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技術保護點】
一種公路土質邊坡水毀防治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驟:A1、打樁:在坡面上從上往下打樁,采用柳樹或刺槐樁,打入坡面土層以下深度L1為30?50?cm,坡面土層以上高度L2為20?40?cm,樁的密度在坡面等高線方向為每3m一個,在坡面方向每排樁的距離L取決于坡面的坡度,用公式L=1/(2sina)?m計算,a為坡面與水平面的夾角;A2、在坡面地面以下2?3?cm處植入灌木種子;A3、在坡面上均勻鋪設當地農作物秸稈;鋪設厚度為10?15cm,秸稈在鋪設之前扎成直徑為5?10cm捆狀;A4、掛網:秸稈之上掛網,掛網的目的是保護植物秸稈,防止在水流或人為條件下的損失,網的材料可以為鐵絲網或尼龍網,?網眼尺寸3?6cm,結網材料粗細以3?6mm。
【技術特征摘要】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王貴榮,趙曉光,張勇,金大瑞,譚晨曦,
申請(專利權)人:西安科技大學,
類型:發明
國別省市: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