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公開了一種邊坡生態恢復植被種植保障結構型式,包括由混凝土梁和混凝土板組成的種植框架,所述的混凝土梁和混凝土板之間通過連接件連接,混凝土梁通過錨桿固定在邊坡上,在混凝土板的內側設有將種植框架分割為多部分空間的塑料板。通過設置塑料板,使得種植框架內所填充的客土層在重力的作用下不易掉落、不被剝蝕,因此便于邊坡生態恢復;混凝土梁通過錨桿固定在邊坡上可以提高種植框架的穩定性;混凝土板通過連接件與混凝土梁連接可以進一步提高種植框架的穩定性。(*該技術在2022年保護過期,可自由使用*)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技術屬于邊坡生態恢復研究領域,涉及一種應用于邊坡生態恢復植被的結構,特別是一種新型的邊坡生態恢復植被種植保障結構型式。
技術介紹
隨著我國經濟的高速發展,公路、鐵路、礦山以及水利水電等工程建設也蓬勃發展起來。伴隨工程建設的發展,形成眾多裸露的邊坡,有的是開挖形成的高大陡峭、缺土少肥的邊坡、有的是填筑形成的貧瘠干旱的邊坡。從物質組成上來看,有土質邊坡,也有陡或緩的巖質邊坡,但總之這些邊坡普遍存在沖刷侵蝕、水土流失和淺層局部滑坡現象,邊坡植被在3到5年甚至更長的時間內都難以恢復。適當防護和植被恢復,將能夠防止崩塌、滑坡等地質災害發生,并能夠降低對生態環境的影響。邊坡生態恢復植被種植保障技術就是要解決如何保證植物種植到坡面并能長期、穩定生長的問題。邊坡生態恢復植被種植保障技術可分為四類直接型、掛網型、格子型和制成型。目前,邊坡生態恢復植被種植保障技術是邊坡生態恢復的關鍵問題。
技術實現思路
本技術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便于施工、穩定性高、景觀恢復快、使用壽命長、造價低以及便于后期維護保養的一種新型邊坡生態恢復植被種植保障結構型式。為了實現上述任務,本技術采取如下的技術解決方案一種邊坡生態恢復植被種植保障結構型式,其特征在于,包括由混凝土梁和混凝土板組成的種植框架,所述的混凝土梁和混凝土板之間通過連接件連接,混凝土梁通過錨桿固定在邊坡上,在混凝土板的內側設有將種植框架分割為多部分空間的塑料板。本技術的其他特點是所述的混凝土梁和混凝土板組成的框架為正方形。所述的框架內填充有客土層。所述的塑料板通過連接環扣固定連接在混凝土板上。 所述塑料板為有孔綠色注塑塑料片。本技術的邊坡生態恢復植被種植保障結構型式,通過設置塑料板,使得種植框架內所填充的客土層在重力的作用下不易掉落、不被剝蝕,利于邊坡植被恢復;混凝土梁通過錨桿固定在邊坡上可以提高種植框架的穩定性;混凝土板通過連接件與混凝土梁連接可以進一步提聞種植框架的穩定性。附圖說明圖I為本技術的立體結構示意圖;圖中的標記分別表示1、混凝土梁,2、錨桿,3、混凝土板,4、塑料板,5、客土層,6、連接件。圖2為混凝土梁與混凝土板連接件示意圖(圖I中的A處放大圖);其中圖(a)為主視圖。圖(b)為圖(a)的旋轉側視圖,圖中的標記分別表示7、連接板,8、螺母。圖3為混凝土板與塑料板通過卡扣連接示意圖(圖I中的B處放大圖),圖中的標記9表示連接環扣;以下結合附圖和實施例對本技術作進一步詳細說明。具體實施方式需要說明的是,以 下的實施例僅僅用于對本技術的理解,本技術不限于該實施例。如圖I所示,本實施例給出一種邊坡生態恢復的植被種植保障結構型式,包括由混凝土梁I和混凝土板3組成的種植框架,混凝土梁I和混凝土板3之間通過連接件6連接,混凝土梁I通過錨桿2固定在邊坡上,在混凝土板3的內側設有將種植框架分割為多部分空間的塑料板4。本實施例中,混凝土梁I與混凝土板3圍成正方形種植框架,塑料板4固定在混凝土板3上。混凝土梁I與混凝土板3的連接件6的結構如圖2所示,由連接板7和螺母8組成, 如圖3所示,混凝土板3與塑料板4的連接方式由連接環扣9實現,可將連接環扣9位于塑料板4的兩側并固定于混凝土板3內部,以保證混凝土板3與塑料板4連接緊固。將混凝土梁I通過錨桿2固定在邊坡上,其目的在于保證整個種植框架的穩定性,通過將混凝土梁I與混凝土板3連接,可以進一步提高整個種植框架的穩定性。設置塑料板4的目的在于使得種植槽內所填充的客土層5在重力的作用下不易掉落、不被剝蝕,利于邊坡生態恢復。在上述種植框架內填充客土層5以后便可以用來種植植物了,巖質邊坡與土質邊坡均可采用。具有上述結構型式的邊坡生態恢復種植保障框架內可以種植的植物種類包括灌木和草類,利于保持水土,景觀恢復快。因此,該結構型式適用于邊坡生態恢復植被種植保障。以上實施方式僅用于說明本技術,而并非對本技術的限制,有關
的普通技術人員,在不脫離本技術的精神和范圍的情況下,還可以做出各種變化和變型,因此所有等同的技術方案也屬于本技術的保護范圍。權利要求1.一種邊坡生態恢復植被種植保障結構型式,其特征在于,包括由混凝土梁(I)和混凝土板(3)組成的種植框架,所述的混凝土梁(I)和混凝土板(3)之間通過連接件(6)連接,混凝土梁(I)通過錨桿(2)固定在邊坡上,在混凝土板(3)的內側設有將種植框架分割為多部分空間的塑料板(4)。2.如權利要求I所述的邊坡生態恢復植被種植保障結構型式,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混凝土梁(I)和混凝土板(3 )組成的框架為正方形。3.如權利要求I所述的邊坡生態恢復植被種植保障結構型式,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種植框架內填充有客土層(5)。4.如權利要求I所述的邊坡生態恢復植被種植保障結構型式,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塑料板(4)通過連接環扣(9)固定連接在混凝土板(3)上。5.如權利要求I或4所述的邊坡生態恢復植被種植保障結構型式,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塑料板(4)為有孔綠色注塑塑料片。專利摘要本技術公開了一種邊坡生態恢復植被種植保障結構型式,包括由混凝土梁和混凝土板組成的種植框架,所述的混凝土梁和混凝土板之間通過連接件連接,混凝土梁通過錨桿固定在邊坡上,在混凝土板的內側設有將種植框架分割為多部分空間的塑料板。通過設置塑料板,使得種植框架內所填充的客土層在重力的作用下不易掉落、不被剝蝕,因此便于邊坡生態恢復;混凝土梁通過錨桿固定在邊坡上可以提高種植框架的穩定性;混凝土板通過連接件與混凝土梁連接可以進一步提高種植框架的穩定性。文檔編號A01G1/00GK202644547SQ2012203255公開日2013年1月2日 申請日期2012年7月6日 優先權日2012年7月6日專利技術者楊曉華, 毛正君, 王曉鐘, 晏長根, 張玉偉 申請人:長安大學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一種邊坡生態恢復植被種植保障結構型式,其特征在于,包括由混凝土梁(1)和混凝土板(3)組成的種植框架,所述的混凝土梁(1)和混凝土板(3)之間通過連接件(6)連接,混凝土梁(1)通過錨桿(2)固定在邊坡上,在混凝土板(3)的內側設有將種植框架分割為多部分空間的塑料板(4)。
【技術特征摘要】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楊曉華,毛正君,王曉鐘,晏長根,張玉偉,
申請(專利權)人:長安大學,
類型:實用新型
國別省市: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