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公開了一種石油鉆機多功能維修服務裝置,整個裝置由安裝架、擺動支座、工作臂、工作籃、各種液壓油缸、操控臺等組成,用操控臺實現工作臂的舉升、擺動、伸縮功能,將工作籃放置在下套管作業、維修服務作業位置。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可以解決石油鉆機下套管扶正設備在滿足鉆井作業時下套管扶正的要求的前提下,還能夠安全起升并準確定位在井架內的任一位置,便于工作人員對頂部驅動裝置及其他設備進行維修、服務等技術問題。(*該技術在2022年保護過期,可自由使用*)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技術涉及石油、天然氣鉆井裝備制造
,主要用于石油鉆機鉆井作業時下套管扶正及鉆臺面上的鉆井設備和井架內其他設備的維修服務裝置。
技術介紹
石油鉆機下套管扶正設備種類比較多。其中一種用液壓絞車通過滑輪組連接扶正框沿方型管上下移動的套管扶正臺應用比較廣泛,結構簡單,但安全性較差。另一種在伸縮臂前端安裝有機械手的套管扶正臺也在使用,但結構復雜、可靠性較差。目前使用的套管扶正臺,功能單一,僅在下套管時進行扶正作業,不能對鉆機井架內設備進行維修服務工作。
技術實現思路
本技術的目的是提供一種石油鉆機多功能維修服務裝置,以解決石油鉆機下套管扶正設備在滿足鉆井作業時下套管扶正的要求的前提下,還能夠安全起升并準確定位在井架內的任一位置,便于工作人員對頂部驅動裝置及其他設備進行維修、服務等技術問題。為實現上述目的,本技術采取的技術方案為一種石油鉆機多功能維修服務裝置,主要包括安裝架(14)、擺動支座(2)、工作臂(4)、工作籃(5)、液壓油缸(12)、(10)、(3)、(9)、(8)、(6)和液壓控制系統(16);安裝架(14)用螺栓(I)固定在鉆機井架上;擺動支座(2)通過垂直方向設置的銷軸(15)與安裝架(14)聯接,擺動油缸(12 )采用中間耳軸安裝結構,分別與安裝架(14)、擺動支座(2 )相連接,控制擺動支座(2)在水平方向轉動;工作臂(4)的尾端用水平方向設置的銷軸(13)、舉升油缸(10)、輔助油缸(3)安裝在擺動支座(2)上,所述舉升油缸(10)、輔助油缸(3)的活塞桿端與工作臂(4)連接,另一端與擺動支座(2)連接;工作臂(4)為兩級或多級伸縮結構,工作籃(5 )用水平設置的銷軸(7 )、隨動油缸(6 )安裝在工作臂(4)的前端;隨動油缸(6 )活塞桿端與工作臂(4)連接,另一端與工作籃(5)底部連接,隨動油缸(6)與舉升油缸(10)同步動作;所述液壓油缸(12)、(10)、(3)、(9)、(8)、(6)的液壓控制系統(16)包括液壓閥件及液壓管線總成。所述工作臂(4)采用方管套裝結構,伸縮臂I (4. 3)、伸縮臂II (4. 4)可逐級伸出或收回;后耳板(4. I)焊接在工作臂(4. 2)尾端,用銷軸與擺動支座連接;前耳板(4. 5)焊接在伸縮臂II (4. 4)前端,用來連接工作籃和隨動油缸;一個耳板(4. 6)安裝在伸縮臂I(4. 3)前端;另一個耳板(4. 7)、第三個耳板(4. 8)安裝在工作臂(4. 2)下部,分別與伸縮油缸、舉升油缸、輔助油缸的活塞桿端連接;管線拖管(4. 9)安裝在工作臂側面,用小型方管制作,隨工作臂伸出或收回。所述工作臂(4)的兩級或多級伸縮結構是由連接在兩級伸縮工作臂(4)之間的兩個伸縮油缸(9)、(8)組成,該兩個伸縮油缸(9)、(8)分別安裝在相鄰級的工作臂下部和工作臂內。所述工作籃(5)用方管焊接為一個方形籃筐,側面安裝一個小門(5. 2),梯子(5. 5)焊接在其底部,并將本地操控臺(5. I)、方盒(5. 3)安裝在工作籃上,方盒(5. 3)內裝有一套逃生裝置(5. 4)。本技術整套裝置采用全液壓技術,具有運行平穩、安裝方便、安全可靠等特點,大大提高了鉆井設備維修服務工作的效率。尤其適應于海洋石油鉆井平臺鉆機和陸地石油深井鉆機。附圖說明圖I為本技術的裝置實施例主視圖。圖2為圖I的俯視圖。圖3為本技術的工作臂結構主視圖。 圖4為圖3的俯視圖。圖5是本技術的工作籃結構主視圖。圖中編號I 一螺栓;2—擺動支座;3—輔助油缸;4 一工作臂;5—工作籃;6—隨動油缸;7—銷軸I ;8、9一伸縮油缸;10—起升油缸;11—銷軸2 ; 12—擺動油缸;12—銷軸3 ; 14—安裝架;15—銷軸4 ; 16—液壓控制系統。4. I一后耳板;4. 2—工作臂;4. 3—伸縮臂I ;4. 4一伸縮臂II ;4. 5一如耳板;4. 6一耳板;4. 7一耳板;4. 8一耳板;4. 9一管線拖管。5. I一本地操控臺;5. 2—小門;5. 3—方盒;5. 4—緊急逃生裝置;5. 5—梯子。具體實施方式本技術的具體結構的實施例參見圖I至圖5所示。該石油鉆機多功能維修服務裝置,包括安裝架(14)、擺動支座(2)、工作臂(4)、工作籃(5)、液壓油缸(12)、(10)、(3)、(9)、(8)、(6)、液壓控制系統(16)和操控臺等。安裝架(14)用螺栓(I)固定在鉆機井架上,擺動支座(2)通過銷軸4 (15)與安裝架(14)聯接;擺動油缸(12)采用中間耳軸安裝結構,分別與安裝架(14)、擺動支座(2)相連接;工作臂(4)的尾端用銷軸3 (13)、舉升油缸(10)、輔助油缸(3)安裝在擺動支座(2)上,舉升油缸(10)、輔助油缸(3)活塞桿端與工作臂(4)連接,另一端與擺動支座(2)連接;工作臂(4)為兩級伸縮或多級伸縮結構,連接在兩級伸縮工作臂(4)之間的兩個伸縮油缸(9)、(8)分別安裝在工作臂下部和工作臂內;工作籃(5 )用銷軸(7 )、隨動油缸(6 )安裝在工作臂(4)的前端;隨動油缸(6 )活塞桿端與工作臂(4)連接,另一端與工作籃(5)底部連接,隨動油缸(6)與舉升油缸(10)同步動作,保證工作籃始終與地平面保持垂直。整套裝置采用全液壓技術,液壓控制系統(16)包括液壓閥件及液壓管線總成;操作操控臺實現舉升、擺動、伸縮功能,將工作籃放置在下套管作業、維修服務作業位置。所述的工作臂(4)采用方管套裝結構,伸縮臂I (4. 3)、伸縮臂II (4. 4)可逐級伸出或收回;后耳板(4. I)焊接在工作臂(4. 2)尾端,用銷軸與擺動支座連接;前耳板(4. 5)焊接在伸縮臂II (4. 4)前端,用來連接工作籃和隨動油缸;耳板(4. 6)安裝在伸縮臂I (4. 3)前端;耳板(4. 7)、耳板(4. 8)安裝在工作臂(4. 2)下部,分別與伸縮油缸、舉升油缸、輔助油缸的活塞桿端連接;管線拖管(4. 9)安裝在工作臂側面,用小型方管制作,可隨工作臂伸出或收回。所述的工作籃(5)用方管焊接為一個方形籃筐,側面安裝一個小門(5. 2),梯子(5. 5)焊接在其底部,并將本地操控臺(5. I)、方盒(5. 3)安裝在工作籃上,方盒(5. 3)內裝有一套逃生裝置(5. 4)。本技術實現的功能可分解為工作臂舉升/下放;工作籃傾斜;工作臂左、右擺動;伸縮臂伸出/收回。本技術所述的維修服務裝置用螺栓固定在鉆機井架上,擺動支座與安裝架用銷軸聯接,在擺動油缸的作用下以銷軸為中心左右回轉;工作臂的尾端安裝在擺動支座上,通過舉升油缸、輔助油缸實現工作臂 的舉升、下落,舉升油缸、輔助油缸同步伸出/縮回;工作臂為兩級伸縮套裝結構,兩個伸縮油缸分別安裝在工作臂下部和工作臂內;分別將伸縮臂I、伸縮臂II伸出或收回;工作籃用銷軸安裝在工作臂的前端,隨動油缸活塞桿端與工作臂連接,另一端與工作籃底部連接,工作籃上裝有本地操控臺、緊急逃生裝置。本地操控臺具有優先操控權,遠程操控臺主要用于將該裝置從駐車位置伸出和收回到駐車位置。工作籃上的緊急逃生裝置是為了在發生危險時便于工作人員迅速撤離。權利要求1.一種石油鉆機多功能維修服務裝置,主要包括安裝架(14)、擺動支座(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一種石油鉆機多功能維修服務裝置,主要包括安裝架(14)、擺動支座(2)、工作臂(4)、工作籃(5)、液壓油缸(12)、(10)、(3)、(9)、(8)、(6)和液壓控制系統(16);其特征在于,安裝架(14)用螺栓(1)固定在鉆機井架上;擺動支座(2)通過垂直方向設置的銷軸(15)與安裝架(14)聯接,擺動油缸(12)采用中間耳軸安裝結構,分別與安裝架(14)、擺動支座(2)相連接,控制擺動支座(2)在水平方向轉動;工作臂(4)的尾端用水平方向設置的銷軸(13)、舉升油缸(10)、輔助油缸(3)安裝在擺動支座(2)上,所述舉升油缸(10)、輔助油缸(3)的活塞桿端與工作臂(4)連接,另一端與擺動支座(2)連接;工作臂(4)為兩級或多級伸縮結構,工作籃(5)用水平設置的銷軸(7)、隨動油缸(6)安裝在工作臂(4)的前端;隨動油缸(6)活塞桿端與工作臂(4)連接,另一端與工作籃(5)底部連接,隨動油缸(6)與舉升油缸(10)同步動作;所述液壓油缸(12)、(10)、(3)、(9)、(8)、(6)的液壓控制系統(16)包括液壓閥件及液壓管線總成。
【技術特征摘要】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王尚元,祝國彬,戴克文,張曉軍,
申請(專利權)人:甘肅藍科石化高新裝備股份有限公司,上海藍濱石化設備有限責任公司,蘭州藍亞石油化工裝備工程有限公司,機械工業蘭州石油化工設備檢測所有限公司,
類型:實用新型
國別省市: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