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國外來華專利技術】本專利技術涉及對棒狀的坯件的兩個以上的部位進行擴徑的鐓鍛加工方法以及鐓鍛加工裝置。
技術介紹
一般來說,鐓鍛加工是通過對棒狀的坯件在軸向方向上沖壓,而對坯件的規定部進行擴徑的。在該鐓鍛加工中,如果在加工時坯件縱彎曲,則所獲得的產品(鐓鍛加工品)變得形狀不良(褶皺、夾層等),其作為產品的價值受損。于是,為了使之難以發生縱彎曲,一直以來已知下述的鐓鍛加工方法。 即,該方法如下。將坯件固定在固定模具,并且將坯件插通于設置在導向體上的插通孔而將坯件保持成縱彎曲阻止狀態。接著,通過一邊用沖頭在軸向方向上對坯件沖壓,一邊使導向體在沖頭的移動方向的相反方向上移動,從而對在導向體的前端部和固定模具之間露出的坯件的露出部進行擴徑(例如,參照專利文獻1以及2)。 專利文獻1日本特開昭48-62646號公報專利文獻2日本特開平9-253782號公報
技術實現思路
于是,在通過上述以往的鐓鍛加工方法對坯件的2個以上的部位分別進行擴徑時,一般認為首先對坯件的一個部位進行擴徑,然后將坯件翻轉,接下來對其余的部位進行擴徑,但是在該方法中,由于必須進行坯件的翻轉作業,所以存在加工所需要的工序增多的難點。 本專利技術是鑒于上述技術背景而完成的,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種能夠高效地對棒狀的坯件的至少2個部位進行擴徑的鐓鍛加工方法以及良好地適用于該加工方法的鐓鍛加工裝置。 本專利技術提供下面的技術方案。 (1)一種鐓鍛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 準備具有以彎曲阻止狀態插通保持棒狀的坯件的、在軸向方向貫通的插通孔的多個導向體, 將由固定模具所固定的坯件順次插通保持于所述多個導向體的各插通孔中, ...
【技術保護點】
一種鐓鍛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準備具有以縱彎曲阻止狀態插通保持棒狀的坯件的、在軸向方向貫通的插通孔的多個導向體,將由固定模具所固定的坯件順次插通保持于所述多個導向體的各插通孔中,接著,通過一邊由沖頭對坯件在軸向方向上 沖壓,一邊使所述多個導向體以相互緊貼的狀態一體地在沖頭的移動方向的相反方向上移動,從而對在所述多個導向體中的、配置在最前側的第一導向體和固定模具之間露出的坯件的第一露出部進行擴徑,并且在第一導向體的移動結束后,通過使在所述多個導向體 中配置在第一導向體的后側的第二導向體在沖頭的移動方向的相反方向上相對于第一導向體相對移動,從而對在第二導向體和第一導向體之間露出的坯件的第二露出部進行擴徑。
【技術特征摘要】
【國外來華專利技術】JP 2005-1-31 024178/2005;US 2005-2-4 60/649,5471.一種鐓鍛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準備具有以縱彎曲阻止狀態插通保持棒狀的坯件的、在軸向方向貫通的插通孔的多個導向體,將由固定模具所固定的坯件順次插通保持于所述多個導向體的各插通孔中,接著,通過一邊由沖頭對坯件在軸向方向上沖壓,一邊使所述多個導向體以相互緊貼的狀態一體地在沖頭的移動方向的相反方向上移動,從而對在所述多個導向體中的、配置在最前側的第一導向體和固定模具之間露出的坯件的第一露出部進行擴徑,并且在第一導向體的移動結束后,通過使在所述多個導向體中配置在第一導向體的后側的第二導向體在沖頭的移動方向的相反方向上相對于第一導向體相對移動,從而對在第二導向體和第一導向體之間露出的坯件的第二露出部進行擴徑。2.根據權利要求1所記載的鐓鍛加工方法,其中,在無限制的狀態下對坯件的第一露出部進行擴徑的情況下,將沖頭的從開始移動時的平均移動速度設為P,將第一導向體的從開始移動時的平均移動速度設為G,將鐓鍛加工前的坯件的按剖面面積的縱彎曲臨界長度設為Xo,將通過第一露出部的擴徑所形成的擴徑部的按剖面面積的縱彎曲臨界長度設為X1,將第一導向體和固定模具之間的初始間隙設為X(其中,0≤X≤Xo),將從沖頭開始移動時到第一導向體開始移動時為止的時間延遲設為to(其中,0≤to),將所述擴徑部所需的鐓鍛加工前的坯件的長度設為lo,將從沖頭開始移動時的鐓鍛加工時間設為T,當to<T時,G滿足0≤G≤P(X1-X)/(lo-X1-Pto)的關系式。3.根據權利要求1所記載的鐓鍛加工方法,其中,在對坯件的第一露出部在設置于固定模具的成形凹部內進行擴徑的情況下,將沖頭的從開始移動時的平均移動速度設為P,將第一導向體的從開始移動時的平均移動速度設為G,將鐓鍛加工前的坯件的按剖面面積的縱彎曲臨界長度設為Xo,將第一導向體的前端部和成形凹部的底部之間的初始間隙設為X(其中,0≤X≤Xo),將通過第一露出部的擴徑所形成的擴徑部所需的鐓鍛加工前的坯件的長度設為Lo,將根據所述擴徑部的設計體積求得的、沖頭的前端部相對于成形凹部底部的停止位置設為Xp,將由設計確定的第一導向體的前端部相對于成形凹部底部的停止位置設為Xg,將從沖頭開始移動時到第一導向體開始移動時為止的時間延遲設為to(其中,0≤to),這時,G滿足G=P(Xg-X)/(Lo-Xp-Pto)的式子。4.根據權利要求1所記載的鐓鍛加工方法,其中,所述多個導向體中的至少第一導向體,可由縱剖其插通孔的分割面分割為多個。5.根據權利要求1所記載的鐓鍛加工方法,其中,坯件由圓棒狀的軋制件構成。6.根據權利要求5所記載的鐓鍛加工方法,其中,軋制件是鑄造軋制件。7.根據權利要求5所記載的鐓鍛加工方法,其中,軋制件是連續鑄造軋制件。8.根據權利要求5所記載的鐓鍛加工方法,其中,在所述多個導向體的各插通孔的圓周表面或者/以及坯件的表面上附著有潤滑劑的狀態下,對坯件的第一露出部和第二露出部進行擴徑。9.根據權利要求1所記載的鐓鍛加工方法,其中,在對坯件上的、與第一導向體的前端部相對應的部位局部地進行加熱的狀態下,對坯件的第一露出部進行擴徑。10.根據權利要求9所記載的鐓鍛加工方法,其中,通過感應加熱裝置對坯件上的、與第一導向體的前端部相對應的部位局部地進行感應加熱。11.根據權利要求9所記載的鐓鍛加工方法,其中,通過由感應加熱裝置對第一導向體的前端部局部地進行感應加熱,從而對坯件上的、與第一導向體的前端部相對應的部位局部地進行加熱。12.根據權利要求9所記載的鐓鍛加工方法,其中,將坯件上的、與第一導向體的前端部相對應的部位局部地加熱至半熔融狀態。13.根據權利要求9所記載的鐓鍛加工方法,其中,在通過冷卻裝置對坯件上的、與第一導向體的比前端部更靠后側的部位相對應的部位局部地進行冷卻的狀態下,對坯件的第一露出部進行擴徑。14.根據權利要求1所記載的鐓鍛加工方法,其中,在對坯件上的、與第二導向體的前端部相對應的部位局部地進行加熱的狀態下,對坯件的第二露出部進行擴徑。15.根據權利要求14所記載的鐓鍛加工方法,其中,通過感應加熱裝置對坯件上的、與第二導向體的前端部相對應的部位局部地進行感應加熱。16.根據權利要求14所記載的鐓鍛加工方法,其中,通過由感應加熱裝置對第二導向體的前端部局部地進行感應加熱,從而對坯件上的、與第二導向體的前端部相對應的部位局部地進行加熱。17.根據權利要求14所記載的鐓鍛加工方法,其中,將坯件上的、與第二導向體的前端部相對應的部位局部地加熱至半熔融狀態。18.根據權利要求14所記載的鐓鍛加工方法,其中,在通過冷卻裝置對坯件上的、與第二導向體的比前端部更靠后側的部位相對應的部位局部地進行冷卻的狀態下,對坯件的第二露出部進行擴徑。19.一種通過權利要求1所記載的鐓鍛加工方法而獲得的鐓鍛加工品。20.一種鐓鍛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準備多個一側部用導向體,其具有以縱彎曲阻止狀態插通保持棒狀的坯件的軸向方向兩側部中的一側部的、在軸向方向上貫通的插通孔,而且相互在軸向方向上并列配置;具有以縱彎曲阻止狀態插通保持坯件的另一側部的、在軸向方向上貫通的插通孔的至少一個另一側部用導向體;對坯件的一側部在軸向方向沖壓的一側部用沖頭;和對坯件的另一側部在軸向方向沖壓的另一側部用沖頭;將在坯件的軸向方向中間部固定于固定模具的坯件的一側部順次插通保持在所述多個一側部用導向體的各插通孔內,并且將坯件的另一側部插通保持在另一側部用導向體的插通孔內,接著,通過一邊由一側部用沖頭對坯件的一側部在軸向方向上沖壓,一邊使所述多個一側部用導向體以相互緊貼的狀態一體地在一側部用沖頭的移動方向的相反方向上移動,從而對在所述多個一側部用導向體中配置在最前側的第一導向體和固定模具之間露出的坯件的第一露出部進行擴徑,并且在第一導向體的移動結束后,通過使在所述多個一側部用導向體中配置在第一導向體的后側的第二導向體在一側部用沖頭的移動方向的相反方向上相對于第一導向體相對移動,從而對在第二導向體和第一導向體之間露出的坯件的第二露出部進行擴徑,進而,在通過一側部用沖頭對坯件的一側部沖壓的同時,通過一邊由另一側部用沖頭對坯件的另一側部在軸向方向上沖壓,一邊使另一側部用導向體在另一側部用沖頭的移動方向的相反方向上移動,從而對在另一側部用導向體和固定模具之間露出的坯件的第三露出部進行擴徑。21.根據權利要求20所記載的鐓鍛加工方法,其中,在對坯件的第一露出部在無限制的狀態下進行擴徑的情況下,將一側部用沖頭的從開始移動時的平均移動速度設為P,將第一導向體的從開始移動時的平均移動速度設為G,將鐓鍛加工前的坯件的按剖面面積的縱彎曲臨界長度設為Xo,將通過第一露出部的擴徑所形成的擴徑部的按剖面面積的縱彎曲臨界長度設為X1,將第一導向體和固定模具之間的初始間隙設為X(其中,0≤X≤Xo),將從一側部用沖頭開始移動時到第一導向體開始移動時為止的時間延遲設為to(其中,0≤to),將所述擴徑部所需的鐓鍛加工前的坯件的長度設為lo,將從一側部用沖頭開始移動時的鐓鍛加工時間設為T,當to<T時,G滿足0≤G≤P(X1-X)/(lo-X1-Pto)的關系式。22.根據權利要求20所記載的鐓鍛加工方法,其中,在對坯件的第一露出部在設置于固定模具的成形凹部內進擴徑的情況下,將一側部用沖頭的從開始移動時的平均移動速度設為P,將第一導向體的從開始移動時的平均移動速度設為G,將鐓鍛加工前的坯件的按剖面面積的縱彎曲臨界長度設為Xo,將第一導向體的前端部和成形凹部的底部之間的初始間隙設為X(其中,0≤X≤Xo),將通過第一露出部的擴徑所形成的擴徑部所需的鐓鍛加工前的坯件的長度設為Lo,將根據所述擴徑部的設計體積求得的、一側部用沖頭的前端部相對于成形凹部底部的停止位置設為Xp,將由設計確定的...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