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專利技術揭示了一種雙頭式智能動態點膠機,包括出膠嘴和至少兩個儲膠罐,所述出膠嘴包括固定于軸棒的第一、第二兩個出膠嘴,所述第一、第二出膠嘴可繞軸棒轉動,兩個出膠嘴分別與相應的第一、第二泵通過第一、第二膠管連接,所述第一、第二泵通過吸膠管與儲膠罐連接。本發明專利技術為雙頭式出膠,避免了單一顏色或成分的點膠機在需要更換時的繁瑣更換,減少了人力,節省了時間,同時,承接臺的設置避免了人工對出膠時的托盤,提高了效率。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專利技術涉及一種點膠機,尤其涉及一種雙頭式的智能動態點膠機。
技術介紹
目前,現有技術中使用的混合型灌膠機都是采用單一膠水的灌膠,即其中一個罐中為必要的膠,另外一個罐中加入所需的膠,使用時,所需的膠與必要的膠混合后出膠,但這樣的方式只適用于單一顏色或者單一成分的膠水,如果需要更換顏色或成分則需要將之前所需膠全部倒出,并將罐體內壁及所有管道全部拆卸清洗干凈后,再重新組裝灌上另一顏色或成分的膠,之后才可繼續使用。此過程程序相當復雜繁瑣,人工成本較大,費時費力,又耽誤生產進程。同時,擠出的膠在進行接膠時,需要人工托盤,無疑又增加了人力成本
技術實現思路
·鑒于上述現有技術存在的缺陷,本專利技術的目的是提出一種雙頭式智能動態點膠機。本專利技術的目的將通過以下技術方案得以實現 一種雙頭式智能動態點膠機,包括出膠嘴和至少兩個儲膠罐,所述出膠嘴包括固定于軸棒的第一、第二兩個出膠嘴,所述第一、第二出膠嘴可繞軸棒轉動,兩個出膠嘴分別與相應的第一、第二泵通過第一、第二膠管連接,所述第一、第二泵通過吸膠管與儲膠罐連接。優選地,所述點膠機包括第一、第二、第三三個儲膠罐,第一儲膠罐中設置有兩根吸膠管分別與第一泵、第二泵的主輸入端連接,第二儲膠罐中設置有一吸膠管與第一泵的輔輸入端連接,第三儲膠罐中設置有一吸膠管與第二泵的輔輸入端連接。優選地,所述的出膠嘴中設置有用于混合攪拌的螺旋攪拌棒。優選地,所述點膠機還包括一承接臺,所述承接臺上設置有一旋轉面,所述旋轉面上均布設置有兩個用于接膠的點膠盤。優選地,所述承接臺內設置有用于驅動旋轉面轉動的電機。本專利技術的突出效果為雙頭式出膠,避免了單一顏色或成分的點膠機在需要更換時的繁瑣更換,減少了人力,節省了時間,同時,承接臺的設置避免了人工對出膠時的托盤,提高了效率。以下結合實施例附圖,對本專利技術的具體實施方式作進一步的詳述,以使本專利技術技術方案更易于理解、掌握。附圖說明圖I是本專利技術原理結構示意圖。具體實施例方式如圖I所示,一種雙頭式智能動態點膠機,包括三個儲膠罐,分別為第一儲膠罐I、第二儲膠罐2、第三儲膠罐3 ;還包括固定于軸棒上的其內設置有螺旋攪拌棒611的第一出膠嘴61和第二出膠嘴62,所述第一出膠嘴61、第二出膠嘴62可繞軸棒進行旋轉,可以在點膠時做到動態點膠。第一出膠嘴61通過第一膠管51與第一泵41連接,第二出膠嘴62通過第二膠管52與第二泵42連接,兩臺泵通過吸膠管與三個儲膠罐連接。泵與儲膠罐的連接處采用三通閥進行連接,具體地,第一儲膠罐I中設置有第一吸膠管10、第二吸膠管11分別與第一泵41、第二泵42的主輸入端連接,第二儲膠罐2中設置有第三吸膠管21與第一泵41的輔輸入端連接,第三儲膠罐3中設置有第四吸膠管31與第二泵42的輔輸入端連接。所述點膠機還包括一承接臺,所述承接臺上設置有一旋轉面8,承接臺內設置有一用于驅動旋轉面8進行旋轉的電機81,所述旋轉面8上均布設置有兩個用于接膠的點膠盤。出膠時,第一點膠盤71、第二點膠盤72分別設置在出膠嘴的下方。由于點膠盤設置在可旋轉的旋轉面8上,出膠時,兩個出膠嘴可以同時出膠,也可以單獨出膠。單獨出膠時,由于出膠具有一定的間隔,當一個點膠盤接滿膠后,通過電機81帶動旋轉面8旋轉后進行第二個點膠盤的接膠。其中,第一儲膠罐I內為必須的膠水,第二儲膠罐2、第三儲膠罐3中為所需膠水,當泵工作時,將第一儲膠罐I中的膠水與第二儲膠罐2中的膠進行吸膠,從泵的輸出端的膠·管并從出膠嘴出膠。由于膠管直徑較細,出膠嘴直徑較粗,且出膠嘴中設置有螺旋攪拌棒611,當兩種膠水從膠管中通過自身的壓力會直沖入出膠嘴,帶動出膠嘴中的螺旋攪拌棒轉動,進而對兩種膠水進行混合。本專利技術的點膠機整個采用CPU控制系統進行控制,預先設置好吸膠量,泵將定量的吸膠,膠水在出膠時自動攪拌混合均勻,自出膠嘴出膠于點膠盤中。本專利技術尚有多種實施方式,凡采用等同變換或者等效變換而形成的所有技術方案,均落在本專利技術的保護范圍之內。權利要求1.一種雙頭式智能動態點膠機,包括出膠嘴和至少兩個儲膠罐,其特征在于所述出膠嘴包括固定于軸棒的第一、第二兩個出膠嘴,所述第一、第二出膠嘴可繞軸棒轉動,兩個出膠嘴分別與相應的第一、第二泵通過第一、第二膠管連接,所述第一、第二泵通過吸膠管與儲膠罐連接。2.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雙頭式智能動態點膠機,其特征在于所述點膠機包括第一、第二、第三三個儲膠罐,第一儲膠罐中設置有兩根吸膠管分別與第一泵、第二泵的主輸入端連接,第二儲膠罐中設置有一吸膠管與第一泵的輔輸入端連接,第三儲膠罐中設置有一吸膠管與第二泵的輔輸入端連接。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雙頭式智能動態點膠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出膠嘴中設置有用于混合攪拌的螺旋攪拌棒。4.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雙頭式智能動態點膠機,其特征在于所述點膠機還包括一承接臺,所述承接臺上設置有一旋轉面,所述旋轉面上均布設置有兩個用于接膠的點膠盤。5.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雙頭式智能動態點膠機,其特征在于所述承接臺內設置有用于驅動旋轉面轉動的電機。全文摘要本專利技術揭示了一種雙頭式智能動態點膠機,包括出膠嘴和至少兩個儲膠罐,所述出膠嘴包括固定于軸棒的第一、第二兩個出膠嘴,所述第一、第二出膠嘴可繞軸棒轉動,兩個出膠嘴分別與相應的第一、第二泵通過第一、第二膠管連接,所述第一、第二泵通過吸膠管與儲膠罐連接。本專利技術為雙頭式出膠,避免了單一顏色或成分的點膠機在需要更換時的繁瑣更換,減少了人力,節省了時間,同時,承接臺的設置避免了人工對出膠時的托盤,提高了效率。文檔編號B05C11/10GK102886332SQ20111020492公開日2013年1月23日 申請日期2011年7月21日 優先權日2011年7月21日專利技術者邵可為, 顧建南, 徐國洪 申請人:蘇州工業園區拓樸環保凈化有限公司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一種雙頭式智能動態點膠機,包括出膠嘴和至少兩個儲膠罐,其特征在于:所述出膠嘴包括固定于軸棒的第一、第二兩個出膠嘴,所述第一、第二出膠嘴可繞軸棒轉動,兩個出膠嘴分別與相應的第一、第二泵通過第一、第二膠管連接,所述第一、第二泵通過吸膠管與儲膠罐連接。
【技術特征摘要】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邵可為,顧建南,徐國洪,
申請(專利權)人:蘇州工業園區拓樸環保凈化有限公司,
類型:發明
國別省市: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