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涉及一種制造帶加強筋發泡管的擠出模具,包括橫向延伸的筒狀口模和設于口模內的柱狀芯模,口模和芯模之間的管狀間隙成為料漿通道,所述芯模的軸線上設有橫向延伸的芯軸,軸向中部設有連接芯軸和口模外壁的柱狀支撐桿,其特征在于:所述擠出模具橫向兩端分別為進口端和出口端,所述芯模包括一個位于出口端,設于芯軸上可同步跟隨芯軸轉動的轉筒,芯軸與驅動裝置相連,所述轉筒外壁設有沿軸向的條形凹槽。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得擠出模具,改進傳統相對于模具整體靜止固定的芯模末端,使其能夠繞模具軸線轉動,配合芯模末端外壁上設置的軸向條形凹槽,制成發泡管內壁的螺旋狀加強筋,從軸向和徑向提高發泡管強度,大大增加了發泡管耐用性。(*該技術在2022年保護過期,可自由使用*)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技術涉及一種制造塑料管材的模具,尤其涉及一種制造發泡管的擠出模具。
技術介紹
PVC發泡管或PE發泡管管材的生產線由進料模具、擠出模具和其它輔助機械設備組成。發泡管管材包括管狀本體和設于本體中間的環形發泡層。管材料漿通過擠出模具中逐漸變窄的料漿通道被壓縮成型,通常在所述通道末端設置軸向凹槽,制造管材內壁的加強筋,傳統的加強筋沿管材軸向,因此對于徑向強度的加強欠佳。
技術實現思路
本技術克服了現有技術的不足,提供一種結構簡單,操作方便,所制發泡管強度高,質量好的擠出模具。為達到上述目的,本技術采用的技術方案為一種制造帶加強筋發泡管的擠出模具,包括橫向延伸的筒狀口模和設于口模內的柱狀芯模,口模和芯模之間的管狀間隙成為料漿通道,所述芯模的軸線上設有橫向延伸的芯軸,軸向中部設有連接芯軸和口模外壁的柱狀支撐桿,其特征在于所述擠出模具橫向兩端分別為進口端和出口端,所述芯模包括一個位于出口端,設于芯軸上可同步跟隨芯軸轉動的轉筒,芯軸與驅動裝置相連,所述轉筒外壁設有沿軸向的條形凹槽。本技術一個較佳實施例中,進一步包括所述轉筒周向均勻設有四個所述條形凹槽。本技術一個較佳實施例中,進一步包括所述轉筒包括同軸的圓柱部分和圓臺部分,圓柱部分相比圓臺部分近于所述出口端。本技術一個較佳實施例中,進一步包括所述各條形凹槽位于轉筒的圓柱部分。本技術一個較佳實施例中,進一步包括所述各條形凹槽由轉筒圓柱部分一端端頭延伸至圓柱部分的另一端端頭。本技術解決了
技術介紹
中存在的缺陷,本技術的擠出模具,改進傳統相對于模具整體靜止固定的芯模末端,使其能夠繞模具軸線轉動,配合芯模末端外壁上設置的軸向條形凹槽,制成發泡管內壁的螺旋狀加強筋,從軸向和徑向提高發泡管強度,大大增加了發泡管耐用性。以下結合附圖和實施例對本技術進一步說明。圖I是本技術的優選實施例的剖視圖;圖2是本技術的優選實施例中轉筒的軸向剖視圖;圖3是本技術的優選實施例中轉筒的側視圖;圖中1、進口端、2、口模,3、出口端,4、芯模,5、軸套,6、料漿通道,8、芯軸,10、支撐桿,12、轉筒,121、條形凹槽,14、驅動裝置,16、法蘭,18、圓柱部分,20、圓臺部分。具體實施方式現在結合附圖和實施例對本技術作進一步詳細的說明,這些附圖均為簡化的示意圖,僅以示意方式說明本技術的基本結構,因此其僅顯示與本技術有關的構成。如附圖說明圖1-3所示,本技術的一種制造帶加強筋發泡管的擠出模具,包括橫向延伸的筒狀口模2和設于口模2內的柱狀芯模4,口模2和芯模4之間的管狀間隙成為料漿通道6,所述芯模4的軸線上設有橫向延伸的芯軸8,軸向中部設有連接芯軸8和口模2外壁的柱狀支撐桿10,所述擠出模具橫向兩端分別為進口端I和出口端3,所述芯模4包括柱狀本體和一個位于出口端3,設于芯軸8上可同步跟隨芯軸8轉動的轉筒12,轉筒12通過軸 套5套設在芯軸8上,芯軸8與驅動裝置14相連,所述轉筒12外壁設有沿軸向的條形凹槽121。所述進口端I設有法蘭16,用于與進料模具相連。沿所述進口端I向支撐桿10方向,料漿通道6沿軸向任意截面的圓環寬度相等,任意截面的圓環內徑逐漸增大。沿支撐桿10向所述出口端3方向,料漿通道6分為兩段,近于支撐桿10的一段,任意截面的圓環寬度逐漸減小,任意截面的圓環內徑也逐漸減小;近于所述出口端3的一段,任意截面的圓環寬度相等,任意截面的圓環內徑相等。所述轉筒12包括同軸的圓柱部分18和圓臺部分20,圓柱部分18相比圓臺部分20近于所述出口端3,圓臺部分20緊貼芯模4本體,且兩者接觸處,圓臺部分20的外壁與芯模4外壁平滑過渡。所述轉筒12周向均勻設有四個所述條形凹槽121。所述各條形凹槽121由轉筒12圓柱部分18 —端端頭延伸至圓柱部分18的另一端端頭,所述條形凹槽121沿軸向任意位置具有相同的深度,任意位置具有相同的寬度,條形凹槽121截面形狀視加強筋截面形狀而定,可以是方形、圓弧形。制造管材時,管材料漿進入本技術的擠出模具,經料漿通道6被壓縮至出口端轉筒12處,通過驅動裝置14驅動芯軸8帶動轉筒12轉動,原來沿軸向在所述條形凹槽121中流動的管材料漿增加了周向的運動,在初步成型的管材外壁形成螺旋狀加強筋。以上依據本技術的理想實施例為啟示,通過上述的說明內容,相關人員完全可以在不偏離本項技術技術思想的范圍內,進行多樣的變更以及修改。本項技術的技術性范圍并不局限于說明書上的內容,必須要根據權利要求范圍來確定技術性范圍。權利要求1.一種制造帶加強筋發泡管的擠出模具,包括橫向延伸的筒狀口模和設于口模內的柱狀芯模,口模和芯模之間的管狀間隙成為料漿通道,所述芯模的軸線上設有橫向延伸的芯軸,軸向中部設有連接芯軸和口模外壁的柱狀支撐桿,其特征在于所述擠出模具橫向兩端分別為進口端和出口端,所述芯模包括一個位于出口端,設于芯軸上可同步跟隨芯軸轉動的轉筒,芯軸與驅動裝置相連,所述轉筒外壁設有沿軸向的條形凹槽。2.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一種制造帶加強筋發泡管的擠出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轉筒周向均勻設有四個所述條形凹槽。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一種制造帶加強筋發泡管的擠出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轉筒包括同軸的圓柱部分和圓臺部分,圓柱部分相比圓臺部分近于所述出口端。4.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一種制造帶加強筋發泡管的擠出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各條形凹槽位于轉筒的圓柱部分。5.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一種制造帶加強筋發泡管的擠出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各條形凹槽由轉筒圓柱部分一端端頭延伸至圓柱部分的另一端端頭。專利摘要本技術涉及一種制造帶加強筋發泡管的擠出模具,包括橫向延伸的筒狀口模和設于口模內的柱狀芯模,口模和芯模之間的管狀間隙成為料漿通道,所述芯模的軸線上設有橫向延伸的芯軸,軸向中部設有連接芯軸和口模外壁的柱狀支撐桿,其特征在于所述擠出模具橫向兩端分別為進口端和出口端,所述芯模包括一個位于出口端,設于芯軸上可同步跟隨芯軸轉動的轉筒,芯軸與驅動裝置相連,所述轉筒外壁設有沿軸向的條形凹槽。本技術得擠出模具,改進傳統相對于模具整體靜止固定的芯模末端,使其能夠繞模具軸線轉動,配合芯模末端外壁上設置的軸向條形凹槽,制成發泡管內壁的螺旋狀加強筋,從軸向和徑向提高發泡管強度,大大增加了發泡管耐用性。文檔編號B29C47/20GK202685284SQ20122037325公開日2013年1月23日 申請日期2012年7月31日 優先權日2012年7月31日專利技術者葉志勇, 羅中山, 苗海豹, 張祥軍, 張波 申請人:昆山圣源機械有限公司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一種制造帶加強筋發泡管的擠出模具,包括橫向延伸的筒狀口模和設于口模內的柱狀芯模,口模和芯模之間的管狀間隙成為料漿通道,所述芯模的軸線上設有橫向延伸的芯軸,軸向中部設有連接芯軸和口模外壁的柱狀支撐桿,其特征在于:所述擠出模具橫向兩端分別為進口端和出口端,所述芯模包括一個位于出口端,設于芯軸上可同步跟隨芯軸轉動的轉筒,芯軸與驅動裝置相連,所述轉筒外壁設有沿軸向的條形凹槽。
【技術特征摘要】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葉志勇,羅中山,苗海豹,張祥軍,張波,
申請(專利權)人:昆山圣源機械有限公司,
類型:實用新型
國別省市: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