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具有加熱保溫系統的瀝青拌和料攪拌設備,包括底盤,固定于底盤上的烘干攪拌筒、瀝青儲料箱和燃燒室,該烘干攪拌筒一端與燃燒室連通另一端設置有引風機和主風門,所述瀝青儲料箱與所述引風機之間還設有排氣管,所瀝青儲料箱內穿設有導熱管,該導熱管輸入端與所述燃燒室連通,輸出端與所述排氣管連通,該排氣管上還設有次風門。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適用于各種瀝青拌和料攪拌設備,合理的利用瀝青拌和料攪拌設備的能源,無需為設備生產過程中瀝青的儲放、輸送增加額外的加熱源,提高了能源利用率、節能又減排、性價比高。(*該技術在2022年保護過期,可自由使用*)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技術涉及浙青拌和料攪拌機領域,特別是一種具有加熱保溫系統的浙青拌和料攪拌設備。
技術介紹
浙青拌和料設備是浙青路面施工的關鍵設備,主要用于將沙石料、浙青等材料加熱后計量并攪拌成浙青混合料。通常要將浙青加熱成液態,目前的浙青液化加熱,采用的火焰直接加熱或用電直接加熱,當浙青液化后,通過泵送機構輸送至攪拌筒拌和形成浙青混合料。由于系統整體加熱溫度的不確定性和浙青本身的物理及化學性質作用,溫度過高,會 促使浙青碳化和燃燒,過低則影響液化浙青的流動性,阻塞輸送管路,影響整臺設備的正常工作。因此如何控制浙青在使用過程中的溫度,確保其處于恒溫狀態是亟待解決的問題。而隨著浙青道路發展,浙青拌和料攪拌已經成為能源消耗中的一大主角。浙青拌和料攪拌能源消耗以可分為主設備能源消耗和輔助設備能源消耗,通常的浙青加熱、保溫的能源消耗則采用輔助設備能源。
技術實現思路
本技術的主要目的在于克服現有技術浙青的加熱和保溫需采用額外的輔助設備能源、增加了能耗且浙青的加熱和保溫難于控制的缺點,提出一種可利用主設備能源對浙青進行加熱保溫的浙青拌和料攪拌設備。本技術采用如下技術方案一種具有加熱保溫系統的浙青拌和料攪拌設備,包括底盤,固定于底盤上的烘干攪拌筒、浙青儲料箱和燃燒室,該烘干攪拌筒一端與燃燒室連通另一端設置有引風機和主風門,其特征在于所述浙青儲料箱與所述引風機之間還設有排氣管,所浙青儲料箱內穿設有導熱管,該導熱管輸入端與所述燃燒室連通,輸出端與所述排氣管連通,該排氣管上還設有次風門。進一步的,包括有多根穿設于所述浙青儲料箱內的導熱管。進一步的,還包括有設置于所述浙青儲料箱兩端且分別與所述導熱管輸入端和輸出端連通的輸入儲氣罩和輸出儲氣罩,該輸入儲氣罩與所述燃燒室連通,該輸出儲氣罩與所述排氣管連通。進一步的,所述烘干攪拌筒另一端設有與所述引風機連通的煙氣罩,所述主風門設置于該煙氣罩與所述引風機之間。由上述對本技術的描述可知,與現有技術相比,本技術具有如下有益效果本技術在浙青儲料室內設置多根與燃燒室和排氣管道連通的導熱管,并通過引風機、主風門和次風門的配合控制實現對浙青儲料室進行加熱和保溫,利用了主設備的耗能、能源利用率高、節能又減排;在浙青儲料箱兩側分別設置輸入儲氣罩和輸出儲氣罩分別用于分流熱煙氣流和收集熱煙氣,提高熱能的利用率。本技術適用于各種離奇拌和料攪拌設備,結構簡單、壽命長、性價比高,無需額外耗能從而降低了設備的整體成本。附圖說明圖I為本技術的主視圖;圖2為本技術的俯視圖;圖3為本技術浙青儲料箱的主視圖;圖4為圖3的側視圖;圖5為輸入儲氣罩的主視圖;圖6為輸出儲氣罩的主視圖;·圖7為加熱時的熱煙氣的流動路徑示意圖;圖8為保溫時的熱煙氣的流動路徑示意圖。具體實施方式以下通過具體實施方式對本技術作進一步的描述。參照圖I、圖2,一種具有加熱保溫系統的浙青拌和料攪拌設備,包括底盤1,固定于底盤I上的烘干攪拌筒2、浙青儲料箱3和燃燒室4,該烘干攪拌筒2 —端與燃燒室4連通另一端設置有引風機5和主風門6,該烘干攪拌筒2與引風機5連接的一端設有煙氣罩11,主風門6設置于該煙氣罩11與引風機5之間。參照圖3和圖4,浙青儲料箱3與引風機5之間連接有排氣管7,在浙青儲料箱3內穿設有多根導熱管8,浙青儲料箱3兩端還設有分別與導熱管8輸入端和輸出端連通的輸入儲氣罩9和輸出儲氣罩10,該輸入儲氣罩和輸出儲氣罩分別與浙青儲料箱3形成有對應的儲氣腔室,該輸入儲氣罩9與浙青儲料箱3形成的腔室與燃燒室4連通用于收集來自燃燒室4的熱煙氣并通過導熱管8進行分流,該輸出儲氣罩10與浙青儲料箱3形成的腔室與排氣管7連通用于收集來自導熱管8的熱煙氣并送至排氣管7 (參照圖5、圖6)。在排氣管7上還設有次風門12,用于調節排氣管7內的熱煙氣流量的大小。本技術的使用過程如下加熱功能在暖爐階段,將主風門6關閉,次風門12開啟到最大,使得燃燒室4的熱煙氣進入輸入儲氣罩9,經浙青儲料箱3內的導熱管8分流對浙青進行加熱,并通過輸出儲氣罩10送至排氣管7,在引風機5的作用下排放至設備外部,在暖爐的同時實現了對浙青的加熱,可通過控制暖爐時間的長短來實現調整浙青的加熱溫度(參照圖7)。保溫功能在設備使用中,控制主風門開啟,調節次風門開度使得大部分熱煙氣進入烘干攪拌桶對浙青拌和料進行加熱,然后在引風機的作用下排出至設備外部;同時,另一小部分熱煙氣進入輸入儲氣罩,流經導熱管對浙青儲料箱內的浙青進行保溫,而后經輸出儲氣罩送至排氣管、最后在引風機的作用下排出至設備外部,可通過調節次風門的開度來調整保溫的溫度(參照圖8)。本技術適用于各種浙青拌和料攪拌設備,合理的利用浙青拌和料攪拌設備的能源,無需為設備生產過程中浙青的儲放、輸送增加額外的加熱源,提高了能源利用率、節能又減排、性價比高。上述僅為本技術的一個具體實施方式,但本技術的設計構思并不局限于此,凡利用此構思對本技術進行非實質性的改動,均應屬于侵犯本技術保護范圍 的行為。權利要求1.一種具有加熱保溫系統的浙青拌和料攪拌設備,包括底盤,固定于底盤上的烘干攪拌筒、浙青儲料箱和燃燒室,該烘干攪拌筒一端與燃燒室連通另一端設置有引風機和主風門,其特征在于所述浙青儲料箱與所述引風機之間還設有排氣管,所浙青儲料箱內穿設有導熱管,該導熱管輸入端與所述燃燒室連通,輸出端與所述排氣管連通,該排氣管上還設有次風門。2.如權利要求I所述的一種具有加熱保溫系統的浙青拌和料攪拌設備,其特征在于包括有多根穿設于所述浙青儲料箱內的導熱管。3.如權利要求I或2所述的一種具有加熱保溫系統的浙青拌和料攪拌設備,其特征在于還包括有設置于所述浙青儲料箱兩端且分別與所述導熱管輸入端和輸出端連通的輸入儲氣罩和輸出儲氣罩,該輸入儲氣罩與所述燃燒室連通,該輸出儲氣罩與所述排氣管連通。4.如權利要求3所述的一種具有加熱保溫系統的浙青拌和料攪拌設備,其特征在于所述烘干攪拌筒另一端設有與所述引風機連通的煙氣罩,所述主風門設置于該煙氣罩與所述引風機之間。專利摘要一種具有加熱保溫系統的瀝青拌和料攪拌設備,包括底盤,固定于底盤上的烘干攪拌筒、瀝青儲料箱和燃燒室,該烘干攪拌筒一端與燃燒室連通另一端設置有引風機和主風門,所述瀝青儲料箱與所述引風機之間還設有排氣管,所瀝青儲料箱內穿設有導熱管,該導熱管輸入端與所述燃燒室連通,輸出端與所述排氣管連通,該排氣管上還設有次風門。本技術適用于各種瀝青拌和料攪拌設備,合理的利用瀝青拌和料攪拌設備的能源,無需為設備生產過程中瀝青的儲放、輸送增加額外的加熱源,提高了能源利用率、節能又減排、性價比高。文檔編號E01C19/10GK202672006SQ20122032184公開日2013年1月16日 申請日期2012年7月5日 優先權日2012年7月5日專利技術者魏隨吉, 揭文忠, 高岱樂, 王俊峰 申請人:福建鐵拓機械有限公司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一種具有加熱保溫系統的瀝青拌和料攪拌設備,包括底盤,固定于底盤上的烘干攪拌筒、瀝青儲料箱和燃燒室,該烘干攪拌筒一端與燃燒室連通另一端設置有引風機和主風門,其特征在于:所述瀝青儲料箱與所述引風機之間還設有排氣管,所瀝青儲料箱內穿設有導熱管,該導熱管輸入端與所述燃燒室連通,輸出端與所述排氣管連通,該排氣管上還設有次風門。
【技術特征摘要】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魏隨吉,揭文忠,高岱樂,王俊峰,
申請(專利權)人:福建鐵拓機械有限公司,
類型:實用新型
國別省市: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