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專利技術涉及一種再生骨料保溫砌塊材料,該材料是由質量百分含量為11%~13%的水;42%~45%的粗骨料;23%~26%的細骨料;19%~21%的膠凝材料;2%~3%的保溫材料(玻化微珠)按公知工藝制成砌塊的,本發明專利技術制得的砌塊節能、高強,利廢、承重、熱工性能好、經濟,耐久性好、既利廢又環保,是一種綠色再生骨料保溫砌塊材料。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專利技術涉及一種墻體砌塊材料,特別涉及一種墻體再生骨料保溫砌塊材料。
技術介紹
近年來,城市住宅的更新和市政動遷規模不斷加大,大量舊建筑物被拆毀,或由于發生自然災害,使城市建筑垃圾量越來越大,為了合理利用回收資源并減少環境污染,建筑廢棄物再利用的研究和應用成為一種新趨勢。同時隨著社會進步與發展,對建筑結構功能和建筑材料性能的要求也都在發生變化,從最初簡單的“維護和承重”的基本作用向保溫、節能、隔熱、抗震、綠色等多功能方向發展。目前,我國建筑節能和環境保護普遍存在的問題一是保溫隔熱性能比較差,生產和使用能耗明顯高于國外發達國家;二是各種工業廢渣和城市建筑垃圾造成的環境污染也相當嚴重。如果可以充分利用這些現有廢棄材料,并考慮加入一些可提高材料某些功能的·物質來生產一些建材產品,減輕環境污染的同時也利用各種廢料,節約堆放用地降低成本的同時也起到了節能減排的作用,可以充分的做到“一舉多得”。現在混凝土承重和非承重砌塊以水泥,砂,石和爐渣為主要原料,隔熱保溫性能差,同時大量的消耗天然資源,成本高,難以滿足節能和環保對墻體材料的要求。而目前建筑技術的發展對建筑墻體材料從材料性能本身和材料使用功能都提出了較高的要求,即性能優、功能多的復合型節能、環保型綠色建材,來滿足未來發展的綠色建筑。
技術實現思路
本專利技術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針對目前墻體砌塊以水泥,砂,石和爐渣為主要原料,隔熱保溫性能差,同時大量的消耗天然資源,成本高,難以滿足節能和環保對墻體材料的要求,本專利技術提供一種節能,高強,熱工性能好,經濟,耐久性好,既利廢又環保的一種綠色再生骨料保溫砌塊材料。為解決上述問題,本專利技術采用如下技術方案來實施—種再生骨料保溫砌塊,該砌塊材料是由下述重量百分含量的原料組成的水11% 13%;粗骨料粒徑范圍5 20mm的天然碎石和粒徑為5 IOmm的再生粗骨料41% 45%,其中再生粗骨料取代率30% 50% ;細骨料細度模數2. 3的天然砂和粒徑范圍O. 15^4. 75mm再生細骨料22°/Γ26%,其中再生細骨料取代率20°/Γ30% ; 膠凝材料19% 21% ;保溫材料2% 3%。作為對本專利技術的優選,本專利技術所述的保溫材料為玻化微珠;所述的膠凝材料為水泥與粉煤灰的混合物或水泥與礦渣的混合物,其中粉煤灰或礦渣30%等量取代水泥。按上述比例,采用二次攪拌法拌制成型第一次加入再生細骨料、天然細骨料、保溫材料、膠凝材料和部分的水,攪拌3(T60s ;第二次加入再生粗骨料、天然粗骨料和其余的膠凝材料,攪拌6(T90s,時間可以根據不同的情況適當靈活調整。拌制之后用砌塊成型機制作390mm X 190mm X 190mm的再生骨料保溫砌塊。采用上述的技術方案后,本專利技術相比現有技術具有如下優點(I)本專利技術合理有效的選擇利用廢棄混凝土破碎的再生骨料來大部分取代天然骨料和高效的保溫材料——玻化微珠,對配制的各種材料進行科學優化,合理匹配,使骨料、保溫材料與膠結材料混合后的結構分布均勻合理,使各種材料發揮共同工作的效能,達到最佳的強度、良好的熱工性能及良好的耐久性,最終滿足國家對新型墻體材料要求的技術指標。(2)本專利技術所述砌塊的主要物理力學性能抗壓強度5MPa ;導熱系數O. 263w/m. k ;抗凍性D25合格,且生產耗能低,無污染,是一種可再循環的綠色環保建材產品。 (3)本專利技術產品具有高強、保溫隔熱、抗凍和抗震性能好等特點;減少天然骨料的使用量,同時也減輕了建筑荷載,工程綜合造價降低。配制的再生骨料保溫砌塊可以單獨砌筑成墻,解決了建筑保溫墻體的整體性和耐候性,使墻體保溫系統的使用壽命真正實現與建筑物同壽命;同時也杜絕了由于外墻單獨外保溫材料所產生的火災隱患;由于無需再做外墻保溫,也降低了建筑成本,節省工期。具體實施例方式本專利技術將就以下實施例作進一步說明,但應了解的是,這些實施例僅為例示說明之用,而不應被解釋為本專利技術實施的限制。實施例I :一種再生骨料保溫砌塊材料是由下述重量百分含量的原料按上述公知工藝制成砌塊水11%,天然碎石32%,再生粗骨料11%,天然砂18%,再生細骨料6%,水泥14%,粉煤灰6%,玻化微珠2%。實施例2 一種再生骨料保溫砌塊材料是由下述重量百分含量的原料按上述公知工藝制成砌塊水11%,天然碎石29. 4%,再生粗骨料12. 6%,天然砂18. 2%,再生細骨料7. 8%,水泥13.3%,粉煤灰5. 7%,玻化微珠2%。實施例3 一種再生骨料保溫砌塊材料是由下述重量百分含量的原料按上述公知工藝制成砌塊水11%,天然碎石22. 5%,再生粗骨料22. 5%,天然砂15%,再生細骨料8%,水泥13. 3%,礦渣5. 7%,玻化微珠2%。實施例4 —種再生骨料保溫砌塊材料是由下述重量百分含量的原料按上述公知工藝制成砌塊水13%,天然碎石24. 6%,再生粗骨料16. 4%,天然砂16. 5%,再生細骨料5. 5%,水泥14.7%,礦渣6. 3%,玻化微珠3%。實施例5 一種再生骨料保溫砌塊材料是由下述重量百分含量的原料按上述公知工藝制成砌塊水12%,天然碎石25. 2%,再生粗骨料16. 8%,天然砂17. 25%,再生細骨料5. 75%,水泥14%,礦渣6%,玻化微珠3%。 以上述依據本專利技術的理想實施例為啟示,通過上述的說明內容,相關工作人員完全可以在不偏離本項專利技術技術思想的范圍內,進行多樣的變更以及修改。本項專利技術的技術性范圍并不局限于說明書上的內容,必須要根據權利要求范圍來確定其技術性范圍。權利要求1.一種再生骨料保溫砌塊,其特征在于該砌塊材料是由下述重量百分含量的原料制成的水:11% 13% ; 粗骨料粒徑范圍5 20mm的天然碎石和粒徑為5 IOmm的再生粗骨料42°/Γ45%,其中再生粗骨料取代率30% 50% ; 細骨料細度模數2. 3的天然砂和粒徑范圍O. 15^4. 75mm再生細骨料23°/Γ26%,其中再生細骨料取代率20% 30% ; 膠凝材料199Γ21% ; 保溫材料2% 3%。2.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再生骨料保溫砌塊,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保溫材料為玻化微珠。3.根據權利要求I或2所述的再生骨料保溫砌塊,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膠凝材料為水泥與粉煤灰的混合物或水泥與礦渣的混合物,其中粉煤灰或礦渣30%等量取代水泥。全文摘要本專利技術涉及一種再生骨料保溫砌塊材料,該材料是由質量百分含量為11%~13%的水;42%~45%的粗骨料;23%~26%的細骨料;19%~21%的膠凝材料;2%~3%的保溫材料(玻化微珠)按公知工藝制成砌塊的,本專利技術制得的砌塊節能、高強,利廢、承重、熱工性能好、經濟,耐久性好、既利廢又環保,是一種綠色再生骨料保溫砌塊材料。文檔編號C04B18/16GK102887678SQ20121040999公開日2013年1月23日 申請日期2012年10月24日 優先權日2012年10月24日專利技術者朱平華, 王新杰, 謝靜靜, 陳春紅 申請人:常州大學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一種再生骨料保溫砌塊,其特征在于該砌塊材料是由下述重量百分含量的原料制成的:水:11%~13%;粗骨料:粒徑范圍5~20mm的天然碎石和粒徑為5~10mm的再生粗骨料42%~45%,其中再生粗骨料取代率30%~50%;細骨料:細度模數2.3的天然砂和粒徑范圍0.15~4.75mm再生細骨料23%~26%,其中再生細骨料取代率20%~30%;膠凝材料:19%~21%;保溫材料:2%~3%。
【技術特征摘要】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朱平華,王新杰,謝靜靜,陳春紅,
申請(專利權)人:常州大學,
類型:發明
國別省市: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