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公開一種卡扣連接件,由基座及卡扣組成;基座設置第一軸向通孔及第二軸向通孔,第一軸向通孔及第二軸向通孔相互貫通,基座還設置與第二軸向通孔貫通的軸向卡入口;軸向卡入口一側的基座上設置軸向臺階;卡扣一端樞接在與臺階成對角線的基座上,另一端設置與臺階配合的卡鉤,卡鉤卡在臺階上將軸向卡入口夾緊。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結構簡單,使用方便且成本低,能有效地將兩金屬細桿樞接在一起。(*該技術在2022年保護過期,可自由使用*)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技術涉及一種卡扣連接件。
技術介紹
現實生活中,人們喜歡提著菜籃子去買菜,提菜籃子買菜可以將所有的菜裝入菜籃子中,使用較為方便。然而,很多情況下,所有的菜都裝在一個籃子里,有些菜容易壓壞。為解決這一問題,通常是在菜籃子中活動設置隔層,借助菜籃子由底部往上漸寬的特征,可將隔層限位在菜籃子中,從而可以將耐壓的菜及不耐壓的菜分開放置,然而,在未裝菜時,因無法將隔層折疊放置在菜籃子底部,活動設置的隔層容易晃動掉出,提著該菜籃子買菜時非常麻煩。為解決該問題,一般是將隔層一分為二,并用鉸鏈樞接在一起,裝菜時將兩隔層展開放置在菜籃子中,未裝菜時,將兩隔層折疊放置在菜籃子底部而不易掉出;然而,設置鉸鏈需要焊接,其工藝復雜且增加成本。 以上是以菜籃子隔層的樞接為例來說明鉸鏈樞接的缺陷,現實生活中,其它需要將兩金屬細桿樞接在一起的,大都也用鉸鏈樞接,也具有上述缺陷。鑒于現有技術樞接連接件的上述缺陷,本專利技術人研發出一種克服上述缺陷的卡扣連接件,本案由此產生。
技術實現思路
本技術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結構簡單,使用方便且成本低的卡扣連接件。為達成上述目的,本技術的解決方案為—種卡扣連接件,由基座及卡扣組成;基座設置第一軸向通孔及第二軸向通孔,第一軸向通孔及第二軸向通孔相互貫通,基座還設置與第二軸向通孔貫通的軸向卡入口 ;軸向卡入口一側的基座上設置軸向臺階;卡扣一端樞接在與臺階成對角線的基座上,另一端設置與臺階配合的卡鉤,卡鉤卡在臺階上將軸向卡入口夾緊。進一步,卡扣通過與基座一體成型形成樞接帶而樞接在基座上。進一步,基座及卡扣的材質為塑料。進一步,卡扣截面設置為“7”字型,基座設置為長方體,“7”字型卡扣一端樞接在與臺階成對角線的基座長邊上,另一端設置卡鉤。采用上述方案后,本技術在使用時,可以將兩金屬細桿通過軸向卡入口依次卡入第一軸向通孔及第二軸向通孔中,然后按壓卡扣,使卡扣的卡鉤卡在設置在基座的臺階上,借助卡鉤與臺階的配合將軸向卡入口夾緊,進而將兩金屬細桿樞接在一起。因此,本技術與現有技術相比具有以下的優點一、結構簡單,本技術只由基座及卡扣組成,借助基座及卡扣的配合即可將兩金屬細桿樞接在一起;二、使用方便,本技術將兩金屬細桿依次卡入第一軸向通孔及第二軸向通孔中,借助卡鉤與臺階的配合將兩金屬細桿樞接在一起;拆卸時,只要將卡鉤與臺階的配合掰開即可,使用和拆卸都非常方便。另一方面,本技術的基座及卡扣的材質都為塑料,其生產成本較低。附圖說明圖I是本技術的結構示意圖;圖2是本技術另一狀態的結構示意圖;圖3是本技術的使用狀態圖。標號說明基座I第一軸向通孔11第二軸向通孔12軸向卡入口 13軸向臺階14卡扣2卡鉤21樞接帶22柵欄格(3、4)金屬細桿(31、41)。具體實施方式以下結合附圖及具體實施例對本技術作詳細的說明。參閱圖I至圖3所示,本技術揭示的一種卡扣連接件,由基座I及卡扣2組成。基座I設置第一軸向通孔11及第二軸向通孔12,第一軸向通孔11及第二軸向通孔12相互貫通,基座I還設置與第二軸向通孔12貫通的軸向卡入口 13。軸向卡入口 13 —側的基座I上設置軸向臺階14 ;卡扣2 —端樞接在與臺階成對角線的基座I上,另一端設置與臺階14配合的卡鉤21,卡鉤21卡在臺階14上將軸向卡入口 13夾緊。為增強卡扣2的彈性夾持力及使本技術制造方便,卡扣2通過與基座I 一體成型形成樞接帶22而樞接在基座I上。基座I及卡扣2的材質優選為塑料,塑料成本低,且塑料的彈性好;基座I及卡扣2的材質可以為其它。為使本技術結構緊湊,且能有效將兩金屬細桿樞接在一起,卡扣2截面可以設置為“7”字型,基座I設置為長方體,“7”字型卡扣2 —端樞接在與臺階14成對角線的基座I長邊上,另一端設置卡鉤21。本技術在使用時,如圖3所示,將一柵欄格3的一金屬細桿31與另一柵欄格4的金屬細桿41通過軸向卡入口 13依次卡入第一軸向通孔11及第二軸向通孔12中,然后按壓卡扣2,使卡扣2的卡鉤21卡在設置在基座I的臺階14上,借助卡鉤21與臺階14的配合將軸向卡入口 13夾緊,進而將兩金屬細桿(31、41)樞接在一起,從而使兩柵欄格(3、4)可以展開,也可以折疊。因此,菜籃子在不裝菜時,可以將兩柵欄格(3、4)折疊,并放置在菜籃子底部;裝菜時,可以將兩柵欄格(3、4)展開,并限位于菜籃子中,形成隔層。本技術結構簡單,且使用方便。本實施例是以菜籃子的隔層為例來說明本技術一種卡扣連接件結構,但本技術并不以此為限,本技術可以適用于任何需要樞接在一起的金屬細桿或者其它材質的細桿。以上所述僅為本技術的一個實施例,并非對本案設計的限制,凡依本案的設 計關鍵所做的等同變化,均落入本案的保護范圍。權利要求1.一種卡扣連接件,其特征在于由基座及卡扣組成;基座設置第一軸向通孔及第二軸向通孔,第一軸向通孔及第二軸向通孔相互貫通,基座還設置與第二軸向通孔貫通的軸向卡入口 ;軸向卡入口一側的基座上設置軸向臺階;卡扣一端樞接在與臺階成對角線的基座上,另一端設置與臺階配合的卡鉤,卡鉤卡在臺階上將軸向卡入口夾緊。2.如權利要求I所述的一種卡扣連接件,其特征在于卡扣通過與基座一體成型形成樞接帶而樞接在基座上。3.如權利要求I所述的一種卡扣連接件,其特征在于基座及卡扣的材質為塑料。4.如權利要求I所述的一種卡扣連接件,其特征在于卡扣截面設置為“7”字型,基座設置為長方體,“7”字型卡扣一端樞接在與臺階成對角線的基座長邊上,另一端設置卡鉤。專利摘要本技術公開一種卡扣連接件,由基座及卡扣組成;基座設置第一軸向通孔及第二軸向通孔,第一軸向通孔及第二軸向通孔相互貫通,基座還設置與第二軸向通孔貫通的軸向卡入口;軸向卡入口一側的基座上設置軸向臺階;卡扣一端樞接在與臺階成對角線的基座上,另一端設置與臺階配合的卡鉤,卡鉤卡在臺階上將軸向卡入口夾緊。本技術結構簡單,使用方便且成本低,能有效地將兩金屬細桿樞接在一起。文檔編號F16B7/04GK202628702SQ20122022769公開日2012年12月26日 申請日期2012年5月21日 優先權日2012年5月21日專利技術者徐家祥 申請人:徐家祥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一種卡扣連接件,其特征在于:由基座及卡扣組成;基座設置第一軸向通孔及第二軸向通孔,第一軸向通孔及第二軸向通孔相互貫通,基座還設置與第二軸向通孔貫通的軸向卡入口;軸向卡入口一側的基座上設置軸向臺階;卡扣一端樞接在與臺階成對角線的基座上,另一端設置與臺階配合的卡鉤,卡鉤卡在臺階上將軸向卡入口夾緊。
【技術特征摘要】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徐家祥,
申請(專利權)人:徐家祥,
類型:實用新型
國別省市: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