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涉及一種鋼管混凝土桁架防脫粘節點,包括主管、填充于主管內的混凝土以及焊接在主管外壁上的支管,所述主管管壁在與支管的連接區域內開設有便于主管內混凝土進入支管內的通孔;所述支管內壁焊接有用于阻斷混凝土的隔斷鋼板,所述隔斷鋼板上開設有排氣孔。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可有效限制節點區混凝土的收縮變形,解決了傳統鋼管混凝土桁架只在主管內部填充混凝土而造成的節點區混凝土與鋼管內壁容易發生脫粘的問題;可明顯改善鋼管混凝土桁架節點的受力性能,提高節點的承載能力。(*該技術在2022年保護過期,可自由使用*)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技術涉及一種鋼管混凝土桁架防脫粘節點,屬于土木建筑
技術介紹
為了改善鋼管桁架結構中節點的局部受力性能,在主管中填充混凝土是一個很好的方法,并由此形成了一種新的結構形式——鋼管混凝土桁架結構。該結構中支管仍為空鋼管,而主管由于內填混凝土而形成了鋼管混凝土構件,其節點形式如圖I所示。已有研究表明,鋼管混凝土桁架結構可以較好地改善節點的局部承載能力,從而達到提高結構整體受力性能的目地。然而鋼管混凝土結構或構件存在一個比較突出問題,即鋼管內混凝土由于收縮變形容易與鋼管內壁分離,即發生脫粘現象。脫粘將導致節點區的主管鋼管內壁呈懸空狀態,在支管拉、壓力的作用下容易發生主管壁的局部壓陷或撕裂破壞。為了保證鋼管 混凝土桁架結構節點區混凝土的密實性,避免脫粘現象發生,有必要對鋼管混凝土桁架節點做合理的改進。
技術實現思路
鑒于現有技術的不足,本技術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鋼管混凝土桁架防脫粘節點,該鋼管混凝土桁架防脫粘節點保證了節點區混凝土的連續性和密實性,避免了脫粘現象的發生。為了實現上述目的,本技術的技術方案是一種鋼管混凝土桁架防脫粘節點,包括主管、填充于主管內的混凝土以及焊接在主管外壁上的支管,所述主管管壁在與支管的連接區域內開設有便于主管內混凝土進入支管內的通孔。進一步地,所述支管內壁焊接有用于阻斷混凝土的隔斷鋼板。進一步地,所述隔斷鋼板上開設有排氣孔。進一步地,所述隔斷鋼板焊接在支管內壁離主管外壁h高度處,其中h= (Tl. 5)D,D為支管外徑。進一步地,所述通孔為圓孔,所述圓孔直徑Dl= (O. 5^0. 7) d,d為支管內徑。與現有技術相比較,本技術具有以下優點通過將主、支管連通,并在支管根部填充混凝土,可保證節點區混凝土的連續性和密實性,再加上主管管壁開口附近鋼板的約束作用,該節點可有效限制節點區混凝土的收縮變形,解決了傳統鋼管混凝土桁架只在主管內部填充混凝土而造成的節點區混凝土與鋼管內壁容易發生脫粘的問題;該節點可明顯改善鋼管混凝土祐1架節點的受力性能,提高節點的承載能力。附圖說明圖I為鋼管混凝土桁架常規節點的構造示意圖。圖2為本技術實施例的構造示意圖。圖3為圖2中的I-I剖視示意圖。圖4為圖2中的II-II剖視示意圖。圖中:1_主管,2-支管,3-混凝土,4-隔斷鋼板,5-圓孔,6_排氣孔,7_相交點,8-支管軸線。具體實施方式為讓本技術的上述特征和優點能更明顯易懂,下文特舉實施例,并配合附圖,作詳細說明如下。參考圖f 4,一種鋼管混凝土桁架防脫粘節點,包括主管I、填充于主管I內的混凝土 3以及焊接在主管I外壁上的支管2,所述主管I管壁在與支管2的連接區域內開設有便于主管I內混凝土 3進入支管2內的通孔,所述通孔為圓孔5,所述圓孔5的直徑Dl=(O. 5 0.7)d,d為支管2的內徑。在本實施例中,所述支管2內壁焊接有用于阻斷混凝土 3的隔斷鋼板4,所述隔斷鋼板4焊接在支管2內壁離主管I外壁h高度處,其中h= (Γ .5) , D為支管2的外徑;為了便于施工,所述隔斷鋼板4上開設有排氣孔6。本實施例的施工方法如下首先確定主管I與支管2的相貫節點焊接區域,并以支管軸線8與主管I外壁的相交點7為中心開設圓孔5 ;接著在支管2內壁離主管I外壁h高度處焊接一塊帶有排氣孔6的隔斷鋼板4 ;然后將支管2與主管I進行相貫焊接;最后往主管I內灌注混凝土 3,使得混凝土 3進入支管2內并由隔斷鋼板4阻斷。特別需要說明的是,本技術實施例中僅以一根支管2為例,對于主管I節點區有多根支管2的情況,其連接的結構形式和施工方法與此類似。以上所述僅為本技術的較佳實施例,凡依本技術申請專利范圍所做的均等變化與修飾,皆應屬本技術的涵蓋范圍。權利要求1.一種鋼管混凝土桁架防脫粘節點,包括主管、填充于主管內的混凝土以及焊接在主管外壁上的支管,其特征在于所述主管管壁在與支管的連接區域內開設有便于主管內混凝土進入支管內的通孔。2.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鋼管混凝土桁架防脫粘節點,其特征在于所述支管內壁焊接有用于阻斷混凝土的隔斷鋼板。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鋼管混凝土桁架防脫粘節點,其特征在于所述隔斷鋼板上開設有排氣孔。4.根據權利要求2或3所述的鋼管混凝土桁架防脫粘節點,其特征在于所述隔斷鋼板焊接在支管內壁離主管外壁h高度處,其中h= ( Γ1. 5) D,D為支管外徑。5.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鋼管混凝土桁架防脫粘節點,其特征在于所述通孔為圓孔,所述圓孔直徑Dl= (O. 5^0. 7) d,d為支管內徑。專利摘要本技術涉及一種鋼管混凝土桁架防脫粘節點,包括主管、填充于主管內的混凝土以及焊接在主管外壁上的支管,所述主管管壁在與支管的連接區域內開設有便于主管內混凝土進入支管內的通孔;所述支管內壁焊接有用于阻斷混凝土的隔斷鋼板,所述隔斷鋼板上開設有排氣孔。本技術可有效限制節點區混凝土的收縮變形,解決了傳統鋼管混凝土桁架只在主管內部填充混凝土而造成的節點區混凝土與鋼管內壁容易發生脫粘的問題;可明顯改善鋼管混凝土桁架節點的受力性能,提高節點的承載能力。文檔編號E04B1/58GK202672357SQ20122033934公開日2013年1月16日 申請日期2012年7月13日 優先權日2012年7月13日專利技術者陳寶春, 黃冀卓, 韋建剛, 吳慶雄 申請人:福州大學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一種鋼管混凝土桁架防脫粘節點,包括主管、填充于主管內的混凝土以及焊接在主管外壁上的支管,其特征在于:所述主管管壁在與支管的連接區域內開設有便于主管內混凝土進入支管內的通孔。
【技術特征摘要】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陳寶春,黃冀卓,韋建剛,吳慶雄,
申請(專利權)人:福州大學,
類型:實用新型
國別省市: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