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顯示裝置,包含一顯示面板、一分光構件及一光反射構件。該顯示面板具有一出光面,其上定義一顯示區及一非顯示區,該非顯示區位于該顯示區的側邊。該分光構件設置于該顯示區上且鄰近該非顯示區。該光反射構件對應該分光構件設置于該非顯示區上。自該顯示區透射出并進入于該分光構件的一光線經由該分光構件分離為一第一部分光線及一第二部分光線,該第一部分光線朝該顯示方向行進,而該第二部分光線朝向該非顯示區行進,并被該光反射構件反射以朝該顯示方向行進。故該顯示裝置具有視覺上縮減或消除邊框的功能。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顯示裝置
本專利技術涉及一種顯示裝置,特別是一種利用顯示面板顯示影像的顯示裝置。
技術介紹
以目前液晶面板制造技術而言,液晶面板仍需結構的支撐及固定,并且液晶面板的電路匯流通常亦直接使用液晶面板的基板來布局,因此整個液晶面板必然存在有無法顯示影像的區域。此外,于目前實際液晶顯示器的組裝結構中,液晶面板需與其他構件連接,例如結構框架,故目前的液晶顯示器于正常視角下,均有無法顯示影像的非顯示區。于大型顯示設備的應用中,例如電視墻,其利用多個顯示器疊設形成。但因受限于目前顯示器均有無法顯示影像的非顯示區,電視墻整體無可避免地將形成帶有格線的屏幕,格線破壞影像的整體性。此外,因每一個顯示器邊框的存在,通常使得視覺上影像拼接不連續,當邊框寬度相對較寬時,影像將更顯得破碎,影像的整體性被破壞的更嚴重,甚至妨礙使用者正確辨識出影像的內容。針對此邊框問題,目前有利用放大鏡的原理,將面板影像放大,使得使用者于正常視角下,放大的影像能遮蔽邊框,宛如沒有邊框存在。但當觀看者偏移視角時,邊框便無法有效被遮蔽。并且,受限于用于放大影像的光學鏡片設計,例如菲涅耳透鏡(Fresnellens),當近距離觀看時,因光學成像限制,可能發現影像并非平均地被放大,造成放大的影像有扭曲的現象。此外,亦有可能產生云紋(Moire)現象。另外,針對此邊框問題,目前亦有利用光學膜片將影像整個偏移,以遮蔽其中一側或兩相鄰側的邊框。但影像偏移極易受到背光的準直度及光學膜片本身的光學特性的影像,而產生影像偏移后有模糊的現象。并且,因采用偏移整個影像,故無影像區域面積仍未有效減少,并且因僅有單一側或兩相鄰側的邊框被遮蔽,故拼接影像亦受限,例如只有相鄰兩個或四個顯示面板可拼接成無接縫的顯示區,可能不足以滿足所需的顯示面積。
技術實現思路
本專利技術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鑒于現有技術中的問題,提供一種顯示裝置,利用分光構件及光反射構件以將光線分離、反射,使得非顯示區之上也能顯示影像,進而產生視覺上縮減或消除邊框的效果。為了實現上述目的,本專利技術提供了一種顯示裝置,具有一顯示方向,其中,該顯示裝置包含:一第一顯示面板,具有一第一出光面,其上定義一第一顯示區及一第一非顯示區,而該第一非顯示區位于該第一顯示區的側邊;一第一分光構件,設置于該第一顯示區上且鄰近該第一非顯示區;以及一第一光反射構件,設置于該第一非顯示區上且對應于該第一分光構件;其中,自該第一顯示區透射出并進入于該第一分光構件的一光線經由該第一分光構件分離為一第一部分光線及一第二部分光線,且該光線自該第一分光構件射出后,該第一部分光線朝該顯示方向行進,而該第二部分光線朝向該第一非顯示區行進。上述的顯示裝置,其中,該第一光反射構件為一平面鏡,具有一反射面,用以反射該第二部分光線進而使該第二部分光線朝該顯示方向行進,自該第一分光構件射出的該第二部分光線的行進方向與該顯示方向間形成一偏離角度,該反射面的法向與該顯示方向間形成一設置角度,該偏離角度的二分之一與該設置角度之和為90度。上述的顯示裝置,其中,該第一光反射構件為一反射鏡,具有多個反射面,用以共同反射該第二部分光線進而使該第二部分光線朝該顯示方向行進。上述的顯示裝置,其中,該第一光反射構件為一透明保護構件,設置于該第一顯示面板上,該透明保護構件具有一側邊及位于該側邊的一全內反射面,該全內反射面用以反射該第二部分光線進而使該第二部分光線朝該顯示方向行進,該第一部分光線朝該顯示方向穿透該透明保護構件。上述的顯示裝置,其中,該第一分光構件包含一遮光部及一透光部,該第一部分光線朝該顯示方向穿透該透光部,該第二部分光線自該遮光部下方斜向穿透該透光部。上述的顯示裝置,其中,該第一分光構件包含一光調制部,該第二部分光線經該光調制部調制以朝向該第一非顯示區行進。上述的顯示裝置,其中,該第一分光構件包含一平面透光部,該第一部分光線朝該顯示方向穿透該平面透光部。上述的顯示裝置,其中,還包含背光模塊,設置于該第一顯示面板之下,該第一顯示區包含一影像重疊區及一正常影像區,該背光模塊對應該影像重疊區提供的背光強度高于對應該正常影像區提供的背光強度。上述的顯示裝置,其中,該第一部分光線形成一第一子影像,該第二部分光線經該第一光反射構件反射后形成一第二子影像,該第一子影像與該第二子影像拼接。上述的顯示裝置,其中,還包含一第二顯示面板、一第二分光構件及一第二光反射構件,該第二顯示面板具有一第二出光面,其上定義一第二顯示區及一第二非顯示區,該第二非顯示區位于該第二顯示區的側邊,該第二顯示面板相鄰該第一顯示面板設置,使得該第一非顯示區及該第二非顯示區位于該第一顯示區及該第二顯示區之間,該第二分光構件設置于該第二顯示區上且鄰近該第二非顯示區,該第二光反射構件對應該第二分光構件設置于該第二非顯示區上,自該第二顯示區透射出并進入于該第二分光構件的另一光線經由該第二分光構件分離為一第三部分光線及一第四部分光線,且該另一光線自該第二分光構件射出后,該第三部分光線朝該顯示方向行進,該第四部分光線朝向該第二非顯示區行進。上述的顯示裝置,其中,該第一光反射構件與該第二光反射構件連接。上述的顯示裝置,其中,該第一部分光線形成一第一子影像,該第二部分光線經該第一光反射構件反射后形成一第二子影像,該第三部分光線形成一第三子影像,該第四部分光線經該第二光反射構件反射后形成一第四子影像,該第一子影像、該第二子影像、該第四子影像與該第三子影像依序拼接。本專利技術的技術效果在于:本專利技術的顯示裝置包含一顯示面板、一分光構件及一光反射構件。該顯示面板具有一出光面,其上定義一顯示區及一非顯示區,該非顯示區位于該顯示區的側邊。該分光構件設置于該顯示區上且鄰近該非顯示區。該光反射構件對應該分光構件設置于該非顯示區上。自該第一顯示區透射出并進入于該分光構件的一光線,該光線經由該分光構件分離為一第一部分光線及一第二部分光線,且該光線自該分光構件射出后,該第一部分光線朝該顯示方向行進,而該第二部分光線朝向該第一非顯示區行進。該第二部分光線接著被該光反射構件反射以朝該顯示方向行進。藉此,對使用者而言,該非顯示區之上也有影像產生,進而實現縮減或消除邊框的效果。此外,該光反射構件利用反射原理,與前述技術中采用透鏡折射原理不同,不易造成影像扭曲及云紋的現象。并且本專利技術非將整個區域(例如對應該分光構件)的光線偏移,故邊框確實被反射的影像遮蔽以產生縮減或消除邊框的效果,與現有技術中僅將整個影像偏移而視覺上無法產生影像的區域面積并未減少不同,故有利于將多個本專利技術的顯示裝置疊置形成大型顯示屏幕,例如電視墻。以下結合附圖和具體實施例對本專利技術進行詳細描述,但不作為對本專利技術的限定。附圖說明圖1為根據本專利技術的一較佳實施例的顯示裝置局部的剖面示意圖;圖2為圖1中顯示裝置的第二部分光線的行進路徑示意圖;圖3為根據另一實施例的顯示裝置局部的剖面示意圖;圖4為根據另一實施例的顯示裝置局部的剖面示意圖;圖5為根據一實施例的分光構件的分光機制示意圖;圖6為根據另一實施例的分光構件的分光機制示意圖;圖7為根據另一實施例的分光構件的分光機制示意圖;圖8為根據另一實施例的顯示裝置局部的剖面示意圖;圖9為根據本專利技術的另一較佳實施例的顯示裝置局部的剖面示意圖;圖10為根據另一實施例的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一種顯示裝置,具有一顯示方向,其特征在于,該顯示裝置包含:一第一顯示面板,具有一第一出光面,其上定義一第一顯示區及一第一非顯示區,而該第一非顯示區位于該第一顯示區的側邊;一第一分光構件,設置于該第一顯示區上且鄰近該第一非顯示區;以及一第一光反射構件,設置于該第一非顯示區上且對應于該第一分光構件;其中,自該第一顯示區透射出并進入于該第一分光構件的一光線經由該第一分光構件分離為一第一部分光線及一第二部分光線,且該光線自該第一分光構件射出后,該第一部分光線朝該顯示方向行進,而該第二部分光線朝向該第一非顯示區行進。
【技術特征摘要】
2012.07.05 TW 1011242261.一種顯示裝置,具有一顯示方向,其特征在于,該顯示裝置包含:一第一顯示面板,具有一第一出光面,其上定義一第一顯示區及一第一非顯示區,而該第一非顯示區位于該第一顯示區的側邊;一第一分光構件,設置于該第一顯示區上且鄰近該第一非顯示區,該第一分光構件包含一遮光部及一透光部;以及一第一光反射構件,設置于該第一非顯示區上且對應于該第一分光構件;其中,自該第一顯示區透射出并進入于該第一分光構件的一光線經由該第一分光構件分離為一第一部分光線及一第二部分光線,該第一部分光線朝該顯示方向穿透該透光部,該第二部分光線自該遮光部下方斜向穿透該透光部,且該光線自該第一分光構件射出后,該第一部分光線朝該顯示方向行進,而該第二部分光線朝向該第一非顯示區行進,該第一部分光線形成一第一子影像,該第二部分光線經該第一光反射構件反射后形成一第二子影像,該第一子影像與該第二子影像拼接,而該第一子影像與該光線形成的影像連續,以使該第一顯示面板產生視覺上遮蓋該第一非顯示區的完整影像。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顯示裝置,其特征在于,該第一光反射構件為一平面鏡,具有一反射面,用以反射該第二部分光線進而使該第二部分光線朝該顯示方向行進,自該第一分光構件射出的該第二部分光線的行進方向與該顯示方向間形成一偏離角度,該反射面的法向與該顯示方向間形成一設置角度,該偏離角度的二分之一與該設置角度之和為90度。3.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顯示裝置,其特征在于,該第一光反射構件為一反射鏡,具有多個反射面,用以共同反射該第二部分光線進而使該第二部分光線朝該顯示方向行進。4.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顯示裝置,其特征在于,該第一光反射構件為一透明保護構件,設置于該第一顯示面板上,該透明保護構件具有一側邊及位于該側邊的一全內反射面,該全內反射面用以反射該第二部分光線進而使該第二部分...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王炯翰,蔡卲瑜,
申請(專利權)人:友達光電股份有限公司,
類型:發明
國別省市: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