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ul id="o6k0g"></ul>
    <ul id="o6k0g"></ul>

    三通道板式換熱器制造技術

    技術編號:8202255 閱讀:186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1-10 18:59
    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涉及一種三通道板式換熱器,此板式換熱器設有供流體進口的通道(20)和供流體出口的通道(20a),供流體進口的通道(20)處的其中兩張相鄰的換熱板片是盲孔換熱板片(2A、2B),而分別與所述兩張盲孔換熱板片(2A、2B)相鄰的兩張換熱板片為普通的非盲孔換熱板片(2C、2D),在相鄰的盲孔換熱板片(2B)與非盲孔換熱板片(2C)間設置連接裝置(18),該連接裝置(18)將供流體進口的通道(20)一分為二,分割成兩個獨立的相互密封的第一換熱流道(a)第二換熱流道(b),在此連接裝置(18)上設有能夠讓流體通過的結(jié)構(gòu)。采用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能使板式換熱器避免因中間隔板的安裝而減少了換熱面積。(*該技術在2022年保護過期,可自由使用*)

    【技術實現(xiàn)步驟摘要】

    本技術涉及一種三通道板式換熱器,尤其是涉及一種由二種制冷劑來冷卻或加熱第三種流體(比如水)的三通道換熱的結(jié)構(gòu)形式。屬換熱設備
    具有三個通道的換熱器用于使二種流體與另外一流體進行換熱(例如二個通道的氟利昂流體進行蒸發(fā)或冷凝來冷卻或加熱水,一個通道的水或乙二醇流體將熱量或冷量散出)。傳統(tǒng)背靠背的結(jié)構(gòu)(如圖2、圖3所示)的三通道板式換熱器,在設計制造中由于其中間隔板16的設置,將減少一個換熱流道,降低了換熱效率。
    技術實現(xiàn)思路
    本技術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不足,提供一種能使三通道板式換熱器避免因中 間隔板的安裝而減少了換熱面積的三通道板式換熱器。本技術的目的是這樣實現(xiàn)的一種三通道板式換熱器,包括換熱板片組,換熱板片組依次疊加構(gòu)成板式換熱器,此板式換熱器設有供流體進口的通道和供流體出口的通道,供流體進口的通道處的其中兩張相鄰的換熱板片是盲孔換熱板片,即沒有角孔,而分別與所述兩張盲孔換熱板片相鄰的兩張換熱板片為普通的非盲孔換熱板片,在相鄰的盲孔換熱板片與非盲孔換熱板片間設置連接裝置,該連接裝置將供流體進口的通道一分為二,分割成兩個獨立的相互密封的第一換熱流道第二換熱流道,在此連接裝置上設有能夠讓流體通過的結(jié)構(gòu),進入第一換熱流道的流體可以通過所述的結(jié)構(gòu)進入相鄰的盲孔換熱板片與非盲孔換熱板片間形成的換熱流道進行熱交換。本技術三通道板式換熱器,所述能夠讓流體通過的結(jié)構(gòu)為在連接裝置上開設有若干凹槽,進入第一換熱流道的流體可以通過所述的凹槽進入相鄰的盲孔換熱板片與非盲孔換熱板片間形成的換熱流道進行熱交換。本技術的有益效果是采用本技術能使板式換熱器避免因中間隔板的安裝而減少了換熱面積,同時又能符合換熱器的耐壓強度設計要求。而且此種連接裝置簡單、易加工。附圖說明圖I為普通板式換熱器的透視圖。圖2為沿圖I中A-A剖面線看時,傳統(tǒng)三通道板式換熱器的剖面圖。圖3為沿圖I中B-B剖面線看時,傳統(tǒng)三通道板式換熱器的剖面圖。圖4為沿圖I中B-B剖面線看時,本技術實施例的三通道(雙系統(tǒng))板式換熱器的部分橫剖面。圖5是按照本技術的實施例中使用的連接裝置示意圖。圖6為圖5的右側(cè)視圖。圖中附圖標記熱板片組2、盲孔換熱板片2A、盲孔換熱板片2B、非盲孔換熱板片2C、非盲孔換熱板片2D、上端板3、下端板4、第一進口 5、第一出口 6、第二進口 7、第二出口 8、換熱流道15、中間隔板16、凹槽17、連接裝置18、流體進口通道20、流體出口通道20a、角孔21、角孔21a ;第一換熱流道a、第二換熱流道b、第三換熱流道C。具體實施方式參見圖1,圖I表示一普通 板式換熱器,包括熱板片組2,換熱板片組2依次疊加構(gòu)成板式換熱器,板式換熱器頂部和底部分別培植有上端板3和下端板4。板式換熱器具有兩種換熱流體的第一進口 5和第二進口 7,以及第一出口 6和第二出口 8,第一進口 5、第二進口 7、第一出口 6和第二出口 8處設有連接管道的接管。參見圖2和圖3,圖2、圖3表面分別沿圖I中A-A和B-B剖面線看時,傳統(tǒng)三通道板式換熱器的剖面圖。熱板片組2的換熱板片上設有角孔21 (21a),角孔21 (21a)上下對齊形成供流體進口的通道20和供流體出口的通道20a,其中有四張換熱板片是盲孔換熱板片2A、2B、2C、2D,即沒有角孔,此換熱板片將流體進口通道20 —分為二,形成兩個獨立的相互密封的第一換熱流道a和第二換熱流道b。為了增強換熱器的承壓能力,將所述的兩張盲孔換熱板2A、2B相鄰的兩張換熱板片也設計為盲孔換熱板片2C、2D,在盲孔換熱板片2B、2C盲孔板間設置中間隔板16,如此,形成第一換熱流道a、第二換熱流道b和第三換熱流道c三個換熱流道,即可供三種不同的換熱流體通過以換熱。而盲孔換熱板片2B、2C間形成的換熱流道15將是一個密閉的空間,不參與流體的換熱。圖4為沿圖I中B-B剖面線看時,本技術實施例的三通道(雙系統(tǒng))板式換熱器的部分橫剖面。在供流體進口的通道20處的其中兩張相鄰的換熱板片是盲孔換熱板片2A、2B,即沒有角孔,而分別與所述兩張盲孔換熱板片2A、2B相鄰的兩張換熱板片為普通的非盲孔換熱板片2C、2D,在相鄰的盲孔換熱板片2B與非盲孔換熱板片2C間設置連接裝置18,該連接裝置18與盲孔換熱板片2B和非盲孔換熱板片2C通過釬焊連接在一起。該連接裝置18將供流體進口的通道20 —分為二,分割成兩個獨立的相互密封的第一換熱流道a第二換熱流道b,在此連接裝置18上設有能夠讓流體通過的結(jié)構(gòu),進入第一換熱流道a的流體可以通過所述的結(jié)構(gòu)進入相鄰的盲孔換熱板片2B與非盲孔換熱板片2C間形成的換熱流道15進行熱交換。所述能夠讓流體通過的結(jié)構(gòu)為在連接裝置18上開設有若干凹槽17,進入第一換熱流道a的流體可以通過所述的凹槽17進入相鄰的盲孔換熱板片2B與非盲孔換熱板片2C間形成的換熱流道15進行熱交換。避免了傳統(tǒng)三通道板式換熱器因設置中間隔板而造成的換熱面積減少,降低了板換的使用效率。設置連接裝置18的相鄰的盲孔換熱板片2B和非盲孔換熱板片2C上,至少一張設有角孔21、21a。圖5、圖6表示的是本技術實施例中設計的連接裝置18,在連接裝置18上開有若干個凹槽17,凹槽的數(shù)目和深度可由流體流量和換熱器的單通道截面積來計算而得。所述連接裝置18上的凹槽17深度小于此連接裝置18的厚度。最后,應當指出,以上實施例僅是本技術較有代表性的例子,顯然,本技術的技術方案并不限于上述實施例,還可以有許多變形,本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能從本技術公開的內(nèi)容直接導出或聯(lián)想到的所有變形,包括將連接裝置局部或全部拆分成由幾個零部件組成的同樣形式的裝置,均應認為是本技術的保護范圍。 ·權(quán)利要求1.一種三通道板式換熱器,包括換熱板片組(2),換熱板片組(2)依次疊加構(gòu)成板式換熱器,此板式換熱器設有供流體進口的通道(20)和供流體出口的通道(20a),供流體進口的通道(20)處的其中兩張相鄰的換熱板片是盲孔換熱板片(2A、2B),即沒有角孔,而分別與所述兩張盲孔換熱板片(2A、2B)相鄰的兩張換熱板片為普通的非盲孔換熱板片(2C、2D),在相鄰的盲孔換熱板片(2B)與非盲孔換熱板片(2C)間設置連接裝置(18),該連接裝置(18)將供流體進口的通道(20) —分為二,分割成兩個獨立的相互密封的第一換熱流道(a)第二換熱流道(b),在此連接裝置(18)上設有能夠讓流體通過的結(jié)構(gòu),進入第一換熱流道(a)的流體可以通過所述的結(jié)構(gòu)進入相鄰的盲孔換熱板片(2B)與非盲孔換熱板片(2C)間形成的換熱流道(15)進行熱交換。2.根據(jù)權(quán)利要求I所述的一種三通道板式換熱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能夠讓流體通過的結(jié)構(gòu)為在連接裝置(18)上開設有若干凹槽(17),進入第一換熱流道(a)的流體可以通過所述的凹槽(17)進入相鄰的盲孔換熱板片(2B)與非盲孔換熱板片(2C)間形成的換熱流道(15)進行熱交換。3.根據(jù)權(quán)利要求I或2所述的一種三通道板式換熱器,其特征在于設置連接裝置(18)的相鄰的盲孔換熱板片(2B)和非盲孔換熱板片(2C)上,至少一張設有角孔(21、21a)。4.根據(jù)權(quán)利要求2所述的一種三通道板式換熱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連接裝置(18)上的凹槽(本文檔來自技高網(wǎng)...

    【技術保護點】
    一種三通道板式換熱器,包括換熱板片組(2),換熱板片組(2)依次疊加構(gòu)成板式換熱器,此板式換熱器設有供流體進口的通道(20)和供流體出口的通道(20a),供流體進口的通道(20)處的其中兩張相鄰的換熱板片是盲孔換熱板片(2A、2B),即沒有角孔,而分別與所述兩張盲孔換熱板片(2A、2B)相鄰的兩張換熱板片為普通的非盲孔換熱板片(2C、2D),在相鄰的盲孔換熱板片(2B)與非盲孔換熱板片(2C)間設置連接裝置(18),該連接裝置(18)將供流體進口的通道(20)一分為二,分割成兩個獨立的相互密封的第一換熱流道(a)第二換熱流道(b),在此連接裝置(18)上設有能夠讓流體通過的結(jié)構(gòu),進入第一換熱流道(a)的流體可以通過所述的結(jié)構(gòu)進入相鄰的盲孔換熱板片(2B)與非盲孔換熱板片(2C)間形成的換熱流道(15)進行熱交換。

    【技術特征摘要】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fā)人員:繆君明周浩軍
    申請(專利權(quán))人:江蘇寶得換熱設備有限公司
    類型:實用新型
    國別省市:

    網(wǎng)友詢問留言 已有0條評論
    •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fā)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

    1
    主站蜘蛛池模板: 亚洲AV无码国产精品永久一区| 久久亚洲精品成人av无码网站| 亚洲人成网亚洲欧洲无码久久| 亚洲av无码专区在线观看素人| 亚洲V无码一区二区三区四区观看| 日日麻批免费40分钟无码| 无码中文av有码中文av| 亚洲最大av无码网址| 免费看又黄又无码的网站| 亚洲AⅤ永久无码精品AA| 亚洲heyzo专区无码综合| 中文字幕无码乱人伦| 无码中文人妻在线一区| 无码国产精品一区二区免费vr| 日韩激情无码免费毛片| 一本大道无码av天堂| 亚洲av无码一区二区三区乱子伦| 免费无码一区二区| 亚洲欧洲国产综合AV无码久久| 国产激情无码一区二区app| 国产精品亚洲а∨无码播放不卡| 亚洲AV区无码字幕中文色| 国产精品无码免费专区午夜| 亚洲av永久无码精品网址| 亚洲AV无码乱码麻豆精品国产| 日韩精品无码一区二区三区AV| 亚洲精品无码高潮喷水A片软| 无码人妻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视频| 精品国产毛片一区二区无码| 97无码免费人妻超级碰碰碰碰| 久久久久久国产精品免费无码| 中文精品无码中文字幕无码专区 | 人妻丰满熟妇AV无码区免| 无码人妻一区二区三区在线| 亚洲国产综合无码一区 | 亚洲无码视频在线| 日韩乱码人妻无码中文字幕视频 | 精品无码av无码专区| 精品久久久久久无码人妻中文字幕 | 亚洲AV无码成人专区| av无码久久久久不卡免费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