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公開了一種無級變速裝置,其通過傳動機構的特殊設計,實現了無級變速裝置工作和停機兩種狀態中均能無級調節輸入軸和輸出軸的傳動比,從而實現無級變速;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還提供了一種變步距輸紙機,通過將輸紙機主體分為前后兩個部分,并結合無級變速裝置,使得前后兩個部分的傳輸速度可以相對調節,當前部傳輸速度加快或減緩時,后部傳輸速度則相應的減緩或加快,并且實現了輸紙機的前后部的步距無級變化。(*該技術在2022年保護過期,可自由使用*)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技術涉及變速機械領域,特別是指一種無級變速裝置及變步距輸紙機。
技術介紹
自動輸紙裝置是現代單張紙印刷機相對獨立而又必不可少的重要部件,其中輸紙步距是自動輸紙裝置的一個重要參數。傳統的印刷機都有其相對應的固定輸紙步距,實際的生產過程中,由于操作不當,可能導致實際步距與標準步距不一樣,勢必會造成輸紙事故。而國際上著名的公司,如印刷機生產商德國高寶海德堡曼羅蘭等,在變步距輸紙方面至今還未有發展;國內某些公司曾研究出通過兩個電機速差實現輸紙步距的變化的裝置雖然 機械機構少,但其缺點是控制元件多成本較高。
技術實現思路
有鑒于此,本技術的目的在于提出一種無級變速裝置及變步距輸紙機,實現了輸紙裝置的輸紙步距的無級變化。基于上述目的本技術提供的一種無級變速裝置,包括輸入軸及設置其上的輸入軸錐輪,輸出軸及設置其上的輸出軸錐輪,以及連接所述輸入軸錐輪和輸出軸錐輪的傳動機構,所述傳動機構使得輸入軸錐輪工作半徑變小或變大時,輸出軸錐輪工作半徑相應地變大或變小。進一步的,所述輸入軸錐輪和輸出軸錐輪均分為上下半輪,所述的輸入軸錐輪上半輪和輸出軸錐輪下半輪的中心孔內表面均設置有凹槽,所述的輸入軸和輸出軸上均設置有鍵槽,所述輸入軸鍵槽和輸出軸鍵槽的鍵分別與所述的輸入軸錐輪上半輪凹槽和輸出軸錐輪下半輪凹槽卡合,而所述的輸入軸錐輪下半輪和輸出軸錐輪上半輪分別固定在所述輸入軸和輸出軸上;所述的輸入軸錐輪上半輪與所述輸出軸錐輪下半輪通過所述傳動機構相連。較佳的,所述的傳動機構包括“Z”形桿,所述的輸入軸錐輪上半輪與所述輸出軸錐輪下半輪通過該“Z”形桿相連。進一步的,所述的無級變速裝置還包括支架,所述的“Z”形桿上下兩端分別通過螺桿固定在支架的頂部和底部,與支架底部連接的螺桿穿過該底部連接一把手。更進一步的,所述的傳動機構還包括連接所述輸入軸錐輪和輸出軸錐輪的長度一定的“V”形帶。較佳的,所述的無級變速裝置還包括用于壓緊所述“V”形帶的壓帶裝置。進一步的,所述的輸入軸錐輪上半輪和輸出軸錐輪下半輪的外形呈傘狀,所述的傳動機構包括相互嵌套的輸入軸第一銅套和輸入軸第二銅套以及相互嵌套的輸出軸第一銅套和輸出軸第二銅套,所述輸入軸第二銅套緊套在輸入軸錐輪上半輪的“傘柄”部位,所述輸出軸第二銅套緊套在輸出軸錐輪下半輪的“傘柄”部位,所述的輸入軸第一銅套和輸出軸第一銅套通過所述“Z”形桿相連。較佳的,所述的輸入軸第一銅套和第二銅套的下表面和所述輸入軸錐輪上半輪相對的表面間設置有輸入軸推力球軸承,所述的輸出軸第一銅套和第二銅套的上表面和所述輸出軸錐輪下半輪相對的表面間設置有輸出軸推力球軸承。本技術還提供了一種變步距輸紙機,包括輸紙機主體,包括輸入輥和由輸入輥帶動的輸入傳送帶,以及輸出輥和由輸出輥帶動的輸出傳送帶; 上述的無級變速裝置,所述輸入軸與所述輸入輥連接,所述輸出軸與所述輸出輥連接。進一步的,所述輸入軸錐輪和輸出軸錐輪都分為上下半輪,所述的輸入軸錐輪上半輪和輸出軸錐輪下半輪的中心孔內表面均設置有凹槽,所述的輸入軸和輸出軸上均設置有鍵槽,所述輸入軸鍵槽和輸出軸鍵槽的鍵分別與所述的輸入軸錐輪上半輪凹槽和輸出軸錐輪下半輪凹槽卡合,而所述的輸入軸錐輪下半輪和輸出軸錐輪上半輪分別固定在所述輸入軸和輸出軸上;所述的傳動機構包括“Z”形桿,所述的輸入軸錐輪上半輪與所述輸出軸錐輪下半輪通過該“Z”形桿相連;所述的無級變速裝置還包括支架,所述的“Z”形桿上下兩端分別通過螺桿固定在支架的頂部和底部,與支架底部連接的螺桿的穿過該底部連接一把手。從上面所述可以看出,本技術提供的一種無級變速裝置,其通過傳動機構的特殊設計,實現了無級變速裝置工作和停機兩種狀態中均能無級調節輸入軸和輸出軸的傳動比,從而實現無級變速;本技術還提供了一種變步距輸紙機,通過將輸紙機主體分為前后兩個部分,并結合無級變速裝置,使得前后兩個部分的傳輸速度可以相對調節,當前部傳輸速度加快或減緩時,后部傳輸速度則相應的減緩或加快,并且實現了輸紙機的前后部的步距無級變化。附圖說明圖I為本技術實施例無級變速裝置2的正視立體圖;圖2為本技術實施例將圖I所示的無級變速裝置2倒轉180度后的立體圖;圖3為本技術實施例在圖2所示的無級變速裝置2上設置“V”形帶4后的立體圖;圖4為本技術實施例無級變速裝置中去掉輸入軸第一銅套281 (參考圖I)和第二銅套282 (參考圖I)以及輸出軸第一銅套291 (參考圖I)和第二銅套292 (參考圖2)的正視立體圖;圖5為本技術實施例輸入軸錐輪上半輪231與輸入軸推力球軸承31的組裝示意圖;圖6為本技術實施例變步距輸紙機I的整體示意圖。具體實施方式為使本技術的目的、技術方案和優點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結合具體實施例,并參照附圖,對本技術進一步詳細說明。本技術所公開的無級變速裝置,包括輸入軸及設置其上的輸入軸錐輪,輸出軸及設置其上的輸出軸錐輪,以及連接所述輸入軸錐輪和輸出軸錐輪的傳動機構。參考圖1,為本技術實施例無級變速裝置2的正視立體圖。其中,所述的無級變速裝置2包括輸入軸21及設置其上的輸入軸鍵槽27和輸入軸錐輪上半輪231、下半輪232以及將其固定在所述輸入軸21上的第一固定件233,用于連接變步距輸紙機的輸紙機主體I (參考圖6)的輸入輥11 (參考圖6)的輸入軸齒輪211,輸出軸22及設置其上的輸出軸錐輪下半輪242、上半輪241以及將其固定在所述輸出軸22上的第二固定件243,用于連接變步距輸紙機的輸紙機主體I (參考圖6)的輸出輥12 (參考圖6)的輸出軸齒輪221,“Z”形桿26,將所述的“Z”形桿26上下兩端分別固定在支架的頂部和底部的螺桿262,與支架底部連接的螺桿262穿過該底部連接的把手261,緊套在輸入軸錐輪上半輪231的“傘柄”部位2311 (參考圖5)上的輸入軸第二銅套282,嵌套在輸入軸第二銅套282外部并與“Z”形桿26 —端連接的輸入軸第一銅套281,與“Z”形桿26另一端連接的輸出軸第一銅套291,壓帶裝置25,設置在輸入軸第一銅套281和第 二銅套282的下表面和輸入軸錐輪上半輪231相對的表面間的輸入軸推力球軸承31。參考圖2,為本技術實施例將圖I所示的無級變速裝置2倒轉180度后的立體圖。其中,所述的無級變速裝置2還包括未在圖I中示出的部分與支架頂部連接的螺桿262,輸出軸第二銅套292,設置在輸出軸第一銅套291和第二銅套292的上表面和輸出軸錐輪下半輪242相對的表面間的輸出軸推力球軸承32。參考圖3,為本技術實施例在圖2所示的無級變速裝置2上設置“V”形帶4后的立體圖。其中,示出了 “V”形帶4與所述的輸入軸錐輪和輸出軸錐輪的相對位置。參考圖4,為本技術實施例無級變速裝置中去掉輸入軸第一銅套281 (參考圖I)和第二銅套282 (參考圖I)以及輸出軸第一銅套291 (參考圖I)和第二銅套292 (參考圖2)的正視立體圖。從圖4中可以看出,所述的輸入軸錐輪上半輪231和輸出軸錐輪下半輪242的外形呈傘狀。參考圖5,為本技術實施例輸入軸錐輪上半輪231與輸入軸推力球軸承31的組裝示意圖。圖5中,所述傘狀的輸入軸錐輪上半輪231包括“傘柄”部位2311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一種無級變速裝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輸入軸(21)及設置其上的輸入軸錐輪,輸出軸(22)及設置其上的輸出軸錐輪,以及連接所述輸入軸錐輪和輸出軸錐輪的傳動機構,所述傳動機構使得輸入軸錐輪工作半徑變小或變大時,輸出軸錐輪工作半徑相應地變大或變小。
【技術特征摘要】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蔡吉飛,陳朋飛,沈劍康,鄒康樂,付昂,孫東紅,劉牧州,
申請(專利權)人:北京印刷學院,
類型:實用新型
國別省市: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