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技術涉及一種路面冷再生機后車架。
技術介紹
現路面冷再生機的后車架的架體為三角形結構、其寬度窄、重量經、功能極少,且路面再生機在施工時由于重量輕,車架震動性巨大,給操作人員帶來身體上的危害,同時由于結構簡單整車的強度也不夠,工作下刀銑刨時,車身跳動厲害,使施工的效率降低,損失了部分的功率,影響了整車的功能。
技術實現思路
本技術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能夠使整車在銑刨工作時車架震動減小、車身跳 動減弱且整體強度高、具有多功能的路面冷再生機后車架。本技術的路面冷再生機后車架,包括通過連接板總成連接銑刨裝置的后車架體,所述后車架體的兩側分別連接長提升油缸和短提升油缸,所述后車架體整體為長方體型且在后車架體的尾部設有配重水箱;該配重水箱既起到了配重作用使整車得到平衡性,同時工作中也可以注滿水,施工中可隨時應用。為改變原后車架的單一功能結構,本技術在所述后車架體上設有用于暫儲維修備件的工具箱以及備用燃油箱。本技術在原有裝置的基礎上增加了配重水箱、燃油箱及工具箱,使車身架體部分重量大幅度增加,車身強度大幅度提高,從而平衡了整車銑刨部分的重量,避免了在銑刨工作時由于車架的強烈震動及車身的劇烈跳動所帶來的對整車的損壞及安全隱患,同時也使整車的性能得到了大幅度提高。附圖說明附圖I為本技術的結構示意圖。圖中1、配重水箱;2、工具箱;3、備用燃油箱;4、短提升油缸;5、連接板總成;6、長提升油缸;7、后車架體。具體實施方式如附圖所示,本技術的路面冷再生機后車架,其包括通過連接板總成5連接銑刨裝置的后車架體7,后車架體兩側分別連接長提升油缸6和短提升油缸4,本技術的后車架體7整體為長 ...
【技術保護點】
路面冷再生機后車架,包括通過連接板總成連接銑刨裝置的后車架體,所述后車架體的兩側分別連接長提升油缸和短提升油缸,其特征在于:所述后車架體整體為長方體型且在后車架體的尾部設有配重水箱。
【技術特征摘要】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呂家偉,
申請(專利權)人:馬鞍山市中方工程機械有限責任公司,
類型:實用新型
國別省市: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