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技術屬于鍛造設備中的液壓操縱裝置,用于氣液錘的操縱控制中。在專利申請號為87101725.3的專利申請中,其控制系統主要采用一個伺服閥作為操縱閥,控制一個快放油閥。它不能控制快放閥閥芯位置,快放閥內彈簧易引起系統發熱,其卸荷采用了卸荷閥來控制。申請號87102940的專利申請中,控制系統采用了液壓操縱閥組,其打擊、提開、中停、卸荷采用組合式液壓操縱錐閥控制。但其對模采用了一條專門的控制油路,因此系統有兩個操縱柄,操縱不便。本技術提出了一種氣液錘多功能伺服操縱裝置,集鍛錘全部操縱功能于一體,解決了現有氣流錘采用多閥多油路控制而影響打擊頻率與可靠性的矛盾。為了實現上述目的,本技術的技術解決方案是通過多功能閥,并在其端蓋上安裝機液伺服機構,直接控制多功能閥的閥芯。閥體[1]與錘桿腔[10]裝于一個箱體中,其內部用通道相連。多功能閥由閥體[1]、裝在閥體[1]的內腔內,并能在內腔內來回移動的閥芯[2]、固定在閥體[1]兩端并構成閥體內腔的端蓋[11]、端蓋[11]與閥體[1]的內壁之間的密封圈[12]組成。閥體[1]沿軸線方向的側面依次開了四個油口T1、P、A、T2,為減小尺寸與增大流通面積,閥體[1]上的每個油口為在與閥體[1]軸線相垂直的截面上開了4~10個大小相等,且均勻分布的油孔。端蓋[11]用螺栓與閥體[1]兩端相連,在閥體[1]內壁接觸面上通過密封圈[12]密封,安裝油缸的端蓋在中心有孔以使活塞桿[5]通過。閥芯[2]由軸肩與軸脛相間隔的五段構成,在閥體[1]端蓋[11]、密封圈[12]所構成的密封腔內移動,當閥芯[2]在中位時,A口封閉,T1口與P口 ...
【技術保護點】
本實用新型是一種氣液錘多功能伺服操縱裝置,屬于鍛壓設備中錘的操縱裝置。該裝置采用伺服機構直接控制多功能滑閥閥芯,閥芯的移動位置與速度同操縱手柄的動作成對應關系,通過滑閥機能實現多功能,從而實現錘頭的位置控制,準確調節打擊能量。它能完成錘鍛的全部控制要求,即集打擊、提開、急停、對模、卸荷等多功能于一體,解決了以往氣液錘采用多閥多油路控制影響打擊頻率與可靠性的問題,并且操縱靈活方便、安全。
【技術特征摘要】
1.一種氣液錘多功能伺服操縱裝置,包括油箱[8],連接油管[9],錘桿腔[10],壓力油P1、P2,其特征在于該裝置由多功能閥和安裝在多功能閥端蓋上的機液伺服機構組成,氣液錘運行動作通過操縱機液伺服機構,使閥體[1]上的油口的閥芯[2]軸肩和軸脛配合實現,閥體[1]與錘桿腔裝于一個箱體中,其內部由通道相連。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氣液錘多功能伺服操縱裝置,其特征在于多功能閥由閥體[1],裝在閥體[1]的內腔內,并能在內腔內來回移動的閥芯[2],固定在閥體[1]兩端并構成閥體內腔的端蓋[11],端蓋[11]與閥體[1]內壁之間的密封圈[12]組成;沿閥體[1]水平方向的側面依次開了4個油口T1、P、A1、T2,在閥體[1]的每個油口與閥體中心線相垂直的同一截面內,開了4~10個大小相等、且均勻分布的油孔,...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唐中一,倪文波,寧先雄,石崇輝,朱友民,
申請(專利權)人:重慶大學,
類型:實用新型
國別省市:85[中國|重慶]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