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散拼竹膠板雙曲面模板及其支撐體系,所述雙曲面模板的內弧面板和外弧面板均為弧形竹膠板條密鋪粘結而成,所述內模次龍骨為弧形木枋間隔設置形成,所述內模主龍骨為弧形鋼筋組間隔設置而成,所述外模次龍骨為弧形槽鋼間隔設置而成,所述外模主龍骨為弧形鋼筋組間隔設置形成。所述支撐體系包括鋼管扣件支撐架和底部支撐件,所述鋼管扣件支撐架的頂部插入預埋在基礎內端部露出基礎頂面的地錨內和與外弧面板外表面相垂直的斜向支撐,所述底部支撐件上表面預埋有與外模次龍骨焊接的預埋件。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采用廉價的材料,通過現場拼裝而成,造價低,施工周期短,安全性和成型效果好,可廣泛應用于雙曲面混凝土剪力墻的施工。(*該技術在2022年保護過期,可自由使用*)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技術涉及一種混凝土施工中的模板及其支撐體系,特別是一種雙曲面模板及其支撐體系。
技術介紹
混凝土剪力墻是結構中常見的構件,隨著建筑技術的發展和科技進步,異型的剪力墻結構形式應用的日益廣泛,目前,通常情況下,在異型的剪力墻采用針對其外形特點的定型鋼模,定型鋼模具有模板形式完全和剪力墻外形擬合,施工效果好等優點,但是,定型鋼模一般需要在模板廠預定加工,因此具有加工周期長,造價高,不能重復利用,施工過程中吊裝對位困難,增加施工成本等缺點。尋找出一種模板及其支撐形式既能與設計的剪力墻外形吻合,又能減低施工成本,施工結束后模板能重復利用,成為現場施工技術人員努力想解決的問題。
技術實現思路
本技術的目的是提供一種散拼竹膠板雙曲面模板及其支撐體系,要解決現有的異性剪力墻尤其是雙曲面剪力墻模板為定型鋼模成本高,加工周期長,不能反復利用的技術問題;。為實現上述目的,本技術采用如下技術方案一種散拼竹膠板雙曲面模板,包括內弧面板、內模次龍骨、內模主龍骨、外弧面板、外模次龍骨和外模主龍骨,所述內模次龍骨垂直于內弧面板設置,所述內模主龍骨垂直緊貼內模次龍骨設置;所述外模次龍骨平行于外弧面板設置兩者之間墊有墊塊,所述外模主龍骨垂直外模次龍骨設置且與其緊貼;所述內弧面板和外弧面板斜向平行設置,兩者之間通過對拉螺栓拉結,其特征在于所述內弧面板和外弧面板均為弧形竹膠板條密鋪粘結而成,所述內模次龍骨為弧形木枋間隔設置形成,其弧度與內弧面板的弧度相等,所述內模主龍骨為弧形鋼筋組間隔設置而成,所述外模次龍骨為弧形槽鋼間隔設置而成,其弧度與外弧面板的弧度相等,所述外模主龍骨為弧形鋼筋組間隔設置形成。所述弧形鋼筋組至少包括兩根弧形鋼筋,弧形鋼筋通過鋼筋定位器固定。所述弧形竹膠板條的厚度不小于9mm。所述弧形槽鋼為10號槽鋼彎曲而成,其底端切有斜角。所述內模主龍骨設置間距為600mm,外模主龍骨的設置間距均為470mm或500mm。所述內模次龍骨為50*100木枋彎曲而成。所述的散拼竹膠板雙曲面模板的支撐體系,包括位于模板外側面的鋼管扣件支撐架和位于模板底部的底部支撐件,所述鋼管扣件支撐架的頂部插入預埋在基礎內端部露出基礎頂面的地錨I內,還包括與外弧面板外表面相垂直的斜向支撐1,所述斜向支撐I為鋼管,其一端插入鋼筋定位器外伸的柄內,另一端伸向鋼管扣件支撐架并與其固定連接,其中,所述底部支撐件上表面預埋有與外模次龍骨焊接的通長的預埋件。所述預埋件由連接板和錨固端頭焊接,所述錨固端頭與預埋鋼板垂直焊接,為I形、幾形或爪型。與現有技術相比本技術具有以下特點和有益效果本技術所述模板,通過將內弧面板和外弧面板均為弧形竹膠板條密鋪粘結而成,所述內模次龍骨為弧形木枋間隔設置形成,所述內模主龍骨為弧形鋼筋組間隔設置而成,所述外模次龍骨為弧形槽鋼間隔設置而成,所述外模主龍骨為弧形鋼筋組間隔設置形成。可實現異型混凝土剪力墻施工模板的就地取材,避免了采用大型定型鋼模,降低了施工成本,可現場直接搭設,縮短了施工周期,且面板本身規模較小,便于人工操作。通過將槽鋼作為雙曲面豎向龍骨,弧形鋼筋組作為水平定位龍骨,對剛度較小的竹膠板面板進行有效的加固,確保了澆筑過程中模板不變形,為成型后的混凝土剪力墻實現良好的觀感提供了保障。所述弧形鋼筋組至少包括兩根弧形鋼筋,弧形鋼筋通過鋼筋定位器固定,在確保竹膠板背楞穩定的同時,其柄部可插入支撐體系的斜向支撐內與支撐體系實現可靠連接。通過設置與外弧面板外表面相垂直的斜向支撐,加強了模板的斜向剛度,避免了混凝土澆筑過程中對模板的沖擊導致模板變形,影響施工效果。在側面的鋼管扣件支撐架和底部支撐件的基礎上,設置斜向支撐、地錨和預埋件,進一步確保了支撐體系的穩定性。本技術可廣泛應用于異性尤其是雙曲面剪力墻的施工模板。以下結合附圖對本技術做進一步詳細的說明。圖I是模板和支撐體系組裝示意圖。圖2是支撐體系的預埋件和地錨示意圖。圖3是預埋件平面圖。圖4是圖3剖視圖。圖5是弧形槽鋼外模次龍骨詳圖。附圖標記1 一內弧面板、2 —內模次龍骨、3 —內模主龍骨、4 一外弧面板、5 —外模次龍骨、6 —外模主龍骨、6. I 一斜角、7 —墊塊、8 —對拉螺栓、9 一鋼筋定位器、10 —預埋件、10. I 一連接板、10. 2 一錨固端頭、11 一地錨、12 —鋼管扣件支撐架、13 —斜向支撐。具體實施方式一種散拼竹膠板雙曲面模板參見圖I所示,包括內弧面板I、內模次龍骨2、內模主龍骨3、外弧面板4、外模次龍骨5和外模主龍骨6,所述內模次龍骨2垂直于內弧面板I設置,所述內模主龍骨3垂直緊貼內模次龍骨2設置;所述外模次龍骨5平行于外弧面板4設置兩者之間墊有墊塊7,所述外模主龍骨6垂直外模次龍骨5設置且與其緊貼;所述內弧面板I和外弧面板4斜向平行設置,兩者之間通過對拉螺栓8拉結,其特征在于所述內弧面板I和外弧面板4均為弧形竹膠板條密鋪粘結而成,所述內模次龍骨2為弧形木枋間隔設置形成,其弧度與內弧面板I的弧度相等,所述內模主龍骨3為弧形鋼筋組間隔設置而成,所述外模次龍骨5為弧形槽鋼間隔設置而成,其弧度與外弧面板4的弧度相等,所述外模主龍骨6為弧形鋼筋組間隔設置形成。所述弧形鋼筋組至少包括兩根弧形鋼筋,弧形鋼筋通過鋼筋定位器9固定。所述弧形竹膠板條的厚度不小于9_。所述弧形槽鋼為10號槽鋼彎曲而成,其底端切有斜角5. 1,參見圖5。所述內模主龍骨3設置間距為600mm,外模主龍骨6的設置間距均為470mm或500mmo所述內模次龍骨為50*100木枋彎曲而成。所述的散拼竹膠板雙曲面模板的支撐體系參見圖I和圖2,包括位于模板外側面的鋼管扣件支撐架12和位于模板底部的底部支撐件14,所述鋼管扣件支撐架的頂部插入預埋在基礎內端部露出基礎頂面的地錨11內,還包括與外弧面板4外表面相垂直的斜向支撐13,所述斜向支撐13為鋼管,其一端插入鋼筋定位器9外伸的柄內,另一端伸向鋼管扣件支撐架并與其固定連接,其中,所述底部支撐件上表面預埋有與外模次龍骨5焊接的通長的預埋件10。所述預埋件10參見圖3和圖4,由連接板10. I和錨固端頭10. 2焊接,所述錨固端頭10. 2與預埋鋼板10. I垂直焊接,為I形、幾形或爪型。權利要求1.一種散拼竹膠板雙曲面模板,包括內弧面板(I)、內模次龍骨(2)、內模主龍骨(3)、外弧面板(4)、外模次龍骨(5)和外模主龍骨(6),所述內模次龍骨(2)垂直于內弧面板(1),所述內模主龍骨(3)垂直緊貼內模次龍骨(2)設置;所述外模次龍骨(5)平行于外弧面板(4 )設置兩者之間墊有墊 塊(7 ),所述外模主龍骨(6 )垂直外模次龍骨(5 )設置且與其緊貼;所述內弧面板(I)和外弧面板(4)斜向平行設置,兩者之間通過對拉螺栓(8)拉結,其特征在于所述內弧面板(I)和外弧面板(4)均為弧形竹膠板條密鋪粘結而成,所述內模次龍骨(2)為弧形木枋間隔設置形成,其弧度與內弧面板(I)的弧度相等,所述內模主龍骨(3)為弧形鋼筋組間隔設置而成,所述外模次龍骨(5)為弧形槽鋼間隔設置而成,其弧度與外弧面板(4)的弧度相等,所述外模主龍骨(6)為弧形鋼筋組間隔設置形成。2.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散拼竹膠板雙曲面模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弧形鋼筋組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一種散拼竹膠板雙曲面模板,包括內弧面板(1)、內模次龍骨(2)、內模主龍骨(3)、外弧面板(4)、外模次龍骨(5)和外模主龍骨(6),所述內模次龍骨(2)垂直于內弧面板(1),所述內模主龍骨(3)垂直緊貼內模次龍骨(2)設置;所述外模次龍骨(5)平行于外弧面板(4)設置兩者之間墊有墊塊(7),所述外模主龍骨(6)垂直外模次龍骨(5)設置且與其緊貼;所述內弧面板(1)和外弧面板(4)斜向平行設置,兩者之間通過對拉螺栓(8)拉結,其特征在于:所述內弧面板(1)和外弧面板(4)均為弧形竹膠板條密鋪粘結而成,所述內模次龍骨(2)為弧形木枋間隔設置形成,其弧度與內弧面板(1)的弧度相等,所述內模主龍骨(3)為弧形鋼筋組間隔設置而成,所述外模次龍骨(5)為弧形槽鋼間隔設置而成,其弧度與外弧面板(4)的弧度相等,所述外模主龍骨(6)為弧形鋼筋組間隔設置形成。
【技術特征摘要】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劉國亮,劉慶宇,武永在,
申請(專利權)人:中建三局第三建設工程有限責任公司,
類型:實用新型
國別省市: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