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涉及一種無線溫度監控系統。采用的技術方案是:由若干溫度采集裝置、中心接收裝置和計算機構成,溫度采集裝置與中心接收裝置之間通過無線通信方式進行連接,中心接收裝置與計算機之間通過串口通信方式進行連接;所述的溫度采集裝置是:殼體Ⅰ上設有無線通信天線Ⅰ、GPS天線和溫度傳感器,殼體Ⅰ內裝有溫度采集主控電路板;所述的中心接收裝置是:殼體Ⅱ上設有無線通信天線Ⅱ和串口通信總線,殼體Ⅱ內設有中心接收主控電路板。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可以實時監控采集點的溫度,同時也能夠得到該溫度采集點所對應的地理位置和采集時間,這為后續分析溫度隨時間的變化、不同位置的溫度分布情況提供了詳實的數據。(*該技術在2022年保護過期,可自由使用*)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技術涉及監控領域,具體為一種無線溫度監控系統。
技術介紹
眾所周知,溫度監控對于工農業生產具有重要的意義。但現有的溫度監控系統主要集中在對溫度的采集上,只是單方面地考慮了溫度的采集,沒有充分考慮與溫度采集相關的位置及時間信息。 而且,現有的溫度監控系統大都采用有線通信方式,這就需要對各個溫度采集點進行布線,當采集地點發生變化時就得需要重新布線,這不利于采集點的靈活布置。同時,布線也需要耗費大量的時間、空間和成本。
技術實現思路
本技術針對現有技術中所存在的上述問題提供了一種無線溫度監控系統,其主要目的在于可以實時監控采集點的溫度,同時也能夠得到該溫度采集點所對應的地理位置和采集時間,這為后續分析溫度隨時間的變化、不同位置的溫度分布情況提供了詳實的數據。本技術采用的技術方案是一種無線溫度監控系統由若干溫度采集裝置、中心接收裝置和計算機構成,溫度采集裝置與中心接收裝置之間通過無線通信方式進行連接,中心接收裝置與計算機之間通過串口通信方式進行連接;所述的溫度采集裝置是殼體I上設有無線通信天線I、GPS天線和溫度傳感器,殼體I內裝有溫度采集主控電路板;所述的中心接收裝置是殼體II上設有無線通信天線II和串口通信總線,殼體II內設有中心接收主控電路板。上述的無線溫度監控系統,所述的溫度采集主控電路板由微控制器電路I、GPS模塊接口電路、無線通信模塊接口電路I、溫度采集電路和電源處理電路I組成,GPS模塊接口電路、無線通信模塊接口電路I、溫度采集電路和電源處理電路I均與微控制器電路I相連。上述的無線溫度監控系統,所述的中心接收主控電路板由微控制器電路II、無線通信模塊接口電路II、串口通信接口電路和電源處理電路II組成,無線通信模塊接口電路II、串口通信接口電路和電源處理電路II均與微控制器電路II相連。本技術利用溫度傳感器對溫度進行實時采集,利用GPS模塊實現對溫度采集點的地理位置信息和溫度采樣時刻進行采集,利用無線通信模塊實現采集信息的傳輸。本技術的有益效果是采用本技術裝置,不僅可以實時監控采集點的溫度,同時也采集了該點所對應的地理位置和采集時間。采用本技術裝置,監控中心的計算機中運行的監控軟件可以對各個采集點進行數據分析,繪制出單個采集點的溫度隨時間變化的曲線、不同位置的溫度分布曲線。本技術的溫度采集裝置采用了無線通信方式傳輸信息,方便了采集點的布置。同時,信息的傳輸無需鋪設有線通信線路,通信成本得到了降低。附圖說明圖I為本技術的結構示意圖。圖2為本技術溫度采集主控電路板的電路原理框圖。圖3為本技術中心接收主控電路板的電路原理框圖。具體實施方式如圖I所示,無線溫度監控系統由若干溫度采集裝置(10)、中心接收裝置(20)和計算機(30 )組成,溫度采集裝置(10 )與中心接收裝置(20 )之間通過無線通信方式進行連接,中心接收裝置(20 )與計算機(30 )之間通過串口通信方式進行連接。溫度采集裝置(10)是殼體I (11)上設有無線通信天線I (12)、GPS天線(13)和溫度傳感器(14),殼體I (11)內裝有溫度采集主控電路板。如圖2所示,溫度采集主控電路板由微控制器電路I、GPS模塊接口電路、無線通信模塊接口電路I、溫度采集電路和電源處理電路I組成,GPS模塊接口電路、無線通信模塊接口電路I、溫度采集電路和電源處理電路I均與微控制器電路I相連。中心接收裝置(20)是殼體II (21)上設有無線通信天線II (22)和串口通信總線(23),殼體II (21)內設有中心接收主控電路板。如圖3所示,中心接收主控電路板由微控制器電路II、無線通信模塊接口電路II、串口通信接口電路和電源處理電路II組成,無線通信模塊接口電路II、串口通信接口電路和電源處理電路II均與微控制器電路II相連。測量時,在不同的測量點分別安裝一個溫度采集裝置(10)。溫度采集裝置負責對采集點的溫度、地理位置及采集時間進行采集,通過無線通信方式將采集到的信息傳輸給中心接收裝置。具體過程為溫度傳感器(14)負責對周圍環境溫度進行溫度采集,將采集到的數據發送到微控制器電路I上,通過微控制器電路I對該溫度進行解析。同時,GPS天線(13)實時接收GPS信息,將GPS信息實時傳輸給溫度采集主控電路板上的GPS模塊接口電路,進而送給微控制器電路I,通過微控制器電路I對該信息進行解析,提取出經緯度及時間信息。最后,微控制器電路I將采集點的溫度、經緯度和采集時間打包成幀,通過無線通信模塊接口電路I和無線通信天線I (12)發送給中心接收裝置(20)。中心接收裝置(20)負責對溫度采集裝置發送過來的信息進行接收,并通過串口傳送給計算機。具體過程為無線通信天線II (22)負責接收溫度采集裝置(10)發送過來的信息,將該信息傳輸給中心接收主控電路板上的無線通信模塊接口電路II。中心接收主控電路板上的微控制器電路II對無線通信模塊接收的數據進行解析,然后將解析后的數據通過串口通信總線(23)傳送給計算機。中心接收裝置采用輪詢點名的方式對溫度采集裝置發送信息查詢,溫度采集裝置只有在接收到查詢自己地址信息時才返回采集信息,這樣就避免了多個溫度采集點同時發送數據時發生碰撞。計算機(30)運行監控軟件,監控軟件根據中心接收裝置轉發過來的信息,解析出溫度采集裝置采集的溫度、經緯度及采集時間,將記錄保存。同時根據數據繪制出單個采集點的溫度隨時間變化的曲線、不同位置的溫度分布曲線。權利要求1.一種無線溫度監控系統,其特征在于由若干溫度采集裝置(10)、中心接收裝置(20 )和計算機(30 )構成,溫度采集裝置(10 )與中心接收裝置(20 )之間通過無線通信方式進行連接,中心接收裝置(20)與計算機(30)之間通過串口通信方式進行連接;所述的溫度采集裝置(10)是殼體I (11)上設有無線通信天線I (12)、GPS天線(13)和溫度傳感器(14),殼體I (11)內裝有溫度采集主控電路板;所述的中心接收裝置(20)是殼體II (21)上設有無線通信天線II (22)和串口通信總線(23),殼體II (21)內設有中心接收主控電路板。2.按照權利要求I所述的無線溫度監控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溫度采集主控電路板由微控制器電路I、GPS模塊接口電路、無線通信模塊接口電路I、溫度采集電路和電源處理電路I組成,GPS模塊接口電路、無線通信模塊接口電路I、溫度采集電路和電源處理電路I均與微控制器電路I相連。3.按照權利要求I所述的無線溫度監控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中心接收主控電路板由微控制器電路II、無線通信模塊接口電路II、串口通信接口電路和電源處理電路II組成,無線通信模塊接口電路II、串口通信接口電路和電源處理電路II均與微控制器電路II相連。專利摘要本技術涉及一種無線溫度監控系統。采用的技術方案是由若干溫度采集裝置、中心接收裝置和計算機構成,溫度采集裝置與中心接收裝置之間通過無線通信方式進行連接,中心接收裝置與計算機之間通過串口通信方式進行連接;所述的溫度采集裝置是殼體Ⅰ上設有無線通信天線Ⅰ、GPS天線和溫度傳感器,殼體Ⅰ內裝有溫度采集主控電路板;所述的中心接收裝置是殼體Ⅱ上設有無線通信天線Ⅱ和串口通信總線,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一種無線溫度監控系統,其特征在于:由若干溫度采集裝置(10)、中心接收裝置(20)和計算機(30)構成,溫度采集裝置(10)與中心接收裝置(20)之間通過無線通信方式進行連接,中心接收裝置(20)與計算機(30)之間通過串口通信方式進行連接;所述的溫度采集裝置(10)是:殼體Ⅰ(11)上設有無線通信天線Ⅰ(12)、GPS天線(13)和溫度傳感器(14),殼體Ⅰ(11)內裝有溫度采集主控電路板;所述的中心接收裝置(20)是:殼體Ⅱ(21)上設有無線通信天線Ⅱ(22)和串口通信總線(23),殼體Ⅱ(21)內設有中心接收主控電路板。
【技術特征摘要】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閆明,馮春楊,魏俊秀,梁超,呂川,
申請(專利權)人:遼寧大學,
類型:實用新型
國別省市: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