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提供一種道閘機芯,包括主軸、傳動組件、安裝架、驅動電機,所述驅動電機連接于所述主軸并驅動所述主軸轉動,傳動組件包括螺桿、螺母、螺母套、傳動桿及連接件,所述螺桿及主軸安裝于所述安裝架并相對于所述安裝架轉動,所述螺母螺紋連接于所述螺桿,所述螺母套包覆于所述螺母外側所述連接件的一端固定連接于所述主軸,連接件的另一端轉動連接于所述傳動桿,所述傳動桿的一端轉動連接于所述螺母套,傳動桿的另一端轉動連接于所述連接件,所述螺桿垂直于所述主軸,所述螺母沿垂直于所述主軸的軸向的方向運動,所述連接件及所述傳動桿在垂直于所述主軸的軸向的平面內轉動。(*該技術在2022年保護過期,可自由使用*)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技術涉及一種道閘機芯。
技術介紹
道閘作為控制車輛及行人的裝置越來越得到廣泛的應用?,F有的道閘通常設有閘桿,道閘通過水平放置或抬升閘桿以阻擋或放行車輛或行人?,F有的道閘機芯通常設置蝸輪及蝸桿進行傳動,并通過設置減速箱進行減速。但是這種傳動方式結構復雜、傳動效率低、不利于檢修。
技術實現思路
為了克服上述現有技術的不足,本技術提供一種道閘機芯,包括主軸、傳動組 件、安裝架、驅動電機,所述驅動電機連接于所述主軸并驅動所述主軸轉動,傳動組件包括螺桿、螺母、螺母套、傳動桿及連接件,所述螺桿及主軸安裝于所述安裝架并相對于所述安裝架轉動,所述螺母螺紋連接于所述螺桿,所述螺母套包覆于所述螺母外側所述連接件的一端固定連接于所述主軸,連接件的另一端轉動連接于所述傳動桿,所述傳動桿的一端轉動連接于所述螺母套,傳動桿的另一端轉動連接于所述連接件,所述螺桿垂直于所述主軸,所述螺母沿垂直于所述主軸的軸向的方向運動,所述連接件及所述傳動桿在垂直于所述主軸的軸向的平面內轉動。本技術的進一步改進為,所述傳動組件的螺母套開設有安裝腔及連通于安裝腔及螺母套外部的通孔,所述安裝腔的側壁與所述螺母的外輪廓一致,螺母卡持固定于安裝腔中。本技術的進一步改進為,所述螺母設有內螺紋壁,所述通孔的側壁平齊于所述螺母的內螺紋壁。本技術的進一步改進為,所述螺母的通孔的側壁上開設有螺紋。本技術的進一步改進為,所述傳動組件設有樞軸,所述樞軸設有截面形狀為D型的凸緣,所述連接件設有兩個平行設置的片狀的連接部,所述連接部上開設有第一 D型孔,所述樞軸的凸緣卡持于所述連接件的第一 D型孔中本技術的進一步改進為,所述道閘機芯設有平衡組件,所述平衡組件包括緊固件、彈簧及安裝板,所述緊固件固定連接于主軸末端,所述彈性件的一端連接于緊固件,所述彈性件的另一端固定連接于所述安裝板。本技術的進一步改進為,所述安裝架包括安裝板、第一軸承蓋、設置于安裝板的第一軸承座,所述第一軸承座設有半圓形的第一凹面,所述第一軸承蓋對應所述第一軸承座的第一凹面設有半圓形的第一配合面,所述第一軸承蓋固定連接于所述第一軸承座形成第一軸孔,所述主軸穿設于第一軸孔中。本技術的進一步改進為,所述安裝架還設有第二軸承座、第二軸承蓋,所述第二軸承座設有半圓形的第二凹面,所述第二軸承蓋對應所述第二軸承座的第二凹面設有半圓形的第二配合面,所述第二軸承蓋固定連接于所述第二軸承座形成第二軸孔,所述螺桿穿設于第二軸孔中。本技術的進一步改進為,自所述第一軸承座的第一凹面開設有第一導槽,自所述第二軸承座的第二凹面開設有第二導槽。本技術的進一步改進為,所述道閘機芯還設有緩沖件及限位件,所述限位件固定連接于所述主軸,所述緩沖件安裝于安裝架并對應所述限位件設置。相較于現有技術,使用本實用 新型的道閘機芯時,驅動電機驅動螺桿轉動,螺母螺紋連接于螺桿。在螺桿驅動下,螺母帶動螺母套沿螺桿延伸方向移動,進而帶動轉動連接于螺母套的傳動桿。在傳動桿的拉動下,固定連接于主軸的連接件以主軸的軸心線為中心擺動,進而帶動主軸轉動。本技術的道閘機芯采用一體化的整體結構設計,內部結構簡單實用、壽命長,零部件數量少,材料后續加工少、易安裝。附圖說明圖I是本技術的道閘機芯的組裝示意圖。圖2是本技術的道閘機芯的分解示意圖。圖3是本技術的道閘機芯的安裝架的分解示意圖。圖4是本技術的道閘機芯的傳動組件的分解示意圖。具體實施方式以下結合附圖說明及具體實施方式對本技術進一步說明。請參閱圖I至圖4,本技術提供了一種道閘機芯10,包括主軸11、安裝架13、傳動組件15、平衡組件17、驅動電機19。所述傳動組件15安裝于安裝架13,所述傳動組件15連接于所述主軸11,所述傳動組件15在驅動電機19驅動下驅動所述主軸11轉動。所述平衡組件17連接于所述主軸11以平衡所述主軸11所受力矩。安裝架13包括安裝板130、設置于安裝板130的第一軸承座131及第二軸承座132、第一軸承蓋133、第二軸承蓋134。所述第一軸承座131設有半圓形的第一凹面1311,自上所述第一軸承座131的半圓形的第一凹面1311開設有第一導槽1313。所述第一軸承蓋133對應所述第一軸承座131的第一凹面1311設有半圓形的第一配合面1331,所述第一軸承蓋133固定連接于所述第一軸承座131形成第一軸孔135。所述第二軸承座132設有半圓形的第二凹面1321,自上所述第二軸承座132的半圓形的第二凹面1321開設有第二導槽(圖未示)。所述第二軸承蓋134對應所述第二軸承座132的第二凹面1321設有半圓形的第二配合面1341,所述第二軸承蓋134固定連接于所述第二軸承座132形成第二軸孔136。第一軸承座131及第二軸承座132—體成型于安裝板130。可以理解的是,第一導槽1313及第二導槽的形狀及尺寸可根據需要進行設置。在本實施例中,第一軸承蓋133、第二軸承蓋134分別通過螺釘固定連接于所述第一軸承座131、第二軸承座132。可以理解的是,第一軸承蓋133、第二軸承蓋134也可通過其他方式固定連接于所述第一軸承座131、第二軸承座132。所述第一軸承蓋133還設有第一定位條1335,所述第一軸承座131設有安裝槽(圖未示),所述第一軸承蓋133的第一定位條1335卡持于所述第一軸承座131的安裝槽(圖未示)中。傳動組件15包括螺桿151、螺母153、螺母套155、樞軸156、傳動桿157及連接件158。所述螺桿151開設有外螺紋,螺母153開設有內螺紋。所述螺桿151及主軸11安裝于所述安裝架13并相對于所述安裝架13轉動。本實施例中,所述主軸11設置于第一軸承座131及第一軸承蓋133之間的第一軸孔135中,所述螺桿151設置于第二軸承座132及第二軸承蓋134之間的第二軸孔136中。所述螺母153螺紋連接于所述螺桿151,所述螺母套155包覆于所述螺母153外側所述連接件158的一端固定連接于所述主軸11,連接件158的另一端轉動連接于所述傳動桿157,所述傳動桿157的一端轉動連接于所述螺母套155,傳動桿157的另一端轉動連接于所述連接件158,所述螺桿151垂直于所述主軸11,所述螺母153沿垂直于所述主軸11的軸向的方向運動,所述連接件158及所述傳動桿157在垂直于所述主軸11的軸向的平面內轉動。在本實施例中,驅動電機19設有驅動軸191,驅動軸191通過皮帶連接于螺桿151以驅動螺桿151轉動??梢岳斫獾氖?,驅動電機19可通過其他方式連接于所述螺桿151并驅動螺桿151進行轉動。在本實施例中,螺母套155開設有安裝腔(圖未示)及連通于安裝腔及螺母套155外部的通孔1551,所述安裝腔的側壁與所述螺母153的外輪廓一致,螺母 153卡持固定于安裝腔中。螺母153設有內螺紋壁,所述通孔1551的側壁平齊于所述螺母153的內螺紋壁,所述通孔1551的側壁上也開設有螺紋(圖未示)。使用螺母153連接于螺桿151時,螺母套155的通孔1551的側壁也螺紋連接于螺桿151。通過螺母套155設置螺桿151,保證螺母套155于螺桿151緊密連接,防止摩擦產生噪音。在本實施例中,連接件158設有兩個平行設置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一種道閘機芯,其特征在于:包括主軸、傳動組件、安裝架、驅動電機,所述驅動電機連接于所述主軸并驅動所述主軸轉動,傳動組件包括螺桿、螺母、螺母套、傳動桿及連接件,所述螺桿及主軸安裝于所述安裝架并相對于所述安裝架轉動,所述螺母螺紋連接于所述螺桿,所述螺母套包覆于所述螺母外側所述連接件的一端固定連接于所述主軸,連接件的另一端轉動連接于所述傳動桿,所述傳動桿的一端轉動連接于所述螺母套,傳動桿的另一端轉動連接于所述連接件,所述螺桿垂直于所述主軸,所述螺母沿垂直于所述主軸的軸向的方向運動,所述連接件及所述傳動桿在垂直于所述主軸的軸向的平面內轉動。
【技術特征摘要】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雷創權,
申請(專利權)人:深圳市宏創威機電設備有限公司,
類型:實用新型
國別省市: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