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技術屬于鍋爐尾氣排放改造
,尤其是涉及一種鍋爐尾氣余熱回收利用裝置。
技術介紹
目前鍋爐的應用比較廣泛,鍋爐排放的尾氣里仍然含有大量熱量,現在基本上是尾氣經過環保處理后,直接排放,這樣會造成大量熱量浪費,同時造成環境溫度提高;雖然出現了一些尾氣排放熱量回收裝置,但是結構復雜,造價較高,不適宜中小企業。
技術實現思路
本技術的目的在于改進已有技術的不足而提供一種回收尾氣熱量、結構簡 單、成本低、節省能源的鍋爐尾氣余熱回收利用裝置。本技術的目的是這樣實現的,一種鍋爐尾氣余熱回收利用裝置,是由鍋爐、尾氣排放管、水箱和進水管組成,其特點是鍋爐的尾氣排放管貫穿水箱。為了進一步實現本技術的目的,可以是在水箱內的尾氣排放管上設有散熱片。本技術與已有技術相比具有以下顯著特點和積極效果本技術是鍋爐的尾氣排放管貫穿水箱,尾氣排放管的熱量可以與水箱內的水進行熱交換,水箱內的水吸收尾氣的熱量,提高了水箱內水的溫度,這樣可以給鍋爐提供溫度較高的水,縮短了加熱時間,節省了燃料,降低了成本,同時降低了尾氣的溫度,避免了對環境溫度的影響;在水箱內的尾氣排放管上設有散熱片,加大了熱交換的面積,從而提高了交換效率。以下結合附圖和實施例對本技術作進一步詳細說明。圖I為本技術的一種結構示意圖。圖2為本技術的另一種結構示意圖。具體實施方式實施例1,一種鍋爐尾氣余熱回收利用裝置,參照附圖說明圖1,是鍋爐I的尾氣排放管2貫穿水箱3,水箱3通過進水管4連通鍋爐I并給鍋爐I提供水,這構成本技術的一種結構。實施例2,一種鍋爐尾氣余熱回收利用裝置,參照圖2,是在實施例I的基礎上,在水箱3內的尾氣排放管2 ...
【技術保護點】
一種鍋爐尾氣余熱回收利用裝置,是由鍋爐(1)、尾氣排放管(2)、水箱(3)和進水管(4)組成,其特征是鍋爐(1)的尾氣排放管(2)貫穿水箱(3)。
【技術特征摘要】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張學志,李兆,
申請(專利權)人:煙臺青大生物制藥有限公司,
類型:實用新型
國別省市: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