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涉及一種管材切斷裝置,包括機架、固定刀件、活動刀件、定長支撐件和動力部件,動力部件與活動刀件相連,可推動活動刀件實現沖載切斷管材并復位。固定刀件包括帶內圓孔的固定刀口和固定固定刀口并固定連接在機架上的固定刀口座,活動刀件包括帶內圓孔的活動刀口和固定活動刀口并活動連接在機架上的活動刀口座,固定刀口與活動刀口并排設置,可配合實現沖載切斷置于兩內圓孔內的管材;定長支撐件包括芯棒和頂套。本技術方案結構簡單、成本低廉,設計合理,材料損耗少,用途廣,操作簡單,可方便、安全的適用于對圓形管材進行機械切斷。(*該技術在2022年保護過期,可自由使用*)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技術涉及一種對圓形管材進行機械切斷的裝置,特別是一種管材切斷裝置。
技術介紹
切割機是管體切割加工領域中的一個極其重要的設備。現有公知的對圓形管材以機械方法進行切斷的方式,主要有車床切斷、鋸床切斷和圓盤銀床切斷等,但在使用中均存在不少缺陷,具體如下I、上述幾種均需使用專用刃具對材料進行切斷,而專用刃具造價很高,且專用刃 具在使用過程中的刃磨必須要用造價昂貴的專用刃磨設備來進行刃磨,使用及維護成本聞;2、無論是車床切斷、鋸床切斷還是圓盤鋸床切斷,其使用的車床割刀、鋸片或者圓盤鋸片都具有一定厚度,導致切割過程中浪費材料;3、由于被切割的管材為中空,而用一定厚度的刃具進行切斷,如果管材不甚堅硬就容易破壞其形狀,比如產生凹陷等,導致成形不佳;4、現有的切斷方式,安全性不好,比如用車床切斷管材,由于必須高速旋轉管材,管材長度大于車床主軸長度,所以管材在旋轉過程中帶來安全性問題,再比如用刃具切割,容易產生碎末進而飛濺傷人;5、現有的切斷方式,在管材送入后的定長、卸料等環節,設計較為繁瑣,增加了生產成本,且操作的簡便性不夠。有鑒于此,本專利技術人結合從事金屬切割領域研究工作多年的經驗,對上述
的缺陷進行長期研究,本案由此產生。
技術實現思路
本技術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結構簡單、成本低廉的管材切斷裝置,設計合理,材料損耗少,用途廣,操作簡單,可方便、安全的適用于對圓形管材進行機械切斷。為了實現上述目的,本技術的技術方案如下一種管材切斷裝置,包括機架。還包括固定刀件、活動刀件、定長支撐件和動力部件,動力部件與活動刀件相連,可推動活動刀件實現沖載切斷管材并復位。固定刀件包括帶內圓孔的固定刀口和固定固定刀口并固定連接在機架上的固定刀口座,活動刀件包括帶內圓孔的活動刀口和固定活動刀口并活動連接在機架上的活動刀口座,固定刀口與活動刀口并排設置,可配合實現沖載切斷置于兩內圓孔內的管材;定長支撐件包括芯棒和頂套,芯棒固定安裝在活動刀口座上、一端置于活動刀口內圓孔內并與活動刀口靠固定刀口側齊平,其大小為可使待切割的管材內孔可套入芯棒外徑,頂套可活動、可定位的套在芯棒上、一端置于活動刀口內圓孔內,頂套與管材材壁相對應,可限定管材送入活動刀口內圓孔的長度并可頂出管材,頂套長度不小于活動刀口內圓孔長度。進一步,所述頂套的軸線截面為丁字形,當頂套的置于內圓孔端與活動刀口的靠固定刀口側齊平時,頂套的丁字突起側面剛好緊貼活動刀口另一側的側面。從而進一步提升頂套卸料的便捷與準確性。進一步,所述頂套與動力部件相連,動力部件可推動頂套實現管材長度定位、已切斷管材卸料并復位。從而進一步提升頂套的定位和卸料效果,且準確性更高。本技術同現有技術相比,有以下優點及效果第一,與現有的采用刃具等切斷方式不同,本技術方案的切斷方式為用芯棒支撐的沖載切斷,結構簡單,成本低廉,而切斷效果好;第二,采用上述技術方案,由于為無縫切斷,沒有材料損耗,因而節約材料,如果按每切斷一段管材節約I. 5毫米長度計算,管材切斷數量越多節約材料越多; 第三,由于管材用芯棒支撐并通過內孔限定,成形良好;第四,安全性較佳,比如本方案中實施切斷時,管材在露出管材切斷裝置外面為不旋轉,只有直線送入管材切斷裝置內,因此不存在現有技術中高速旋轉帶來的問題,再比如管材被切斷后為可控制的進行卸料而不會自行落地,再比如采用上述的沖載切斷方式,不會出現碎末飛濺傷人;第五,通過定長支撐件設計,使管材切斷的定長通過頂套限制定位,且使被切斷后的管材由頂套推送卸料,操作簡單方便,成本低廉,而定長、卸料的效果較佳。為了進一步解釋本技術的技術方案,以下結合附圖和實施例對本技術做進一步的詳細描述。附圖說明圖I為本技術的結構示意圖;圖2為本技術的工作示意圖。具體實施方式以下結合附圖對本技術的實施進一步詳細的描述。如圖I所示,一種管材切斷裝置,包括機架。還包括固定刀件、活動刀件、定長支撐件和動力部件,動力部件與活動刀件相連,可推動活動刀件實現沖載切斷管材并復位。所述動力部件本身為現有技術,比如可以是電機等,只要能推動活動刀件實現沖載切斷管材并復位即可,此處不再贅述。固定刀件包括帶內圓孔的固定刀口 2和固定固定刀口并固定連接在機架上的固定刀口座3,活動刀件包括帶內圓孔的活動刀口 5和固定活動刀口并活動連接在機架上的活動刀口座4,固定刀口 2與活動刀口 5并排設置,可配合實現沖載切斷置于兩內圓孔內的管材。作為優選,所述固定刀口與活動刀口的可推送放置管材的內圓孔孔狀,為相同形狀、大小設置,且內圓孔的內徑不小于待切斷管材的外徑;當然兩內圓孔的長度則可以有所不同,以適應管材切斷的工作需要。作為優選,兩內圓孔的內徑略大于待切斷管材的外徑。定長支撐件包括芯棒9和頂套6。芯棒9固定安裝在活動刀口座上、一端置于活動刀口內圓孔內并與活動刀口靠固定刀口側齊平,其大小為可使待切割的管材內孔可套入芯棒外徑。在本實施例中,芯棒通過固定架8固定安裝在活動刀口座上,固定架與芯棒的固接具體為通過螺母7。頂套6可活動、可定位的套在芯棒9上、一端置于活動刀口內圓孔內,頂套與管材材壁相對應,可限定管材送入活動刀口內圓孔的長度并可頂出管材,頂套長度不小于活動刀口內圓孔長度。作為優選,所述頂套的軸線截面為丁字形,當頂套的置于內圓孔端與活動刀口的靠固定刀口側齊平時,頂套的丁字突起側面剛好緊貼活動刀口另一側的側面。從而進一步提升頂套卸料的便捷與準確性。作為優選,所述頂套外徑略小于內圓孔內徑,芯棒外徑略小于待切斷管材內徑。從而保證更佳的安裝和使用效果。作為優選,還包括動力部件與頂套相連,該動力部件可以是新設的,也可以是上述與活動刀件相連的動力部件。當新設時,可以是安裝在機架上,也可以是安裝在活動刀件上。從而進一步提升頂套的定位和卸料效果,且準確性更高。所述動力部件本身為現有技術,比如可以是電機等,只要可推動頂套實現管材長度定位、已切斷管材卸料并復位即可,此處不再贅述。如圖2所示,本技術的工作過程如下首先將管材I送入固定刀口 2和活動刀口 5的內圓孔內,管材送入活動刀口 5內 孔后,內有一頂套6限止管材送入活動刀口 5內圓孔的長度,同時管材在送入活動刀口 5內圓孔時,管材內孔套入芯棒9外徑,完成上述工步后。在A處加切斷推力推動活動刀口座4和固定在活動刀口座4上零件,向前移動到B處位置。等待一個C側向推力推動頂套6向固定刀口方向G處移動,將切斷管材10從活動刀口 5內孔和芯棒9外徑處頂出,完成一個管材切斷目的。完成一個切斷步驟后,由E處加一個復位推力使活動刀口座4和固定在活動刀口座上零件復位到原位F處,等待下一個管材送入步驟和切斷工作循環,重復上述步驟自動完成管材送入、切斷、卸料、復位等工步。與現有的采用刃具等切斷方式不同,本技術方案的切斷方式為用芯棒支撐的沖載切斷,結構簡單,成本低廉,而切斷效果好;另外,采用上述技術方案,由于為無縫切斷,沒有材料損耗,因而節約材料,如果按每切斷一段管材節約I. 5毫米長度計算,管材切斷數量越多節約材料越多;第三,由于管材用芯棒支撐并通過內孔限定,成形良好;第四,安全性較佳,比如本方案中實施切斷時,管材在露出管材切斷裝置外面為不旋轉,只有直線送入管材切斷裝置內,因此不存在現有技術中高速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一種管材切斷裝置,包括機架,其特征在于:還包括固定刀件、活動刀件、定長支撐件和動力部件,動力部件與活動刀件相連,可推動活動刀件實現沖載切斷管材并復位;固定刀件包括帶內圓孔的固定刀口和固定固定刀口并固定連接在機架上的固定刀口座,活動刀件包括帶內圓孔的活動刀口和固定活動刀口并活動連接在機架上的活動刀口座,固定刀口與活動刀口并排設置,可配合實現沖載切斷置于兩內圓孔內的管材;定長支撐件包括芯棒和頂套,芯棒固定安裝在活動刀口座上、一端置于活動刀口內圓孔內并與活動刀口靠固定刀口側齊平,其大小為可使待切割的管材內孔可套入芯棒外徑,頂套可活動、可定位的套在芯棒上、一端置于活動刀口內圓孔內,頂套與管材材壁相對應,可限定管材送入活動刀口內圓孔的長度并可頂出管材,頂套長度不小于活動刀口內圓孔長度。
【技術特征摘要】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王德康,
申請(專利權)人:諸暨市振興機器制造有限公司,
類型:實用新型
國別省市: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