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公開了一種冷卻系統的恒壓供液裝置,包括儲液罐、低溫設備和液泵,儲液罐、低溫設備和液泵通過管道連接成回路,儲液罐的輸入管道上還連接有補液罐,儲液罐和補液罐之間設有自動補液機構,補液罐上設有恒壓自動控制機構,補液罐能給儲液罐自動補液,同時補液罐上的恒壓自動控制機構能保障整個冷卻系統內的穩定的壓力,因此,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具有帶有恒壓自動控制結構和自動補液結構,能保障整個系統恒定的壓力,能為儲液罐自動補給液體的有益效果。(*該技術在2022年保護過期,可自由使用*)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技術涉及ー種冷卻系統供液裝置,尤其涉及ー種冷卻系統的恒壓供液裝置。
技術介紹
目前,在航天領域或者半導體行業,很多試驗設備需要在低溫環境下才能使用,試驗設備需要連接有冷卻系統,常見的低溫冷卻系統包括ー個儲液罐,儲液罐內存儲有液氮,儲液缸通過管道與試驗設備連接構成回路,整個回路中還連接有液泵,通過壓泵把液氮從儲液罐中汲取輸送經過試驗設備,從而保證試驗設備的低溫的工作環境,在循環過程中液氮的含量會逐漸減少,因此需要給儲液罐補充液氮,現在通常都是儲液罐上連接有進液閥門,通過手動調節給儲液罐補給液氮,但是手動調節進液閥門很難控制補給量,同時補給的·時間很難控制;另一方面有的冷卻系統為了保證穩定的低溫,整個循環系統中需要保持一個穩定的壓カ,但是一般的儲液罐很難保證恒定的壓カ。中國專利授權公告號CN201220915Y,授權公告日2009年4月15日,公開了ー種可提高穩定可靠性的供液裝置,其具有一裝有液體的儲液罐、一設置在儲液罐中的汲液管道、一汲取儲液罐中液體的汲液模塊和一供應汲液模塊所汲取的液體的供液管道,本技術的供液裝置還具有一設置在驅動模塊和供液管道間的耐壓緩沖容器,該汲液模塊為具有第一入口、第二入口和一出口的真空發生器,該第一入口用于通入壓縮氣體,該第二入口連接在該汲液管道上,該出口和供液管道均連接在該耐壓緩沖容器上,采用本技術可提高供液的穩定可靠性。其不足之處是該種供液裝置采用空氣壓縮機提供壓縮氣體來把液體壓縮到耐壓緩沖器中,空氣壓縮機產生的氣體的壓カ很不穩定,無法滿足整個冷卻系統的恒壓狀態,無法構建試驗設備穩定的低溫環境,同時當儲液罐中液體不足時仍然采用手動閥門控制補給,很難掌握補給量和補給時間。
技術實現思路
本技術為了克服現有技術中的供液裝置中液體不足時需要手動補給,很難控制補給量,同時整個裝置中的氣壓カ度不穩定,無法為設備提供一個穩定可靠的低溫工作環境的不足,提供了一種帶有恒壓自動控制結構和自動補液結構,能保障整個系統恒定的壓力,能為儲液罐自動補給液體的冷卻系統恒壓供液裝置。為了實現上述目的,本技術采用如下技術方案ー種冷卻系統的恒壓供液裝置,包括儲液罐、低溫設備和液泵,所述的儲液罐、低溫設備和液泵通過管道連接成回路,所述的儲液罐的輸入管道上還連接有補液罐,所述的儲液罐和補液罐之間設有自動補液機構,所述的補液罐上設有恒壓自動控制機構。冷卻系統中的儲液罐中儲存有液氮,通過液泵汲取到低溫設備,為低溫設備提供ー個低溫穩定的工作環境,液氮在循環使用過程中會減少,此時補液罐通過自動補液機構給儲液罐補給液氮從而保證整個冷卻系統的正常運作,同時補液罐上的恒壓自動控制結構能保障整個冷卻系統的壓力,保證供液流量的穩定,從而為低溫設備提供恒定的低溫狀態,保障低溫設備運作的狀態最好。作為優選,所述的自動補液機構包括與儲液罐上下兩端連接的的壓差傳感器和設置在儲液罐和補液罐之間的第一自動閥門,所述的壓差傳感器上連接有可控制第一自動閥門的壓差傳感器控制器。壓差傳感器能感應儲液罐上端與下端的壓カ差,從而判斷液位高度,當壓カ差低于設定值時,壓差傳感器控制器就控制第一自動閥門打開,此時補液罐就向儲液罐補給液氮,補給后壓差傳感器感應到壓差達到設定范圍之內,此時補液罐就控制第一自動閥門關閉,這樣就完成儲液罐的自動補液過程,而不需要手動控制補液,安全又方便。作為優選,所述的恒壓自動控制機構包括壓カ感應機構和壓カ調節結構,所述的壓カ調節機構包括增壓汽化器,所述的增壓汽化器的兩端通過管道分別與補液罐的上下兩端連接成回路,所述的補液罐的下端與增壓汽化器連接的管道上設有第二自動閥門,所述 補液罐的上端設有第三自動閥門,所述的壓カ感應機構包括設置在補液罐下端的壓カ傳感器,所述的壓力傳感器上連接有可控制調節第二自動閥門和第三自動閥門的壓カ傳感器控制器。當壓カ傳感器感應到補液罐內的壓カ低于設定值時,壓カ傳感器控制器會控制第二自動閥門打開,液氮會流經增壓汽化器,增壓汽化器把液氮變成氮氣回到補液罐的上端從而增加補液罐內部壓力,補液罐內的壓カ達到恒定的標準值后,壓カ傳感器控制器會控制第二自動閥門關閉;當補液罐內的壓カ高于設定的標準值吋,壓カ傳感器控制器會控制第三自動閥門打開,把補液罐上端的氮氣排入空氣中,從而降低補液罐內的壓力,達到標準值后,壓カ傳感器控制器會控制第二自動閥門關閉;因此恒壓自動控制機構能夠保證補液罐內的恒定的壓カ,從而為整個冷卻系統提供恒定的壓カ,保障低溫設備穩定的低溫環境。作為優選,所述的儲液罐的上端連接有儲液罐安全閥,所述的補液罐的上端連接有補液罐安全閥。當低溫設備和冷卻系統沒有工作吋,儲液罐和補液罐內的液氮因為吸收外界的熱量,部分會變成氮氣,導致儲液罐和補液罐內的壓カ増大,壓カ過大時會生產事故,因此儲液罐安全閥和補液罐安全閥能當儲液罐或補液罐內的壓カ達到一定程度時自動打開排出氮氣,保障儲液罐和補液罐內部正常的壓力,防止安全事故的發生。因此,本技術具有帶有恒壓自動控制結構和自動補液結構,能保障整個系統恒定的壓力,能為儲液罐自動補給液體的有益效果。附圖說明圖I為本技術的一種結構示意圖。圖中儲液罐I低溫設備2液泵3補液罐4壓差傳感器5壓差傳感器控制器6第一自動閥門7增壓汽化器8第二自動閥門9壓カ傳感器10壓カ傳感器控制器11第三自動閥門12補液罐安全閥13儲液罐安全閥14。具體實施方式以下結合附圖和具體實施方式對本技術作進ー步描述如圖I所示的ー種冷卻系統的恒壓供液裝置,包括儲液罐I、低溫設備2和液泵3,儲液罐I、低溫設備2和液泵3通過管道連接成回路,儲液罐I的輸入管道上還連接有補液罐4,儲液罐I上下兩端連接的的壓差傳感器5,儲液罐和補液罐之間設有第一自動閥門7,遇到緊急情況時第一自動閥門也可以手動控制,壓差傳感器5上連接有可控制第一自動閥門7的壓差傳感器控制器6,可以在壓差傳感器控制器6上設定標準的壓差范圍,當壓差傳感器5感應到儲液罐上下兩端的壓差在標準范圍內則第一自動閥門關閉,當壓差傳感器5感應到儲液罐上下兩端的壓差不在標準范圍內則第一自動閥門打開補給液氮,從而實現自動控制液氮的補給;補液罐上設有增壓汽化器8,增壓汽化器8的兩端通過管道分別與補液罐4的上下兩端連接成回路,補液罐4的下端與增壓汽化器8連接的管道上設有第二自動閥門9,補液罐4的上端設有第三自動閥門12,補液罐4的下端設有壓力傳感器10,壓カ傳感器10上連接有可控制調節第二自動閥門9和第三自動閥門12的壓カ傳感器控制器11,可以在壓力傳感器控制器11上設定壓カ的標準值,當壓カ傳感器感10感應到補液罐4內的壓カ低于設定值時,壓カ傳感器控制器11會控制第二自動閥門9打開,液氮會流經增壓汽化器8,增壓汽化器8把液氮變成氮氣回到補液罐4的上端從而增加補液罐4內部壓力,補液罐4內的壓カ達到設定的標準值后,壓カ傳感器控制器10會控制第二自動閥門9關閉,當補液罐4內的壓カ高于設定的標準值吋,壓カ傳感器控制器10會控制第三自動閥門12打開,把補液罐上端的氮氣排入空氣中,從而降低補液罐內的壓力,達到標準值后,壓カ 傳感器控制器10會控制第二自動閥門關閉,因此恒壓自動控制機構能夠保證補液罐內的恒定的壓力,從而為整個冷卻系統提供恒定的壓力,保障低溫設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一種冷卻系統的恒壓供液裝置,包括儲液罐(1)、低溫設備(2)和液泵(3),所述的儲液罐(1)、低溫設備(2)和液泵(3)通過管道連接成回路,其特征是,所述的儲液罐(1)的輸入管道上還連接有補液罐(4),所述的儲液罐(1)和補液罐(4)之間設有自動補液機構,所述的補液罐(4)上設有恒壓自動控制機構。
【技術特征摘要】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毛亨國,徐國明,徒誠雄,金超杰,翁警濤,楊川,吳達晟,楊旭,
申請(專利權)人:杭州杭氧環保成套設備有限公司,
類型:實用新型
國別省市: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