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技術涉及汽車安全
,具體地說是ー種探測安全帶是否佩戴的機構。
技術介紹
目前,安全帶的佩戴檢測機構可以通過假鎖舌插入鎖扣而被避免佩戴安全帯。這樣,不僅使安全帶的佩戴檢測機構失去存在的意義,也造成了對乘員的安全隱患。因此,設計ー種能夠識別假鎖舌的探測安全帶是否佩戴的機構是至關重要的。
技術實現思路
本技術的目的是克服現有技術的不足,提供了一種能夠識別假鎖舌的探測安全帶是否佩戴的機構。為了達到上述目的,本技術設計了一種探測安全帶是否佩戴的機構,其特征在于線束的一端與線束接ロ連接,線束的另一端闖過傳感器外殼后與傳感器的輸出端連接,傳感器位于傳感器外殼的右下側,傳感器的輸入端與感應金屬片連接,傳感器外殼的下側設有卡扣。本技術同現有技術相比,采用帶有感應金屬片的傳感器檢測安全帶卷筒上的織帶厚度,根據織帶厚度判斷乘員是否佩戴安全帶,從而避免了以假鎖舌插入鎖扣而不佩戴安全帶的情況。附圖說明圖I為本技術的結構示意圖。圖2為本技術圖I的A處放大圖。參見圖I和圖2,I為線束接ロ ;2為線束;3為傳感器外殼;4為傳感器;5為感應金屬片;6為卡扣。具體實施方式現結合附圖對本技術做進ー步描述。參見圖I和圖2,本技術設計了一種探測安全帶是否佩戴的機構。線束2的一端與線束接ロ I連接,線束2的另一端闖過傳感器外殼3后與傳感器4的輸出端連接,傳感器4位于傳感器外殼3的右下側,傳感器4的輸入端與感應金屬片5連接,傳感器外殼3的下側設有卡扣6。本技術在工作時,采用卡扣6將本技術固定在安全帶卷收器上,線束接ロ I與電子控制単元ECU連接,感應金屬片5與織帶接觸。當織帶的厚度減少到一定程度 ...
【技術保護點】
一種探測安全帶是否佩戴的機構,其特征在于:線束(2)的一端與線束接口(1)連接,線束(2)的另一端闖過傳感器外殼(3)后與傳感器(4)的輸出端連接,傳感器(4)位于傳感器外殼(3)的右下側,傳感器(4)的輸入端與感應金屬片(5)連接,傳感器外殼(3)的下側設有卡扣(6)。
【技術特征摘要】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徐宵飛,倪軍衛,王越,
申請(專利權)人:上海天合汽車安全系統有限公司,
類型:實用新型
國別省市: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