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氣流干燥機的強化裝置,用以對進入干燥機的濕物料進行分散,包括干燥塔和驅動裝置,還包括轉盤,該轉盤開設有通風孔,所述轉盤容置于干燥塔內,通過所述驅動裝置驅動旋轉。所述轉盤上開設的通風孔,使粗顆粒濕物料無法降到所述干燥塔底部,避免產生堵塞。該氣流干燥機的強化裝置解決了常規的粉碎刀擊碎濕物料時粗物料降到干燥塔底部,堵死進風口,需停產清理的問題。如此,大大提高了生產率。該裝置廣泛應用于化工設備領域中用到的氣流干燥機。(*該技術在2022年保護過期,可自由使用*)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技術涉及化工設備領域中用到的氣流干燥機,尤其涉及一種氣流干燥機的強化裝置。
技術介紹
氣流干燥機在干燥濕物料的過程中,對濕物料的分散是極為重要的一個環節。如何保證高效率的分散濕物料一直是人們所渴望解決的問題。請參閱圖I,現有一種能分散濕物料的氣流干燥機的的強化裝置包括電機I、轉軸2及粉碎刀3。所述粉碎刀3設置在物料進口 4處,通過轉軸2與電機I連接。利用該強化裝置的粉碎刀3擊碎物料,存在的缺陷是粉碎過程中部分濕物料容易降落至該強化裝置底部,堵死進 風口 5,導致風量減少,仍然需停產清理,影響生產效率。
技術實現思路
鑒于以上所述,本技術提供一種提高生產效率的氣流干燥機的強化裝置。一種氣流干燥機的強化裝置,包括干燥塔和驅動裝置,其特征在于還包括轉盤,該轉盤開設有通風孔,所述轉盤容置于干燥塔內,通過所述驅動裝置驅動旋轉。優選地,所述驅動裝置包括電機以及傳動桿,所述傳動桿一端與所述電機連接,另一端固接所述轉盤。優選地,所述驅動裝置還包括減速器,所述電機與減速器配合使得電機的輸出的轉速通過減速器調節,該減速器連接傳動桿的一端,傳動桿的另一端固接所述轉盤。優選地,所述轉盤開設有連接孔,該連接孔供所述傳動桿的端部穿入并固定連接。優選地,所述連接孔開設在轉盤的中心。優選地,所述通風孔包括兩個端面孔與連接兩個端面孔的連通孔,所述兩端面孔從端面處的直徑至連接至連通孔處的直徑逐漸減小。優選地,所述通風孔為圓孔或方形孔。優選地,所述轉盤為圓盤。優選地,干燥塔包括進風段和塔膛段,進風段具有進風端與出風端,出風端與塔膛段連接,塔膛段以供收容并分散濕物料,塔膛段的末端開設有出風口,以供進入塔膛段的空氣及分散后的濕物料風干后散出。優選地,所述塔膛段的外側連接有進料道,進料道設置在塔膛段與進風段連接的一端的外側且與塔膛段內部連通,以供物料送入塔膛段內。相較現有技術,本技術氣流干燥機的強化裝置通過所述轉盤上開設的通風孔,使粗顆粒濕物料無法降到所述干燥塔底部,避免產生堵塞。該氣流干燥機的強化裝置解決了常規的粉碎刀擊碎濕物料時粗物料降到干燥塔底部,堵死進風口,需停產清理的問題。如此,大大提高了生產率。附圖說明圖I是現有氣流干燥機的強化裝置結構示意圖;圖2是本技術較佳實施例的氣流干燥機的強化裝置結構示意圖;圖3是本技術較佳實施例的氣流干燥機的強化裝置的轉盤結構示意圖;圖4是圖3所示的轉盤的通風孔放大剖視圖。具體實施方式為詳細說明本技術的
技術實現思路
、構造特征、所實現目的及效果,以下結合實施方式并配合附圖詳予說明。請參閱圖2,本技術較佳實施例的氣流干燥機的強化裝置100,用以對進入氣流干燥機的濕物料進行分散,包括干燥塔10、驅動裝置20及轉盤30。所述轉盤30容置于干燥塔10內,通過所述驅動裝置20驅動旋轉。所述干燥塔10為中空筒管,大致呈“L”形。干燥塔10包括進風段11和塔膛段13。進風段11具有進風端112與出風端114。出風端114與塔膛段13連接。本實施例中,進風段11包括水平段113、與水平段113垂直的垂直段115、以及將水平段113與垂直段115通過弧形過渡連接的第一連接段117,其中進風端112位于水平段113的端部,出風端114位于垂直段115的端部。塔膛段13以供收容并分散濕物料。塔膛段13的外側連接有進料道14。進料道14設置在塔膛段13與進風段11連接的一端的外側且與塔膛段13內部連通,以供物料送入塔膛段13內。塔膛段13的末端開設有出風口 132,以供進入塔膛段13的熱風及分散后的濕物料風干后散出。本實施例中,塔膛段13包括塔膛底段131、塔膛頂段133以及將塔膛底段131、塔膛頂段133連接的第二連接段135。塔膛底段131較塔膛頂段133的直徑小,第二連接段135呈喇叭狀。所述進料道14設置在塔膛底段131的外側。所述出風口 132開設在塔膛頂段133的端部。可以理解,塔膛段13可以為其他形狀,如滾筒狀。所述驅動裝置20用于驅動所述轉盤30旋轉,驅動裝置20包括電機22、減速器24以及傳動桿26。所述電機22設置于干燥塔10 —側,電機20與減速器24配合,使得電機22的輸出的轉速通過減速器24調節。減速器24連接傳動桿26的一端,可帶動傳動桿26旋轉。傳動桿26伸入至干燥塔10內,且傳動桿26的另一端固接所述轉盤30。從而傳動桿26旋轉可帶動轉盤30旋轉。本實施例中,傳動桿26為直條桿,其從第一連接段117外側伸入延伸至垂直段115的出風端114,且傳動桿26位于垂直段115的軸心位置。請結合參閱圖3及圖4,所述轉盤30用于帶動物料分散。本實施例中,所述轉盤30為圓盤,該圓盤的直徑與進風段11的出風端114內徑相當,可與出風端114同軸心地收容在出風端114內。轉盤30的底部連接傳動桿26,可在傳動桿26的作用下帶動轉盤在出風端144旋轉。所述轉盤30開設有連接孔32以及通風孔34。連接孔32開設在轉盤30的中心,供所述傳動桿26的端部穿入并固定連接。若干所述通風孔34離散地開設在轉盤30上,以供風吹過。本實施例中,若干所述通風孔34呈光源的若干光線向外發散狀分布。所述通風孔34可為圓孔或方形孔,或者其他形狀的孔結構。作為優先方案,本實施例中所述通風孔34呈兩錐形孔通過圓柱孔連接結構。所述通風孔34包括兩個端面孔342與連接兩個端面孔342的連通孔344。所述兩端面孔342從端面處的直徑至連接至連通孔344處的直徑逐漸減小。可為圓錐形孔或方錐形孔。連通孔344連通兩個端面孔342,可為圓柱形孔或者方形孔。如此,通過端面孔342便于從進風端112進來的風容易通過,且轉盤30上較大的濕物料不易從所述連通孔344落下,而是落在該轉盤30上。轉盤30的較大的濕物料則隨著轉盤30的旋轉產生的離心力飛出并撞擊到所述干燥塔10的塔膛段13的內壁從而進一步分散開。應用所述氣流干燥機的強化裝置100時,啟動電機20后通過減速器24與傳動桿26帶動所述轉盤30旋轉。氣流干燥機的鼓風裝置(圖未示)為所述干燥塔輸入風力。所述干燥塔10的進風端112輸入大量的風并從出風端114輸出。當濕物料從所述進料道14進入所述干燥塔10的塔膛段13并降落到該轉盤30后,較細的濕物料在風力的作用下被吹散,而較粗的物料由于轉盤30旋轉產生的離心力被拋向所述筒管的內壁,撞擊塔膛段13內壁而被擊碎分散。所述氣流干燥機的強化裝置100通過設置所述轉盤30,該轉盤30上開設的通風孔34起到對物料過篩的作用,使得濕物料達到熱風量干燥的粒度,粗顆粒濕物料無法降到 所述干燥塔10底部,避免產生堵塞。該氣流干燥機的強化裝置100解決了常規的粉碎刀擊碎物料時粗物料容易降到干燥塔底部,堵死進風口,需停產清理的問題。如此,大大提高了生產率。可以理解,所述減速器24可以省略,直接通過電機22對傳動桿26傳動。以上所述僅為本技術的優選實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技術的專利范圍,凡是利用本技術說明書及附圖內容所作的等效結構變換,或直接或間接運用在其他相關的
,均同理包括在本技術的專利保護范圍內。權利要求1.一種氣流干燥機的強化裝置,包括干燥塔和驅動裝置,其特征在于還包括轉盤,該轉盤開設有通風孔,所述轉盤容置于干燥塔內,通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一種氣流干燥機的強化裝置,包括干燥塔和驅動裝置,其特征在于:還包括轉盤,該轉盤開設有通風孔,所述轉盤容置于干燥塔內,通過所述驅動裝置驅動旋轉。
【技術特征摘要】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劉文桂,林英光,趙國法,
申請(專利權)人:肇慶市金三江化工有限公司,
類型:實用新型
國別省市: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