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煙霧傳感器,屬于煤礦安全設施技術領域。包括匯煙罩,該匯煙罩的中央構成有感煙探頭座配合腔,匯煙罩的一側延伸有匯煙筒,在該匯煙筒的側壁上開設一組側向進煙孔,在匯煙筒的底部位置開設縱向進煙孔;感煙探頭座,與感煙探頭座配合腔相配合,在感煙探頭座的中央開設感煙探頭配合孔,感煙探頭配合孔與匯煙筒相通;感煙探頭和電路板,感煙探頭容納在感煙探頭配合孔內,與電路板連接;一具有騰空腔的騰空罩殼,與匯煙罩固定,并且對感煙探頭座、感煙探頭和電路板蔽護,在騰空罩殼的頂壁上固定有吊鉤;電源及信號線接口裝置,設置在騰空罩殼的頂壁上。優點:使感煙探頭及時感知煙霧;安裝十分方便。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專利技術屬于煤礦安全設施
,具體涉及一種煙霧傳感器。
技術介紹
如業界所知,煤礦井下環境氣體中不免含有可燃性氣體,在遇到自然條件滿足著火點時會發生自燃現象;又,采煤機械、運煤機械等等因發熱而會產生煙霧;及,靜電產生引燃現象;還,電氣控制設備的火花也會引起燃燒乃至爆炸。總之,凡需要防火的區域通常安裝有煙霧傳感器。在已公開的中國專利文獻中可見諸適用于煤礦井下的煙霧傳感器的技術信息, 典型的如授權公告號CN2199567Y推薦的“防爆型煙霧傳感器”,該專利方案存在的欠缺基本上可以由授權公告號CN202362290U提供的“一種新型的煙霧傳感器”彌補。但是該CN202362290U提供的技術方案存在以下缺憾其一,由于煙霧只能從匯煙罩(專利稱防護罩)的底部開口處進入而不能同時從側部進入,因此對煙霧進入匯煙罩具有方向上的挑剔性,尤其是當匯煙罩的側面產生煙霧時因不能及時或無法由感煙探頭探知,從而失去寶貴的處置時機;其二,由于感煙探頭需借助于緊固件安裝,因此較為麻煩;其三,專利方案未給出電源線及信號線的接口裝置的技術啟示,然而在實際的使用過程中,接口裝置的密封性和對電源線及信號線的定位效果的優劣會在很大程度上對煙霧傳感器產生相應的影響,例如,如果電源線及信號線的定位有失可靠,那么會出現與內部的電路板之間產生分脫之虞,使感煙探頭形同虛設,又如,如果不能發揮理想的密封效果,那么外界塵雜侵襲內部的電路板,影響其工作的可靠性。鑒于上述已有技術存在的缺憾,本申請人作了積極而有益的設計,形成了下面將要介紹的技術方案。
技術實現思路
本專利技術的首要任務在于提供一種有助于改善匯煙罩的匯煙效果而藉以避免對煙霧來源方向的挑剔性和無需憑借任何緊固件安裝匯煙探頭而藉以體現裝配的便捷性的煙霧傳感器。本專利技術的另一任務在于提供一種有利于對電源線及信號線可靠定位并且有益于保障理想的密封效果的煙霧傳感器。為體現完成本專利技術的首要任務,本專利技術提供的技術方案是一種煙霧傳感器,包括一匯煙罩,該匯煙罩的中央構成有一感煙探頭座配合腔,而匯煙罩在使用狀態下朝向下的一側并且在對應于感煙探頭座配合腔的位置延伸有一匯煙筒,在該匯煙筒的側壁上并且圍繞匯煙筒的圓周方向以間隔狀態開設有一組側向進煙孔,而在匯煙筒的底部的中央位置開設有一縱向進煙孔;一感煙探頭座,該感煙探頭座與所述感煙探頭座配合腔相配合,并且在該感煙探頭座的中央開設有一感煙探頭配合孔,該感煙探頭配合孔與所述匯煙筒相通;一感煙探頭和一電路板,感煙探頭容納在所述感煙探頭配合孔內,并且與電路板連接,電路板對應于感煙探頭座的上方,并且與匯煙罩固定;一具有騰空腔的騰空罩殼,該騰空罩殼與所述的匯煙罩固定,并且對所述的感煙探頭座、感煙探頭和電路板蔽護,在騰空罩殼的頂壁上固定有一吊鉤;一電源及信號線接口裝置,該電源及信號線接口裝置設置在所述騰空罩殼的頂壁上。為體現完成本專利技術的另一任務,本專利技術提供的技術方案是所述的電源及信號線接口裝置包括螺套、夾緊套、具有過線孔的密封護罩和鎖緊螺母,螺套與所述騰空罩殼的頂壁固定,夾緊套嵌置在螺套上,密封護罩置于夾緊套內,鎖緊螺母與螺套相配合,所述的夾緊套探入到鎖緊螺母的鎖緊螺母腔內,并且當鎖緊螺母朝著順時針方向旋動時,夾緊套向中心收縮,而當鎖緊螺母朝著逆時針方向旋動時,夾緊套回復。在本專利技術的一個具體的實施例中,在所述的匯煙罩上開設有一雙色發光二極管容納孔,所述的電路板上具有一雙色發光二極管,該雙色發光二極管嵌入于雙色發光二極管容納孔內。在本專利技術的另一個具體的實施例中,所述的感煙探頭座朝向所述匯煙罩的一側并 且在對應于所述的感煙探頭座配合腔的位置構成有一配合座,該配合座與感煙探頭座配合腔相配合。在本專利技術的又一個具體的實施例中,在所述的騰空罩殼的底部構成有一固定法蘭邊,在該固定法蘭邊上以間隔狀態開設有一組騰空罩殼固定孔,在所述的匯煙罩的邊緣位置并且圍繞匯煙罩的圓周方向以間隔狀態開設有一組匯煙罩固定孔,該一組匯煙罩固定孔與騰空罩殼固定孔相對應,并且由固定螺釘與匯煙罩固定孔固定連接。在本專利技術的再一個具體的實施例中,所述的夾緊套為指狀式構造并且材料為尼龍或塑料。在本專利技術的還有一個具體的實施例中,在所述騰空罩殼的頂壁上還配設有一備用接口裝置,該備用接口裝置與所述電源及信號線接口裝置相對應。在本專利技術的更而一個具體的實施例中,所述備用接口裝置的結構與所述電源及信號線接口裝置的結構相同。在本專利技術的進而一個具體的實施例中,所述的密封護罩為橡膠質的薄膜罩。在本專利技術的又更而一個具體的實施例中,所述匯煙罩的整體形狀猶如倒置的斗笠的形狀。本專利技術提供的技術方案由于對匯流罩的結構作了合理改進,有助于煙霧從匯煙筒的側部和底部進入,從而彌補了對方向的挑剔性,使感煙探頭及時感知煙霧;由于感煙探頭無需依賴緊固件而可方便地設置于感煙探頭座上,因此安裝十分方便。附圖說明圖I為本專利技術的實施例結構圖具體實施例方式為了使專利局的審查員尤其是公眾能夠更加清楚地理解本專利技術的技術實質和有益效果,申請人將在下面以實施例的方式作詳細說明,但是對實施例的描述均不是對本專利技術方案的限制,任何依據本專利技術構思所作出的僅僅為形式上的而非實質性的等效變換都應視為本專利技術的技術方案范疇。請參見圖1,給出了一匯煙罩1,在該匯煙罩I的中央位置開設有一感煙探頭座配合腔11,而匯煙罩I在使用狀態即在圖I所示位置狀態下朝向下的一側并且在對應于感煙探頭座配合腔11的位置延伸有一匯煙筒12,在該匯煙筒12的側壁上并且圍繞匯煙筒12的圓周方向以間隔狀態開設有一組側向進煙孔121,而在匯煙筒12的底部的中央位置開設有一縱向進煙孔122。來自于匯煙筒12周圍的煙霧可從側向進煙孔121進入匯煙筒12的容腔內,而來自于對應匯煙筒12下方的煙霧可從縱向進煙孔122進入匯煙筒12的容腔內。由圖所示,整個匯煙罩I的形狀猶如倒置的斗笠的形狀,該形狀既可縮小體積,又可改善煙霧進入匯煙筒12內的效果。在匯煙罩I的圓周方向的邊緣位置以間隔狀態開設有一組匯煙罩固定孔14,并且在各匯煙罩固定孔14上配設有固定螺釘141。又,在匯煙罩I上還開設有一雙色發光二極管容納孔13。及,在匯煙罩I上開設有一組電路板固定螺釘孔15,在各電路板固定螺釘孔15上配設有電路板固定螺釘151。 一中央開設有一感煙探頭配合孔21的感煙探頭座2與匯煙罩I相配合,具體是在感煙探頭座2朝向匯煙罩I的一側并且在對應于前述的感煙探頭座配合腔11的位置構成有一配合座22,該配合座22置入于感煙探頭座配合腔11內,即配合座22與感煙探頭座配合腔11猶如榫卯般的效應彼此配合。前述的感煙探頭配合孔21與縱向進煙孔122彼此對應。圖示的感煙探頭3容納于感煙探頭配合孔21內,并且與電路板4電連接。優選地,在感煙探頭3外設置網罩31。具有雙色發光二極管41的電路板4對應于感煙探頭座2的上方,在該電路板4上并且在對應于前述的電路板固定螺釘孔15的位置開設有固定孔42,前述的電路板固定螺釘151探入固定孔42并且由螺母1511限定。雙色發光二極管41插嵌在前述的雙色發光二極管容納孔13內。請繼續見圖1,給出了一騰空罩殼5,該騰空罩殼5具有一騰空腔51,并且在騰空罩殼5的頂壁上固定有一吊鉤52,而在騰空罩殼5的底部構成有一法蘭邊53,并且在法蘭邊53上間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一種煙霧傳感器,其特征在于包括一匯煙罩(1),該匯煙罩(1)的中央構成有一感煙探頭座配合腔(11),而匯煙罩(1)在使用狀態下朝向下的一側并且在對應于感煙探頭座配合腔(11)的位置延伸有一匯煙筒(12),在該匯煙筒(12)的側壁上并且圍繞匯煙筒(12)的圓周方向以間隔狀態開設有一組側向進煙孔(121),而在匯煙筒(12)的底部的中央位置開設有一縱向進煙孔(122);一感煙探頭座(2),該感煙探頭座(2)與所述感煙探頭座配合腔(11)相配合,并且在該感煙探頭座(2)的中央開設有一感煙探頭配合孔(21),該感煙探頭配合孔(21)與所述匯煙筒(12)相通;一感煙探頭(3)和一電路板(4),感煙探頭(3)容納在所述感煙探頭配合孔(21)內,并且與電路板(4)連接,電路板(4)對應于感煙探頭座(2)的上方,并且與匯煙罩(1)固定;一具有騰空腔(51)的騰空罩殼(5),該騰空罩殼(5)與所述的匯煙罩(1)固定,并且對所述的感煙探頭座(2)、感煙探頭(3)和電路板(4)蔽護,在騰空罩殼(5)的頂壁上固定有一吊鉤(52);一電源及信號線接口裝置(6),該電源及信號線接口裝置(6)設置在所述騰空罩殼(5)的頂壁上。...
【技術特征摘要】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王雪華,陳小峰,陳新鋒,
申請(專利權)人:常熟市德虞礦山機電有限公司,
類型:發明
國別省市: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