撐框架、上部支撐框架組成,下部支撐框架放置在支撐小車平臺上,上部支撐框架與下部支撐框架的支撐平臺相連接,上部支撐框架的上表面與安全聯軸器的下底面形狀相匹配;在下部支撐框架上還安裝有頂絲和手動液壓泵。本技術可以使用支撐小車和支撐框架將安全聯軸器運送到位,支撐框架可以通過手動液壓泵和頂絲來實現上下和左右調節(jié),使安全聯軸器和四輥主電機軸的對中精確,安裝方便。本技術結構簡單、價格低廉,創(chuàng)造性地解決了四輥主電機下接軸安全聯軸器吊裝不便、安裝困難的問題。文檔編號B23P19/10GK202622319SQ20122011702公開日2012年12月26日 申請日期2012年3月26日 優(yōu)先權日2012年3月26日專利技術者張飛, 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一種更換軋機安全聯軸器的裝置,其特征在于:它由支撐小車(1)、下部支撐框架(2)、上部支撐框架(3)組成,支撐小車(1)底部有車輪(12),車輪(12)位于地面的軌道上,下部支撐框架(2)放置在支撐小車(1)平臺上,上部支撐框架(3)與下部支撐框架(2)的支撐平臺相連接,上部支撐框架(3)的上表面與安全聯軸器的下底面形狀相匹配。
【技術特征摘要】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fā)人員:張飛,孫建成,王群生,
申請(專利權)人:舞陽鋼鐵有限責任公司,河北鋼鐵集團有限公司,
類型:實用新型
國別省市: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fā)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