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涉及一種醫用針頭氣密性檢測裝置,包括工作臺,設置在工作臺上的固定模,所述固定模內設有多個盛裝針頭的容腔;固定模上方設有上移動模、上驅動裝置、壓力傳感器;工作臺底部設有下移動模、下驅動裝置;在上移動模內設有輸入氣管;輸入氣管上設有多個與其相通的輸出氣管;所述下移動模上設有多個堵頭;所述工作臺上設有與堵頭、容腔相互配合使用的通孔;所述壓力傳感器與輸入氣管相氣連接。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通過堵頭、密封圈堵住針頭的下端,經輸入氣管、輸出氣管從針頭上端向針頭內部吹氣,保壓,然后再通過壓力傳感器檢測輸入氣管的氣壓量的變化,從而達到檢測醫用針頭氣密性的目的,操作簡單且方便可靠,縮短了檢測時間且降低了成本。(*該技術在2022年保護過期,可自由使用*)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技術涉及一種氣密性檢測裝置,尤其涉及一種醫用針頭氣密性檢測裝置,屬于焊接
技術介紹
醫用針頭包括針頭座套頭和針頭座套,所述針頭座套頭和針頭座套通過振動焊接成一體,它們中心是貫通的并且同軸的通孔,為保證針頭座套頭和針頭座套焊接在一起后的氣密性,保證焊接質量,需對針頭的氣密性進行檢測,而目前現有的檢測氣密性的裝置,大都結構復雜,而且成本高,有的操作起來也比較麻煩,不適于醫用針頭氣密性的檢測,因此需提出了一種專用醫用針頭氣密性檢測裝置。
技術實現思路
本技術目的是為了克服現有技術的不足而提供一種結構簡單,檢測方便可靠適于醫用針頭氣密性檢測的一種醫用針頭氣密性檢測裝置。為達到上述目的,本技術采用的技術方案是一種醫用針頭氣密性檢測裝置,包括工作臺,設置在工作臺上的固定模,所述固定模內設有多個盛裝針頭的容腔;所述固定模正上方設有上移動模、上驅動裝置、壓力傳感器;所述工作臺底部設有下移動模、下驅動裝置;所述上驅動裝置控制上移動模豎向移動;所述下驅動裝置控制下移動模豎向移動;所述上移動模內設有輸入氣管;所述輸入氣管上設有多個與其相通的輸出氣管;所述下移動模上設有多個堵頭;所述工作臺上設有與堵頭、容腔相互配合使用的通孔;所述壓力傳感器與輸入氣管相氣連接。優選的,所述堵頭頂部設有密封圈。優選的,所述上、下驅動裝置為伸縮氣缸。優選的,所述容腔、輸出氣管、堵頭的數量相等。由于上述技術方案的運用,本技術與現有技術相比具有下列優點本技術方案的一種醫用針頭氣密性檢測裝置,通過堵頭、密封圈堵住針頭的下端,經輸入氣管、輸出氣管從針頭上端向針頭內部吹氣,保壓,然后再通過壓力傳感器檢測輸入氣管的氣壓量的變化,從而達到檢測醫用針頭氣密性的目的,操作簡單且方便可靠,縮短了檢測時間且降低了成本。以下結合附圖對本技術技術方案作進一步說明附圖I為醫用針頭的結構示意圖;附圖2為本技術的醫用針頭氣密性檢測裝置的結構示意圖;其中1、工作臺;2、固定模;3、容腔;4、上移動模;5、下移動模;6、輸入氣管;7、輸出氣管;8、堵頭;9、密封圈;10、通孔;11、伸縮氣缸;12、針頭;13、針頭座套頭;14、針頭座套。具體實施方式以下結合附圖及具體實施例對本技術作進一步的詳細說明。如附圖I所示的醫用針頭12包括針頭座套頭13和針頭座套14,所述針頭座套頭13和針頭座套14通過振動焊接成一體,它們中心是貫通的并且同軸的通孔。如附圖2所述的本技術一種醫用針頭氣密性檢測裝置,包括工作臺1,設置在工作臺I上的固定模2,所述固定模2內設有多個盛裝針頭12的容腔3 ;所述固定模2正上方設有上移動模4、上驅動裝置、壓力傳感器(未示出);所述工作臺I底部設有下移動模5、下驅動裝置;所述上驅動裝置控制上移動模4豎向移動;所述下驅動裝置控制下移動模5豎向移動;所述上移動模4內設有輸入氣管6 ;所述輸入氣管6上設有多個與其相通的輸出氣管7 ;所述下移動模5上設有多個堵頭8 ;所述堵頭8的頂部設有密封圈9 ;所述工作臺I 上設有與堵頭8、容腔3相互配合使用的通孔10 ;所述壓力傳感器與輸入氣管6相氣連接;所述上、下驅動裝置為伸縮氣缸11 ;所述容腔3、輸出氣管7、堵頭8的數量相等。檢測時,先是下移動模5通過伸縮氣缸11向上移動,下移動模5上帶有密封圈9的堵頭8插入通孔10中堵住針頭座套14的底端孔,再是上移動模4通過伸縮氣缸11向下移動,輸出氣管7的孔接入針頭座套頭13中,第三是通過氣泵(未示出)向輸入氣管6內通氣,氣體通過輸出氣管7進入針頭12內,達到一定氣壓量后停止吹氣,保壓,最后通過氣壓傳感器檢測氣體壓力變化,從而檢測出針頭12的氣密性,結構簡單,操作也非常的簡單方便。以上僅是本技術的具體應用范例,對本技術的保護范圍不構成任何限制。凡采用等同變換或者等效替換而形成的技術方案,均落在本技術權利保護范圍之內。權利要求1.一種醫用針頭氣密性檢測裝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工作臺,設置在工作臺上的固定模,所述固定模內設有多個盛裝針頭的容腔;所述固定模正上方設有上移動模、上驅動裝置、壓力傳感器;所述工作臺底部設有下移動模、下驅動裝置;所述上驅動裝置控制上移動模豎向移動;所述下驅動裝置控制下移動模豎向移動;所述上移動模內設有輸入氣管;所述輸入氣管上設有多個與其相通的輸出氣管;所述下移動模上設有多個堵頭;所述工作臺上設有與堵頭、容腔相互配合使用的通孔;所述壓力傳感器與輸入氣管相氣連接。2.根據權利要求I所 述的一種醫用針頭氣密性檢測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堵頭頂部設有密封圈。3.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一種醫用針頭氣密性檢測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上、下驅動裝置為伸縮氣缸。4.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一種醫用針頭氣密性檢測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容腔、輸出氣管、堵頭的數量相等。專利摘要本技術涉及一種醫用針頭氣密性檢測裝置,包括工作臺,設置在工作臺上的固定模,所述固定模內設有多個盛裝針頭的容腔;固定模上方設有上移動模、上驅動裝置、壓力傳感器;工作臺底部設有下移動模、下驅動裝置;在上移動模內設有輸入氣管;輸入氣管上設有多個與其相通的輸出氣管;所述下移動模上設有多個堵頭;所述工作臺上設有與堵頭、容腔相互配合使用的通孔;所述壓力傳感器與輸入氣管相氣連接。本技術通過堵頭、密封圈堵住針頭的下端,經輸入氣管、輸出氣管從針頭上端向針頭內部吹氣,保壓,然后再通過壓力傳感器檢測輸入氣管的氣壓量的變化,從而達到檢測醫用針頭氣密性的目的,操作簡單且方便可靠,縮短了檢測時間且降低了成本。文檔編號G01M3/28GK202631215SQ20122021512公開日2012年12月26日 申請日期2012年5月15日 優先權日2012年5月15日專利技術者蘇偉 申請人:蘇州凱爾博精密機械有限公司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一種醫用針頭氣密性檢測裝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工作臺,設置在工作臺上的固定模,所述固定模內設有多個盛裝針頭的容腔;所述固定模正上方設有上移動模、上驅動裝置、壓力傳感器;所述工作臺底部設有下移動模、下驅動裝置;所述上驅動裝置控制上移動模豎向移動;所述下驅動裝置控制下移動模豎向移動;所述上移動模內設有輸入氣管;所述輸入氣管上設有多個與其相通的輸出氣管;所述下移動模上設有多個堵頭;所述工作臺上設有與堵頭、容腔相互配合使用的通孔;所述壓力傳感器與輸入氣管相氣連接。
【技術特征摘要】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蘇偉,
申請(專利權)人:蘇州凱爾博精密機械有限公司,
類型:實用新型
國別省市: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