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專利技術公開了一種橢圓孔或近似橢圓孔沖壓裝置,該沖壓裝置包括沖模和驅動機構,沖模包括依次設置的打泡、沖孔、開百葉窗或波紋片和翻邊縱切橫切四個區域,每個區域均包括相對應的沖頭和凹模,其中,打泡沖頭、沖孔沖頭及翻邊沖頭以及對應的凹模均為橢圓形或近似橢圓形,并且打泡沖頭的尺寸大于沖孔沖頭,沖孔沖頭尺寸大于翻邊沖頭;驅動機構驅動沖模對步進輸送至沖模內的薄帶進行依次連續沖壓,在薄帶上形成連續排列的具有翻邊的橢圓形或近似橢圓形孔,且同排相鄰兩孔之間還具有百葉窗或波紋片。采用該沖壓裝置能夠在薄帶上加工橢圓孔或近似橢圓孔,采用此翅片來制作的換熱器具有換熱效果好、能效高、成本低等優點。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專利技術涉及翅片加工設備,更具體地說,涉及一種橢圓孔或近似橢圓孔沖壓裝置。
技術介紹
當前在機械壓縮制冷的設備中,常常會用到冷凝器、蒸發器等換熱裝置,通過冷凝器對高溫高壓的制冷劑散熱,然后再進入室內通過蒸發器膨脹吸熱,從而達到制冷的效果。而換熱裝置的散熱效果將直接影響到整個制冷設備的制冷能效。傳統的換熱裝置是采用圓盤管(徑向截面為圓形)和套設于盤管上的散熱翅片(穿孔也為圓形),將管內介質的熱量與外界空氣交換,以達到散熱的目的,其主要是靠風在散熱翅片吹過時將熱量散發的,但是由于圓盤管的風阻較大,而且在圓盤管的背風處存在渦流,使得圓盤管的背部有風吹不到的死角,因此嚴重影響了風力的散熱效果,從而影響制冷 的效率。另外,由于介質在圓盤管內流通較為順暢,流速較快,同樣也使得散熱效果不佳。這樣的換熱器的熱交換能力較差,為了降低溫度,有時需要制造較大體積的換熱器(兩排甚至三排圓盤管合并設置),這樣又大大增加了生產成本及工藝難度,因此無法滿足高效制冷的要求。
技術實現思路
針對現有技術中存在的上述缺點,本專利技術的目的是提供一種橢圓孔或近似橢圓孔沖壓裝置,用以加工橢圓孔和近似橢圓孔。為實現上述目的,本專利技術采用如下技術方案該橢圓孔或近似橢圓孔沖壓裝置,包括沖模和驅動機構,沖模包括依次設置的打泡、沖孔、開百葉窗或波紋片和翻邊縱切橫切四個區域,每個區域均包括相對應的沖頭和凹模,其中,打泡沖頭、沖孔沖頭及翻邊沖頭以及對應的凹模均為橢圓形或近似橢圓形,并且打泡沖頭的尺寸大于沖孔沖頭,沖孔沖頭尺寸大于翻邊沖頭;驅動機構驅動沖模對步進輸送至沖模內的薄帶進行依次連續沖壓,在薄帶上形成連續排列的具有翻邊的橢圓形或近似橢圓形孔,且同排相鄰兩孔之間還具有百葉窗或波紋片。所述的打泡沖頭、沖孔沖頭、開百葉窗或波紋片沖頭和翻邊沖頭均具有數排,且相鄰兩排之間均錯位設置。所述的打泡區域包括依次設置的數個打泡段,數個打泡段內的打泡頭尺寸依次減小,且每個打泡段內的打泡頭尺寸相同,依次對進入打泡區域的薄帶進行打泡。所述的打泡段的數量為至少一個。所述的所有沖頭內均設有滲油孔。所述的近似橢圓形為由若干段不同曲率的曲線、若干段直線、或者若干段不同曲率的曲線和直線首尾相連接組合成的封閉圖形。在上述技術方案中,本專利技術的橢圓孔或近似橢圓孔沖壓裝置包括沖模和驅動機構,沖模包括依次設置的打泡、沖孔、開百葉窗或波紋片和翻邊縱切橫切四個區域,每個區域均包括相對應的沖頭和凹模,其中,打泡沖頭、沖孔沖頭及翻邊沖頭以及對應的凹模均為橢圓形或近似橢圓形,并且打泡沖頭的尺寸大于沖孔沖頭,沖孔沖頭尺寸大于翻邊沖頭;驅動機構驅動沖模對步進輸送至沖模內的薄帶進行依次連續沖壓,在薄帶上形成連續排列的具有翻邊的橢圓形或近似橢圓形孔,且同排相鄰兩孔之間還具有百葉窗或波紋片。采用該沖壓裝置能夠在薄帶上加工橢圓孔或近似橢圓孔,采用此翅片來制作的換熱器具有換熱效果好、能效高、成本低等優點。附圖說明圖I是本專利技術的沖壓裝置的結構示意圖;圖2是本專利技術的各區域沖頭的仰視圖;圖3、圖4是分別是本專利技術的沖壓的兩種翅片的結構示意圖; 圖5是本專利技術的單個沖頭和沖模的結構示意圖;圖6、圖7分別是采用本專利技術沖壓的兩種翅片與相應的盤管進行裝配的結構圖。具體實施例方式下面結合附圖和實施例進一步說明本專利技術的技術方案。請參閱圖I 圖5所示,本專利技術的橢圓孔或近似橢圓孔沖壓裝置包括沖模10和驅動機構20,沖模10包括依次設置的打泡11、沖孔12、開百葉窗或波紋片13和翻邊縱切橫切14四個區域,每個區域均包括相對應的凸形沖頭15和凹模16,其中,打泡沖頭111、沖孔沖頭121及翻邊沖頭141以及對應的凹模均為橢圓形或近似橢圓形,并且打泡沖頭111的尺寸大于沖孔沖頭121,沖孔沖頭121尺寸大于翻邊沖頭141 ;驅動機構20可以采用氣壓或液壓的方式驅動沖模對步進輸送至沖模內的金屬薄帶(如鋁、銅)進行依次連續沖壓,在薄帶上形成連續排列的具有翻邊6的橢圓形或近似橢圓形孔2,且同排相鄰兩孔2之間還具有百葉窗4或波紋片5 (分別見圖3、圖4,圖中3為薄帶切割后形成的翅片)。在圖2中,所述的打泡沖頭111、沖孔沖頭121、開百葉窗或波紋片沖頭131和翻邊沖頭141均具有數排(橫向),每排均有數個同類沖頭(即NXN個),具體數量可根據薄帶的寬度或者實際生產需要來定,并且相鄰兩排之間均錯位設置。所述的打泡區域11還包括依次設置的數個打泡段,數個打泡段內的打泡頭111尺寸依次減小,且每個打泡段內的打泡頭111尺寸相同,依次對進入打泡區域的薄帶進行逐一打泡。所述的打泡段的數量為至少一個,一般為兩段即可,圖2中所示的有四個打泡段,每段有一列打泡頭111。即在薄帶上形成的同一橢圓形或近似橢圓形孔2,需要經過至少一次打泡、一次沖孔、一次翻邊縱切橫切才能形成,并且在翻邊之前還通過開百葉窗或波紋片沖頭131在兩孔之見進行沖一次百葉窗或波紋片。請結合圖5所示,所述的所有沖頭15內均設有滲油孔17,根據沖壓的薄帶的材料性能,設計滲油孔17的個數及滲油量,當公差配合非常小的橢圓或近似橢圓沖模16和橢圓或近似橢圓凸頭的沖頭15對壓時,金屬薄帶被夾在其中,由于沖頭15的上下運動速度較快,且公差配合較小,則容易對金屬薄帶產生拉損,因此,通過輸油管18輸入潤滑油并從滲油孔17滲出至沖頭15表面,則可大幅度降低沖頭15上下運動時對金屬薄帶沖壓部分的拉損力,可以保證沖壓質量。上述近似橢圓形為由若干段不同曲率的曲線、若干段直線、或者若干段不同曲率的曲線和直線首尾相連接組合成的封閉圖形。采用本專利技術沖壓裝置加工制作的翅片3,用于與直管段徑向截面為橢圓形或近似橢圓形的盤管I裝配的換熱器(見圖6、圖7),能夠大大減小空氣側流阻力,介質側增大了濕周和擾動,強化了傳熱,傳熱系數可大大提高。當風力吹動時,在盤管I的后部背風面不會存在渦流,因此大大降低了散熱時的風阻,而且橢圓形和近似橢圓形的盤管I不存在散熱死角,因此大大提高了散熱效果,從而提高了換熱效率。并且如此形狀的盤管1,其表面呈近流線形,也能使的風力流動更順暢,進一步降低風阻,提高換熱能效,COP值可運行到3. 2以上。另外,如此形狀的盤管1,其內部介質的流經速度明顯低于圓形盤管1,也使得介質的換熱效果進一步的提聞。經合肥通用機電產品檢測院機械工業換熱器產品質量監督檢測中心檢驗,采用本專利技術的換熱裝置,其傳熱系數K彡86. 99ff/m2 · ,遠高于行業標準JB/T 7695. 5-1995中的K彡40ff/m2 · °〇的規定。 另外,采用本專利技術對目前市場上多個知名品牌的不同空調外機換熱器進行改造,改造前后的試驗測試結果和性能對比見如下表I 表3 :表I品牌I__改造前__改造后_體積__圓形盤管3排__橢圓形或近似橢圓形盤管I排制冷量(性能)__3936 (W )__3848 ( W)_消耗功率__1083 (W)__1030 ( W )_能效 EER__3.63W/W__3.61 W/W_國家標準I級I級能效等級___表2品牌2 _改造前__改造后_權利要求1.ー種橢圓孔或近似橢圓孔沖壓裝置,其特征在干, 包括沖模和驅動機構,沖模包括依次設置的打泡、沖孔、開百葉窗或波紋片和翻邊縱切橫切四個區域,每個區域均包括相對應的沖頭和凹模,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一種橢圓孔或近似橢圓孔沖壓裝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沖模和驅動機構,沖模包括依次設置的打泡、沖孔、開百葉窗或波紋片和翻邊縱切橫切四個區域,每個區域均包括相對應的沖頭和凹模,其中,打泡沖頭、沖孔沖頭及翻邊沖頭以及對應的凹模均為橢圓形或近似橢圓形,并且打泡沖頭的尺寸大于沖孔沖頭,沖孔沖頭尺寸大于翻邊沖頭;驅動機構驅動沖模對步進輸送至沖模內的薄帶進行依次連續沖壓,在薄帶上形成連續排列的具有翻邊的橢圓形或近似橢圓形孔,且同排相鄰兩孔之間還具有百葉窗或波紋片。
【技術特征摘要】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姚斌,
申請(專利權)人:上海大俊凱電器科技有限公司,
類型:發明
國別省市: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