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公開了一種便攜式車輛攔阻桿,它包括可折疊支撐結構和攔阻桿;該支撐結構包括底座和???設于該底座上的支架及立柱,該立柱豎直設于該底座上;該支架由兩條平行的支桿組成,該支桿一端與該底座鉸接而可以一第一轉動軸為軸轉動而使該支桿與該底座折疊起來;該底座上設有用于限定該支桿位置的鎖銷;該攔阻桿一端與一機頭座鉸接而可以一第二轉動軸為軸轉動;該第二轉動軸一端設有操作手柄;該機頭座底部設有連接部,與該立柱的頂端采用可拆卸的方式連接固定。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便攜式車輛攔阻桿攜帶和操作方便,攔截效果好,并可以提高執法人員在設卡檢查中的安全性,同時可以適應不同路況,可以有效防止沖卡、逃逸的現象發生。(*該技術在2022年保護過期,可自由使用*)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技術涉及車輛通行攔阻裝置,特別涉及一種便攜式車輛攔阻桿。
技術介紹
目前由于汽車的數量逐年激增,在各個單位、居住區的門口乃至某些路段均設有車輛通行攔阻裝置,其可以攔截可疑車輛的進出或者使正常車輛有序出入。中國CN02225436. 6號專利公開了一種車輛出入口擋桿,它包括一個裝有控制單元的機箱和與傳動機構相連的連桿機構,以及由驅動裝置驅動升降的擋桿。連桿機構為裝于支架與主軸連接的正弦連桿機構。然而,在現今國家交通管理機關需要針對酒后駕駛進行不定點的檢查,頻繁的在不同道路設卡,而通常采用的做法是預先設置錐筒、標志牌等,設卡檢查點民警手持停車標志示意駕駛員停車檢查。由于需要頻繁設卡,攜帶和操作非常不便,同時攔截效果不佳,時有沖卡逃逸現象的發生,而有可能對于交通執法人員造成傷害。
技術實現思路
為了解決上述現有技術中的問題,本技術的目的是提供一種便攜式車輛攔阻桿,其攜帶和操作方便,攔截效果好,并可以提高執法人員在設卡檢查中的安全性。為實現上述目的,本技術采取以下技術方案一種便攜式車輛攔阻桿,它包括可折疊支撐結構和攔阻桿;該支撐結構包括底座和設于該底座上的支架及立柱,該立柱豎直設于該底座上;該支架由兩條平行的支桿組成,該支桿一端與該底座鉸接而可以一第一轉動軸為軸轉動而使該支桿與該底座折疊起來;該底座上設有用于限定該支桿位置的鎖銷;該攔阻桿一端與一機頭座鉸接而可以一第二轉動軸為軸轉動;該第二轉動軸一端設有操作手柄;該機頭座底部設有連接部,與該立柱的頂端采用可拆卸的方式連接固定。所述支桿遠離所述底座的一端之間設有固定梁和定位塊。所述定位塊上設有可限定所述支架在折疊后的位置的保護套。所述攔阻桿具有一第一桿體和一第二桿體,該第二桿體可以收縮至該第一桿體內。所述第二桿體位于所述第一桿體外部的部分設有LED警示燈,該警示燈相鄰位置設有停車標志。所述攔阻桿兩側設有紅白相間的反光條。所述機頭座位置設有控制所述攔阻桿升降的電動驅動裝置。所述攔阻桿靠近所述機頭座一端設有控制面板,該控制面板設有電源插孔及燈光控制按鈕,該電源插孔可以連接車載電源。所述連接部為一連接套,該連接套套合在所述立柱頂端,并通過一定位螺栓固定。所述第二轉動軸為一六角形鎖銷,所述操作手柄一端套在該六角形鎖銷上并通過一鎖緊螺栓固定。本技術的有益效果是本技術便攜式車輛攔阻桿攜帶和操作方便,攔截效果好,并可以提高執法人員在設卡檢查中的安全性,同時可以適應不同路況,可以有效防止沖卡、逃逸的現象發生。附圖說明圖I是本技術的結構示意圖。圖2是圖I中A向的示意圖。 圖3是本技術的支撐結構在展開時的示意圖。圖4是本技術的支撐結構在折疊時的示意圖。圖5是本技術的支撐結構在展開時且鎖銷未鎖定支桿位置時的立體結構示意圖。圖6是圖5中B向的結構示意圖。圖7是本技術的支撐結構在展開時鎖銷鎖定支桿位置時的示意圖。圖8是本技術的停車標志的示意圖。圖9是本技術的停車標志的側向視圖。圖10是本技術的使用狀態參考圖。附圖標號I :支撐結構;11 :底座;12 :支架;13 :立柱;111 :弟一轉動軸;121 :支桿;112 :鎖銷;14 :固定梁;15 :定位塊;151 :保護套;2 :攔阻桿;21 :弟一桿體;22 :弟_■桿體;221 :警示燈;23 :控制面板;24 :反光條;25 :停車標志:251 :夾子;3 :機頭座;31 :第二轉動軸;32 :連接部;33 :定位螺栓;4 :操作手柄;41 :鎖緊螺栓。具體實施方式以下將結合附圖說明本技術的結構和所欲達到的技術效果,但并非用以限制本技術。如圖I、圖2所示,本技術便攜式車輛攔阻桿包括可折疊支撐結構I和攔阻桿2。如圖3-7所示,該支撐結構I包括底座11和設于該底座上的支架12及立柱13。該立柱13豎直設于該底座11上。該支架12由兩條平行的支桿121組成,該支桿121 —端與該底座11鉸接而可以一第一轉動軸111為軸轉動而使該支桿121與該底座11折疊起來。該底座11上設有用于限定該支桿121位置的鎖銷112,鎖死后支架12與立柱13成90°角且不得翻折。該支桿121遠離該底座11的一端之間設有固定梁14以及定位塊15,該固定梁14與該定位塊15之間的距離適合執法車的車輪尺寸,這樣既可以連接固定兩個支桿,同時可以供執法車的車輪駛上,進而固定整個車輛攔阻桿的位置。該定位塊15上還可以設有保護套151,可在支架12折疊后套在立柱13的頂端進而限定支架12的位置。如圖I、圖2所示,該攔阻桿2 —端與一機頭座3鉸接而可以一第二轉動軸31為軸轉動。優選的,該攔阻桿2為可收縮式,而具有一第一桿體21和一第二桿體22,該第二桿體22可以收縮至該第一桿體21內。進一步的,該第二桿體22位于該第一桿體21外部的部分設有LED警示燈221。該攔阻桿2靠近該機頭座3 —端設有控制面板23,該控制面板23設有電源插孔及燈光控制按鈕,為LED警示燈221供電及提供對燈光閃光模式的控制。該電源插孔配置有彈簧型連接線,可接入車載電源供電。控制面板23可采用透明熱縮膜覆蓋密封,防止電路進水破壞電路。該第二轉動軸31在一端設有操作手柄4。該第二轉動軸31可以為一六角形鎖銷,該操作手柄4 一端套在該六角形鎖銷上并通過一鎖緊螺栓41固定。操作手柄4裝入機頭座3左右兩側均可以適應左右手不同人員的需要。該機頭座3底部設有連接部32,與該立柱13的頂端采用可拆卸的方式連接固定。例如,該連接部32可為一連接套,該連接套套合在該立柱頂端,而可以任意角度轉動,然后通過一定位螺栓33固定。如圖I、圖8及圖9所示,通常的,如現有的攔阻桿一樣,該攔阻桿兩側設有紅白相間的反光條24,還可以在該攔阻桿一側設有停車標志25,該停車標志背面設有夾子251,可以方便的夾設在攔阻桿上的任意位置。另外,可以在機頭座位置加裝電動驅動裝置(圖未示),也通過控制面板的電源插孔供電,來控制攔阻桿的升降,以避免執法人員立于路邊,降低其工作的危險性。如圖10所示,本技術便攜式車輛攔阻桿在使用時,取下可折疊支撐結構的彈力保護套,將支架的支桿放平,用腳將底座上的鎖銷分別鎖住兩個支桿。將可伸縮的攔阻桿通過機頭座下部的連接套裝入立柱頂端,旋緊定位螺栓。然后放下攔阻桿,拉出第二桿體,固定即可。然后,取彈簧型連接線,將插頭插入控制面板中的電源插孔中,連接汽車點煙器,即可為LED警示燈供電并選擇控制警示燈的閃光模式。最后將停車標志夾入攔阻桿靠近警示燈位置。本技術便攜式車輛攔阻桿使用攜帶方便,并且適合多種道路及場地應用。將支架插入汽車前輪位置,駕車駛上支架的固定梁與定位塊之間使支架固定,組裝好可伸縮攔阻桿即可實施對過往車輛及人員檢查。道路設卡時,可采用正向或側向固定法實施道路控制。當道路足夠寬時,可采用側向固定法,即車輪方向與固定梁的方向平行;當道路狹窄時,可采用正向固定法,即車輪方向與固定梁的方向垂直。權利要求1.一種便攜式車輛攔阻桿,其特征在于,它包括可折疊支撐結構和攔阻桿; 該支撐結構包括底座和設于該底座上的支架及立柱,該立柱豎直設于該底座上;該支架由兩條平行的支桿組成,該支桿一端與該底座鉸接而可以ー第一轉動軸為軸轉動而使該支桿與該底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一種便攜式車輛攔阻桿,其特征在于,它包括可折疊支撐結構和攔阻桿;該支撐結構包括底座和設于該底座上的支架及立柱,該立柱豎直設于該底座上;該支架由兩條平行的支桿組成,該支桿一端與該底座鉸接而可以一第一轉動軸為軸轉動而使該支桿與該底座折疊起來;該底座上設有用于限定該支桿位置的鎖銷;該攔阻桿一端與一機頭座鉸接而可以一第二轉動軸為軸轉動;該第二轉動軸一端設有操作手柄;該機頭座底部設有連接部,與該立柱的頂端采用可拆卸的方式連接固定。
【技術特征摘要】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陳峰,
申請(專利權)人:陳峰,
類型:實用新型
國別省市: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