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公開了一種液壓式柴油增壓缸液壓油與柴油分離結構,涉及增壓缸技術領域;它包括液壓缸體,液壓缸體內設置有液壓油工作腔與兩柴油工作腔,所述液壓油工作腔內設置有一活塞,活塞上對稱的連接著兩活塞桿,所述兩柴油工作腔分別設置于兩活塞桿頂端位置,所述兩活塞桿的桿體與液壓缸體的內壁之間還分別設置有一隔離腔,隔離腔設在液壓油工作腔與柴油工作腔之間,且靠近于隔離腔的活塞桿上還設置有緊貼著液壓缸體內壁的密封裝置;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的有益效果是: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為HXN5新型內燃機車噴油器試驗臺專用配套使用,其結構緊湊,增壓比高,往復工作提高工作效率,有效防止了液壓油與柴油混油的發生,保證了產品使用性能。(*該技術在2022年保護過期,可自由使用*)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液壓式柴油增壓缸液壓油與柴油分離結構
本技術涉及增壓缸
,更具體的說,本技術涉及液壓式柴油增壓缸液壓油與柴油分離結構。背景技木增壓缸是氣動液壓領域常用的部件,它是ー種能將輸入壓力變換并以較高壓カ輸出的液壓元件,它依靠作用于活塞上的壓カ形成推力,從而由活塞的伸縮控制輸出的壓力。 在原有的增壓缸結構中,工作介質與增壓介質均為液壓油,因此不必擔心兩個工作腔發生混油的現象,現如今,出現了工作介質與增壓介質為不同種類的液壓油的增壓缸,這就需要采用分離的設計,防止兩種不同種類的液壓油出現混油的情況。
技術實現思路
本技術的目的在于有效克服上述技術的不足,提供ー種能有效防止液壓油與柴油發生混油現象的液壓式柴油增壓缸液壓油與柴油分離結構。本技術的技術方案是這樣實現的它包括液壓缸體,液壓缸體內設置有液壓油工作腔與兩柴油工作腔,所述液壓油工作腔內設置有ー活塞,活塞上対稱的連接著兩活塞桿,所述兩柴油工作腔分別設置于兩活塞桿頂端位置,其改進之處所述兩活塞桿的桿體與液壓缸體的內壁之間還分別設置有ー隔離腔,隔離腔設在液壓油工作腔與柴油工作腔之間,且靠近于隔離腔的活塞桿上還設置有緊貼著液壓缸體內壁的密封裝置;優選的,所述密封裝置為密封環與斯特封;優選的,所述兩活塞桿的頂端上設有密封環與斯特封,所述密封環與斯特封緊貼在液壓缸體的內壁上;優選的,所述液壓油工作腔連有液壓油入口,所述柴油工作腔連接柴油出ロ ;優選的,所述液壓缸體上還包括一缸蓋,缸蓋與液壓缸體之間設有密封圈;優選的,所述缸蓋與活塞之間設有斯特封與密封環。本技術的有益效果在于本技術采用分離結構設計,増加了一個隔離腔,隔離腔設在液壓油工作腔與柴油工作腔之間,且靠近于隔離腔的活塞桿上還設置有緊貼著液壓缸體內壁的密封裝置,其密封性能良好,有效的防止了液壓油與柴油發生混油現象;液壓油工作腔中的液壓油實現對柴油工作腔內的柴油的增壓過程,使得柴油工作腔內的柴油增壓到指定的壓力,后經噴油器進行瞬間噴射,由于密封性能好,液壓油與柴油分離結構合理,使得柴油的壓カ較大,柴油則呈霧狀噴出,從而保證了噴射出的霧狀柴油能夠瞬間被點燃,進而增加了柴油的燃燒率,提高液壓缸的工作概率;另外,本技術為HXN5新型內燃機車噴油器試驗臺專用配套使用,其結構緊湊,增壓比高,往復工作提高工作效率,有效防止了液壓油與柴油混油的發生,保證了產品使用性能,活塞部分采用整體結構,保證了加工精度要求。附圖說明圖I為本技術的半剖示意圖;圖2為圖I中A處的局部放大圖。具體實施方式以下結合附圖和實施例對本技術作進ー步的描述。參照圖I所示,本技術掲示了一種液壓式柴油增壓缸液壓油與柴油分離結 構,它包括液壓缸體1,液壓缸體I內設置有液壓油工作腔2與兩柴油工作腔31、32,液壓油工作腔2內設置有ー活塞4,活塞4上対稱的連接著兩活塞桿51、52,柴油工作腔31設置于活塞桿51頂端位置,柴油工作腔32設置于活塞桿52頂端位置,其中,所述活塞桿51的桿體與液壓缸體I的內壁之間還設置有隔尚腔61,活塞桿52的桿體與液壓缸體I的內壁之間還設置有隔離腔62,隔離腔61設在液壓油工作腔2與柴油工作腔31之間,隔離腔62設在液壓油工作腔2與柴油工作腔32之間;參照圖I并結合圖2所示,隔離腔61兩側的活塞桿51上還分別設置有緊貼著液壓缸體I內壁的密封環7與斯特封8,隔離腔62兩側的活塞桿52上還分別設置有緊貼著液壓缸體I內壁的密封環7與斯特封8 ;活塞桿51的頂端上設有密封環71與斯特封81,活塞桿52的頂端上設有密封環71與斯特封81,密封環71與斯特封81緊貼在液壓缸體I的內壁上。上述結構中,液壓油工作腔2連有液壓油入口 10,柴油工作腔2連接柴油出口 11,液壓缸體I上還包括ー缸蓋12,缸蓋12與液壓缸體I之間設有密封圈9,缸蓋12與活塞4之間設有斯特封80與密封環70。本技術為HXN5新型內燃機車噴油器試驗臺專用配套使用,其結構緊湊,增壓比高,往復工作提高工作效率,有效防止了液壓油與柴油混油的發生,保證了產品使用性能,活塞部分采用整體結構,保證了加工精度要求。以上所描述的僅為本技術的較佳實施例,上述具體實施例不是對本技術的限制。在本技術的技術思想范疇內,可以出現各種變形及修改,凡本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根據以上描述所做的潤飾、修改或等同替換,均屬于本技術所保護的范圍。權利要求1.一種液壓式柴油增壓缸液壓油與柴油分離結構,它包括液壓缸體,液壓缸體內設置有液壓油工作腔與兩柴油工作腔,所述液壓油工作腔內設置有ー活塞,活塞上対稱的連接著兩活塞桿,所述兩柴油工作腔分別設置于兩活塞桿頂端位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兩活塞桿的桿體與液壓缸體的內壁之間還分別設置有ー隔離腔,隔離腔設在液壓油工作腔與柴油エ作腔之間,且靠近于隔離腔的活塞桿上還設置有緊貼著液壓缸體內壁的密封裝置。2.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液壓式柴油增壓缸液壓油與柴油分離結構,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封裝置為密封環與斯特封。3.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液壓式柴油增壓缸液壓油與柴油分離結構,其特征在于所述兩活塞桿的頂端上設有密封環與斯特封,所述密封環與斯特封緊貼在液壓缸體的內壁上。4.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液壓式柴油增壓缸液壓油與柴油分離結構,其特征在于所 述液壓油工作腔連有液壓油入ロ,所述柴油工作腔連接柴油出ロ。5.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液壓式柴油增壓缸液壓油與柴油分離結構,其特征在于所述液壓缸體上還包括一缸蓋,缸蓋與液壓缸體之間設有密封圈。6.根據權利要求5所述的液壓式柴油增壓缸液壓油與柴油分離結構,其特征在于所述缸蓋與活塞之間設有斯特封與密封環。專利摘要本技術公開了一種液壓式柴油增壓缸液壓油與柴油分離結構,涉及增壓缸
;它包括液壓缸體,液壓缸體內設置有液壓油工作腔與兩柴油工作腔,所述液壓油工作腔內設置有一活塞,活塞上對稱的連接著兩活塞桿,所述兩柴油工作腔分別設置于兩活塞桿頂端位置,所述兩活塞桿的桿體與液壓缸體的內壁之間還分別設置有一隔離腔,隔離腔設在液壓油工作腔與柴油工作腔之間,且靠近于隔離腔的活塞桿上還設置有緊貼著液壓缸體內壁的密封裝置;本技術的有益效果是本技術為HXN5新型內燃機車噴油器試驗臺專用配套使用,其結構緊湊,增壓比高,往復工作提高工作效率,有效防止了液壓油與柴油混油的發生,保證了產品使用性能。文檔編號F15B15/20GK202646231SQ20122022741公開日2013年1月2日 申請日期2012年5月18日 優先權日2012年5月18日專利技術者魯海石, 宛銳, 陳素娟 申請人:撫順天寶重工液壓制造有限公司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一種液壓式柴油增壓缸液壓油與柴油分離結構,它包括液壓缸體,液壓缸體內設置有液壓油工作腔與兩柴油工作腔,所述液壓油工作腔內設置有一活塞,活塞上對稱的連接著兩活塞桿,所述兩柴油工作腔分別設置于兩活塞桿頂端位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兩活塞桿的桿體與液壓缸體的內壁之間還分別設置有一隔離腔,隔離腔設在液壓油工作腔與柴油工作腔之間,且靠近于隔離腔的活塞桿上還設置有緊貼著液壓缸體內壁的密封裝置。
【技術特征摘要】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魯海石,宛銳,陳素娟,
申請(專利權)人:撫順天寶重工液壓制造有限公司,
類型:實用新型
國別省市: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