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公開了一種機艙總成手動旋轉夾緊吊具機構,旨在解決現有的氣動吊具制造及使用成本高的不足。該實用新型專利技術包括橫向起吊架、和橫向起吊架固定連接的縱向支撐桿,橫向起吊架的中間固定連接吊鉤,橫向起吊架的兩端分別固定連接有連接板,連接板上活動連接有伸縮桿,橫向起吊架中間活動連接轉動軸,轉動軸的一端固定連接主動桿,轉動軸的另一端固定連接旋轉手柄桿,主動桿的兩端分別活動連接從動桿,從動桿活動連接在伸縮桿的一端,伸縮桿的另一端固定連接托架裝置,主動桿和從動桿連接在一起呈Z字形。對機艙總成的夾緊通過手動轉動旋轉手柄桿來實現,操作簡單靈活,而且吊具的結構簡單,制造及使用成本低。(*該技術在2022年保護過期,可自由使用*)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技術涉及ー種吊具機構,更具體地說,它涉及ー種操作方便的機艙總成手動旋轉夾緊吊具機構。
技術介紹
在汽車車身總成零件檢具檢測過程中,涉及到將較大的總成零件搬運到檢具上進行檢測的過程。在搬運機艙總成進行檢測時,一般由氣動吊具或者人工搬運的方式進行起吊,采用氣動吊具進行起吊時成本較高,對現場環境要求也較高,采用人工搬運的方式比較吃カ并容易對零件造成變形損傷或導致人員受傷。因此,目前的機艙總成搬運吊具制造及使用成本高。 中國專利公告號CN201292204Y,公告日2009年8月19日,技術的名稱為氣動式吊鉤裝置,包括吊鉤支架、截面呈直角的連接板以及吊鉤,還包括氣缸,連接板通過緊固件固定在吊鉤支架上,氣缸通過緊固件固定在吊鉤支架上,氣缸一端缸體與吊鉤的上端活動連接,另一端缸體與截面呈之膠片的連接板的豎直段的端部活動連接,連接板的水平段的端部與吊鉤中部活動連接。這種氣動吊具動作迅速,定位準確,但是它的制造及使用成本高,使用過程中對現場環境要求也較高。
技術實現思路
本技術克服了現有的氣動吊具制造及使用成本高的不足,提供了ー種機艙總成手動旋轉夾緊吊具機構,這種吊具制造及使用成本低,在使用過程中手動旋轉夾緊零件,操作靈活簡単。為了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技術采用以下技術方案一種機艙總成手動旋轉夾緊吊具機構,包括橫向起吊架、和橫向起吊架固定連接的縱向支撐桿,橫向起吊架的中間固定連接吊鉤,橫向起吊架的兩端分別固定連接有連接板,連接板上活動連接有伸縮桿,橫向起吊架中間活動連接轉動軸,轉動軸的一端固定連接主動桿,轉動軸的另一端固定連接旋轉手柄桿,主動桿的兩端分別活動連接從動桿,從動桿活動連接在伸縮桿的一端,伸縮桿的另一端固定連接托架裝置,主動桿和從動桿連接在一起呈Z字形。通過托架裝置托住較大的總成零件,兩個相對設置的托架裝置分別托住機艙總成的兩個不同位置。順時針轉動旋轉手柄桿,使轉動軸轉動并帶動主動桿跟著轉動軸一起轉動,主動桿、從動桿、伸縮桿、連接板和轉動軸一起構成連桿機構,在轉動旋轉手柄桿的過程中兩與伸縮桿固定連接的托架裝置相互靠近并夾緊機艙總成,兩托架裝置之間的機艙總成就被牢牢地托住并支撐在兩托架裝置上。吊鉤用于整個吊具機構的起吊,吊鉤通過拉索連接葫蘆,方便起吊。夾緊機艙總成后,移動吊具機構使機艙總成到達檢具上,然后逆時針轉動旋轉手柄桿,松開夾緊在機艙總成上的托架裝置,再移掉吊具機構。這樣機艙總成就被起吊移動到檢具上進行檢測了。對機艙總成的夾緊通過手動轉動旋轉手柄桿來實現,操作簡單靈活,而且吊具的結構簡單,制造及使用成本低。作為優選,連接板上垂直連接兩個對稱設置的呈T形的連接套,連接套的大端通過螺釘固定連接在連接板上,連接套的小端伸出連接板的端面并靠近托架裝置,伸縮桿有兩根分別活動連接在兩個連接套的連接孔內。伸縮桿設置在連接套的連接孔內,使伸縮桿在移動的時候更加平穩。作為優選,伸縮桿和從動桿的連接位置設有連接座,連接座上固定連接有連接桿,兩根伸縮桿的端部固定連接在連接座上,從動桿活動連接在連接桿上。連接座用來連接伸縮桿和連接桿,連接桿與從動桿活動連接,使從動桿在運動的時候帶動伸縮桿的運動。作為優選,縱向支撐桿包括底桿和頂桿,底桿和頂桿都為中空的方形桿,頂桿套接在底桿上,底桿的上端相對兩側面上設有ー對腰圓孔,頂桿的下端相對兩側面上從上往下依次設有兩對腰圓孔,腰圓孔內設有銷軸。縱向支撐桿由頂桿套接在底桿上構成,使整個縱向支撐桿的長度可以調節,使縱向支撐桿的使用更加靈活。作為優選,托架裝置包括底板、調節板,兩根伸縮桿的端部垂直連接在底板上,調 節板的上端固定連接在底板上,調節板上設有腰圓形的調節孔,調節孔內可上下滑動連接有調節螺桿,調節板上通過調節螺桿連接有L形托架支撐板,托架支撐板上設有托板,調節螺桿的端部設有調節旋鈕。這種結構的托架裝置可以調節托架支撐板的高度,使托板適用于不同類型的機艙總成的支撐夾緊,靈活方便。作為優選,橫向起吊架的上表面中間位置對稱設有兩根立柱,立柱和橫向起吊架之間固定連接有加強筋,轉動軸設置兩根立柱之間,立柱的上端固定連接蓋板,蓋板連接在兩根立柱之間,吊鉤連接在蓋板的中間位置。吊鉤設置在蓋板的中間位置,使吊具機構起吊機艙總成后更加平穩,加強筋使立柱連接在橫向起吊架上更加可靠。作為優選,旋轉手柄桿呈Z字形,旋轉手柄桿兩端向上折彎并和縱向支撐桿平行。旋轉手柄桿設計成這種結構方便它的旋轉。作為優選,主動桿和從動桿鉸接,從動桿和連接桿鉸接。鉸接的連接方式簡單可靠。與現有技術相比,本技術的有益效果是對機艙總成的夾緊通過手動轉動旋轉手柄桿來實現,操作簡單靈活,而且吊具的結構簡單,制造及使用成本低。附圖說明圖I是本技術的一種結構示意圖;圖2是本技術的俯視圖;圖3是本技術的使用狀態的結構示意圖;圖中1、橫向起吊架,2、縱向支撐桿,3、吊鉤,4、連接板,5、伸縮桿,6、轉動軸,7、主動桿,8、旋轉手柄桿,9、從動桿,10、連接套,11、連接座,12、連接桿,21、底桿,22、頂桿,23、腰圓孔,24、連接梁,25、支撐座,31、立柱,32、加強筋,33、蓋板,34、拉索,35葫蘆,51、底板,52、調節板,53、調節孔,54、調節螺桿,55、托架支撐板,56、托板,57、調節旋鈕。具體實施方式下面通過具體實施例,并結合附圖,對本技術的技術方案作進ー步的具體描述實施例一種機艙總成手動旋轉夾緊吊具機構(參見附圖I、附圖2),包括橫向起吊架I、和橫向起吊架I固定連接的縱向支撐桿2,橫向起吊架I和縱向支撐桿2垂直。橫向起吊架I和縱向支撐桿2之間固定連接有連接梁24,連接梁24的一端垂直連接在橫向起吊架I側面的中間位置,另一端垂直連接在縱向支撐桿2的上端。縱向支撐桿2包括底桿21和頂桿22,底桿21和頂桿22都為中空的方形桿,頂桿22套接在底桿21上,底桿21的上端相對兩側面上設有ー對腰圓孔23,頂桿22的下端相對兩側面上從上往下依次設有兩對腰圓孔23,腰圓孔23內設有銷軸,銷軸分別穿過底桿21和頂桿22上的腰圓孔,然后將底桿21和頂桿22連接限位。底桿21的下端垂直連接有支撐座25。橫向起吊架I的中間固定連接吊鉤3,橫向起吊架I的上表面中間位置對稱設有兩根立柱31,立柱31和橫向起吊架I之間固定連接有加強筋32,立柱31的上端固定連接蓋板33,蓋板33連接在兩根立柱31之間,吊鉤3連接在蓋板33的中間位置。橫向起吊架I上端面中間位置設有連接通孔,連接通孔內活動連接轉動軸6,轉動軸6和橫向起吊架I垂直并且設置在兩根立柱31之間。轉動軸6的一端固定連接主動桿7,轉動軸6的另一端固定連接旋轉手柄桿8。主動桿7在 橫向起吊架I的下方,旋轉手柄桿8在橫向起吊架I的上方。轉動軸6固定垂直連接在主動桿7的中間位置。旋轉手柄桿8呈Z字形,旋轉手柄桿8兩端向上折彎并和縱向支撐桿2平行。旋轉手柄桿8的中間位置連接在轉動軸6上。主動桿7的兩端分別活動連接從動桿9。橫向起吊架I的兩端分別固定連接有連接板4,連接板4和橫向起吊架I垂直,連接板4上活動連接有伸縮桿5。從動桿9活動連接在伸縮桿5的一端,伸縮桿5的另一端固定連接托架裝置,主動桿7和從動桿9連接在一起呈Z字形。連接板4上垂直連接兩個對稱設置呈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一種機艙總成手動旋轉夾緊吊具機構,包括橫向起吊架(1)、和橫向起吊架固定連接的縱向支撐桿(2),橫向起吊架的中間固定連接吊鉤(3),其特征是,橫向起吊架的兩端分別固定連接有連接板(4),連接板上活動連接有伸縮桿(5),橫向起吊架中間活動連接轉動軸(6),轉動軸的一端固定連接主動桿(7),轉動軸的另一端固定連接旋轉手柄桿(8),主動桿的兩端分別活動連接從動桿(9),從動桿活動連接在伸縮桿的一端,伸縮桿的另一端固定連接托架裝置,主動桿和從動桿連接在一起呈Z字形。
【技術特征摘要】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王德勝,王紀,梁圓,李紅,趙紅貞,吉志賓,陳偉鋒,韓紀銀,王良,程文安,鄭偉,
申請(專利權)人:濟南吉利汽車有限公司,浙江吉利控股集團有限公司,
類型:實用新型
國別省市: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