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提供了一種適用于山區農村公路路基漿砌片石擋墻路段的、具有一定防撞能力的、建設及后期維護成本低廉新型窄體鋼筋混凝土護欄,包括結構鋼筋和位于所述結構鋼筋外部的混凝土澆注護欄,所述結構鋼筋包括多個間隔60cm平行排列且帶彎鉤的迎撞面支撐鋼筋和背面支撐鋼筋;每兩個支撐鋼筋之間均勻布置兩個迎撞面加強鋼筋,所有的支撐鋼筋和加強鋼筋用8道連接鋼筋連接。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護欄的頂寬和基礎寬度較小,特別是基礎寬度尺寸的減小解決了路側寬度受限的問題,采用鉆孔植入鋼筋的方法,從根本上減輕了現場施工難度,同時也節約了建設成本。(*該技術在2021年保護過期,可自由使用*)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技術涉及ー種交通護欄,尤其是ー種新型窄體鋼筋混凝土護欄。
技術介紹
隨著農村經濟的發展,農村公路交通量逐漸增加,交通出行方式日益復雜,交通安全事故也隨之增加。增設農村公路安保設施是減少農村公路交通事故或者減輕事故后果的有效途徑。路側護欄是山區農村公路上最常用的安保設施。目前,我國《公路交通安全設施設計規范》、《公路安全保障工程實施技術指南》等標準規范中已有部分可選護欄,但針對山區農村公路上部分路基漿砌片石擋墻路段,這些護欄存在著施工困難、寬度過大、成本過高、防撞等級過高等缺點。因此,開發ー種防撞能力能夠適應農村公路交通特點,成本低且便于在路基漿砌片石擋墻路段施工的護欄是必須和急需的。現有的路側混凝土護欄基礎設置形式主要有兩種,ー種是座椅式,另ー種是樁基式。座椅式護欄是將護欄基礎嵌鎖在路面結構中,借助路面結構對基礎腿部位移的抵抗力來提高護欄的抗傾覆穩定性,要求地基的承載カ不小于150KN/m2,基礎植筋。缺點主要有設置具有局限性,對路肩寬度及地基承載カ有一定的限定要求,路肩為漿砌片石擋墻時護欄基礎難以開挖,施工困難。樁基式護欄是在現澆路側混凝土護欄前打入鋼管樁,鋼管樁牢固埋入基座中,并與混凝土護欄聯成一體,要求地基的承載カ不小于150KN/m2。缺點主要為鋼管樁較適合在土路肩實施打埋,對護欄基礎的地質條件要求較高,在路肩為漿砌片石擋墻的路段施工困難。
技術實現思路
本技術提供了ー種適用于山區農村公路路基漿砌片石擋墻路段的、具有一定防撞能力的、建設及后期維護成本低廉新型窄體鋼筋混凝土護欄。實現本技術目的的新型窄體鋼筋混凝土護欄,包括結構鋼筋和位于所述結構鋼筋外部的混凝土澆注護欄,所述結構鋼筋包括多個間隔60cm平行排列且帶彎鉤的迎撞面支撐鋼筋和背面支撐鋼筋;每兩個支撐鋼筋之間均勻布置2個迎撞面加強鋼筋,迎撞面支撐鋼筋和加強鋼筋用5道連接鋼筋連接,背面支撐鋼筋用3道連接鋼筋連接;所述混凝土包裹支撐鋼筋、加強鋼筋和橫向連接鋼筋;位于漿砌片石擋墻中的迎撞面支撐鋼筋的外部澆筑砂漿。所述支撐鋼筋、加強鋼筋與橫向連接鋼筋的連接都通過綁扎連接。連接所述迎撞面支撐鋼筋的橫向連接鋼筋有5道。連接所述背面支撐鋼筋的橫向連接鋼筋有3道。在所述混凝土澆注護欄上,每間隔15m_20m設置一條伸縮縫。所述伸縮縫中填充塑料泡沫。所述伸縮縫的寬度為2cm。在所述混凝土澆注護欄上,每間隔4m設置一道假縫。本技術的新型窄體鋼筋混凝土護欄的有益效果如下(I)本技術護欄的頂寬和基礎寬度較小,特別是基礎寬度尺寸的減小解決了路側寬度受限的問題,比較適合于山區農村公路路側寬度較小的道路情況。(2)本技術護欄基礎采用鉆孔植入鋼筋的方法,解決了硬質底基基礎開挖困難的問題,既能滿足護欄上部結構與路基路面連接以保持結構穩定性的要求,又能適應農村公路施工機械簡單的特點,從根本上減輕了現場施工難度,同時也節約了建設成本。附圖說明圖I為本技術的新型窄體鋼筋混凝土護欄的結構示意圖。圖2為本技術的新型窄體鋼筋混凝土護欄的安裝示意圖。具體實施方式如圖I所示,本技術的新型窄體鋼筋混凝土護欄,包括結構鋼筋和位于所述結構鋼筋外部的混凝土 N5,所述結構鋼筋包括多個間隔60cm平行排列且帶彎鉤的迎撞面支撐鋼筋NI和背面支撐鋼筋N3 ;每兩個迎撞面支撐鋼筋NI之間均勻布置兩個迎撞面加強鋼筋N2,迎撞面支撐鋼筋NI和加強鋼筋N2用5道連接鋼筋N4連接,背面支撐鋼筋N3用3道連接鋼筋N4連接;所述混凝土包裹支撐鋼筋NI和N3、加強鋼筋N2和橫向連接鋼筋N4 ;位于漿砌片石擋墻中的迎撞面支撐鋼筋NI的外部澆筑砂漿。所述迎撞面支撐鋼筋NI和加強鋼筋N2與連接鋼筋N4的連接、背面支撐鋼筋N3與連接鋼筋N4的連接都通過綁扎連接。在所述新型窄體鋼筋混凝土護欄上,每間隔15m-20m設置一條伸縮縫。所述伸縮縫中填充塑料泡沫。所述伸縮縫的寬度為2cm。在所述混凝土澆注護欄上,每間隔4m設置一道假縫。本技術的新型窄體鋼筋混凝土護欄的制造方法如下如圖2所示,沿道路邊緣至路外側開挖一條寬度為30cm,深度為5cm的底槽,在緊貼道路邊緣4. 5cm處沿護欄設置方向鉆ー排直徑為4cm,深60cm孔(孔底距路面高度為65cm),孔間距為60cm。孔內植入直徑為12mm且端部帶4cm彎鉤的應撞面支撐鋼筋NI,并在孔內灌注Ml5的砂漿。迎撞面支撐鋼筋NI為直徑12_的螺紋鋼,設置在靠近行車道內側,對應于迎撞面支撐鋼筋NI在護欄背面設置ー排背面支撐鋼筋N3,支撐鋼筋N3為直徑8_的光圓鋼筋,迎撞面支撐鋼筋NI和背面支撐鋼筋N3用綁扎絲進行綁扎連接;為了保持背面支撐鋼筋N3的穩定性和護欄的整體線形,背面支撐鋼筋N3間通過3道橫向連接鋼筋N4分層進行綁扎連接;迎撞面支撐鋼筋NI用5道橫向連接鋼筋N4分層進行綁扎連接;為了加強護欄迎撞面強度,在兩個迎撞面支撐鋼筋NI之間增設兩根加強鋼筋N2,加強鋼筋N2為直徑12mm的螺紋鋼,通過綁扎絲與橫向連接鋼筋N4固定連接,橫向連接鋼筋N4為直徑8mm的光圓鋼筋。鋼筋綁扎完畢即可分段進行支模澆筑,澆筑的混凝土標號為C25。該護欄的最小設置長度為15m。本鋼筋混凝土護欄通常情況下15m設置一條伸縮縫,縫寬2cm,縫隙間用塑料泡沫填充,遇到特殊長度路段,可適當調整伸縮縫設置長度,間距在15 30m間,為減少混凝土的不均勻開裂,每隔4m設置一道假縫。本技術的新型窄體鋼筋混凝土護欄經過計算機模擬車輛與護欄碰撞試驗和實車等比例碰撞試驗驗證,其碰撞能量為83. 7KJ,即能夠成功防護6t的車輛(如滿載的19座中巴),以45km/h的速度、25°的碰撞角度撞向本鋼筋混凝土護欄的事故。本技術的新型窄體鋼筋混凝土護欄具有防護作用明顯、施工技術簡單、造價低廉等優點。能夠防護典型的山區農村公路交通條件下發生的交通事故,尤其是對目前山區農村公路群死群傷事故的多發車型——19座中巴具有良好的防護效果,建設和養護施工技術簡單、費用低廉。具有在山區農村公路路側寬度較小且路肩基礎為石材等硬質基底,基礎不易開挖的危險路段推廣應用的優勢,投入使用后可大幅提高應用路段的交通安全性,有效減少重大事故的發生、減低交通事故的嚴重程度,具有良好的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上面所述的實施例僅僅是對本技術的優選實施方式進行描述,并非對本實用 新型的范圍進行限定,在不脫離本技術設計精神前提下,本領域普通工程技術人員對本技術技術方案做出的各種變形和改進,均應落入本技術的權利要求書確定的保護范圍內。權利要求1.ー種新型窄體鋼筋混凝土護欄,包括結構鋼筋和位于所述結構鋼筋外部的混凝土澆注護欄,其特征在于所述結構鋼筋包括多個間隔60cm平行排列且帶彎鉤的迎撞面支撐鋼筋和背面支撐鋼筋;每兩個支撐鋼筋之間均勻布置兩個迎撞面加強鋼筋,迎撞面支撐鋼筋和加強鋼筋用5道連接鋼筋連接,背面支撐鋼筋用3道連接鋼筋連接;所述混凝土包裹支撐鋼筋、加強鋼筋和橫向連接鋼筋;位于漿砌片石擋墻中的迎撞面支撐鋼筋的外部澆筑砂漿。2.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新型窄體 鋼筋混凝土護欄,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撐鋼筋、加強鋼筋與橫向連接鋼筋的連接都通過綁扎連接。3.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新型窄體鋼筋混凝土護欄,其特征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一種新型窄體鋼筋混凝土護欄,包括結構鋼筋和位于所述結構鋼筋外部的混凝土澆注護欄,其特征在于:所述結構鋼筋包括多個間隔60cm平行排列且帶彎鉤的迎撞面支撐鋼筋和背面支撐鋼筋;每兩個支撐鋼筋之間均勻布置兩個迎撞面加強鋼筋,迎撞面支撐鋼筋和加強鋼筋用5道連接鋼筋連接,背面支撐鋼筋用3道連接鋼筋連接;所述混凝土包裹支撐鋼筋、加強鋼筋和橫向連接鋼筋;位于漿砌片石擋墻中的迎撞面支撐鋼筋的外部澆筑砂漿。
【技術特征摘要】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吳京梅,米曉藝,陳瑜,郭占洋,
申請(專利權)人:交通運輸部公路科學研究所,北京中交華安科技有限公司,
類型:實用新型
國別省市: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