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國外來華專利技術】本技術涉及鋼筋加工裝置,特別涉及鋼筋矯直裝置?,F有的較為普遍的鋼筋矯直裝置由多個輥輪呈兩列排列組成,中間形成供鋼筋通過的直線路徑。鋼筋沿著這一直線路徑經水平、垂直或45°方向的彎曲,達到鋼筋矯直的目的。該類鋼筋矯直裝置,在實現多線矯直時,操作困難。中國專利ZL98252089.1提供了改進的鋼筋矯直機。該鋼筋矯直機由前矯直裝置和后矯直裝置組成,前矯直裝置又由兩組輥輪組組成,每一組輥輪組又由多個呈兩列排列的等徑輥輪構成,形成一直線狀的輥壓路徑段,兩組輥輪組所形成的直線狀輥壓路徑段在中間夾送輥處形成一個夾角。后矯直裝置由兩個輥輪組成。前矯直裝置作水平方向矯直,后矯直裝置作垂直方向矯直。該鋼筋矯直機結構復雜,且前矯直裝置的兩組輥輪組的所有輥輪均為被動輥輪,整個鋼筋矯直機的鋼筋的傳送依靠前后的夾送輥的動力。兩組被動的輥輪對鋼筋產生的塑性變形受到限制,若需加大塑性變形量,則需提高夾送力,為此對帶肋鋼筋的肋產生損傷。本技術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矯直效果好,且結構簡單的鋼筋矯直裝置。針對上述目的,本技術所述的鋼筋矯直裝置由左、右兩組由多個等徑輥輪構成的輥輪組組成,兩組輥輪組之間有一中間夾送輥,并以此為中心。每一組輥輪組由上、下兩排等徑輥輪組成。左輥輪組兩排輥輪所形成的輥壓路徑段為“S”形,右輥輪組兩排輥輪所形成的輥壓路徑段為反“S”形,兩個“S”形輥壓路徑段在中間夾送輥處圓滑連接,并形成一個夾角。兩組輥輪組的下排輥輪均為主動輥輪,由同一驅動裝置帶動。在兩組輥輪組的每個輥輪的圓周上都開設了2-3個孔槽?,F根據附圖對本技術作進一步的說明。附附圖說明圖1為本技術鋼筋矯直裝置的正視結 ...
【技術保護點】
一種鋼筋矯直裝置,由左輥輪組(A)、右輥輪組(B)、中間夾送輥(8、9)、導入輥(2)、前夾送輥(3、4)、后夾送輥(13、14)和調直輥(12)組成,左輥輪組(A)和右輥輪組(8)均裝配在輥座(7)的同一平面上,輥座(7)則固定在機架(1)上,在左右兩輥輪組(A、B)中,上排均由多個等徑的彎曲輥(5、10)組成,下排均由多個等徑的彎曲輥(6、11)組成;導入輥(2)和由輥輪(3、4)組成的前夾送輥位于左輥輪組(A)的左端,由輥輪(8、9)組成的中間夾送輥位于左、右兩個輥輪組的中間,調直輥(12)處于右輥輪組(B)的右邊,由輥輪(13、14)組成的后夾送輥則安裝在調直輥(12)之后,上述3組夾送輥和調直輥(12)、導入輥(2)均安裝在機架(1)上,由左、右兩組輥輪組(A、B)上、下兩排彎曲輥所形成的兩個輥壓路徑段在中間夾送輥(8、9)處相連,并形一個夾角,其特征在于:(1)在左輥輪組(A)中,由上、下兩排彎曲輥(5、6)所形成的輥壓路徑段為“S”形,在右輥輪組(B)中,由上、下兩排彎曲輥(10、11)所形成的輥壓路徑段為反“S”形;(2) 左輥輪組(A)和右輥輪組(B)中 ...
【技術特征摘要】
【國外來華專利技術】1.一種鋼筋矯直裝置,由左輥輪組(A)、右輥輪組(B)、中間夾送輥(8、9)、導入輥(2)、前夾送輥(3、4)、后夾送輥(13、14)和調直輥(12)組成,左輥輪組(A)和右輥輪組(8)均裝配在輥座(7)的同一平面上,輥座(7)則固定在機架(1)上,在左右兩輥輪組(A、B)中,上排均由多個等徑的彎曲輥(5、10)組成,下排均由多個等徑的彎曲輥(6、11)組成;導入輥(2)和由輥輪(3、4)組成的前夾送輥位于左輥輪組(A)的左端,由輥輪(8、9)組成的中間夾送輥位于左、右兩個輥輪組的中間,調直輥(12)處于右輥輪組(B)的右邊,由輥輪(13、14)組成的后夾送輥則安裝在調直輥(12)之后,上述3組夾送輥和調直輥(12)...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楊林,楊新法,
申請(專利權)人:安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鋼鐵研究總院,
類型:實用新型
國別省市:11[中國|北京]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