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專利技術公開了一種提高聚苯硫醚短纖維生產穩定性的方法,采用:熔融紡絲、前紡上油、落筒、集束、牽伸、后紡上油、卷曲、熱定型、切斷、打包的流程生產聚苯硫醚短纖維,包含如下的工藝生產條件:紡絲溫度為280-340℃,落筒速度100-3000m/min,牽伸倍數1.5-5.0倍,熱定型溫度50-250℃;其前紡上油工序采用濃度0.5-4.0%復合油劑的乳化劑,后紡上油工序采用濃度1.0-5.0%復合油劑的乳化劑。本發明專利技術工藝生產的聚苯硫醚纖維具有良好的抱合性、抗靜電性、集束性和摩擦性能,毛絲斷頭少,加工性能好,產品性能穩定。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專利技術涉及紡織工程,具體涉及聚苯硫醚短纖維生產工藝。
技術介紹
聚苯硫醚纖維具有優異的耐化學腐蝕性,200°C下不溶于任何溶劑;良好的阻燃性,極限氧指數大于35 ;良好的熱穩定性,長期使用溫度高達180°C ;并具有良好的蠕變性、絕緣性、機械性能等,在國外已被確認為主要特種功能過濾材料,是鋼鐵廠、水泥廠、火力發電站等高溫除塵濾袋首選材料。由于PPS纖維吸濕性小,導電性差,纖維與纖維、纖維與金屬之間摩擦時產生大量靜電,在紡絲過程中易導致纖維產生毛絲、斷頭、纏輥等,影響生產的正常進行。只有選擇 合適的油劑,提高纖維的抱合性、集束性、抗靜電性、耐摩擦性能等,才能保證生產的穩定進行。專利CN1603477A公開了一種線性高分子量聚苯硫醚纖維熔融紡絲、拉伸熱定型方法;專利CN101275303公開了一種聚苯硫醚短纖維的拉伸-緊張-松弛定型方法;專利JP2008266868公開了一種聚苯硫醚短纖維及其制造方法。這些方法的缺點是都缺少配套油劑的開發使用。專利W02009087901公開了一種聚苯硫醚纖維及其制造方法,雖有配套油齊U,但其適用范圍窄,僅能用于生產單絲纖度為10-50dtex的纖維。本專利技術在探索PPS短纖維最佳生產工藝的同時,通過配套油劑的使用,可顯著提高PPS短纖維生產穩定性。配套油劑中含有平滑劑、抗靜電劑、乳化劑,平滑劑可降低纖維與金屬之間的動摩擦,減少毛絲;抗靜電劑可提高纖維的抗靜電性能,減少纖維之間的摩擦,保證前后道工序順利進行;乳化劑使纖維具有良好的集束性,纖維抱合性提高,成型良好,成品纖維超長、倍長纖維減少。
技術實現思路
鑒于現有技術的缺點,本專利技術的目的是提供一種提高聚苯硫醚短纖維穩定生產的方法,使之能克服現有技術的以上不足和缺點,纖維性能穩定,制成率高,適于工業化生產。本專利技術的目的是通過如下的手段實現的。,采用熔融紡絲、前紡上油、落筒、集束、牽伸、后紡上油、卷曲、熱定型、切斷、打包的流程生產聚苯硫醚短纖維,包含如下的工藝生產條件紡絲溫度為280-340°C,落筒速度100-3000m/min,牽伸倍數I. 5-5. O倍,熱定型溫度50-250°C;其前紡上油工序采用濃度O. 5-4. 0%復合油劑的乳化劑,后紡上油工序采用濃度I. 0-5. 0%復合油劑的乳化劑;所述復合油劑各組分的重量比為平滑劑5-25%,抗靜電劑70-85 %,乳化劑5-15 %。與現有技術相比,本專利技術工藝生產的聚苯硫醚纖維具有良好的抱合性、抗靜電性、集束性、摩擦性能,毛絲、斷頭少,加工性能好,產品性能穩定。具體實施例方式下面結合實施例對本專利技術的工藝作進一步的詳述。在以下實施例中,各化學試劑采用工業純。油劑與純水按一定質量配比配制成乳化液,其前紡上油工序采用濃度O. 5-4.0%復合油劑的乳化液,后紡上油工序采用濃度I. 0-5. 0%復合油劑的乳化液;所述復合油劑各組分的重量比為平滑劑5-25%,抗靜電劑70-85%,乳化劑5-15%。平滑劑為55%合成脂肪酸酯(如硬脂酸十八烯酯或脂肪酸聚氧乙烯酯)和45%聚醚的復合物;抗靜電劑為68%燒基憐酸酷(或燒基憐酸酷鹽)和32%燒基釀憐酸酷(或燒基釀憐酸酷鹽)的復合物均可;乳化劑為聚氧乙烯醚。實施例I采用工藝為紡絲溫度310°C ;落筒速度800m/min ;牽伸倍數3. 5倍;熱定型溫度 150。。。油劑平滑劑10%,抗靜電劑75%,乳化劑15%;前紡油劑濃度I. 2%,后紡油劑濃度 I. 8%。其可紡性及產品質量見表I。實施例2采用工藝為紡絲溫度310°C ;落筒速度800m/min ;牽伸倍數3. 5倍;熱定型溫度150。。。油劑平滑劑12%,抗靜電劑76%,乳化劑12%;前紡油劑濃度1.2%,后紡油劑濃度 2. 0%。其可紡性及產品質量見表I。實施例3采用工藝為紡絲溫度310°C ;落筒速度800m/min ;牽伸倍數3. 5倍;熱定型溫度150。。。油劑平滑劑13%,抗靜電劑77%,乳化劑10%;前紡油劑濃度1.3%,后紡油劑濃度 I. 9%。其可紡性及產品質量見表I。實施例4采用工藝為紡絲溫度310°C ;落筒速度800m/min ;牽伸倍數3. 5倍;熱定型溫度150。。。油劑平滑劑10%,抗靜電劑80%,乳化劑10%;前紡油劑濃度1.4%,后紡油劑濃度 I. 9%。其可紡性及產品質量見表I。實施例5采用工藝為紡絲溫度310°C ;落筒速度800m/min ;牽伸倍數3. 5倍;熱定型溫度150。。。油劑平滑劑10%,抗靜電劑78%,乳化劑12%;前紡油劑濃度1.4%,后紡油劑濃度 2. 1%。其可紡性及產品質量見表I。表I各油劑對纖維可紡性及產品質量的影響權利要求1.ー種提高聚苯硫醚短纖維生產穩定性的方法,采用熔融紡絲、前紡上油、落筒、集束、牽伸、后紡上油、卷曲、熱定型、切斷、打包的流程生產聚苯硫醚短纖維,包含如下的エ藝生產條件紡絲溫度為280-340°C,落筒速度100-3000m/min,牽伸倍數I. 5-5. O倍,熱定型溫度50-250°C;其前紡上油エ序采用濃度0. 5-4. 0%復合油劑的乳化液,后紡上油エ序采用濃度I. 0-5. 0%復合油劑的乳化液;所述復合油劑各組分的重量比為平滑劑5-25%,抗靜電劑70-85 %,乳化劑5-15 %。2.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之ー種提高聚苯硫醚短纖維生產穩定性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平滑劑為55%合成脂肪酸酷和45%聚醚的復合物。3.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之ー種提高聚苯硫醚短纖維生產穩定性的方法,其特征在干,所述抗靜電劑為68%烷基磷酸酯或烷基磷酸酯鹽和32%烷基醚磷酸酯或烷基醚磷酸酯鹽的復合物。4.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之ー種提高聚苯硫醚短纖維生產穩定性的方法,其特征在干,所述乳化劑為聚氧こ烯醚。5.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之ー種提高聚苯硫醚短纖維生產穩定性的方法,其特征在干,所述合成脂肪酸酯為硬脂酸十八烯酯或脂肪酸聚氧こ烯酷。全文摘要本專利技術公開了,采用熔融紡絲、前紡上油、落筒、集束、牽伸、后紡上油、卷曲、熱定型、切斷、打包的流程生產聚苯硫醚短纖維,包含如下的工藝生產條件紡絲溫度為280-340℃,落筒速度100-3000m/min,牽伸倍數1.5-5.0倍,熱定型溫度50-250℃;其前紡上油工序采用濃度0.5-4.0%復合油劑的乳化劑,后紡上油工序采用濃度1.0-5.0%復合油劑的乳化劑。本專利技術工藝生產的聚苯硫醚纖維具有良好的抱合性、抗靜電性、集束性和摩擦性能,毛絲斷頭少,加工性能好,產品性能穩定。文檔編號D06M13/224GK102851956SQ20121031310公開日2013年1月2日 申請日期2012年8月30日 優先權日2012年8月30日專利技術者代曉徽, 盛向前, 李春芝, 吳光珍 申請人:四川得陽特種新材料有限公司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一種提高聚苯硫醚短纖維生產穩定性的方法,采用:熔融紡絲、前紡上油、落筒、集束、牽伸、后紡上油、卷曲、熱定型、切斷、打包的流程生產聚苯硫醚短纖維,包含如下的工藝生產條件:紡絲溫度為280?340℃,落筒速度100?3000m/min,牽伸倍數1.5?5.0倍,熱定型溫度50?250℃;其前紡上油工序采用濃度0.5?4.0%復合油劑的乳化液,后紡上油工序采用濃度1.0?5.0%復合油劑的乳化液;所述復合油劑各組分的重量比為:平滑劑5?25%,抗靜電劑70?85%,乳化劑5?15%。
【技術特征摘要】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代曉徽,盛向前,李春芝,吳光珍,
申請(專利權)人:四川得陽特種新材料有限公司,
類型:發明
國別省市: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