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提供輸入裝置,僅以一個振動電機就能夠向觸摸面板的整體傳遞振動。輸入裝置(1)具備觸摸面板(2)、固定于觸摸面板(2)的側面的固定部件(3)以及被支承于固定部件(3)的振動電機(4)。由于在輸入裝置(1)的側面安裝固定部件(3),并以旋轉軸(4a)方向與輸入操作面(2a)大致垂直的方式將振動電機(4)安裝于固定部件(3),從而能夠?qū)⒄駝与姍C(4)的振動沿輸入裝置(1)的輸入操作面(2a)方向傳遞。因此,即使僅以一個振動電機(4),也能夠以大致平均的振動量使輸入裝置(1)的輸入操作面(2a)整體振動。(*該技術在2021年保護過期,可自由使用*)
【技術實現(xiàn)步驟摘要】
本技術涉及能夠產(chǎn)生振動的輸入裝置。
技術介紹
在以便攜式電話為代表的各種電子設備中,搭載觸摸面板與振動電機的例子增力口。振動電機主要作為通知使用者以收信為代表的各種信息的觸覺功能而使用。對于觸摸面板,根據(jù)需要能夠切換輸入選擇按鈕的圖像,即使不設置機械按鈕,也能夠進行多種類的輸入以及選擇,因此為了部件成本的削減也是優(yōu)選的。并且,由于不設置機械按鈕,從而設備構造簡易化而提高可維護性,且沒有由機械按鈕引起的設計上的制約,因此在產(chǎn)品設計上也是優(yōu)選的。然而,對于觸摸面板而言,由于得不到鍵的按壓感,從而易產(chǎn)生誤操作。并且,由于得不到按壓感,所以會給予使用者不安感,也會給予使用者難以輸入的印象。作為解決這樣的不良的一個對策,考慮在觸摸面板上操作鍵時,使振動電機振動而通知使用者。為了使觸摸面板振動,必須在觸摸面板上緊貼配置振動電機。然而,最近的電子設備搭載大型的觸摸面板的例子增加,僅有一個振動電機的話,很難使觸摸面板整體振動,從而必須設置多個振動電機。因此,導致部件成本的上升和消耗電量的增大,框體尺寸的薄型化也變得困難。并且,若設置多個振動電機,則各振動電機的振動相互抵消,從而根據(jù)位置,會完全感覺不到振動。進一步,振動電機的振動若傳遞到框體側,則會有觸摸面板難以振動的問題。關于振動電機的設置位置,例如,公開了在框體內(nèi)部的角落設置圓弧狀的肋、使振動電機橫放而進行固定的固定構造(參照專利文獻I)。專利文獻I :日本特開2009-11113號公報在專利文獻I的情況下,振動電機由于固定于框體內(nèi)部的角落,所以很難向框體整體傳遞振動。并且,如專利文獻I所述那樣,若振動電機固定于框體的角落,則無法使觸摸面板的整體振動。
技術實現(xiàn)思路
本技術是鑒于上述的現(xiàn)有的問題點而完成的,其目的在于提供能夠僅以一個振動電機來向觸摸面板的整體傳遞振動的輸入裝置。為解決上述課題,在本技術的一個方面中,提供如下輸入裝置,其特征在于,具備具有進行信息輸入的輸入操作面的觸摸面板;產(chǎn)生振動的振動電機;以及固定部件,該固定部件固定于上述觸摸面板,并以上述振動電機的旋轉軸與上述觸摸面板的輸入操作面大致垂直的方式支承上述振動電機,從而將上述振動電機的振動與上述觸摸面板的輸入操作面大致平行地傳遞。在本技術的一個方面中,所述固定部件與相連于所述觸摸面板的輸入操作面的側面接合,并經(jīng)由該側面將所述振動電機的振動向所述觸摸面板的輸入操作面?zhèn)鬟f。根據(jù)本技術,能夠僅以一個振動電機來穩(wěn)定且均勻地向觸摸面板的整體傳遞振動。附圖說明圖I是本技術的第一實施方式所涉及的輸入裝置I的剖視圖。圖2是圖I的輸入裝置I的俯視圖。圖3是表示圖2的變形例的俯視圖。圖4是表示圖I的變形例的輸入裝置Ia的剖視圖。圖5是表示圖I的變形例的輸入裝置Ib的剖視圖。 圖6是表示圖I的變形例的輸入裝置Ic的剖視圖。圖7是表示圖I的變形例的輸入裝置Id的剖視圖。圖8是輸入裝置Id的俯視圖。圖9是表示圖8的固定部件3的內(nèi)部構造的圖。圖10是表示圖9的變形例的圖。圖11是表示觸摸面板2與框體11的接合狀態(tài)的立體圖。圖12(a)以及圖12(b)是表示觸摸面板2與框體11的固定方式的剖視圖。圖13是表示圖12的變形例的剖視圖。圖14是表示作為滑動部件12而設置了隔離件12a的例子的立體圖。圖15 (a)以及圖15 (b)是表示作為滑動部件12而設置了球塞(ball plunger) 12b的例子的立體圖。符號說明l、la、lb、lc、ld...輸入裝置;2·..觸摸面板;2a...輸入操作面;3·..固定部件;4...振動電機;4a...旋轉軸;4b...重物;11...框體;12...滑動部件。具體實施方式以下,參照附圖對本技術的實施方式進行詳細說明。(第一實施方式)圖I是本技術的第一實施方式所涉及的輸入裝置I的剖視圖,圖2是該輸入裝置I的俯視圖。本技術所涉及的輸入裝置I具備觸摸面板2、固定于觸摸面板2的側面的固定部件3、以及支承于固定部件3的振動電機4。在觸摸面板2的下方配置有框體,但在圖I及圖2中省略了框體。如后面所述那樣,框體配置在比固定部件3更靠下方的位置。觸摸面板2是硬質(zhì)塑料板。從配置于觸摸面板2的下方的框體側向觸摸面板2投射各種各樣的信息輸入圖像(例如,用于鍵輸入的文字圖像)。若使用者使用手指對投射到觸摸面板2的信息輸入圖像中的任一個進行操作,則將該操作信息傳遞至框體側的電路基板。圖I的觸摸面板2的上表面為供使用者用手指進行操作的輸入操作面2a。固定部件3的剖面形狀為倒L字形狀,大致正交的兩個表面中的一個(第一表面3a)與觸摸面板2的上表面接合,另一個(第二表面3b)與觸摸面板2的側面接合。振動電機4為轉子(未圖示)繞旋轉軸4a旋轉的構造,但具備重心在與旋轉軸4a偏離的位置的重物4b,轉子以引起偏心的狀態(tài)來旋轉,由此產(chǎn)生振動。振動的朝向為圖I的箭頭的方向,若從上表面觀察則如圖2的箭頭所示那樣為360度的水平全方向。圖I的振動電機4安裝在與固定部件3的第二表面3b相反側的面(第三表面3c)上。更加具體地,振動電機4的旋轉軸4a以與觸摸面板的輸入操作面2a大致垂直的方式安裝于第三表面3c。S卩,振動電機4的旋轉軸4a配置為與觸摸面板2的上下方向大致平行。如上所述,振動電機4與固定部件3的第三表面3c接合,因此振動電機4的振動經(jīng)由該第三表面3c傳遞至固定部件3,從而固定部件3也沿圖I的箭頭的朝向振動。固定部件3的第二表面3b與觸摸面板2的側面接合,因此若固定部件3沿箭頭的朝向振動,則觸摸面板2也沿相同的朝向振動。由此,如圖2所示,與觸摸面板2的輸入操作面2a大致平行地產(chǎn)生振動。輸入操作面2a方向的振動易于傳遞,因此能夠從固定部件3的安裝位置向輸入操作面2a的全方向大致均等地傳遞振動,并能夠使振動傳遞到與固定部件3的安裝位置對置的相反側的側面。在圖I的觸摸面板2上僅固定有一個固定部件3,而該固定部件3僅支承一個振動電機4,因此觸摸面板2僅被一個振動電機4振動,但是即使僅有一個振動電機4,也能夠遍及觸摸面板2的整個表面大致均勻地進行振動。這是因為使觸摸面板2在不存在重力的水平方向上振動。在欲使在觸摸面板2上的各位置的振動量進一步平均化的情況下,優(yōu)選在觸摸面板2上的重心線(圖2的虛線2b)上配置振動電機4。因此,固定部件3配置為橫跨觸摸面板2上的重心線2b,并且振動電機4安裝于該重心線2b的延長線上。圖I中,對固定部件3安裝于觸摸面板2的短邊側的側面的例子進行了說明,但也可以將固定部件3安裝于長邊側的側面。在將固定部件3安裝于長邊側的側面的情況下,也優(yōu)選在長邊側的重心線的延長線上配置振動電機4。并且,固定部件3的上表面可以如圖2所示那樣僅安裝于觸摸面板2的側面的一部分,也可以如圖3所示那樣安裝為覆蓋側面整體。作為固定部件3的材料,在使用了易于傳遞振動的材料的情況下,由于采用圖3的構造更加能夠向觸摸面板2的側面整體傳遞振動,因此更加優(yōu)選。圖I中,固定部件3的第二表面3b與觸摸面板的側面接合,振動電機4安裝在與該第二表面3b相反側的第三表面3c上,但是也可以如圖4的輸入裝置Ia那樣,在固定部件3的第二表面3b上同時安裝觸摸面板的側面與振動電機4。對于圖4而言,倒L字狀的固定本文檔來自技高網(wǎng)...
【技術保護點】
一種輸入裝置,其特征在于,具備:具有進行信息輸入的輸入操作面的觸摸面板;產(chǎn)生振動的振動電機;以及固定部件,該固定部件固定于所述觸摸面板,并以所述振動電機的旋轉軸與所述觸摸面板的輸入操作面大致垂直的方式支承所述振動電機,從而將所述振動電機的振動與所述觸摸面板的輸入操作面大致平行地傳遞。
【技術特征摘要】
...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fā)人員:高須茂,
申請(專利權)人:美蓓亞株式會社,
類型:實用新型
國別省市: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fā)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