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涉及一種離合器接合時單輸入無級變速裝置,包括輸入太陽輪總成,至少一個行星輪總成,輸出太陽輪總成,行星架總成,輸入太陽輪總成、行星架總成和輸出太陽輪總成具有重合的旋轉軸線并且兩者之間能相對轉動,輸入太陽輪總成、輸出太陽輪總成和行星架總成的任意兩者之間可以相互鎖定,行星輪總成繞軸安裝于行星架總成上,行星輪與各自的太陽輪嚙合。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能夠借助離合器實現在多動力狀況下實現單輸入無極變速。(*該技術在2022年保護過期,可自由使用*)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技術屬汽車變速箱
,特別是涉及一種離合器接合時單輸入無級變速裝置。
技術介紹
變速器是內燃機驅動的汽車必須的組成部分。汽車上安裝的變速器通常有多個不同的轉速/扭矩轉換比,通常稱為“檔位”或“檔”,以適應不同的行駛速度下對轉速扭矩組合的不同要求。起步時需要低轉速、高扭矩;而高速行駛時則需要高轉速、低扭矩。一般來說,需要人工手動操作變換檔位的變速器稱為「手動變速器」或「手排檔」,由機械操作自動變換檔位的變速器稱為「自動變速器」或「自排檔」。近來還出現了可以連續調節轉速/扭 矩轉換比的無級變速器。這也屬于自動變速器的一種。無級變速器有V型橡膠帶式、金屬帶式、多盤式、鋼球式、滾輪轉盤式等多種構造,大都利用金屬帶和可變半徑的滾輪傳輸動力。透過主動滾輪與被動滾輪半徑的變化,達到齒輪比的變化。由于是利用鋼帶與滾輪之間的摩擦力傳遞動力,而為了增加靜摩擦力,最直接的方式就是增加鋼帶與滾輪之間的壓力。目前CVT大多使用于汽車、速克達機車、拖拉機為主,以日本、德國為主流,且大多采用的是柴油、汽油動力,但石油為不可再生資源,同時由于國家對環保要求的提高,使用清潔能源成為當務之急,采用混合能源驅動的汽車也逐漸走上舞臺,故為了在一臺機車內同時將多種動力進行轉換,需要設計在多動力狀況下可單輸入無級變速裝置。
技術實現思路
本技術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提供一種離合器接合時單輸入無級變速裝置,能實現雙動力擇一輸入。本技術解決其技術問題所采用的技術方案是提供一種離合器接合時單輸入無級變速裝置,包括第一輸入太陽輪總成、至少一個行星輪總成、離合器、輸出太陽輪總成、行星架總成和第二輸入太陽輪總成,所述的第一輸入太陽輪總成包括中心軸、第一輸入太陽輪;所述的行星輪總成包括第一行星輪、第二行星輪和偏軸;輸出太陽輪總成包括輸出軸、輸出太陽輪;行星架總成包括制動鼓、行星架和行星架輸出軸;第二輸入太陽輪總成包括旋轉軸、第二輸入太陽輪;所述的第一輸入太陽輪總成的旋轉軸線與第二輸入太陽輪總成的旋轉軸線平行并且第二輸入太陽輪與制動鼓一端嚙合;行星架總成包括制動鼓、行星架和行星架輸出軸,制動鼓和行星架對應有一中心孔,制動鼓和行星架的側面外圓等弧度對應開有通孔,且制動鼓和行星架固定連接在一起形成一中空結構;第一輸入太陽輪的中心軸和輸出太陽輪的輸出軸分別從制動鼓和行星架的相應中心孔向外伸出,且第一輸入太陽輪的中心軸和輸出太陽輪的輸出軸為同軸線且可相對旋轉;第一輸入太陽輪和輸出太陽輪分別安裝于中空結構內的中心軸和輸出軸上;偏軸安裝于制動鼓和行星架的側面外圓的通孔上,第一行星輪和第二行星輪同軸安裝于偏軸上,且第一行星輪和第二行星輪分別與第一輸入太陽輪和輸出太陽輪哨合。所述的帶離合器單輸入無級變速裝置包括離合器,離合器安裝于第一輸入太陽輪總成、輸出太陽輪總成和行星架總成的任意兩者之間用于鎖定兩者,以實現被鎖定的兩者同步旋轉。所述的離合器安裝于第一輸入太陽輪總成和行星架總成之間,離合器包括主動部件和從動部件,主動部件與第一輸入太陽輪總成相連,從動部件與行星架總成相連。有益效果本技術能夠借助離合器實現在多動力狀況下實現單輸入無極變速。附圖說明 圖I為本技術基本結構示意圖一。圖2為本技術基本結構示意圖二。圖3為本技術機械變速器示意圖。具體實施方式下面結合具體實施例,進一步闡述本技術。應理解,這些實施例僅用于說明本技術而不用于限制本技術的范圍。此外應理解,在閱讀了本技術講授的內容之后,本領域技術人員可以對本技術作各種改動或修改,這些等價形式同樣落于本申請所附權利要求書所限定的范圍。實施例I如圖f圖3所示,一種一種離合器接合時單輸入無級變速裝置,由如下部件組成第一輸入太陽輪總成I包括中心軸la、第一輸入太陽輪Ib ;至少一個行星輪總成2包括第一行星輪2a、第二行星輪2b和偏軸2c ;離合器3包括主動部件3a、從動部件3b ;輸出太陽輪總成4包括輸出軸4a、輸出太陽輪4b ;行星架總成5包括制動鼓5a、行星架5b和行星架輸出軸5c ;第二輸入太陽輪總成6包括旋轉軸6a、第二輸入太陽輪6b ;所述的第一輸入太陽輪總成I、行星架總成5和輸出太陽輪總成4具有重合的旋轉軸線并且兩者之間能相對轉動;第一輸入太陽輪總成I的旋轉軸線與第二輸入太陽輪總成6的旋轉軸線平行并且第二輸入太陽輪6b與制動鼓5a —端哨合;行星架總成5包括制動鼓5a、行星架5b和行星架輸出軸5c,制動鼓5a和行星架5b對應有一中心孔,制動鼓5a和行星架5b的側面外圓等弧度對應開有通孔,且制動鼓5a和行星架5b固定連接在一起形成一中空結構;第一輸入太陽輪Ib的中心軸Ia和輸出太陽輪4b的輸出軸4a分別從制動鼓5a和行星架5b的相應中心孔向外伸出,且第一輸入太陽輪Ib的中心軸Ia和輸出太陽輪4b的輸出軸4a之間為同軸且可相對旋轉;第一輸入太陽輪Ib和輸出太陽輪4b分別安裝于中空結構內的中心軸Ia和輸出軸4a上;偏軸2c安裝于制動鼓5a和行星架5b的側面外圓的通孔上,第一行星輪2a和第二行星輪2b同軸于偏軸2c上,且第一行星輪2a和第二行星輪2b分別與第一輸入太陽輪Ib和輸出太陽輪4b嚙合。所述的帶離合器單輸入無級變速裝置包括離合器3,離合器3安裝于第一輸入太陽輪總成I、輸出太陽輪總成4和行星架總成5的任意兩者之間用于鎖定兩者,以實現被鎖定的兩者同步旋轉。所述的離合器3安裝于第一輸入太陽輪總成I和行星架總成5之間,離合器3包括主動部件3a和從動部件3b,主動部件3a與第一輸入太陽輪總成I相連,從動部件3b與行星架總成5相連 。權利要求1.一種離合器接合時單輸入無級變速裝置,包括第一輸入太陽輪總成(I)、至少ー個行星輪總成(2)、離合器(3)、輸出太陽輪總成(4)、行星架總成(5)和第二輸入太陽輪總成(6),所述的第一輸入太陽輪總成(I)包括中心軸(la)、第一輸入太陽輪(Ib);所述的行星輪總成(2)包括第一行星輪(2a)、第二行星輪(2b)和偏軸(2c);輸出太陽輪總成(4)包括輸出軸(4a)、輸出太陽輪(4b);行星架總成(5)包括制動鼓(5a)、行星架(5b)和行星架輸出軸(5c);第二輸入太陽輪總成(6)包括旋轉軸(6a)、第二輸入太陽輪(6b),其特征是所述的第一輸入太陽輪總成(I)的旋轉軸線與第二輸入太陽輪總成(6)的旋轉軸線平行并且第二輸入太陽輪(6b)與制動鼓(5a) —端哨合;行星架總成(5)的制動鼓(5a)和行星架(5b)對應有一中心孔,制動鼓(5a)和行星架(5b)的側面外圓等弧度對應開有通孔,且制動鼓(5a)和行星架(5b)固定連接在一起形成一中空結構;第一輸入太陽輪(Ib)的中心軸(Ia)和輸出太陽輪(4b)的輸出軸(4a)分別從制動鼓(5a)和行星架(5b)的相應中心孔向外伸出,且第一輸入太陽輪(Ib)的中心軸(Ia)和輸出太陽輪(4b)的輸出軸(4a)為同軸線且可相對旋轉;第一輸入太陽輪(Ib)和輸出太陽輪(4b)分別安裝于中空結構內的中心軸(Ia)和輸出軸(4a)上;偏軸(2c)安裝于制動鼓(5a)和行星架(5b)的側面外圓的通孔上,第一行星輪(2a)和第二行星輪(2b)同軸安裝于偏軸(2c)上,且第一行星輪(2a)和第二行星輪(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一種離合器接合時單輸入無級變速裝置,包括第一輸入太陽輪總成(1)、至少一個行星輪總成(2)、離合器(3)、輸出太陽輪總成(4)、行星架總成(5)和第二輸入太陽輪總成(6),所述的第一輸入太陽輪總成(1)包括中心軸(1a)、第一輸入太陽輪(1b);所述的行星輪總成(2)包括第一行星輪(2a)、第二行星輪(2b)和偏軸(2c);輸出太陽輪總成(4)包括輸出軸(4a)、輸出太陽輪(4b);行星架總成(5)包括制動鼓(5a)、行星架(5b)和行星架輸出軸(5c);第二輸入太陽輪總成(6)包括旋轉軸(6a)、第二輸入太陽輪(6b),其特征是:所述的第一輸入太陽輪總成(1)的旋轉軸線與第二輸入太陽輪總成(6)的旋轉軸線平行并且第二輸入太陽輪(6b)與制動鼓(5a)一端嚙合;行星架總成(5)的制動鼓(5a)和行星架(5b)對應有一中心孔,制動鼓(5a)和行星架(5b)的側面外圓等弧度對應開有通孔,且制動鼓(5a)和行星架(5b)固定連接在一起形成一中空結構;第一輸入太陽輪(1b)的中心軸(1a)和輸出太陽輪(4b)的輸出軸(4a)分別從制動鼓(5a)和行星架(5b)的相應中心孔向外伸出,且第一輸入太陽輪(1b)的中心軸(1a)和輸出太陽輪(4b)的輸出軸(4a)為同軸線且可相對旋轉;第一輸入太陽輪(1b)和輸出太陽輪(4b)分別安裝于中空結構內的中心軸(1a)和輸出軸(4a)上;偏軸(2c)安裝于制動鼓(5a)和行星架(5b)的側面外圓的通孔上,第一行星輪(2a)和第二行星輪(2b)同軸安裝于偏軸(2c)上,且第一行星輪(2a)和第二行星輪(2b)分別與第一輸入太陽輪(1b)和輸出太陽輪(4b)嚙合。...
【技術特征摘要】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韓文明,
申請(專利權)人:寧波宏協離合器有限公司,
類型:實用新型
國別省市: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